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评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

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23/0/4/563.7589(:%;50&:;53/;3)

$%&’!

渴望的目光#自由的呼唤

———评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

翟艳霞

(河南农业大学外语系,河南郑州!

摘#要: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如其中长篇小说一样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成就。本文以文本为基础分析认为,短篇小说《菊》通过反复出现的象征主义、过度词化、重复、陌生化等表现手法,展示了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和作者矛盾的女性观。

关键词:象征主义;重复;过度词化;陌生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

约翰・斯坦贝克(,%D/:835/E3;F)作为)*世纪

文章编号:=***@

另外,“菊”作为小说的标题,同样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山谷里萧条、衰败,没有一丝生机,而爱丽莎,三十五岁,就像秋天的菊正在盛开,她有着种植菊花的独特天赋,一谈到菊,“急躁的、冰冷的神情立时从她脸上消溶了”,“目光变得活跃而急切”,说话的声调也“高”了,“目光中闪着异彩”,“兴奋地

在《菊》中,斯坦贝克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和隐喻的表现手段,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像《人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翟艳霞(=CB+@),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农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英美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

蜚声美国文坛的著名作家,就其成就而言堪与福克纳和海明威齐名。他的声誉主要与他A*年代创作的中长篇小说联系在一起,而他的同样优秀的短篇小说在学术界却极少论及。事实上,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作为“插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楔子”,虽然“打击和拔出都很迅速”,“用来打开人们的心灵”却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中,女主人公爱丽莎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女,三十五岁,漂亮、健硕、能干,尤其擅长种植菊花,在萨利纳斯峡谷中过着平静的生活,流浪补锅匠“那男人”(GD3H0/)的不期造访使得爱丽莎对那种总是“追逐好天气”的流浪的自由生活、对大峡谷以外的世界、对男人的世界充满了遐想与渴望,对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特征产生怀疑,但男人世界的虚伪、欺骗、冷漠、暴力又使她的梦想变为泡影。这篇小说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但寓意深刻,斯坦贝克凭着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特视角,通过象征主义、过度词化、重复、陌生化等表现手法,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在短篇小说中表现的主题、诗性化的语言、戏剧性的故事结构、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矛盾的女性观与他的颇负盛名的中长篇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跑过两旁种植着绣球花的小路,跑到房后”,为“那男人”取良种菊苗。神情、目光、音调、跑动,作者使用过度词化表现手法,表现出爱丽莎对菊花的情有独钟和引以自豪,使读者感觉菊即爱丽莎,爱丽莎就

AB

是菊。当读到“我只能告诉你这种感觉而已。每当你掐掉不想要的花骨朵时,好像有一股力量直通你的指尖,你瞧着自己的手指掐去花骨朵,它们好像知道该掐掉哪些,你感觉它们知道。它们不停地掐呀掐,决掐不错。手指头好像和花秧连在一起,你明白吗?你的手指和花秧连在一起了,一直连到胳膊”时,你会觉得爱丽莎和菊花已融为一体了,因此当爱丽莎发现她送给“那男人”的菊苗被漫不经心地抛在路边时,觉得似乎自己被践踏,感到了极大的侮辱和打击,对男人世界的失望和愤懑难以抑制。

山谷是寂寞而封闭的,而爱丽莎是漂亮而有活力的,在爱丽莎的眼里,男人的世界充满了挑战和刺为读者再现了爱丽莎的心理变化过程。

“!

“8-

“;&2(&&41&*#+,!”(

“=#+,?;&2%-#*4!(&&4*#+,?8-

自“那男人”第一次使用“*#+,”之后,“*#+,”一连出现了八次,这种词语的重复使读者感受到爱丽激,代表了自由与活力。“她的丈夫亨利在院子的另一头和两位衣帽整齐的男人说话”,“爱丽莎瞧了他们一会又接着干自己的活”,“每隔一会就朝拖拉机库房前的三个男人看上一眼,而且不时现出一种急切的神情”,“爱丽莎又朝拖拉机库房瞥一眼”,在这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都与“看”有关:瞧、看、瞥,却又没有大大方方走过去,这里“瞧、看、瞥”的过度词化,把一个生活在男权社会里以家庭为人生舞台,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对男人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内心里幻想与现实、渴望与压抑激烈斗争的年轻女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社会认为真正的女性应该是虔诚的、纯洁的、顺从的、持家有术的和深居简出的,并将此定义强加于女性的身上。”在故事的开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爱丽莎正是这样一位传统意义上具有上述“女性特质”的好女人形象,家庭是她施展才能的最大空间,她能种当地最好的菊花,“直径足足有十英寸”,农舍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户擦得“光亮夺目”,“就连铺在前门台阶上的草垫都是干干净净的”,她也似乎满足于这样的生活,甚至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然而一个流浪补锅匠的不期造访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他带来了外面世界的诱惑。补锅匠是个之辈(小说中称他“那男人”),随时有饿肚子的危险,却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生活,“从不赶路”,只为“来回都能赶上好天气”,这是一种梦想,一种开放自由的梦想。此时传统与反传统力量在爱丽莎的内心里斗争激烈,而对这样的诱惑,传统的要作“好女人”的一方占据上风,她抵制着,“我什么都没有”,“我没有剪刀可磨,我会磨”,而“菊”摧毁了她的防线,“菊”使她由毋庸置疑的拒绝转化为热心的帮助,“我去给你找点活干”。“菊”使爱丽莎掩藏在内心、压抑在心底的梦想与渴望释放出来。斯坦贝克通过使用过度词化和重复等手法

莎面对外面自由开放世界的诱惑时心理上的一种无意识过渡和最终反传统力量取得胜利的心理发展过程:抵制———接受———向往。“*#+,”一词同时具有反讽意味,爱丽莎是“好”女人(*#+,),然而即使“好”女人面对“不好”的诱惑也难以抵制,充满幻想。这种过度词化、重复和反讽的交替使用,使小说的语言达到陌生化效果,给读者以音乐的节奏感和诗一样的美感。

与海明威一样,女性人物在斯坦贝克的作品中只占有极小的分量,然而由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态度,女性在他们的笔下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命运。对于海明威来说,女人是牵绊,是障碍,只能作为寻欢作乐的玩伴,而不是志同道合、平等互重的伴侣,因而他笔下的麦康伯夫人(《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被描写成没有爱情生活的世故女人,海伦(《乞力马扎罗的雪》)成为哈里堕落和精神死亡的诱因,即使满足海明威审美标准的凯瑟琳、吉格、布莱特也成为没有翅膀的天使。福克纳在作品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这些女性却个个性格扭曲,有的疯癫,有的堕落,有的行为费解,有的与世隔绝。这些作家完全从他们个人的男性观察视角来描述女性。

《菊》是斯坦贝克少数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之一。斯坦贝克幸福的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使他观察女性的视角与福克纳和海明威有所不同,他对当时女人狭小的生活空间和呆板的生活状态予以理解与同情,同时意识到了女人对自己身份特征的质疑。小说里“篷车”带着“那男人”流浪四方,爱丽莎对这种生活充满好奇,“睡在篷车里一定很有意思,一定很有趣。但愿女人也能这样。”“那男人”却在强调她的女人身份,“这种生活对女人不合适。”但爱丽

?>

“无名”

莎却拒绝接受男人们强加给她的种种限制,“你怎么知道?你怎么肯定?”当“那男人”暗示她作为女人的弱势地位时,她表现出不满与反抗,“我会磨剪刀,也会敲平底锅,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自身力量的强大使爱丽莎意识到自己具备与男人抗衡的实力,也使她对进入男人世界充满自信。然而,斯坦贝克笔下的女人们在“寻梦”中摆脱不了绝望或死亡的悲惨命运,他矛盾的女性观在此可见一斑。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纳撒尼尔・本奇利一次在谈到斯坦贝克时说,他身上充满孩子气,“常常到隔壁一家玩具商店闲逛”,“有时则买上一支玩具手枪送广的生活天地的憧憬,悲剧性的结尾,传达了一种令人醒悟的信息:梦想可能是危险的,毁灭性的。这一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揭示了小说的寓意,有助于从普遍意义上去理解人的生存条件,又包含着斯坦贝克对美国社会固有矛盾深层次的文化思考和评判。

斯坦贝克的小说多是悲剧性结尾,但不能以此判定斯坦贝克对美国社会、美国未来悲观失望,正相反,他的小说体现的是他对美国社会、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思考,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他相信人类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更加开放、民主和自由,也许《愤怒的葡萄》中的一段话可以成为他的生活写作信条的给他的妻子作为少女节的礼物。”斯坦贝克也曾说,这(指手上、脚上的两颗黑痣)一定意味着我的运气会更好。我很肯定,有了伊莱恩(约翰・斯坦贝克夫人)就是我的好运气。”幸福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使斯坦贝克对女性试图摆脱闭塞、狭小的生活空间、追求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的渴望予以理解。《菊》中的爱丽莎和《人鼠之间》柯莱的妻子,虽然属于两类完全不同的女人,一个具有“好女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德,美丽、健硕、勤劳、能干,以家庭为中心;另一个淫荡、堕落,整日游手好闲,与男人调情,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状态,与外界隔绝,不被重视,有着相同的心理特征,孤独寂寞,精神压抑,她们的内心涌动着同样的摆脱束缚、争取自由的激情。爱丽莎的目光流露出对男人世界、外面世界的向往,柯莱的妻子更是发出了对自由的呼唤,“你们以为我不愿意有时候跟个人说说话吗?你们以为我愿意老呆在那所房子里吗?”“……星期六晚上,人人都出去玩,可是我在干什么?”“难道我没跟人说话的权利了吗?”然而斯坦贝克摆脱不了传统男权意识以及他作为男性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局限性,他同样意识到女性摆脱羁绊、冲出家庭束缚、进入社会主流的梦想是对男权统治下的既定社会秩序的威胁,这些具有叛逆性、颠覆性的女性形象将会对封闭的、以家庭为中心的、被剥夺政治权益的“女性特质”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斯坦贝克在倡导颠覆的同时又控制颠覆。爱丽莎发现男人世界里充满了虚伪、血腥与搏斗,与她梦想中的刺激、活跃和浪漫背道而驰,她变得愤懑而绝望;柯莱的妻子最终只能走向毁灭,同时也意味着梦想的破灭。对宽

’&

最好诠释:“你可以这样来谈论人,当各种理论发生变化、支离破碎时,当各种学派、哲学以及狭隘而黑暗的民族、宗教和经济思想由发展而分解时,人总还是前进着,他痛苦地,有时是错误地蹒跚着前进。人向前迈出了步子,也许还会后退,但只会后退半步,决不会后退一整步。”参考文献:

!]约翰・斯坦贝克

北京:人民出版社,!%&’$

(]刘海平,王守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亨利・詹姆斯

译文出版社,(**!$

+]程爱民

育出版社,(**($

,]程代熙,程红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林斌

[.]

$外国文学研究,(**’,(()$/]隋燕

外国文学研究,(**’,(+)$

%]殷企平,高奋,童燕萍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012345,634789::;7?32

D=95:E$E$BF6;FBGHF)I0BD,JBH$!%-’

234

[责任编辑T高继海]

“如果我相信手相的话,[[[[[[[[[[[

渴望的目光自由的呼唤--评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翟艳霞, ZHAI Yan-xia

河南农业大学,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5,45(4)6次

参考文献(11条)

1.约翰·斯坦贝克.张澍智 中短篇小说选 19832.刘海平.王守仁 新编美国文学史 20023.亨利·詹姆斯.朱雯 小说的艺术 20014.程爱民 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 2002

5.程代熙.程红.文心 西方现代派作家谈创作 1991

6.林斌 从嘉莉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及其内在矛盾性[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2)7.隋燕 没有女人的男人[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3)

8.朱振武 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9.殷企平.高奋.童燕萍 英国小说批评史 2003

10.Altick Richard The Art of Literary Research 196311.Bressler Charles Literary Criticism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黄敏 古斯塔夫·莫罗画中女性研究 2008

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法国象征主义画家,以描写古代神话和宗教题材的绘画而闻名。莫罗绘画中重复出现着的各种女性形象引人注目。国内外学者们对莫罗笔下女性形象的解读一般概括而简略,而且很多国内学者在谈到莫罗的绘画中女性时,多是仅提到莎乐美,这对了解莫罗笔下的女性绘画是远不够的。本文将以莎乐美,葛拉蒂亚,萨福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学、图像学等方法对其画中女性作深入的研究,揭示画家蕴藏在其中的思想,关注其社会意义。

2.学位论文 刘艳霞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意识流与象征主义 2004

詹姆斯·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凭着作家的真诚与勇气,不顾世俗的反对和嘲笑,把笔指向人类意识的深处,描写其他作家未曾写过也不敢写的东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了其早期的艺术实验.《画像》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幼儿朦胧时期到青年成熟时期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为摆脱腐朽势力,追求艺术事业所做的精神斗争.小说自始自终以意识流写作技巧为主要形式,以主人公的心理冲突和精神感受为基本内容,深刻地揭示了斯蒂芬隐秘的内心世界与各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该文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心理分析,着重探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幻想和象征这些写作手法如何展示人物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如何反映主人公斯蒂芬与社会各种势力的冲突与顿悟.该文主要从身体、精神和神话三个方面来探讨乔伊斯的意识流写作技巧与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一)在身体方面,该文主要探讨蒙太奇和自由联想这两种写作手法.这两种写作手法把无序的、叠加的生活场景进行了事实性的展示.(二)在反映斯蒂芬的精神冲突方面,该文主要探讨幻想和内心独白等技巧,(三)在神话方面,该文主要探讨象征手法和自由联想手法.另外,该文还提及了两个重要的象征手法,形象重复和神话类比,它们通过一组反复出现的形象使行文获得象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论文最终揭示出斯蒂芬形象的历史意义—一个勇于挑战社会、挑战宗教、力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真英雄.小说中,斯蒂芬的心理世界构成了主要内容,而意识流技巧和象征手法,当然还有其他写作手法构成了展示小说内容的形式.乔伊斯对它们的巧妙运用将含混、跳动的思想片段锤炼成耐人寻味的、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通过形式与内容上的精巧安排,乔伊斯让读者在见证斯蒂芬令人震惊的生活现实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本人在文风上的惊人变化,这一切都加深了读者对斯蒂芬的精神醒悟和都柏林的肮脏现实的认识.《画像》在文学史上堪称杰作,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是乔伊斯写作生涯的转折点.它以写作技巧的大胆创新而闻名于世,开创了意识流写作手法的新局面,并为这一技巧在后来的巅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位论文 孔庆慧 论《玻璃动物园》中的可塑性戏剧文学特征 2006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也是继奥尼尔之后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诗意戏剧家。威廉斯在描写美国生活时擅长“出奇制胜”。他对谋杀、强奸、同性恋、酗酒、拜物主义、色情狂等现象的描绘震撼人心,从而促进了美国戏剧的发展。

尽管西方国家对威廉斯及其作品已有大量评论,本文试图另辟蹊径,论证威廉斯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他的逃避主题,他的虚幻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以及他对人物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且在于他所创立的新型的戏剧模式——“可塑性戏剧”。这种戏剧模式是威廉斯对美国戏剧编剧史的最伟大的贡献。

威廉斯反对当时美国戏剧的现实主义腔调,认为戏剧不应该是对生活的机械的.死板的描述。他以自己诗歌化和表现主义的手法为美国戏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成名作《玻璃动物园》无疑是这新型戏剧模式的典范。《玻璃动物园》一剧相当充分地体现了威廉斯戏剧创作中的这个新的认识,他在主题思想、舞台设计、象征的手法、音响、灯光的运用……诸方面都作了新的尝试。本文拟通过对《玻璃动物园》中使用的诗意的语言,表现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研究其体现出的可塑性戏剧文学的特征。这样不仅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会给那些致力于研究美国戏剧文学的人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

本文导论简要介绍了威廉斯的生平及其创作,然后较为详细地概述了《玻璃动物园》的内容,回顾了评论界对这部剧作的评论状况,阐明了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什么是“可塑性戏剧”,及其发展过程。威廉斯认为“可塑性戏剧”是一种崭新的,可塑造的戏剧,必将取代业已枯竭的现实主义传统戏剧。威廉斯的“可塑性戏剧”实际上是一种“诗化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将多种可能的戏剧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无论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的戏剧技巧,这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由此威廉斯认为当时的艺术上的那种照相似的逼真再现是无足轻重的;真实,生活,或者说现实是一种有机体,只有借助诗意的想象力将其变形,才是揭示其本质,而不该只是追求一种外在的表现。

本文第二章主要阐述在《玻璃动物园》这部剧中,威廉斯是如何通过诗意的语言来体现“可塑性戏剧”的文学特征的。威廉斯对美国戏剧的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剧诗语言的改造,表现出明显的韵律化和联想特征。威廉斯的台词以南方口语为基础,通过强化其节奏与结构,融入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蕴,从而将它提升到诗的高度。剧中台词的诗化倾向不仅体现在较长的道白中,人物间的许多对白也颇具诗的特点。这些对白经常重复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式,使他们产生了类似诗中叠句的效果,但又不像叠句那么刻板。在《玻璃动物园》中,这种经过“锤炼”的台词贯穿全剧始终,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威廉斯的剧诗语言不是浮光掠影地展示对人类弊病的关注,而是深入分析人类弱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

本文第三章主要阐述在《玻璃动物园》这部剧中,威廉斯是如何通过表现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的结合来体现“可塑性戏剧”的文学特征的。威廉斯巧妙的运用了表现主义主题、背景、音乐、灯光、象征的手法等表现主义技巧。

《玻璃动物园》是威廉斯的自传性作品,作者以戏剧的形式,通过一个普通的家庭悲剧,向观众说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这部剧之所以感人至深,人们竞相观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反映的是普通人家在不断的失落感中挣扎着活下去的主题。为了逃避严酷的现实,他们都给自己设置了一种不尽相同的,属于自我的世界。阿曼达回忆和幻想着“自己多么被人爱恋”,通过回忆美好的过去来维持眼前的艰难生活;汤姆时刻想着能像父亲那样远走他乡,随心所欲地追求刺激,享受生活;吉姆一直沉浸在中学时代的光荣与未来飞黄腾达的幻想中。

整部剧的舞台背景昏暗、破烂、肮脏。音乐被用于向观众传递人物内心难以表达的、微妙的情感。同时,为了达到特殊的舞台效果,威廉斯在剧中使用的是非现实主义的灯光设计。背景、音乐、灯光都是威廉斯的可塑性戏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这部剧中有多处明显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有助于更直接,更简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剧情发展过程中很多东西都破碎了;代表好运气的玻璃独角兽摔成了碎片,劳拉的心碎了,阿曼达的梦幻灭了,这个家庭的希望也破碎了。通过《玻璃动物园》这一中心意象,威廉斯旨在表明:这些五彩缤纷的美梦,虽然像玻璃一样脆弱,但对于那些生活中的失败者来说却是能够支持他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活中最后的避难所。 总之,《玻璃动物园》不仅仅是威廉斯的第一部成名之作,更是他文学创作是的一座里程碑。通过他的独特的主题,以及他的诗化的表现主义技巧,威廉斯在表达人类弱质的心理时变得更加成熟了。所以,通过分析《玻璃动物园》的“可塑性戏剧”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威廉斯的这部剧作。

4.期刊论文 杜娟 从《白象似的小山》看海明威的象征手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6)

海明威被称为

5.学位论文 龚岳萍 倾听阳光的脚步声——对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研究与分析 2007

印象主义风格作为审美观念可以被看作跨文化的先驱,此风格的伟大之处是它从未脱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音乐,反而逐步与之相交融。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到20世纪现代音乐的桥梁,在音乐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敢于探索、大胆吸收前人成果的创作态度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许许多多音乐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本文从德彪西的所有作品来分析,共分为三大创作阶段:初级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从每一个创作阶段来看其创作风格的变化。

2、本文从德彪西个人风格的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来进行分析。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民族习俗、血统继承、性格秉性等内在的因素对德彪西的风格形成有的密切关系。艺术家本人的成长历史,本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与经历、受教育程度、专业和文化素质及他所参与的艺术活动等后天的外在因素,对艺术家本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3、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从创作的角度上看,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强调对自然的感受,他抛弃了艺术进行概括和典型化的原则,再现个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从生活中偶然摄取的不可重复印象的神秘,细腻的感性效果。无论是从和声、旋律还是节奏都有新的突破,形成了他自己独具风格的印象派音乐。

4、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彪西音乐风格的探索,展示德彪西在这一方面为后现代音乐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更好地了解德彪西在音乐方面所作的创始改变,特别在和声体系方面的改变,使他成为音乐史上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他及其所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是新世纪音乐艺术中许多重要特点和表达意境的源点,是一个音乐新时代的端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学位论文 戴方方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策略 2008

托尼.莫里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非裔黑人女作家,因其卓越的才华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首位黑人女作家获此殊荣。莫里森清楚地意识到,黑人的种族尊严和身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完整的黑人文化之上的。因此,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美国黑人生活社区为背景,融美国黑人的日常生活和非洲的神话和民间传统于一体。莫里森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叙述手法的运用方面,都将黑人小说的创作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1970)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屡屡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这再次证明了她的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与其他黑人作家揭示黑人和白人之间因种族歧视导致直接冲突的视角不同,这部小说探讨了一个独特的主题: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更为实际、却更解放的生存方式是认同并保留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此消除白人价值观的内在化。为了展示这个主题,莫里森运用了一些显著的叙述策略,诸如多种叙事声音、人物的内心独白、多样化的叙事结构等。此外,她还娴熟地使用象征主义的意象来刻画社会环境和人物。

本文拟详尽探讨《最蓝的眼睛》一书的各种叙事策略,除了导言和结语部分,文章由四章构成。导言部分介绍了托尼莫里森的生平、艺术成就、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以及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各种评论。第一章分析了交替出现的叙事声音,使故事的讲述更为公正,客观。此外还探索了多样化的叙事结构以及由此达到的艺术效果。一方面,漫谈式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和叙事者间的距离拉近了,好像坐在一起边喝咖啡边聊天。另一方面,循环式的叙事结构暗示了小说里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将像四季循环一样永无止境地重复。第二章从象征主义的角度,探索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植物,颜色和人名的象征寓意,以此丰富小说的主题,使之更加形象具体。第三章着重阐述了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美国黑人的文化习俗,从希腊神话的故事原型到民间信仰和迷信;从黑人土语到各种童话故事原型的使用再到民间仪式履行的复杂过程,都充分体现了了解黑人传统文化和参与社区活动对黑人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从非洲传统的蓝调音乐和福音音乐的角度研究了生活在巨大失落和重压之下的黑人是如何通过吟唱来抚平心中的忧愁的,由此也解释了两个同龄少女克劳迪亚和佩科拉的截然不同的命运。最后,结语部分简要地概述了《最蓝的眼睛》的独到之处及其艺术效果。总而言之,莫里森以其对黑人世界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技巧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也为其他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拓宽了视野。

7.外文期刊 Yoran Hegesh R.Kertzman S.Vishne T.Weizman A.Kotler M Neuro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impairment in Asperger Disorder.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recruited by adolescents with Asperger Disorder (AD), in comparison tocontrols, and to detec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during the complex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quire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git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DSST). Male adolescents (n=23; mean age 15.1+/-3.6 years) with a DSM-IV diagnosis of AD were compared witha normal male control group with simila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n=43; mean age: 15.1+/-3.6 years). A computerized

neurocognitive battery was administered and included: Inspection Time (IT), Finger Tapping Test (FTT), Simple Reaction Time (SRT),Choice Reaction Time (CRT), Digit Running task (DRT), Stroop test and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DSST). Adolescents with AD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controls on the DSST. This impaired DSST performance was related to cognitive mechanisms differentfrom those employed by normal controls. Motor slowness and inability to deal with increased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ffected theperformance of the AD group, while shifting of attention was the limiting factor in the controls. Both groups were similarly

dependent on response selec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in complex cognitive tasks between adolescentswith AD and normal controls that may b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utureneuroimaging studies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e neural network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between ADsubjects and normal controls.

8.学位论文 郑成志 自由诗理念变迁研究(1917-1937) 2008

自由诗(Free Verse),从字面上理解是放弃诗中一切韵法、律法、格式等所有形式因素随意抒写而成的诗歌;但是,作为一种西方现代诗歌体式,西方

大多数自由诗中仍然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格律,仍然讲究音缀、音步、音节甚至还用比较宽的脚韵,同时非常注重节奏的传情达意功能的诗歌体式。这一诗歌体式在晚清到五四的文学革命过程中被引进到中国的“诗体革命”中来,并在随后成为了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主导体式。

作为一种西方现代诗歌体式,自由诗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被引进到中国的“诗歌革命”中来,从“外”向“内”看,是由于在中国社会追求现代化的语境下,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急于“求解放”的历史情结;从“内”向“外”看,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唐代走过它的巅峰之后,晚清诗歌形式符号的物化抑制了诗人感性经验与美学诉求的诗歌实践,因而必须以内容的物质性去冲击原有的诗歌形式体制。在这一宏大的历史方阵中,自由诗成了中国“新诗”中最常见的一种诗歌体式。然而,中国“新诗”在接纳西方自由诗体式的过程中是否真正“领悟”了这一诗歌体式所蕴含的可能和限度?在从“文言”向“白话”转换的语言革命中,由于现代汉语的不成熟,中国的自由诗在语言和形式上遭遇了多方的非难和攻击,它是如何回应这些辩难的?从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类出发,自由诗无论怎样“自由”,它依然还是诗,但中国的自由诗从一开始是否就遵循了诗歌感觉、情绪思维的特点和基本的文类规则?在不断敞开的诗歌实践中,中国的自由诗又是如何运用本土独特的语言文字应对自身面临的问题?

本文认为,中国的自由诗从最早被文学革命倡导者翻译过来,到后来提倡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阐释,它始终处在提倡诗体革命的理论家和新诗人的运作和掌控之中;然而,中国的自由诗也不是“任人摆布”的诗歌体式,在其被“规训”的过程中,不仅有其对立面的辩难,更为重要也更为内在的是,它时时遭遇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文类必须遵循基本形式规范的质疑和抗辩,因而对其复杂性的讨论也就应从多个层面来展开。

第一章从中国自由诗的最早形式--白话诗的提倡为讨论的起点,重在展示自由诗这一诗歌体式在被翻译引进的过程中被挪用和改造的命运以及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纠缠,同时也探讨了白话诗在向西方自由诗“看齐”中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误读,从而滑向了浪漫主义的原因。

第二章主要论述格律诗派和新月诗派贡献,他们对早期“新诗”的自由化、散文化的反思提出了形式秩序的必要性,为自由诗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质素。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自由诗在三十年代的进展。进入三十年代后,自由诗的诗歌体式再一次的成为新诗坛的主流体式,但是,它已不是重复过去的老调,而是在重新接纳中国古典诗词有益资源的同时,吸纳了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精髓”,使得自己在语言和形式方面有了新的超越。在这一章中,笔者从程千帆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戴望舒《望舒草》的评论出发,试图重新思考戴望舒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得与失。

第四章从众多报刊杂志对自由诗这一诗歌体式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的角度切入,以废名的“新诗”理论、朱光潜与罗念生对“节奏”的探讨为例,重新检审“自由”与“诗”在语言与形式上相互缠绕又互相磋商的复杂关系。需要提及的是,本文为了使讨论的问题集中和探讨的便利,因而把论题的时间限定在1917-1937年这个时间段,其实,站在反思的立场看,中国自由诗的理念变迁和对其的争论在这一时期也最剧烈,这也可以说是本论题的出发点。

9.期刊论文 风痕 彷徨的长明灯 -中国职工教育2010,

鲁迅的众多作品里我独爱的是收归于彷徨集里的,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疑问、太多回答.暂且不争论它到底是属于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象征主义作品,就单其小说构造来说,比起1918年4月的更加凸显其身陷文化重复困境中的深思以及对

10.期刊论文 徐国琴.韩清华.XU Guo-qin.HAN Qing-hua 劳伦斯与艾米莉·勃朗特作品中的独白与象征对比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

艾米莉·勃朗特和劳伦斯都使用了独白和象征这两种创作手法,展示人物思想情感,分析人物心理.艾米莉·勃朗特使用的是戏剧独白这种古老的人物道白方式,读者听到的是作品人物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而劳伦斯使用的是叙述性独白,读者的思绪和情感同作品人物叠合,与作品人物同悲哀、同欢乐、同痛苦.艾米莉·勃朗特是在传统象征手法的层面上运用象征,象征意义是单一、明确和清晰的;劳伦斯是在象征主义创作论的层面上运用象征,象征意义是多变、多重复合并具有再造的特点.

引证文献(6条)

1.申军 伊利莎:

2.陈骋 从一位农妇的追求中看女性文学——解读斯坦贝克小说《菊花》[期刊论文]-农业考古 2008(3)3.吴小青 谈《菊》的象征意义[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7(35)

4.陈绍恋 谁是真正的受压抑者?——《紧身甲》的女权主义解读[期刊论文]-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7(1)5.郑玲玲 难圆的梦——读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期刊论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4)6.付文中.胡泓 斯坦贝克《菊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期刊论文]-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z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dxxb-shkxb200504015.aspx授权使用:中国人民大学(zgrmdx),授权号:bb7e7269-8501-4855-8fc5-9e2600c6330e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6日


相关文章

  • 约翰_斯坦贝克田园小说中景物的象征意义
  • 第25卷第3期2007年6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25 No.3 Jun.2007 [艺文丛谈] 约翰・斯坦贝克田园小说中景物的象征意义 林六辰 (洛阳师范学 ...

  • 愤怒的葡萄
  • 经典名著 著作简介 <愤怒的葡萄>长篇小说.斯坦培克著.作于1939年.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小说主人公约德刑满被释回家,发现家乡一片荒芜,只得携家乘坐一辆破旧的汽车到西部谋生,在那里的一个农场做工.一家人拼命干活,只能勉强糊口,农场主还不断地压低工资.农工们奋起反抗,举行 ...

  • 约翰•斯坦贝克笔下的华人形象分析
  • 作者简介:王梦莹 出生年月:1988年6月 籍贯:安徽省巢湖市:所在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年级: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文报刊研究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20383.htm �诚然:1986年11月:籍贯:安徽省巢湖 ...

  • 交响曲[蓝色的多瑙河]解析
  •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作曲家.其父与其同名,所以他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创作风格.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约翰・施特 ...

  • 世界一百部推理侦探小说排行
  • 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 ...

  • 悬疑推理迷们必读的50部经典推理小说
  • No.0别推荐<窥龙图> 这是一本很用心的小说,看得出作者笔力不凡,与当前味同嚼蜡的网络相比,真是判若云泥.但不明白作者为什么选择网上发布,而没直接选择实体出版.小说由三条线索互相缠绕,主线是男主人公与女盗贼的一路逃逸与解密:副线有两条,警察追捕和邪恶势力的追杀.故事节奏紧迫,构思设伏巧 ...

  • 改编自小说的电影
  • 2007-04-15 | 名著改编电影 欧洲文学 希腊罗马文学 赫拉克勒斯--(美国导演 John Musker 根据<古希腊罗马传说>中的故事改编) 特洛伊--(德国导演 Wolfgang Petersen 根据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改编) 奥德赛--(俄国导演康 ...

  •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获奖作品
  • 1930年 刘易斯 S. Lewis 美国<白璧德> 小说 由於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敍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6年 奥尼尔 E. O'Neill 美国<天边外> 剧本 由於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 ...

  • 悼念孙仲旭老师,本组中他的译文集合
  • 8月28日,著名的英文译者孙仲旭老师被证实因抑郁症自杀,我觉得震惊和哀痛.孙老师正值壮年,译笔不辍,却突然离世,令人扼腕.尤其是想到他偏爱翻译幽默作家的作品,其离世之因更令人难过. 孙老师是一位活跃的豆瓣用户(id: luke),我们小组的成员之一,过去他经常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译作贴在组里和大家分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