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原理-20**年-11-3

参考文献

[1] 宁永成编著.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M],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0年1月第二版。

[2] Dudley H. Williams, Lan Fleming 著,王剑波,施卫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6年6月第一版。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并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产生这种现象,原子核能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具有核自旋。原子核自旋产生磁矩,当核磁矩处于静止外磁场中时产生进动核和能级分裂。在交变磁场作用下,自旋核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这种过程就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通常人们所说的核磁共振指的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分子结构、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核磁共振是一种探索、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高新技术。目前,核磁共振已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录

1.发展历史

2.原理

3.蔡曼分裂

4.主要参数

5.核磁共振谱仪

6.应用

7.生物学中应用

8.二维核磁共振谱

9.核磁共振成像

10.核磁共振探测

1.核磁共振-发展历史

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Isidor Isaac Rabi)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珀塞尔

布洛赫

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珀塞尔(E. M.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 Bloc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Richard Robert Ernst教授

人们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之后很快就产生了实际用途,早期核磁共振主要用于对核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如测量核磁矩、电四极距、及核自旋等,化学家利用分子结构对氢原子周围磁场产生的影响,发展出了核磁共振谱,用于解析分子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磁共振谱技术不断发展,从最初的一维氢谱发展到碳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等高级谱图,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分子结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进入1990年代以后,人们甚至发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信息确定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技术,使得溶液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后来核磁共振广泛应用于分子组成和结构分析,生物组织与活体组织分析,病理分析、医疗诊断、产品无损监测等方面。

20世纪70年代,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出现了,它使13C谱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用核磁共振法进行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有精度高、对样品限制少、不破坏样品等优点。

2.核磁共振-原理

核磁共振现象来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运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与电子一样,也具有自旋角动量,其自旋角动量的具体数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

I=1/2的原子核,电荷均匀地分布于原子核表面,这样的原子核不具有电四极距,核磁共振的谱线窄,最宜于核磁共振检测;

I>1/2的原子核,电荷在原子核表面呈非均匀分布,电四极距不为零。凡是有电四极距(不论是正值还是负值)的原子核都具有特殊的驰豫机制,常导致核磁共振的谱线加宽,这对于核磁共振信号的检测是不利的。

迄今为止,只有自旋量子数等于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信号才能够被人们利用,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 1H、11B、13C、17O、19F、31P。

由于原子核携带电荷,当原子核自旋时,会由自旋产生一个磁矩,这一磁矩的方向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成正比:

μ=γ⋅p

p= =h

/2π

其中p为自旋角动量;I为自旋量子数;γ为磁旋比,有时也称为旋磁比,其值由实验测定,不同的核γ值不同。γ是原子核的重要属性。

γ

γ1H

C=2.6752⨯108T-1S-1=0.6726⨯10TS8-1-1 13

将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若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则原子核自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如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则带电粒子做均速圆周运动;若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方向不同,则原子核磁矩会绕外磁场方向旋转,同时原子核也在绕自旋轴做自旋运动。这一现象类似陀螺在旋转过程中转动轴的摆动,称为拉莫尔进动。如带电粒子与磁场方向以一定的角度进入磁场,则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

进动具有能量也具有一定的频率。

当外加磁场强度B0=1T时,υ1H=42.6MHz,υ13C=10.7MHz;

B0=2.305T时,υ1H=100MHz,υ13C=25.14MHz。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自旋产生的自旋角动量的大小不能等于任意值,它是由核的自旋量子数I决定。自旋核在外磁场中所产生的自旋角动量在Z轴上的分量也不能为任意值,必须符合空间量子化规律,其大小为:

Pz=m⋅

其中m为核磁量子数,它所能取的值是从+I到-I,即I,I-1,I-2,„,-I+2,-I+1,-I。对于自旋量子数为I的原子核,m共有(2I+1)种取值。

原子核进动的频率由外加磁场的强度和原子核本身的性质决定,也就是说,对于某一特定原子,在一定强度的的外加磁场中,其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

υ=γ⋅B0 2π

原子核发生进动的能量与磁场、原子核磁矩、以及磁矩与磁场的夹角相关:

E=-μ⋅B0⋅cosθ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之间的夹角并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数决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在这些磁量子数之间跳跃,而不能平滑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能级。当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接受其他来源的能量输入后,就会发生能级跃迁,也就是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的夹角会发生变化。这种能级跃迁是获取核磁共振信号的基础。为了让原子核自旋的进动发生能级跃迁,需要为原子核提供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通常是通过外加射频场来提供的。根据物理学原理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的时候,射频场的能量才能够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为能级跃迁提供助力。因此某种特定的原子核,在给定的外加磁场中,只吸收某一特定频率射频场提供的能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核磁共振信号。

3.核磁共振-蔡曼分裂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

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蔡曼能级上的跃迁。

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核与外磁场 B0相互作用,使核能级发生2I+1重分裂,此为蔡曼分裂。

可发生核自旋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之差:

E=-μzB0=-γ⋅m⋅ ⋅B0

∆E=γ⋅∆m⋅ ⋅B0

其中γ为磁旋比, =h/2π,h为普朗克常数。

核自旋在蔡曼能级之间跃迁的选择定则为:

∆m=±1

相邻能级之间能量差为:

∆E=γ⋅ ⋅B0

如果在上述静磁场B0存在的同时再加上一个方向与之垂直,强度远小于B0的射频交变磁场B1,并且其频率满足如下条件:

hυ=∆E=γ⋅ ⋅H0

则原子核会吸收射频场能量,在两蔡曼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此现象为核磁共振现象。共振频率:

υ=γ⋅B0 2π

核磁共振频率因核而异,对于同一种核,共振频率与静磁场B0成正比。

4.核磁共振-主要参数

(1)化学位移

1950年,W. G. Proctor和当时旅美学者虞春福研究NH4NO3的14N核磁共振时,发现的共振谱线为两条。显然,这两条谱线对分别对应于NH4+和NO3-中的N,即核磁共振信号可反应同一种原子的不同化学环境。由此,发现了化学位移现象。

同一种核在分子中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使共振频率发生位移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是分子中运动的电子在外磁场下对核产生的磁屏蔽。屏蔽作用的大小可用屏蔽因子σ来表示,σ总是远远小于1。一般来说屏蔽因子σ 是一个二阶张量,只有在液体中由于分子的快速翻滚,化学位移的各向异性被平均,屏蔽因子才表现为一常量。 核实际上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为:

BN=B0(1-σ)

核磁共振的共振频率:

υ=γ⋅B0(1-σ) 2π

实际测定中化学位移是以某一参考物的谱线为标准,其他谱线都与它比较,即以一无因次的量δ表示化学位移的大小。

常选用四甲基硅(TMS)作为测量化学位移的基准,是因为:

① TMS只有一个峰(四个甲基对称分布);

② 甲基氢核的核外电子及甲基碳核的核外电子屏蔽作用很强,无论氢谱或碳谱,一般

化合物的峰大都出现在TMS峰的左边,按“左正右负”的规定,一般化合物各个基团的δ均为正值;

③ TMS沸点仅27℃,很容易从样品中除去,便于样品回收;

④ TMS与样品之间不会发生分子缔合。

在氢谱、碳谱中都规定δ0=0

δ=B-B样品∆B⨯106=参考⨯106,或 B参考B参考

∆υ⨯106=δ=υ参考υ样品-υ参考⨯106 υ参考

B参考,B样品分别是使参考物和被测样品共振的磁场强度,Bo是仪器工作的磁场强度。 υ参考,υ样品分别是参考物和被测样品的共振频率,化学位移的单位是(ppm百万分之一),是无量纲单位。

不同元素因σ变化幅度不等,δ变化幅度也不同,如δ1H

氢谱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化学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屏蔽常σ的大小。屏蔽常σ的表达式如下:

σ=σd+σp+σa+σs

σd反映抗磁屏蔽的大小。以氢原子为例,氢核外的s电子在外加磁场的感应下产生对抗磁场,使原子核实受磁场稍有降低,故此屏蔽称为抗磁屏蔽。若某一官能团的氢核σd较大,相对于别的官能团而言,核外电子抵销外磁场的作用较强,此时则应进一步增加磁感应强度方能使核发生共振,因此谱线在其它官能团的右方(即相对高磁感应强度的位置)。

σp反映顺磁屏蔽的大小。分子中其它原子的存在(或所讨论的原子周围化学键的存在),使所讨论的原子核的核外电子运动受阻,即电子云呈非球形。这种非球形对称的电子云所产生的磁场和抗磁效应的方向相反(即加强了外加磁场),故称为顺磁屏蔽。因s电子是球形对称的,所以它对顺磁屏蔽无贡献,而p、d电子对顺磁屏蔽有贡献。

σa表示相邻基团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σs表示溶剂、介质的影响。

对所有的同位素,σd、σp的作用大于σa和σs。

对于1H,只有σd,但对以外的所有同位素,σp比σd重要得多。

1H谱化学位移影响因素:

①取代基电负性 由于诱导效应,取代基电负性越强,与取代基连接于同一碳原子上的

氢的共振峰越移向低场,反之亦然。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可延碳链延伸,α碳原子上的氢位移较明显,β碳原子上的氢有一定

常见有机官能团的电负性均大于氢原子的电负性,因此 δCH>δCH>δCH 2

3

②相连碳原子的s-p杂化 与H相连的C从sp3(碳碳单键)到sp2(碳碳双键),s电子的成分从增加到33%,键电子更靠近C原子,因而对相连的H有去屏蔽作用,即共振位移移向低场。

③环状共轭体系的环电流效应。

(2)自旋-自旋耦合(spin-spin coupling)

1951年Gutowsky等人发现POCl2F溶液的19F谱存在两条谱线,而POCl2F分子中只有一个F原子,由此发现了自旋-自旋耦合现象。

核与核之间以价电子为媒介相互耦合引起谱线分裂的现象称为自旋裂分。由于自旋裂分形成的多重峰中相邻两峰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自旋—自旋耦合常数,用J表示。耦合常数用来表征两核之间耦合作用的大小,具有频率的因次,单位是赫兹。

一般来说由于自旋耦合使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当化学位移之差Δγ远大于耦合常数时,一个含有n个自旋量子数为1/2的核的基团将会使其邻近基团中核的吸收峰分裂为n+1重峰,并且这n+1重峰的强度分布服从二项式系数分配公式(1+x)n。此为一级分裂波谱。

耦合常数的大小与外加磁场的大小无关,与分子结构有关即与两核之间键的数目及电子

云的分布有关。一般来说,两核之间相隔 3个以上的化学键之间的耦合被称为远程耦合,J值很小。如果两核之间相隔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单键,J值基本上等于零。

耦合常数可提供分子中二面角的信息。多肽和蛋白质中NH-H耦合常数和围绕 -N 键的二面角之间有如下的Karplus关系式:

核苷酸的某些构象信息,亦可按一定公式由耦合常数测知。

(3)谱峰强度

信号强度是核磁共振谱的第三个重要信息,处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原子核在核磁共振谱中会显示为同一个信号峰,通过解析信号峰的强度可以获知这些原子核的数量,从而为分子结构的解析提供重要信息。表征信号峰强度的是信号峰的曲线下面积积分,即吸收峰积分曲线的高度与产生该吸收峰基团的粒子数成正比。图1中苯环间位质子峰,苯环邻位质子峰,α-CH质子峰,β-CH质子峰的积分强度之比为2∶2∶1∶2。

这一信息对于1H-NMR谱尤为重要,而对于13C-NMR谱而言,由于峰强度和原子核数量的对应关系并不显著,因而峰强度并不非常重要。

5. 弛豫参数

从微观机制上说,弛豫是由局部涨落磁场所引起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分子转动、化学位移各向异性、邻近存在电四极核等等,都可以产生局部磁场。而固体中的晶格震动,液体中的Brown 运动等,使得局部磁场将随时间涨落。弛豫过程的特性取决于分子运动的性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局部涨落磁场也是一个随机过程。此外,弛豫速率(即弛豫时间的倒数),具有可加和性。当存在多种弛豫机制时,总的弛豫速率是各种机制弛豫速率的总和。

①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纵向弛豫时间)T1,核系统与周围晶格相互作用,交换能量,使核系统恢复平衡,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旋-晶格弛豫过程,自旋-晶格弛豫过程的快慢可用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来表征。T1的单位是秒。

②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T2,等同核之间的磁相作用被称为自旋-自旋相互作用。等同核之间相互交换自旋态并不改变系统的总能量,却缩短了系统在激发态的能级寿命。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是核处于激发态的能级寿命,以秒为单位,它与谱线宽度有关。

Δγ为谱峰半高宽(Hz)。

③核奥弗豪泽效应。当一个强的射频场加到一组核上,使其中一个或多个跃迁被饱和,这时在空间相邻近的另一组核的共振信号的积分强度会因此而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为核奥弗豪泽效应,最早由A.W.奥弗豪泽发现。

核奥弗豪泽效应的大小可用NOE来表示:

I0是未照射时信号强度,Iz是邻近基团被照射时的信号强度,η被称为核奥弗豪泽效应增强因子。

T1、T2、NOE都与分子运动的相关时间τ0有关,从中可以得到生物大分子内部动力学的信息,NOE还与两核之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6.核磁共振仪器

包括以下几类:

核磁共振磁场计、核磁共振测场仪、核磁共振分析仪、核磁共振表面探测仪、核磁共振探水仪、核磁共振测井仪、核磁共振波谱仪、核磁共振成像仪。

核磁共振波谱仪还分为液体核磁共振谱仪和固体核磁共振谱仪。

核磁共振谱仪分为两大类,即连续谱核磁共振谱仪及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前者将单一频率的射频场连续加在核系统上,得到的是频率域上的吸收信号和色散信号。后者将短而强的等距脉冲所调制的射频信号加到核系统上,使不同共振频率的许多核同时得到激发,得到的是时间域上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的相干图,再经过计算机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后才得到频率域上的信号。

7.核磁共振-应用

NMR技术即核磁共振谱技术,是将核磁共振现象应用于分子结构测定的一项技术。对于有机分子结构测定来说,核磁共振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核磁共振谱与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一起被有机化学家们称为“四大名谱”。目前对核磁共振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H和13C两类原子核的图谱。

核磁共振的特点:①共振频率决定于核外电子结构和核近邻组态;②共振峰的强弱决定于该组态在合金中所占的比例;③谱线的分辨率极高。

早期的核磁共振谱主要集中于氢谱,这是由于能够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1H原子在自然界丰度极高,由其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很强,容易检测。随着傅立叶变换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仪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射频场,这样就可以对样品重复扫描,从而将微弱的核磁共振信号从背景噪音中区分出来,这使得人们可以收集13C核磁共振信号。

近年来,人们发展了二维核磁共振谱技术,这使得人们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分子结构的信息,目前二维核磁共振谱已经可以解析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1)核磁共振-生物学中应用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用来研究生物大分子有如下特点:

①不破坏生物高分子结构(包括空间结构)。

②在溶液中测定符合生物体的常态,也可测定固体样品,比较晶态和溶液态的构象异同。 ③不仅可用来研究构象而且可用来研究构象变化即动力学过程。

④可以提供分子中个别基团的信息,对于比较小的多肽和蛋白质已可通过二维NMR获得全部三维结构信息。

⑤可用来研究活细胞和活组织。

在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1H,13C,31P谱,此外还有15N,19F等。1H谱发展最早,1H在生物体中无所不在,核磁相对灵敏度高,故应用最广,包括用于核磁成像。缺点是含

氢基团极多,谱线易重叠而不易解析。碳亦为生物体内重要元素,但12C自旋为零,13C天然丰度低,仅为1.1%,对等数量的核在相同磁场下其灵敏度只及1H的1.6%。其优点是化学位移范围宽,在宽带去耦条件下进行实验,波谱简单,易分辨,随着测定技术及13C标记方法的发展,13C 谱已有极广泛的应用。31P谱常用于活组织测定,观察ATP等含磷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并已用于核磁成像。

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碳谱

NMR在生物学研究中范围很广,主要有:

分析研究 如确定生物分子成分及浓度,特别是可不破坏组织细胞而测知其中组分;确定异构体比例;确定分子解离状态;确定金属离子或配基是否处于结合状态;以及测定细胞膜内外的pH差异。

热力学研究 如测定酶与底物、配基、抑制剂的结合常数;测定可解离基团的pK值,特别是能测定生物大分子中分处不同微环境的同类残基的同类基团的不同pK值,这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还可测定相变温度,ΔG等其他热力学参数。

动力学研究 监测反应进程,测定各组分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变温实验和线形分析,测平衡过程的动力学常数,包括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速率,研究分子间(如酶与抑制剂,DNA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分子运动研究 弛豫参数(T1,T2,NOE)可用来研究生物高分子的动力学,以及生物膜的流动性。

分子构象及构象变化研究 目前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加上计算机模拟已能独立确定小的蛋白质分子及核苷酸片段在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改变物理化学因素或加入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其他物质,将会使核磁图谱发生变化,从而可用来研究这种构象变化。

活体研究 用31P,13C,1H磁共振方法测定活细胞,活组织以致整体的代谢物浓度及变化,测定细胞内pH值,观察药物或不同生理状况对代谢的影响。研究对象有微生物、植物、各种动物以至人体器官等。

8.核磁共振-二维核磁共振谱

自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二维核磁共振(2D-NMR)及核磁成像技术(NMR image)迅速发展,已在生物学、医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维核磁共振的思想是1971年提出的,1976年R.R.恩斯特用密度矩阵方法对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自此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1977年K.维特里希首先将此方法用于生物高分子,研究氨基酸和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用二维核磁共振对蛋白质1H-NMR的单个谱峰全部识别的方法。

二维核磁共振谱S(ω1,ω2)被定义为二个独立的频率变量ω1和ω2的函数,它是由对时间域上的函数S(t1,t2)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

基本原理如下:所有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在时间域上都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准备期、发展期、混和期(可以没有)及检测期,其中发展期的时间间隔为t1,检测期的时间间隔为t2。 准备期一般比较长,自旋系统在这一时期达到热平衡。发展期加上一个或多个射频脉冲使核系统演化。混和期包括脉冲和延迟时间。在检测期,信号作为t2的函数被检测,并以发展期的时间间隔t1为参数。只改变发展期的时间间隔t1,重复多次实验,即可得到时间域的二维信号S(t1,t2),对此作二维傅立叶变换即得频率域的二维核磁共振谱S(ω1,ω2)。

二维核磁共振谱可分为3类:

(1) 化学位移相关谱

这类实验可以将相互耦合的核或者具有化学交换的核,或是有交互弛豫的核的化学位移相关联。

(2) J-谱

在J(耦合分解)谱中,决定共振峰位置的两个参数,即标量耦合和化学位移得到分开。

(3) 多量子谱

这类实验可用来检测多量子跃迁。K.维特里希将2D-NMR用于蛋白质结构研究,使得人们有可能对小的或中等大小的蛋白质,无需晶体结构资料,只根据一级结构序列和一套 NMR数据就可以推断该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构象。

对肽链中各基团的质子而言,存在两种相互关系,一种是通过化学键的J耦合关系,一种是通过空间的NOE关系(图2 )。蛋白质中上述两种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二类2D-NMR实验找出:

①二维相关谱(COSY) 如图3所示,对角线上的峰是一维谱峰,对角线以外的峰为交叉峰,交叉峰相对于对角线为轴对称,从一个交叉峰出发分别作垂直线与水平线与对角线相交,相交处的两峰所对应的核之间有J耦合。因此交叉峰将标量耦合的质子相关联。

②二维核奥弗豪泽增强谱(NOESY) 如图4所示,其交叉峰将空间上比较接近,相互之间有NOE的峰相关联,这包括同一氨基酸残基中由共价键相连的质子如 CαH,CβH,CγH,在氨基酸序列中相邻残基之间主链上的质子,如CH和Ni 11H,以及在一级结构序列中分开较远而在三维空间结构上接近的质子。实际工作中将半张COSY谱,半张NOESY谱按对角线并接成图即可沿肽链按残基序列逐一识别出共振峰。此外NOESY谱还可提供1H和1H之间空间距离的信息,从而得到有关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信息。

2D-NMR目前已不仅被用来研究蛋白质,而且用来研究核酸以及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9.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NMR image,MRI)技术是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

最早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是由1973年劳特伯发表的,并立刻引起了广泛重视,短短10年间就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作用在样品上有一稳定磁场和一个交变电磁场,去掉电磁场后,处在激发态的核可以跃迁到低能级,辐射出电磁波,同时可以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压信号,称为核磁共振信号。人体组织中由于存在大量水和碳氢化合物而含有大量的氢核,一般用氢核得到的信号比其他核大1000倍以上。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电压信号不同,结合CT技术,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的任意断面图像,尤其对软组织的病变诊断,更显示了它的优点,而且对病变部位非常敏感,图像也很清晰。若将核磁共振的频率变数增加到两个或多个,可以实现二维或多维核磁共振,从而获得比一维核磁共振更多的信息。目前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仅限于氢核,但从实际应用的需要,还要求可以对其他一些核如:C13、N14、P31、S33、Na23、I127等进行核磁共振成像。C13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核磁共振与其他物理效应如穆斯堡尔效应(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效应)、电子自旋共振等的结合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伴随着脉冲傅里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次突破,使C13谱进入应用阶段,有理由相信,其它核的谱图进入应用阶段应为期不远。

与用于鉴定分子结构的核磁共振谱技术不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改变的是外加磁场的强度,而非射频场的频率。核磁共振成像仪在垂直于主磁场方向会提供两个相互垂直的梯度磁

场,这样在人体内磁场的分布就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位置都会有一个强度不同、方向不同的磁场,这样,位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氢原子就会对不同的射频场信号产生反应,通过记录这一反应,并加以计算处理,可以获得水分子在空间中分布的信息,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以与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CT)结合为临床诊断和生理学、医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介入探测技术,相对于X-射线透视技术和放射造影技术,MRI对人体没有辐射影响,相对于超声探测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更加清晰,能够显示更多细节,此外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不仅仅能够显示有形的实体病变,而且还能够对脑、心、肝等功能性反应进行精确的判定。在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癌症等疾病的诊断方面,MRI技术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与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普通X射线或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相比,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对人体没有游离辐射损伤;各种参数都可以用来成像,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使得医疗诊断和对人体内代谢和功能的研究方便、有效。

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不像CT(只能获取与人体长轴垂直的剖面图)那样一层一层地扫描而有可能漏掉病变部位;

能诊断心脏病变,CT因扫描速度慢而难以胜任;

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以成像,例如氢(1H)、碳(13C)、氮(14N和15N)、磷(31P)等。

10.核磁共振探测技术

(MRS)是MRI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延伸,通过对地层中水分布信息的探测,可以确定某一地层下是否有地下水存在,地下水位的高度、含水层的含水量和孔隙率等地层结构信息。

目前核磁共振探测技术已经成为传统的钻探探测技术的补充手段,并且应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中,但是相对于传统的钻探探测,核磁共振探测设备购买、运行和维护费用非常高昂,这严重地限制了MRS技术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1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备的条件
  • 1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备的条件? 答:1 辐射后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分子振动有瞬间偶极距变化. 2 过度过冷现象对溶液的影响?避免过度过冷现象的方法? 溶液中析出固相的纯溶剂之后,剩余的溶液浓度增加,而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却是原始浓度,从而引入误差,所以要避免过度的过冷现象.避免过度过 ...

  •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与肉制品水分测定及其 相关品质特 -
  •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与肉制品水分测定及其 相关品质特性中的应用 夏天兰,刘登勇,徐幸莲*,周光宏,邵俊花 (南京农业大学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其检测迅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等优点已在肉类科学领域得到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 ...

  • 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依据是与人体生理.生化有关的人体组织密度对核磁共振的反映不同.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的特性. 一.核磁共振与核磁共振吸收的宏观描述 由力学中可知,发生共振的条件有二: 一是必须满足频率条件,二是要满足位相条件. 原子核是自旋的,它绕某个轴旋转(颇像个 ...

  • 定量核磁共振与中药分析
  • 定量核磁共振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综述定量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点以及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定量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专属性强.准确快捷, 可与其他定量方法相互补充, 用于中药分析领域的诸多环节, 如纯度分析.中药鉴定.中药活性成分的含量和中药活性成分体内定量分析等, 有 ...

  • 三重共振趋势交易系统
  • 三重共振趋势交易系统 内部培训资料 廖 杰 北京中恒融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二日 目 录 第1章 概述 ........................................................................................... ...

  • 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 -匿E譬E墨一壑重量:量王望丘垫笪銮速鱼8垦皇熟整逢壁劁丞筮亟窒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赵磊1,王哈力1,何绪锋2,周永勤1 (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淄博牵引电机集团公司 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介绍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非标准交流伺 ...

  • 大学生医院实习报告
  •   从20**年的*月**日到总后仪器药品检验所实习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多月了。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了解医疗器械行来的动态以及发展方向,为即将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些次实习的目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工程维修、检修的基本 ...

  • 低频宽带共振吸声结构与原理
  • 第33卷 第2期 2005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 33 No. 2J un. 2005 文章编号:167224291(2005) 022005920 ...

  •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 实训三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1. 实验目的 加工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要求学生: (1) 了解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试方法. (2) 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 ...

  • 超声声速的测量讲义
  • 实验3.12 超声声速的测量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可以在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中传播,它会引起物质的光学.电磁.力学.化学性质以及人类生理.心理等性质的变化.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kHz则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在媒质中传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