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常微分方程

第二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x

2-1 已知f(x)f(t)dt1, x0, 试求函数f(x)的一般表达式。

0x

解 对方程f(x)f(t)dt1,两边关于x求导得

x

f(x)f(t)dtf2(x)0,

f(x)

分离变量,可求得

1

f2(x)0, f(x)

f(x)

12(xC)

代入原方程可得C0,从而f(x)的一般表达式为f(x)

12x

评注:本题中常数的确定不能直接通过所给积分方程得到,而是需将通解代回原方程来确定。

2-2 求具有性质x(ts)解 由导数的定义可得

x(t)x(s)

的函数x(t),已知x(0)存在。

1x(t)x(s)

x(ts)x(t)s0s

x(s)x2(t)x(s)

lim

s0[1x(t)x(s)]sx(t)lim

1x2(t)x(s)lim, s01x(t)x(s)s

显然可得x(0)0,故

x(t)[1x2(t)]lim

s0

x(s)x(0)

x(0)[1x2(t)]

s

分离变量,再积分可得

x(t)tan[x(0)tC],

再由x(0)0,知C0,从而 x(t)tan[x(0)t]。

评注:本题是函数方程的求解问题,利用导数定义建立微分关系,转化为求解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2-3 若M(x,y)xN(x,y)y0,证明齐次方程M(x,y)dxN(x,y)dy0有积分因

1

xM(x,y)yN(x,y)

证 方法1 用凑微分法求积分因子。 我们有恒等式

M(x,y)dxN(x,y)dy

1dxdydxdy{(M(x,y)xN(x,y)y)()(M(x,y)xN(x,y)y)()} 2xyxy

dxdy

dln(xy), xydxdyxdln, xyy

所以原方程变为

1x

{(M(x,y)xN(x,y)y)dln(xy)(M(x,y)xN(x,y)y)dln0。 2y

用(x,y)

1

乘上式两边,得

M(x,y)xN(x,y)y

11M(x,y)xN(x,y)yxdln(xy)dln0, 22M(x,y)xN(x,y)yy

由于

M(x,y)xN(x,y)yxx

为零次齐次函数,故它可表成的某一函数,记为f(),

M(x,y)xN(x,y)yyy

lnM(x,y)xN(x,y)yxx

f()f(ey)F(ln),

M(x,y)xN(x,y)yyy

x

原方程进一步可改写成

11xx

dlnxyF(ln)dln0, 22yy

它为一个恰当方程,表明(x,y)

1

为齐次方程的积分因子。

M(x,y)xN(x,y)y

方法2 化为分离变量方程求积分因子。

设M(x,y),N(x,y)是m次齐次函数,则令yux, dyxduudx,有

M(x,y)M(x,xu)xmM(1,u),N(x,y)N(x,xu)xmN(1,u),

将其代入原方程M(x,y)dxN(x,y)dy0中,得

xm{[M(1,u)N(1,u)u]dxxN(1,u)du}0,

可以看出上方程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只要给上式乘以积分因子

(x,y)

11

, m1

x[M(1,u)uN(1,u)]xM(x,y)yN(x,y)

方程就可变量分离,即化为恰当方程,因此,齐次方程的积分因子是

(x,y)

1

xM(x,y)yN(x,y)

方法3 用定义求积分因子。

由积分因子的定义,只需证明二元函数 (x,y)

1

满足

xM(x,y)yN(x,y)

(M)(N)

即可。为此,我们计算 

yx

(

M

)

xMyNy

(M)

y

1M(xMyN)

[(xMyN)M]2

y(xMyN)y

1MN

[yNyMNM], 2

yy(xMyN)

(N)

x 

(

N

)

xMyNx

1N(xMyN)

[(xMyN)N]2

x(xMyN)x

1NM

[xMxNNM], 2

xx(xMyN)

(M)(N) 

yx 

x(NMxMNx)y(NMyMNy)

(xMyN)

2

由于显然

dyM(x,y)My

为齐次方程,令g()

dxN(x,y)Nx

yy1

gx()2g2(MxNNxM),

xxNy11

gy()g2(MyNMNy),

xxN

(M)(N)

yx

因而是齐次方程的积分因子。

N2

xyy2y2ygNgN()g2

xxxx0, 2

(xMgN)(xMgN)2

评注:注意求积分因子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齐次方程M(x,y)dxN(x,y)dy0,除了可以化为变量可分离方程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本例中所得到的结果,很快寻找出一个积分因子 (x,y)

1

,将其转化为恰当方程来求解。

xM(x,y)yN(x,y)

2-4 解方程解 由题得

dy1。 dxxyx3y3

dx

xyx3y3, dy

这是以x为未知函数和以y为自变量的迫努利方程,则有

x3

令zx

2

dx

x2yy3, dy

dz

2yz2y3 , dy

~2dz

2yz的解为zCey。 dy

~

y2

采用常数变易法,令zC(y)e

代入

dz

2zy2y3中得 dy

22~

C(y)y2eyeyC,

故zy1Ce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2

y2

x(y1Ce

22

y2

)1 。

评注:在微分方程中,变量x与y具有同等的地位,对同一个方程,既可以就y求解,也可以就x进行求解,如果方程

dy

f(x,y)就y求解比较困难,可以尝试将原方程变化dx

dx1

,然后就x进行求解,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参见典型习题2-15,4),

dyf(x,y)

和2-16,4)。

2-5 试导出方程M(x,y)dxN(x,y)dy0分别具有形为(xy)和(xy)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

解 根据判别准则(定理2.1),(xy)是方程M(x,y)dxN(x,y)dy0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

[μ(xy)M(x,y)][μ(xy)N(x,y)]

 。

yx

则有

μ(xy)(

MNμ(xy)μ(xy)

, )NM

yxxy

μ(xy)(

MNdμ(xy)dμ(xy)

, )NM

yxd(xy)d(xy)

MN

d(xy)1yxf(xy),

NMd(xy)(xy)

因此方程具有形如(xy)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

MNyx

f(xy)。

NM

(xy)是方程M(x,y)dxN(x,y)dy0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

(μ(xy)M)(μ(xy)N)

yx

即 μ(xy)(

MNμ(xy)μ(xy)

)NM

yxxyMNd(xy)

, )(yNxM)

yxd(xy)

(xy)(

MN

d(xy)1yxg(xy),

yNxMd(xy)(xy)

因此方程具有形如(xy)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

MN

yx

g(xy)。

yNxM

评注:利用对称形式的微分方程的系数容易判断方程是否具有特殊形式的积分因子,从而给出求积分因子的思路。

2-6 设f(x,y)及

f

连续,试证方程dyf(x,y)dx0为线性方程的充要条件是它有y

仅依赖于x的积分因子。

证 必要性。若方程dyf(x,y)dx0为线性方程,则方程可写为

dy(P(x)yQ(x))dx0,令 M(P(x)yQ(x)) ,N1,

MN

Myx由题有连续,P(x),

Ny

由定理2-2的结论1方程有积分因子e

P(x)dx

,仅依赖于x。

充分性。设方程dyf(x,y)dx0有仅依赖于x的积分因子(x),即

(x)dy(x)f(x,y)dx0

为恰当方程,有

((x)f(x,y))d(x)

, 

ydx(x)

f(x,y))d(x)

, 

ydx

f(x,y)1d(x)

, 

y(x)dx

上式右端仅为x的函数,令其为P(x),积分上式,得

f(x,y)P(x)yQ(x), 故该方程为线性方程。

评注:一阶线性方程一般用常数变易法求解,此例给出了线性方程的又一种求解方法,即积分因子法。

2-7 设函数f(u),g(u)连续、可微且f(u)g(u),试证方程yf(xy)dxxg(xy)dy0有积分因子(xy[f(xy)g(xy)])。

证 方法1 用积分因子定义证明。

1

令Myf(xy) ,Nxg(xy)

(Mμ)(Nμ)

yx

f(fg)(fg)fg(fg)(fg)g

0, 22

(fg)(fg)

1

故该方程有积分因子(xy[f(xy)g(xy)])。 方法2 利用变量代换方法证明。

令uxy ,duydxxdy,代入方程消掉一个变量x,有 f(u)(du

uu

dy)g(u)dy0, yy

f(u)du

u

(f(u)g(u))dy0, y

1

这是分离变量方程,只要给两端乘以因子[u(f(u)g(u))]就可分离变量,从而变为恰当方程。

所以原方程的积分因子为[xy(f(xy)g(xy))]。 评注:求积分因子时,注意整体变量代换。 2-8 假设方程

1

M(x,y)dxN(x,y)dy0

中的函数满足关系

MN

Nf(x)Mg(y),其中f(x),g(y)分别为x和y的连续函yx

数,试证方程M(x,y)dxN(x,y)dy0有积分因子exp(f(x)dxg(y)dy)。

证 由于

f(x)dxg(y)dyf(x)dxg(y)dy(M)(N)

[MyeMg(y)e]yx



[Nxe e

f(x)dxg(y)dy

Nf(x)e

f(x)dxg(y)dy

]

f(x)dxg(y)dy

(MyNxMg(y)Nf(x))0

故exp(f(x)dxg(y)dy)是方程M(x,y)dxN(x,y)dy0的积分因子。



评注:给出了积分因子的一种构造方法。

2-9设μ(x,y)是方程M(x,y)dxN(x,y)dy0的积分因子,从而可得可微函数

~(x,y)也是方程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U(x,y),使得dUμ(MdxNdy)。试证μ~μ(x,y)μφ(U),其中φ(t)是t的可微函数。

~~(x,y)也是方程的积分因子,则存在可微函数U证 必要性。若μ(x,y),使得~~

dUμ(MdxNdy),即有

~~μμ~~

dUμ(MdxNdy)μ(MdxNdy)dU,

μμ

~~~μdUdU~~

则U,即U是U的函数,当然也是U的函数,且记为φ(U),由于积

μdUdU

分因子的可微性,φ(U)是可微函数。

~~μ

由dUdU,则~μ(x,y)μφ(U)。

μ

充分性。证明~μ(x,y)μφ(U)是积分因子。为此将其乘以方程两端得

μφ(U)(MdxNdy)0, φ(U)[μ(MdxNdy)]0, φ(U)dU0, dφ(U)dU0。

~(x,y)(MdxNdy)dU0,故 即存在二元可微函数U(x,y)φ(U)dU,使得μ

~

~

~μ(x,y)μφ(U)是方程的积分因子。

评注:这个结论告诉我们,方程的积分因子之间的关系。若知道一个积分因子,则可构造该方程积分因子的通式。在寻找方程的积分因子时,常用到此结论,可参见例2-5和例2-6。

2-9 设1(x,y),2(x,y)是方程M(x,y)dxN(x,y)dy0的两个积分因子,且

1

常数,求证1C是方程M(x,y)dxN(x,y)dy0的通解。 22

证 由于1(x,y),2(x,y)是方程M(x,y)dxN(x,y)dy0的两个积分因子,由定理2.2有

N

iMN

Mii()(i1,2)。 xyyx

同时,若

1

常数,则d(1)0,只要证明这个全微分沿方程的解恒为零即可,即有 22

d(

1(x,y)MM1

)2[(11)2(22)1]dx

2(x,y)xyNxyN2

1Nμ21[(N2

μ1μμμ

M1)μ2(N2M2)μ1]dxxyxy

MNMN

[μμ()μμ()]dx012122

yxyxNμ2

1

C是方程M(x,y)dxN(x,y)dy0的通解。 2

2-10 假设齐次方程M(x,y)dxN(x,y)dy0是恰当方程,当xMyN0时,试

证它的通解可表示为xM(x,y)dxyN(x,y)dyC。

证 令U(x,y)xM(x,y)yN(x,y)。

要证明U(x,y)C为方程的通解,就是要证明全微分dU(x,y)沿方程的解恒为零即可。为此,计算

U

MxMxyNx , x

U

NyNyxMy, y

UUUUM

dxdy()dx。 xyxyN

则有 dU(x,y) 即要证明

MxMxyNxNyNyxMy

即可。 

MN

因为所给方程为恰当方程,有 MyNx, 故有

MxMxyNxNyNyxMyxMxNyNxNyNyMxMyM

MNMN

x(MxNNxM)y(MyNNyM)

MN

再由显然

dyMMy为齐次方程,故令g()g(u), dxNNx

y1

g(MxNNxM)u22

xN

11

2(MyNNyM)gy(u)guxNgx(u)

MxMxyNxNyNyxMy



MN

x(N2

y21)g)y(Nguu2

x0,

MN

故有xM(x,y)dxyN(x,y)dyC为原方程的通解。

评注:以上两道题都是证明某二元函数U(x,y)为方程的通解(或通积分)的问题。这就是要证明全微分dU(x,y)沿该方程的解恒为零,即证明

dU(x,y)

UUUUMUUM

dxdy()dx0,或0即可。 xyxyNxyN

2-11 求解下列隐式方程 1)

x2y21, 2)y2(y1)(2y)2

2

2

dydydydy

1 4)x2y4x0 3) xdxdxdxdx

dy2

5) y11

dx

2

解 1) 令ypcost,代入方程,得

xsint,

由dycostdx,积分得

ycostdsintC

t21

4

sin2tC, 方程参数形式的通解为



xsintt1

。 

y24sin2tC2) 令2yyt,则有

y1t2

,y1t2

t

dx

dyy11t2(1t2

1)dt,方程参数形式的通解为x1

1t2t

C,yt。

3) 令 yp,则xp1p2

x1

pp, 由于dyydxp

1

p21dp

1

ppdp,积分上式得

ylnp

12

p2

C, x1故方程参数形式的通解为 

p

p1 

y2

p2

lnpC4) 令yp,得 xp2

2yp4x0 , 将y解出得

y

12x

2xp

p

(1) 。

给(1)式两边关于x求导,得

p

pxdp22dx

2p2x

p2

dp

xdp1

即 (p4)2p2dx2p0 ,



2

xdp1

0,得

2p2dx2p

dpdx

, 

px

ln|p|ln|x|lnc,

pcx,

代入(1)得 y

122

cx ,即得方程的通解为 2c

c2yx2。

2c

又由p40 ,得p2 ,故得y2x也是方程的解。 5) 令ysint,则有

2

y2(1sin2t)1,

ysect,

由于 dx

dy1dy , ysint

x

1dt

, secttantdt

sintcos2t

xtantC1,

由

xtantC122

,消去参数t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y(xc)1。

ysect

评注:根据方程的特点,通过引入适当的变换,可以求得原方程的参数形式的通解,寻找适当变换是求解的关键。这类不显含x(或y)的方程,如果从方程中能解出y或y(或

x)的关系,方程将转化为显式方程或将y(或x)解出的方程,从而按照相应的方法求解。

否则,我们就要引入变换,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个便量代换,将方程中的y,y(或x)从方程中解出,用新的参变量表示,然后再求方程的解。

2-12 解下列方程

dy4x32xy32xdy222

1) x y2xy(yx) 2)

dx3x2y26y53y2dx

解 1) 解法1(降次法)方程可化为

ydyy2

22y2(y2x2), xdxx

dy2y2222

2y(yx), 22

dxx

令yu , xq方程可化为下列迫努利方程

2

2

du1

2u2u(2q), dqq

从而得

d

1

21(2q1), dquq

1

z,则 u

dz1

z(2q)2, dqq

此方程的通解为

z(eq

2

eq

C),

q

x4

2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1Ce

x2

2,另外还有y0也是方程的解。 y

解法2 x

dydxy2x2y(y2x2)给方程两端同乘以2得 dxx

xdyydx

2y(y2x2)dx, 2

xy

d2y(y2x2)dx, x

y

u,则 yxu,方程可化为分离变量方程 x

du2x3u(u21)dx

分离变量,再积分得

u21x4

, Ce2

u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yxCye,另外还有y0也是方程的解。 2)解法1 (降次法)原方程可化为

2

2

2

x4

y2dy4x22y32

,或 xdx3x26y33dy32x2y31

2, 23

dxx2y1

令yu , xq方程化为下列可转化为齐次方程的方程

3

2

du2qu1

。 

dqq2u1

解此方程得其通解为uuqqquC,因此,原方程的通解为

2

2

y3y6x2x4x2y3C。

解法2 将原方程转化对称形式为

(3x2y26y53y2)dy(4x32xy32x)dx0

易判断此方程为恰当方程,因而方程的解为

x2y3y6y3x4x2C。

评注:当方程中自变量和未知函数的次数较高时,我们仿照此例的方法可先设法“降次”,有可能化为可积方程,然后积分求解,这也是求解常微分方程常用的技巧。但有时将方程转化为对称形式后,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若判断方程是恰当方程,则可直接得到方程的通解,如果不是,再尝试用其它方法求解。

2-13解下列方程

1) ydxxdyxydy 2) xy1ydxxdy0

2

3)xydx2xydy0 4)ydx1xydy0 5)[yx(xy)]dxxdy0 解 1) 容易观察方程有积分因子

2

2

22



2

1

,乘以方程两端得 2x

ydxxdy

ydy,

x2y1

ddy2,

x2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12y

yC。 2x

xy2dxydxxdy0,

2) 原方程各项重新组合得

容易观察方程有积分因子

1

,乘以方程两端得 y2

ydxxdy

0, 2

y

xdx

x12

dxd0, 2y

x2x

C,还有解 y0。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2y

3) 原方程各项重新组合得

(y2dx2xydy)x2dx0, (y2dxxdy2)x2dx0,

容易观察方程有积分因子

1

,乘以方程两端得 x2

y2dxxdy2

dx0,

x2y2

即 dxdx0,



y2

C, 即 x2y2Cx 。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xx

4) 原方程各项重新组合得

ydxxdyy2dydy0。

容易观察方程有积分因子

1

,乘以方程两端得 2y

ydxxdy1

dydy0, 22

yy

1

即 dydydy0 ,

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x

x1

yC ,即 x1yCy;还有解 y0 。 yy

5) 原方程各项重新组合得

ydxxdyxx2y2dx

容易观察方程有积分因子



1

,乘以方程两端得 22

xy

ydxxdy

xdx,

x2y2

x12

darctandx , y2

xx2

C 。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arct

y2

评注:注意利用微分式

ydxxdyxydxxdyxxdyydxy

d()d(ln), ,, d()2

yxyyxy2x

ydxxdyxyydxxdyxydxxdy1xy

d(l)。d(ln)d(arctg), , 222222

xy2xyyxyxyxy

2-14解下列方程 1)

dy2x3y4

2) 2x2y1dxxy2dy0 

dx4x6y5

3) e

y

dyx

1xe dx

解 1) 令 2x3yz ,则 分离变量得

dx积分得 x

dzdy3z47z22

, 232

dxdx2z52z5

2z5

dz,

7z22

2922zlnzC1 , 7497

2

2x3y9ln2x3y22C1 , 7497

即 x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9ln2x3y

还有解 2x3y

223

143yxC , 72

22

0 。 7

dy2xy1

, 

xy2dx

2) 原方程变形为

令 zxy,则

dzdy

, 1

dxdxdz2z1z1

, 1

dxz2z2z2

dzdx, z1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z3lnzxC1, lnzxzC1。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xy1Ce

3

2xy

3

3) 原方程变形为 

dy

1xexy, dx

令 xyu,则

u

dudy1xeu, dxdx

eduxdx,

e

u

x2C, 2

xy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e

x2C。 2

评注:在解一阶常微分方程时,经常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化简方程,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2-15 解下列方程

y

xdyy

1ex 2) (1ey)dxey1) dy0 ydxx

x

x

xx

dyy

3) xyeyy2dxx2eydy0 4)

dxxxy

duy

解 1) 令 u ,则 uxeuu ,

dxx

即得

eudu

dx

, x

euln|x|C ,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e2) 令

yx

ln|x|C 。

xdxdu

,代入方程有 u,则 uy

ydydy

duueueu

 uy, dy1eu

1eudydu, u

yeu

积分得 ln|eu|ln|y|C1,

u

y(euu)C,

故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yexC 。 3) 原方程变形为

xy

dyyyy

e, dxxx

duy

uu2eu, 令u,则 uxdxx

1u

2x

1

edxdu, 2

xu

积分得

elnxC,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elnxC。 4) 方程可化为

xy

1u

dxxdyyx, y

xdxdu

,代入上方程得 u,则 uy

ydydy

uy

du

u , dy

dy, y

1du

两边积分得 2lnyC,

1

uClny,

2

1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xyClny;另外还有解 y0。

2

评注:齐次方程是利用整体代换将原方程化简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来求解的。 2-16 解下列方程 1)

2

2

dydy

12ey 4eysinx1 2) x1

dxdx

2xy23x2

dy0 3) (xy)dxy(1x)dy0 4) 3dx4yy2

解 1) 给方程两端同乘以e,得 y

eydy4sinxey, dx

dey

ey4sinx, dx

dxdxdx eyeC4sinxe

exC4sinxedx x

exsinxcosx e C42x

Cex2sinxcosx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eyCex2sinxcosx。

ey

2) 给方程两端同乘以,得 x1

eydy1y2 , edxx1x1

dey1y2e , dxx1x1

由公式得

11dx1x1dxx1C2 edx eex1y

11(x1)dx C2x1x1

1C2x x1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x1)ey2xC 。

3) 原方程变形为

dy1xyy1, dx1x1x

给上方程两端同乘以2y,得

2ydy222x, ydx1x1x

dy2222x, ydx1x1x

由公式得

dxx2dx2x1x1xC yee1x22

(1x)C(1x)3 

2 (1x)C22x

21 21x(1x)

C(1x)2x1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2y2C(1x)22x1 。

4) 解法1 原方程变形为

dx3yxx1, dy2y2

给上方程两端同乘以2x,得

dx232xy dyy

由公式得

dydy32yy xeCyedy 3

1y3Cydy 3y

yCyCyy, 

即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解法2 因为 3132x2Cy3y2。 MxN,所以方程为恰当方程。这样我们可用凑微分64yxy

法来求解,原方程变形为

11122dxxddy0, y3y3y2

x21d3d0, yy

积分可得原方程的通积分为x2Cy3y2。

评注:转换为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

2-17 解下列方程

1) 4xydx2(xy1)dy0 (设y0) 223

y32222xyxydxxydy0 2) 3

MN1yx解 1) 由于,所以积分因子为 M2y

μ(y)e2ydy1

y1

2,

方程两端同乘以积分因子得 4x2ydx2x3ydy2y3

2121

2dy0 , 3143433 y2dxxdy24dy20 , 33

31432 dxy4dy20 , 3

xy3yC , 33212

即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x3y3)yC。 1

2

y32222xyxydxxydy0 2)3

MNyx解 解法1 由于1,所以积分因子为 N

μ(x)e1dxex,

方程两端同乘以积分因子得

y32x22e2xyxydxexydy0, 3x

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y3x22e2xyxydxydyC, 300xy

13xy3y3

xyeyeC, 3332x

即得 3xyye3C。

解法2 原方程变形为 23x

2xydxxdyydyx222

y13ydx0, 3

dxyd21132yxyy3dx0 33

dxy

21321yxyy3dx0, 33

1dx2yy33dx0 , 132xyy3

xlnx2y13yC1, 3

x2y13yC2ex , 3

原方程的通积分为

3x2yy3exC 。 

评注:利用公式寻找积分因子。

2-18 解下列方程

dy1xy3

0 1) y(xdxydy)x(ydxxdy)0 2) 3dx1xy2

解 1) 解法1 给原方程两端同乘以1,方程化为 2y

1xd(x2y2)xd()0。 2y

令xcos , ysin,

则有

12cosdcosd0, 2sin

积分得



回代变量,得 1sin1~~C,即C, sinsin

(y1)2~2C , 2y

x2y2

而y0也是原方程的解,故原方程的全体解为

(y1)2(x2y2)Cy2 (C0)和y0。

解法2 给原方程两端同乘以1,方程化为 y2

1xd(x2y2)xd()0, 2y

观察其形式,可令uxy , v22ux,从中解得xv2, v1y

可化为分离变量方程

1uduv2dv0, 2v1

分离变量,再整理得 1

u

2du1v21dv20, 积分得其通解为v1C,C0。

回代变量,整理得原方程的全体解为

(y1)2(x2y2)Cy2 (C0)和y0。

解法3 给原方程两端同乘以1,原方程化为 2xy

xdxydyydxxdy0, xy2

进而化为

dxyxdyd0。 xy

令xu,则xuy,dxudyydu,将上方程化为 y

udyydu

即得到分离变量的方程 1dydu0, u

u21dy(y1)du0, u

解之得

(y1)(u1)C,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 (y1)(xy)Cy (C0),另外y0也是方程的解。

2)将方程化为对称形式 dxdyxydxxydy0,

即 33222222

d(xy)xy(y2dxx2dy)0,

给其两端同乘以1,得 33xy

d(xy)dxdy220, x3y3xy

d(xy)11d()0, 33xyxy

d(xy)xyd0。 xyx3y3

此时,令uxy,vxy,得

duud , vv3

解此方程,得其通解为uCv1。

原方程的通解为 2

(xy)Cx2y21,

另外xy1也是方程的解。

22故原方程的全体解为 (xy)Cxy1;xy1。

评注:通过变量变换,降低了方程的求解难度,但是究竟采用怎样的变换,一般而言,很难直接得到适当的变换。从这里我们体会到,有时可将方程变形,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其特点,寻找恰当的变换,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2-19 证明:如果已知黎卡提方程的一个特解,则可用初等积分法求得它的通解。并求解下列方程:1)4x(yy)1 2)x(yy)2

证 对于黎卡提方程 2222

dyP(x)y2Q(x)yR(x), dx

若已知它的一个特解y~y,令yz~y,代入原方程则有

ydzd~ P(x)(z~y)2Q(x)(z~y)R(x)dxdx

ydzd~P(x)z2(2P(x)~yQ(x))zP(x)~y2Q(x)~yR(x), dxdx

dzP(x)z2(2P(x)~yQ(x))z, dx,

此方程已为关于z,x的迫努利方程,从而可以用初等方法求解。

解方程 1)4x(yy)1。 方程有特解y

令yz221, 2x1,可得 2x

dzzz2, dxx

再令 t1,可得 z

dtt1, dxx

此方程的通解为 t(Clnx)x,

故原方程的全体解为

11(xy)(Clnx)1和y。 22x

112) 方程有特解y,令yz,可得 xx

dz2z, z2dxx

1再令t,得 z

dt2t1, dxx

此方程的通解为

1t(x3C)x2, 3

故原方程的全体解为

11(x3C)(xy1)x3和y。 3x

评注:黎卡提方程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特殊方程,要熟练掌握已知它的一个特解,运用初等解法求得它的通解的整个解题过程。关键在于寻求方程的一个特解,这个特解通常可以采用观察法、待定函数法等方法求得。

2-20 摩托艇以5米/秒的速度在静水上运动,全速时停止了发动机,过了20秒钟后,艇的速度减至V13米/秒。确定发动机停止2分钟后艇的速度。假定水的阻力与艇的运动速度成正比例。

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题设条件,有

mdv, k1v (k1为比例系数)dt

即 kdv, kv (k1)mdt

(1) vCekt

将初始条件 t0 ,v5 代入(1)得 C5, 解得

v5ekt (2) 将 t20,v3 代入(2),得 k

v5e13lnt20513ln , 205 。

6ln3

5 当 t120秒时,v5e。 0.233(米/秒)

故发动机停止2分钟后艇的速度约为0.233(米/秒)。 评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相关文章

  • 线性方程组复习
  • 线性方程组 1.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例1.解线性方程组 解:将方程组的增广矩阵 通过矩阵的初等变换,化为行简化的阶梯形矩阵 由最后的矩阵写出原方程组的同解方程组(本题即为方程组的唯一解) , , , 注释:消元法是解线性方程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该例题我们得到: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是: ...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反常积分的敛散性判别法 含参量反常积分一致收敛与非一致收敛判别法 含两个参量的广义积分的连续性, 可微性与可积性 隐函数及隐函数组的求导问题 浅谈中值定理 导数与不等式的证明的应用 极限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关于对称矩阵的若干问题 集合及其子集的概念在不等式中的作用 关于反对 ...

  •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 沈宇春 梁俊兰 [摘要]这里总结了一阶微分方程的一些初等解法,即把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化为积分问题.[关键词]变量分离常数变易法恰当方程一阶隐方程一.变量分离方程(一)可分离变量方程类型 定义1形如dy =f(x)g(y) ...

  • 大学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 大学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数字危机 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4.高斯分布的启示 5.a2+b2≧2ab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6.网络优化 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11.论研究性学习 12. ...

  •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 微分学及应用 第四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五章 空间解析几何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章 函数.极阻与连续 (一)考核知识点 1.一元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表示法(包括分 ...

  •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 广西大学324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微积分>教学大纲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代码: 名称:微积分学 授课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学时数:100 学分:5.5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方面比较系统的知识 同时,这些 ...

  • 1.2 变量可分离方程.
  • 教案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和媒体使用 教学方法教师姓名:常微分方程授课时间:授课专业和班级授课学时2学时1.2变量可分离方程掌握变量可分离方程的解法,理解分离变量的解题原理变量可分离方程的解法分离变量法的解题原理板书讲授法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难点讲 ...

  • 一类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 一类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摘 要:利用特征值把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化为一个代数问题,从而根据比较系数法求出通解的待定系数,得到了求解具有多重特征根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另一种方法. 关键词: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特征根:若尔当型矩阵:初等因子 A Kind of Constant C ...

  • 适合数学专业论文题目
  • 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数字危机 4.高斯分布的启示 5.a2+b2≧2ab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6.网络优化 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11.论研究性学习 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14.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