对曹雪芹逝世年代的看法

由于没有历史记录,关于曹雪芹的逝世年代的确定仅仅是依据一条眉批和两首诗,从而分成三种不同的观点。根据现有的资料[1、3],归纳如下:

(1)“甲申论”:首先由胡适提出。他依据敦诚的诗集《鹪鹩庵杂诗》,里面有在甲申年(1764年),即乾隆29年,他写出《挽曹雪芹》的两首诗: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垄孤儿泣,泪迸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第一首诗描述安葬曹雪芹的情景,说明曹雪芹是在甲申年死去,正好约40岁。可是胡适买到残本《甲戌本》后,他根据里面第一回的眉批,改变了看法,认为曹雪芹不是死于甲申年,而是壬午年。通过激烈的争论,现在坚持“甲申论”的人,已经很少,只有梅廷秀、徐恭时等人。

(2)壬午论:胡适[1]依据《甲戌本》第一回的下列眉批,得出:曹雪芹死于壬午年除夕。后来俞平伯、王佩璋、周绍良、陈毓罴、邓允建等人都主张这一观点。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

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

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曹雪芹在“壬午除夕”去世,似乎已是毫无问题的事情。可是,特别要注意到是:原来的眉批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上面的断句是胡适搞出的。假如在“壬午”后面断句,便变成“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即曹雪芹死于“除夕”,并不是壬午年(1762年)。

(3)癸未论:如果考虑到死在“除夕”,那么曹雪芹的逝世年代应该是癸未年(1763年),这就是“癸未论”。首先由周汝昌提出,支持者有曾次亮、吴恩裕、吴世昌等。

为了解释为什么同《甲戌本》中的眉批出现不一致,有人[4]提出,眉批中的“壬午除夕”写错了,应该是“癸未除夕”。

二、对现有观点的分析

目前壬午论和癸未论两派的分歧起源于对《甲戌本》眉批的理解。而此眉批是胡适打的标点符号,即上面的断的句是胡适搞出来的。除了这种断句法外,还有下面两种方法。 第二种断句法: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午八日泪笔。 第三种断句法是: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午八日泪笔。 后两种断句法是:把“此眉批”看成是落款不同的两条“眉批”。一条落款是“壬午除夕”或者“壬午”,另一条是“甲午八日”。这样一来,从此眉批中,根本就得不出曹雪芹死于壬午年(1762年);顶多只能看出是:曹雪芹在“除夕”去世(按照第3种断句法)。

而且,此眉批写是在第一回第9和10页的上部,一共写成14直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原眉批”里,“壬午”和“除夕”是分开的;前者位于字行末,后者是在另外一字行之首,即“壬午除夕”不连在一起;因此,第三种断句法最合理,第一种和第二种断句法都存在主观性。按照第一种断句法,曹雪芹在壬午年过世;但是按照第二种断句法,则得不出在什么时候死的。可见,壬午论的观点,主观性很大。

实际上不是“眉批”上的时间写错了,而是胡适带着观点断句,故意打错了“句号”的位置。如果按照上面的第三种方法断句,癸未论同《甲戌本》上的眉批就不存在冲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既不是伪造眉批的人写错了时间,也不是敦诚所写诗的落款错误,而是后人的断句错误。胡适最初提出“甲申论”:曹雪芹死于甲申年(1764年);自从他买到《甲戌本》后,他又提出曹雪芹的逝世是在“壬午年”除夕[5]。他为何故意采取第一种方法断句方法,而不用第三种断句法呢?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提高伪本《甲戌本》的地位和引起大家关注。因为胡适曾经依据敦诚写的上面两首诗提出“甲申论”,以他之才,还看不出还有另外两种断句法吗?而且,采用第三种断句法不会引起矛盾吗?如果他选用第三种断句法,即“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再考虑到敦诚所写两首诗,曹雪芹离开人间的时间自然应是在“癸未年(1763年)”。

胡适为什么要造成在曹雪芹死亡年代上的分歧和争论呢?实在是值得深思。

三、《甲戌本》上的眉批是伪造的

下面笔者将进一步分析,壬午论和癸未论都不正确,因为《甲戌本》上的眉批是假的。 众所周知,所谓眉批、侧批等都是读者看到该处,产生感慨,把感言写在小说该处的附近。写上述眉批的所对应小说的内容如下:

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

谁都能看出,这些内容与它们上面的眉批毫无关系;同时在其前后的文字,也引起了写出上述眉批的感慨,它们成了无本之木。这就是说,这条眉批不是有感而发,而是人为编写上去的;这就不能不令产生怀疑:脂砚斋或者畸笏叟绝对不会写出这种眉批,此眉批很可能不是原作,而是伪造品。在拙文[2],对这条眉批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完全肯定:这条眉批是假的。既然上述眉批根本就是假货,那么曹雪芹就谈不上死于“壬午除夕”或“癸未除夕”了。


相关文章

  • 端木蕻良先生
  • 端木蕻[hóng]良(1912.9.25--1996.10.5)现代著名作家 小说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1912年 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 ...

  • 旧文摘|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
  • 塞克.田间.聂绀弩.萧红. 端木蕻良.丁玲(后排)合影 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 文|聂绀弩 " "我是<红楼梦>里的人, 不是<镜花缘>里的人." --萧红 " 萧红逝世已快四十年了,死时只三十一二岁,如果活到现在,也差不多七十了.人生 ...

  • 六年级语文双基竞赛题1112
  • 六年级语文双基竞赛题 一.填空题(43分) 1. 看下面几个字,按要求填空.(2分) 凹 鼎 肃 真 小 精 按音序排列,这六个字的顺序是 ( ) 按笔画数从小到大依次是 ( ) . 2.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10分) A .好种( )种好西瓜,西瓜留种再种( )好瓜. B .这个恶( )人真可恶( ...

  • 试论郭沫若对鲁迅评价的改变
  • 作者:傅安辉 郭沫若学刊 1999年10期 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同一时代的文学巨匠,他们曾经相互评价很多.郭沫若对于鲁迅的评价,以1936年为界,之前几乎是完全的否定,而之后几乎又是彻底的肯定.郭沫若为什么对鲁迅评价有这么大的改变?对此,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在议论,但是,我总觉得没有把问题弄明白.本文想在这 ...

  • 20世纪脂砚斋研究综述
  • 200二年兰.?期,警22堂.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nmld H-Institute"EduⅢ.on (总86期)(Philosophy趴d s[lcid铀{-) G..ji:.磊 v.l 22 N.4,2003 20世纪脂砚斋研究综述 徐军华 (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 ...

  • 大献吾友:青春岁月的回望[散文欣赏]
  • 大献吾友:青春岁月的回望 杨开显 仅以此文悼念2011年11月28日突然逝世的挚友.小说家.重庆市作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陆大献先生. 11月28日星期一接近傍晚,诗人.挚友万龙生来电话,告知陆大献上午突然逝世.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击得我一时手脚冰凉,心里发紧,头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相信这是真的:可待回 ...

  • 张爱玲自传体三部曲团圆 ""张爱玲热"退烧了?
  • 张爱玲自传体三部曲团圆 ""张爱玲热"退烧了? 标签: 来源: 广州日报 1920年9月30日,天才作家张爱玲出生在上海,1995年9月8日,离群索居的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寓所悄然离世,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90周年及逝世15周年,出版界频出新动作--4月,自传体英文版小说& ...

  • 20**年重庆中考历史试卷
  • 2006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你选择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写在题后括号中. 1. 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 .云南省 B.贵州省 C ...

  • 谁是始作俑者
  • 从苏联末期直至今天,列宁遗体的去留始终是一个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不过谈论的大多是是否继续保存列宁遗体.如何保存列宁遗体问题,很少谈及这一难题的源头,即始作俑者是谁? 列宁遗体保存之谜 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对身后的遗体如何处理本来是不会成为问题的.马克思逝世后和普通人一样下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