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质教案

等式的性质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等式的性质以及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内容解析

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而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是解方程的理论基础.本节课通过动画实验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等式性质讨论一些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进一步讨论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做准备.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等式的概念与等式的两条性质.

(2)经历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3)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了解等式是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理解等式具有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的性质.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够通过动画观察,探究等式的两条性质的过程,感知到等式的两条性质的合理性,从而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会运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形式,初步理解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初步理解其中的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使其化成xa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导入

问题1 什么是方程?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回顾的问题:什么是方程?学生答后,引导学生思考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什么是等式呢?

设计意图:利用方程的定义引出等式,既巩固了方程的定义,又强调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2.探究新知

问题2 什么是等式?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生活中见到、用到的等式,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①方程:4x24,x13,3x+1=5y;

②算式:33+1=52;

③字母等式:m+n=n+m.

学生观察以上例子(例子可灵活选用学生举出的),感知等式.教师指出:像以上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引出等式定义: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并指出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教师让学生自己举出等式的例子,并指出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体会等式左边=右边,右边=左边.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理解等式的概念及其广度并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设计意图:等式的概念是学习等式性质的基础.等式的性质要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做相同的变化,因此必须让学生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为进一步学习等式的性质做好准备.

3.实验探究,学习新知

(1)演示动画《探究等式的性质》,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1.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动画中关于等式性质1的内容,提出问题:根据动画实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教师进行引导: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物体,则等式成立可以看作是天平两边达到平衡状态.

探究1:等式与平衡的天平具有同样的性质.你能用文字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师生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说明: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 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探究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呢?

师生活动:师生一起归纳:如果a=b,那么ac=bc. 并请学生代入具体的数字验证这条性质.

设计意图:①通过动画实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等式性质1,并归纳得出字母表达式.深化学生对性质1的理解.②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巩固等式的性质1.

思考:①如果x310,那么x ,依据是 ;

②3x75,那么3x ,依据是 ;

③如果xa3,那么x ,依据是 .

参考答案:①13,等式的性质1;②2, 等式的性质1;③3a,等式的性质1. 师生活动:学生口述答案,老师引导,达到巩固等式性质1的目的.阐述“依据”的时候,老师结合各个题目的不同情况,使用具体数字或字母进行解答.

(3)演示动画《探究等式的性质》,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2.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动画中关于等式性质2的内容,提出问题:根据动画实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2并用式子表示.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

学生用具体的数字等式验证这条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两条性质,说出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强调:①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②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观察、探究、归纳出等式的性质2;

②学生能否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示等式的性质2.

设计意图:①借助动画演示,探究等式的性质2,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②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两种形式描述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一方面切实理解等式的性质2,另一方面体会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

(4)巩固等式性质2.

思考:①如果3x6,那么x ,依据是 ; acbc.

②如果x3y,那么5x ,依据是 ; ③如果1x3,那么x ,依据是 . 5

参考答案:①-2,等式的性质2;②-15y,等式的性质2;③-15,等式的性质2. 师生活动:学生口述答案,老师引导,达到巩固等式性质2的目的.

4.新知运用

问题3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①x726;②5x20;③1x54. 3

师生活动:①②学生口述解法,教师板书(强调-5是含x项的系数).

①x726;

解:方程两边减7,得

x77267.

于是

x19.

②5x20;

解:两边除以-5,得

5x20. 55

于是

x4.

③学生独立完成,两名学生板演并展示思路,教师讲评.教师指出,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每一步都要清楚是运用了哪一条等式的性质. 参考答案:③1x54. 3

解:两边加5,得

1x5545. 3

化简,得

1x9. 3

两边乘3,得

x27.

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明确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时每一步运用了哪一条等式的性质.

设计意图:①使学生能够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问题4 探究怎样检验方程的解?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出: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1x54的解. 3

11 参考答案:将x=27代入方程x54的左边,得275954, 33

1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27是方程x54旳解. 3 学生检验x=27是否是方程-

教师强调:要把解代入原方程而不是变形后的方程,因为变形后可能会出现错误.

5.课堂小练兵

问题5 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①x5=6;②0.3x=45;③5x+4=0;④2

参考答案:①x=11;②x=150;③x1x3. 44;④x4. 5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同时四名学生板演,学生展示思路,学生互查,教师点拨. 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顺利地运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②学生是否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③学生在解完方程后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①使学生巩固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巩固加深对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课堂小结

教师先请学生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最后再由教师归纳:

(1)等式两条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每一步变形的主要依据是等式性质1或等式性质2.

(3)检验最后解出的数值是否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3.1第3、4题及补充练习.

教科书习题3.1第3、4题:

3.x3,x0,x2,各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1)5x772x;(2)6x88x4;(3)3x24x.

4.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429;(2)1x26;(3)3x14 ;(4)4x22. 2

补充练习:一件电器,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是213元,这件电器的标价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3.x3是方程(3)的解;

x0是方程(1)的解;

x2是方程(2)的解.

4.(1)x33;(2)x8;(3)x1 ;(4)x1.

补充练习:

解:设这件电器的标价是x元,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75%x213,方程两边都除以75%,得x284.所以这件电器的标价是284元.


相关文章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 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数的基本事实,能够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基本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基本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证明,使学生在不等式证明中逐渐掌握基本性质,并有运用基本性质的意识.能够用类比的方法从等式的基本 ...

  • 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黄垓中学 朱敏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 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 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经历不等式性质的得出过程,积 ...

  • 天平游戏教案
  • 天平游戏 黄畲中心小学 执教者:俞国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100-101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试一试.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教案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 简阳市普安初中 胡嘉伟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 2.探索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步骤.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教学难点: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公共解集的确定(在数周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不等式2+3x&l ...

  • 选修4_5-不等式选讲教案1
  •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课 题: 第01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利用作差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实数大小,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 3. 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反证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重点: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 ...

  • 1.示范教案(3.1.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
  •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1.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 从容说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这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也是不等关系在本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对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 ...

  • [式与方程]教案
  • <式与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能正确解方程,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贾悦鹏主备 教学时间 一.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讨论.讲述3~5分) 1.观看课件思考这体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2.列式表示: a. x的5倍等于30. b . x的5倍小于30. c. x 的5倍大于30. 二.设问导读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

  • 1.1集合的概念教案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 复习: 复习 1.集合间的包含(子集)关系.真包含(真子集)关系.相等关系,如何正确使用符号" " . " "" " . . 2.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练习: 练习: 练习 学习与训练 P6-7 A 组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