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与唯物史观

生物进化论的自然观与唯物的历史观

(创新实验学院生物工程 2012015208)

生物进化论的自然观与唯物的历史观 ........................................................................ 1

1.生物进化论大事记 ....................................................................................................................... 1

2.达尔文进化论 .............................................................................................................................. 2

3.历史观 ......................................................................................................................................... 4

4.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4

5.进化论与中国历史观 ................................................................................................................... 5

6.达尔文进化论对唯物史观的影响 ................................................................................................. 6

1.进化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 6

2.唯物史观在借鉴的基础上超越了进化论 ...................................................................................... 7

7.总结 ............................................................................................................................................ 9

参考文献 ........................................................................................................................................ 9

1.生物进化论大事记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

1809年,拉马克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59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①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

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

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882年,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在论述之前,先让我们对“达尔文进化论”,“唯物史观”相关概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2.达尔文进化论

1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

2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3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①《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 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

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进化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生物经常所发生的细微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比较适合于当时外界环境条件的个体可以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实现生物进化;比较不适合的就不能生存或不能传种。自然选择包括三个始终综合发生作用的因素——变异性、遗传性和由繁殖过剩引起的生存斗争。生物具有高度的繁殖率,有按几何级数繁殖后代的趋势,但实际上生物又只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数量,而这种制约着生物的实际成活率的力量,则是生存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是通过生物和环境的斗争实现的,异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取生存条件普遍地进行着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生存斗争不仅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也是促进生物界进化发展的动力。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物种进化的思想,即“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现今存在的一切生物物种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选择,不断变化的产物,而渐变式的质变则是生物界发展的特点。它论述了物种进化的客观辩证法,把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带进自然界,以一种崭新的自然观解释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用新的物种概念代替了旧的物种概念,把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和神学的“突变论”、“灾变论”从生物学领域中驱逐出去,推动了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发展而来,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轻微的、有益的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缓慢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种类由少到多。论证了各种生物彼此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揭示生物进化的机制,即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的基础,从

而揭示了自然界中现存的千差万别的生物之间的历史联系——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而且也为追溯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提供了可能,揭示了从原生质起到能够思维的人脑为止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秘密。这就“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0页)”

3.历史观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4.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先了解一下统治思想界长达千年的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这是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主要内容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基本途径;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进化论与中国历史观

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到京津后,出身海军的严复投书天津《直报》,连续发表文章。这些文章中提到了一个此后一百年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说法──物竞天择。此时,严复开始翻译《天演论》。《天演论》原本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于1893年发表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赫胥黎坚定地维护生物达尔文主义、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伦理学”所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不适用进化竞争规则。因“国难”,严复只翻译了《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断然把后半部分删掉。

而《天演论》在中国掀起惊涛骇浪之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却命运多舛。直到1920年,马君武的译本《达尔文物种原始》才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可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到中国,经过误读与蜕变,真正产生影响的其实是“社会进化论”,也就是达尔文从未提倡赫胥黎明确反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首先从中吸取影响的是康有为,他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起来。

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进化论的传播紧紧抓住了广大国民的社会危机心理,进化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西方话语向中国话语的顺利转变,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进化论做了细致的抉择和筛选;进化论传入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成为民主革命家的思想武器,奠定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

6.达尔文进化论对唯物史观的影响

1.进化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都是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

马克思读完《物种起源》后,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最近一个月,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即达尔文的《根据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一书。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适应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这项原则有些是通过调节自身行为,有些是通过改变环境来完成的。那些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繁衍、发展,积累有利变异变成新种,反之就会灭绝。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任何时候其进步都是由于其内部成员间的矛盾斗争所推动的,当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它就会被更高级的生产关系(类比于新种)所取代。因此,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大环境,成为阻碍社会继续发展的桎梏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

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这规律或许可以成为历史发展的“进化论””)。

马克思认为,类比于自然界中的进化现象,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特点。马克思坚信,社会主义必定会取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定战胜资产阶级,实现社会更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阶级斗争。由于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放弃其统治地位,被统治阶级应该通过革命斗争推翻现有的上层建筑,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和确保这种社会制度的政权和国家机器。“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进化论营养的同时,深刻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生物进化学说中的巨大贡献是不容置疑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刚产生的时候,就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坚定了关于“世界不是一个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伟大的基本思想”,这种情况,显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以至于唯物史观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2.唯物史观在借鉴的基础上超越了进化论

马克思肯定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历史唯物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证明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的统一,也仅仅在于进化论为自然界过渡到历史唯物论提供了自然史的“中介”,绝不意味着可以把自然界和社会、生物学规律和历史规律混为一谈。“中介”本身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承认连续性恰恰是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的前提。所以马恩尖锐地批判了达尔文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搬进生物界的做法,并批判了更加错误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马克思还对达尔文夸大自己学说的作用范围进行了批判。“达尔文赋予自己的发现以过大的作用范围,把这一发现看作物种变异的唯一杠杆,忽视了重复出现的个体变异

的原因而注意这些

变异普遍化的形式,这是一个缺点,是达尔文和大多数真正有所前进的人们所共有的缺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进化论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对进化论中把动物界的生活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以及把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动力归结为生存斗争进行了入里的分析和批判,并指出“达尔文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东西,例如他把生物进化同适者生存完全等同了起来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进化论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超越。由于进化史观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真谛,要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的进步、说明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取代进化论。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有一个所谓的自然科学家想把历史发展的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片面而贫乏的‘生存斗争’公式中,那么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判决自己有罪,这种公式即适用于自然领域也还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全超越了进化论,将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归结为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样就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正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即有文字可考的全部历史—恩格斯在 1888 年英文版上加的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抗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不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就是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此外,马克思还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在联系的思想进行了阐发。“达尔文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中,是从最广泛地存在着的偶然性基础出发的。各个种内部的各个个体间有无数偶然的差异,这些差异增大到突破种的特性,而且突破的近因只在极其稀少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到证实,正是这样一些偶然的差异使达尔文不得不怀疑生

物学中一切规律的原有基础,不得不怀疑原有的形而上学地固定不变的种的概念。”

7.总结

综上所述,19世纪生命科学重大进展(尤其是进化论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科学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唯物史观发展的历程总在进行。科学与哲学总是相濡以沫,共同进步。回看刚刚过去的20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遗传学的扩充、生物再一次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唯物史观的自然科学基础愈发牢固坚实、唯物史观愈发完善缜密。生命科学的未来一定灿烂,唯物史观真理永存!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19、20、21、30、3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黄楠森,庄福龄,林利,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

  • 高一历史清朝晚期文化1
  • 第一节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西学热"的出现. 2.严复及其译著. 清朝晚期文化(一) 3.科学技术的成果.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龚振磷.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等人的成就. 4.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改革.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科举 ...

  • [优秀作文][进化论]读后感
  • <进化论>读后感 一个人若不从自己"既定"的头脑(思想.心思)里脱离出来,很难认识神:即使他承认有神,但要他认识并承认耶稣基督是神,仍需要心思的转变.拦阻我们心思的可能是人(包括自己).事.物或世间的任何哲学.思想.人为宗教等等.无论人世间的无神论.科学论.唯物论.或 ...

  •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在中国的传播(下)历史论文论文
  • .<西方的没落>在华传播路径 斯氏的学说传入中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斯宾格勒之文化论>的译刊代表他的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过,20年代学人论著中对斯氏的回应总体来说不是很多,他在学界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则是30年代的事情了.从传播路径来考察,我们可以梳理出欧美 ...

  • 的目的和标准看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 4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23卷第1期的形式,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开辟了道路,为资本主义最终消亡和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渐积累社会主义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 ...

  • 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汇总20**年.11.2
  • 历年的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占比较大.分数较高.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以唯物主义为开端,每年都会出一到三个题目.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归纳了本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相关概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

  •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运用事实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历史观,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梁启超的新史学
  • 苦阳子:重读梁启超的新史学--以史学借鉴导出政治变革的理由 梁启超新史学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批判与创新精神.他的新史学观是在对封建旧史学的反思与批判中形成的,也正是因此才展示了梁启超"新史学"的开创性功绩.当下,中国正是"爆炒国学"与"红色记忆" ...

  • 绪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历史的巧合,你如何看这个观点? 马克思主义孕育.形成.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大传播.大发展.大胜利于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在这两个伟大的时代里,马克思主义先后经历了产生的阵痛,开拓的艰辛,革命的检验,建设的磨练,改 ...

  • 20**年马克思考试题
  • 1. 马恩面对认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代的其他人并没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