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 (3)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

阮毅 第9次课 2016-3-20 16:00—18:00

【课前热身】

1、(省适应性考试原题)

2

3、已知:常温下,0.01 mol·L 1 MOH 溶液的pH 为10,MOH(aq)与H 2SO 4(aq)反应生

成1 mol正盐的ΔH =-24.2 kJ·mol 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为ΔH =-57.3 kJ·mol

-1

。则M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为( ) 。 A .-69.4 kJ·mol 1

B .-45.2 kJ·mol 1

C .+69.4 kJ·mol 1

D .+45.2 kJ·mol

-1

【内容讲解】

一、焓变与反应热 1.焓变、反应热 (1)焓(H )

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 )

ΔH =H (生成物) —H (反应物) 。单位J·mol (3)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 表示,单位J·mol

-1

-1

或kJ·mol 1。

或kJ·mol 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如下关系:ΔH =Q p 。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常见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③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④碳与水蒸气、C 与CO 2的反应。 【同步训练】

例1.反应A +B ―→C(ΔH 0),②X ―→C(ΔH

【变式探究】已知某反应A(g)+B(g) 示,回答下列问题。

C(g)+D(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 =________kJ· mol 1(用含

E 1、E 2的代数式表示) ,

1 mol气体A 和 1 mol气体B 具有的总能量比 1 mol 气体C 和1 mol 气体D 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E 1和E 2的变化是:E 1________,

E 2________,

ΔH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归纳总结】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E 1为正反应活化能,E 2为逆反应活化能,ΔH =E 1-E 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熟记反应热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 =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C(s)+O 2(g)===CO2(g) ΔH =-393.5 kJ·mol

-1

表示在25 ℃,101 kPa时,1_mol

固体碳和1_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 二氧化碳,同时放出393.5kJ 的热量。

3.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 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 、l 、g 、aq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 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 1) 。

(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②能量守恒。(ΔH 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也要加倍。

【同步训练】

例2.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 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①CH 4(g)+2O 2(g)===CO2(g)+2H 2O(l) ΔH =+890.3 kJ·mol 1

②CH 4(g)+2O 2(g)===CO2(g)+2H 2O(l) ΔH =-890.3 kJ·mol 1

③CH 4(g)+2O 2(g)===CO2(g)+2H 2O(g) ΔH =-890.3 kJ·mol 1

④2H 2(g)+O 2(g)===2H2O(l) ΔH =-571.6 kJ·mol 1

A .仅有② C .仅有②③④

B .仅有②④ D .全部符合要求

【变式探究】用Cl 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反应A ,可实现氯CuO/CuCl2

的循环利用。反应A :4HCl +O 2 400 ℃2Cl 2+2H 2O

已知ⅰ. 反应A 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

.

(1)H2O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A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开1 mol H —O 键与断开1 mol H —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kJ,H 2O 中H —O 键比HCl 中H —Cl 键(填“强”或“弱”)________。

三、 燃烧热 中和热及其测定 1.燃烧热

(1)概念:在101 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

-1

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 时) 、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 、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C 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1,表示在101 kPa时,1 mol C完全燃

烧生成CO 2气体时放出393.5 kJ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

25-

C 8H 18(l)+O 2(g)===8CO2(g)+9H 2O(l) ΔH =-5 518 kJ·mol 1,即C 8H 18的燃烧热为5

2518 kJ·mol 1。

(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 放=n (可燃物)×ΔH 式中:Q 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 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 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2.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①稀溶液;②产物是1 mol 液态H 2O ;③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 (aq)+H (aq)===H2O(l) ΔH =-57.3 kJ·mol 1。

(3)中和热的测定 ①测定原理

m 酸+m 碱 ·c · t 终-t 始

ΔH =

n

c =4.18 J·g 1·℃1=4.18×103 kJ·g 1·℃1;n 为生成H 2O 的物质的量。

②装置如图(在横线上填出仪器的名称

)

【同步训练】

例3.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

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2A .2H (aq)+SO 2(aq)+2OH (aq)===BaSO4(s)+2H 2O(l) ΔH =-57.3 4(aq)+Ba

kJ·mol 1

11-B .KOH(aq)2SO 4(aq)===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

2225-

C .C 8H 18(l)2(g)===8CO2(g)+9H 2O(g) ΔH =-5 518 kJ·mol 1

2D .2C 8H 18(g)+25O 2(g)===16CO2(g)+18H 2O(l) ΔH =-5 518 kJ·mol 1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 =-57.3 kJ · mol1 ,则 H 2SO 4 和Ca(OH)2 反应

的中和热ΔH =2×(-57.3) kJ

· mol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 ,则 2CO 2(g)===2CO(g)+O 2(g) ΔH =+2×283.0

kJ·mol 1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举一反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1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

取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 溶液要稍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 A .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 .分三次少量倒入 C .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 A .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 .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 .轻轻地振荡烧杯

D .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

-1

的稀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 1、ΔH 2、ΔH 3,则ΔH 1、ΔH 2、ΔH 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 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 J·g 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 。 (6)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与判断 1.盖斯定律 (1)内容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2.Δ比较ΔH 的大小时需考虑正负号,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ΔH 越小;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ΔH 越大。

【特别提醒】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ΔH 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ΔH 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H 越小,吸热反应的ΔH 越大。

(4)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3.反应热的计算

(1)主要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

(2)主要方法

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根据图示中能量变化来确定焓变。

ΔH =H (生成物) -_H (反应物)

③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ΔH =E 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E 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④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应用盖斯定律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a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

C(s)+O 2(g)===CO2(g) ΔH 1;

1C(s)+O 2(g)===CO(g) ΔH 2; 2

可得2CO(g)+O 2(g)===2CO2(g) ΔH =2(ΔH 1-ΔH 2)

b .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

⑤根据物质燃烧热数值计算

Q (放) =n (可燃物)×|ΔH |

⑥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 =c ·m ·ΔT

【同步训练】

例4.已知 H 2SO 4(aq)与 Ba (OH)2(aq)反应的 ΔH =-1 584.2 kJ·mol 1;HCl (aq) 与-,则ΔH =ΔH 1+ΔH 2。

NaOH (aq) 反应的 ΔH =-55.6 kJ·mol 1。则生成 BaSO 4 (s) 的反应热等于( ) 。 -

A .-1 528.6 kJ·mol 1 -B .-1 473 kJ·mol 1 -

C .+1 473 kJ·mol 1 -D .+1 528.6 kJ·mol 1 -

【变式探究】发射“神六”时用肼(N2H 4) 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 2为氧化剂,反应生

成N 2和水蒸气。已知:N 2(g)+2O 2(g)===2NO2(g) ΔH =+67.7 kJ·mol 1 -

N 2H 4(g)+O 2(g)===N2(g)+2H 2O(g) ΔH =-534 kJ·mol 1 -

下列关于肼和NO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2N 2H 4(g)+2NO 2(g)===3N2(g)+4H 2O(l) ΔH =-1 135.7 kJ·mol 1 -

B .2N 2H 4(g)+2NO 2(g)===3N2(g)+4H 2O(g) ΔH =-1 000.3 kJ·mol 1 -

3-C .N 2H 4(g)+NO 2(g)===N 2(g)+2H 2O(l) ΔH =-500.15 kJ·mol 1 2

D .2N 2H 4(g)+2NO 2(g)===3N2(g)+4H 2O(g) ΔH =-1 135.7 kJ·mol 1 -

【真题链接】

1.【2015重庆理综化学】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 -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 -1,则x 为( )

A .3a+b-c B .c +3a-b C .a+b-c D .c+a-b

2.【2015北京理综化学】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

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3.【2015海南化学】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

成1.8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 .55 kJ B .220 kJ C . 550 kJ D .1108 kJ

4.【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H2O

途径a :C 高温

O 2

途径b :C 燃烧 CO 2 O2 CO+H2燃烧 CO 2+H2O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5.(2014·新课标全国Ⅱ ,13)室温下,将1 mol的CuSO 4·5H 2O(s) (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热效应为ΔH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ΔH2>ΔH3 B.ΔH1

6.(1)[2014·四川化学,11(3)]已知:25 ℃、101 kPa时,

Mn(s)+O 2(g)===MnO2(s) ΔH=-520 kJ·mol -1

S(s)+O 2(g)===SO2(g) ΔH=-297 kJ·mol -1

Mn(s)+S(s)+2O 2(g)===MnSO4(s)ΔH=-1 065 kJ·mol -1

SO 2与MnO 2反应生成无水MnSO 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广东理综,31(1)]用CaSO 4代替O 2与燃料CO 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

高纯CO 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

应。

① 1/4CaSO4(s)+CO(g)

② CaSO4(s)+CO(g)

③ CO(g) 1/4CaS(s)+CO 2(g) ΔH1=-47.3 kJ·mol -1 CaO(s)+CO 2(g) +SO 2(g) ΔH2=+210.5 kJ·mol -1 D .ΔH1+ΔH2>ΔH3 1/2C(s)+1/2CO2(g) ΔH3=-86.2 kJ·mol -1

CaS(s)+CaO(s)+6CO 2(g)+C(s)+SO 2(g)的ΔH=反应2CaSO 4(s)+

7CO(g)

________(用ΔH1、ΔH2和ΔH3表示)

7.(2014·江苏,10) 已知:C(s)+O 2(g)===CO2(g) ΔH1

CO 2(g)+C(s)===2CO(g) ΔH2 2CO(g)+O 2(g)===2CO2(g) ΔH3

4Fe(s)+3O 2(g)===2Fe2O 3(s) ΔH4 3CO(g)+Fe 2O 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1>0,ΔH3<0 B .ΔH2>0,ΔH4>0

C .ΔH1=ΔH2+ΔH3 D .ΔH3=ΔH4+ΔH5

8.(2014·重庆理综,6) 已知:C(s)+H 2O(g)===CO (g) +H 2 (g) ΔH=a kJ·mol -1

2C(s)+ O 2(g)===2CO (g) ΔH= - 220 kJ·mol -1

H —H 、O===O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 -1,则 a 为( ) 。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9.(1)[2014·全国新课标Ⅰ,28(2)]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2CH 3OH(g)===CH3OCH 3(g)+H 2O(g) ΔH1=-23.9 kJ·mol -1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 3OH(g)===C2H4(g)+2H 2O(g) ΔH2=-29.1 kJ·mol -1

乙醇异构化反应:C 2H 5OH(g)===CH3OCH 3(g) ΔH3=+50.7 kJ·mol -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 2H 4(g)+H 2O(g)===C2H 5OH(g)的ΔH=________kJ·mol -1。

(2)[2013·四川化学,11(5)]焙烧明矾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

2SO 2(g)+O 2(g) 2SO 3(g) ΔH1=-197 kJ·mol -1;

H 2O(g)===H2O(l) ΔH2=-44 kJ·mol -1;

2SO 2(g)+O 2(g)+2H 2O(g)===2H2SO 4(l) ΔH3=-545 kJ·mol -1。

则SO 3(g)与H 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6)已知

C(s)+H 2O(g)=CO(g)+H 2(g) ΔH=akJ·mol -1

2C(s)+O 2(g)=2CO(g) ΔH=-220kJ·mol -1

H -H 、O =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 -1, 则a 为( )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11.(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9)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

下:

CH 2=CH—CH=CH2(g) + 2H2(g) → CH3CH 2CH 2CH 3(g) + 236.6 kJ CH 3-C≡C-CH 3(g) + 2H2(g) → CH3CH 2CH 2CH 3(g) + 272.7 kJ

由此不能判断

A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 .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 .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12.(2014·全国新课标I 化学卷,T9)已知分解1mol H2O 2放出热量98KJ 。在含有少量I 的

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 2O 2+ I

H 2O 2+ IO

--

- H 2O+IO H 2O+O2+ 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 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D .--v (H2O 2) =v (H2O) =v (O2)

13.(2014·全国新课标II 化学卷,T13)室温下,将1mol 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

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

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5H2O(s)

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ΔH2>ΔH3 B .ΔH1

C .ΔH1+ΔH3=ΔH2 D .ΔH1+ΔH2=ΔH3

14.(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0)

已知:C(s)+O 2(g)=CO 2(g) △H1 CO 2(g)+C(s)=2CO(g) △H2

2CO(g)+O 2(g)=2CO 2(g) △H3 4Fe(s)+3O 3(g)=2 Fe2O 3(s) △H4

3 CO(g)+Fe 2O 3(s) =3CO 2(g)+2Fe(s)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H1>0,△H3<0 B .△H2>0,△H4>0

C .△H1=△H2+△H3 D .△H3=△H4+△H5

15、(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uSO4(s) +5H2O(l ) ,热

A 、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

C 、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 、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16、(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 —H ,H —O ,和O==O键的键焓△H 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

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H2(g)+1/2O2(g) △H =—485KJ/mol

B 、H 2O (g)==H2(g)+1/2O2(g) △H = + 485KJ/mol

C 、2 H2(g) + O2(g)==2 H2O(g) △H = + 485KJ/mol

D 、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

【课堂小结】

1、 2

3、

【课后作业】

1.工业上由 CO 2 和 H 2 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 2(g)+

3H 2(g)===CH3OH(g)+H 2O(g) ΔH =-50 kJ·mol 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

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三种化合物中C 最稳定

C .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D .整个反应的ΔH =E 1-E 2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2 (g)+B 2(g)===C(g) ΔH 1=-Q kJ·mol 1 -

B .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2(g)+B 2(g) ΔH 2=+Q 1 kJ·mol 1 -

C .Q 与Q 1的关系:Q >Q 1

D .ΔH 2>ΔH 1

4.已知在1×105Pa 、298 K条件下,2 mol H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1-A .H 2O(g)===H2 (g) 2(g) ΔH =+242 kJ·mol 1 2

B .2H 2 (g)+O 2 (g) ===2H2O(l) ΔH =-484 kJ·mol 1 -

C .H 2(g)+1/2O2 (g)===H2O(g) ΔH =+242 kJ·mol 1 -

D .2H 2(g)+O 2 (g) ===2H2O (g) ΔH =+484 kJ·mol 1 -

5.肼(H2N —NH 2) 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 为942、O =O 为500、N —N 为154,则断裂1 mol N—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

A .194

C .516 B .391 D .685

6. 如图是298 K时N 2与H 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 2NH 3 ΔH =-92 kJ·mol 1 -

B .a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D .温度、体积一定,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1 kJ,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2 kJ,则184>Q 2>2Q 1

7.在298K 、1.01×105Pa 下,将32 g SO2通入750 mL 1 mol·L 1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SO2通入1 L 2 mol ·L 1KOH 溶液中充分-

反应放出y kJ 的热量。则 SO 2与KOH 溶液反应生成 KHSO 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

A .SO 2(g)+KOH (aq)===KHSO3 (aq) ΔH =-(4x -y ) kJ·mol

B .SO 2(g)+KOH (aq)===KHSO3 (aq) ΔH =-(2x -y ) kJ·mol 1 -

C .SO 2(g)+KOH (aq)===KHSO3 (aq) ΔH =-(2y -x ) kJ·mol

D .2SO 2(g)+2KOH (l)===2KHSO3 (l) ΔH =-(8x -2y ) kJ·mol 1 -

8.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11-2(g)+2(g)===HCl (g) ΔH =-91.5 kJ· mol 1 22

B .H 2 (g) +Cl 2 (g) ===2HCl (g) ΔH =-183 kJ· mol1 -

11-2(g)+Cl 2(g)===HCl (g) ΔH =+91.5 kJ· mol 1 22

D .2HCl (g) ===H2 (g)+Cl 2 (g) ΔH =+183 kJ· mol1 -

9.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 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 —F 键

C .H 2(g)―→2H (g) ΔH = + 436 kJ·mol 1 -

D .H 2 (g)+F 2===2HF(g) ΔH =-25 kJ·mol 1 -


相关文章

  •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化学能与热能>,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能与热能>位于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该内容属于 ...

  • 第三单元 能量知识点及空白试卷及答案
  •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科学知识: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把电池接入线圈,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池就有电. ...

  • 特种加工方法的内容和趋势-2044
  • 特种加工方法的内容和趋势 来源:数控机床网 作者:数控车床 栏目:行业动态 摘要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概要描述了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种类.特点.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特种加工 先进 ...

  • 能源科学导论论文
  • 能源科学导论论文 姓 名:王志杰 系 别:管理工程学院 班 级:工商092班 学 号:3090501203 摘 要: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人类自从发现了火--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能源形式--开始,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薪柴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 ...

  • 热能动力机械基础知识点
  • ⑵<热能动力机械基础>1. 何谓能量?它通常有哪六种形式? 所谓能量就是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的一种能力,它是为能源所拥有的. 机械能,热能,电能,核能,化学能,辐射能. 2. 各种能量形式之间能否转换?最基本的能量形式是哪种?为什么? 热能是最基本的能量形式,所有其他能量形式都能转化为热能 ...

  •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季红霞 2015.5.13.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 ...

  • 浅谈清洁能源
  • [摘要]随着全球传统能源的逐渐匮乏和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清洁能源更加引起重视,其中太阳能成为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它的开发利用将迎来更大机遇.它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廉,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必将促进社会进入一个节约能减少污染的时代. [关键词]清洁能源 太阳能 开发利用 [中 ...

  • 火电厂实习报告范文
  •   一、实习安排   八月二十九号下午来到了xxxx国际xx发电厂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三十号上午,了安全规则的教育。   三十号下午,由电厂的师傅给了xx发电厂生产过程的教育。   三十一号和一号的一整天,都在热工车间跟班实习。   二号上午参观了机炉,下午参观了电气。   三号上午参观了输煤 ...

  • 地热探测技术
  • 地热探测技术 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1 地热及其特征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热能.它和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它矿产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一般认为,地热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其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在地球形成过 ...

  • 能量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
  • 能量的相互转化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使用范围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2. 理解能量转化的普遍性,并能运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式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