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论述

近三十年来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概述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不仅悉心培育出了三个院士,还缔造出满门才俊的又一个传奇。

不仅如此,这与梁启超先生对近代的教育也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并且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不仅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下面,笔者就针对学术界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一、 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

对于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谓颇丰。有许多学者曾经就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如谢毓洁的《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①、刘先飞的《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②都对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以谢毓洁的《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一文为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梁启超对于儿童教育的方法及加强对儿童教育的原因,作者在文中认为:梁启超之所以会对儿童的教育如此关心,是因为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就是国民没有普及文字阅读,而在先进的西方国家,国民文字阅读的普及率远远要高于中国。

同时,梁启超十分重视女性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妇女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儿童蒙养的效果,而蒙养则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发展。而《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的作者刘先飞则认为梁启超认为要提高儿童蒙养的质量与水平,就必须要改编蒙学之书,并且指出梁启超极力推崇少儿歌谣,在梁启超的心目中,音乐、诗歌是改造国民品质的重要手段,歌谣可以用来塑造刚健雄壮的国民气质。于是,歌谣作为儿童教育的手段而被梁启超所选中。

梁启超强调要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反对对儿童施加暴力,认为那样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是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谢毓洁的《梁启超①

② 谢毓洁,《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刘先飞,《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学术探索》,2011年06期

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从梁启超提倡培养儿童的廉耻心的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而张至的《梁启超的教育思想》①则从梁启超反对传统科举制度和主张学习

②西方的教学方法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观点。杨晓梅的《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从

梁启超提出在初等教育阶段要实行义务教育的角度来倡导废止对儿童的体罚行为,并认为那样不利于养成儿童的廉耻心。

从学术界对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看来,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关于儿童教育思想的几个大的内容:普及文字阅读;重视女性对儿童教育的作用;改编蒙学之书;禁止体罚儿童,实行义务教育等。

二、梁启超的女子教育观

近几十年来,关于梁启超的女性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很多,像邵引娣的《梁启超女性教育思想研究》、王林的《梁启超的妇女解放思想》、赵启平的《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丽的《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分析》、张爱华的《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等,他们都从不同的方位对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梁启超批判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反对缠足、早婚等恶习。在李丽的《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分析》③一文中,作者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梁启超提倡女性教育的原因:女学衰致国弱,女学兴则国强;女性的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蒙养质量;等等。王林的《梁启超的妇女解放思想》④一文中所提到的梁启超提倡女学的原因与李丽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后者指出梁启超之所以提倡女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自古有之的“胎教”问题的重新提出,然而梁启超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他认为重视女学有利于培养良母,这样,女性就无法从家里解放出来。所以,梁启超关于女学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梁启超的思想对于当时来说,仍然是比较进步的。

对于梁启超的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见于赵启平的《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⑤,梁启超认为进行女子教育,首先要实现女性在经济地位的平等,正所谓经济上独立,思想上自由嘛!其次要兴办①

② 张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教育导刊》,1983年04期 杨晓梅,《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学术交流》,2004年05期

③ 李丽,《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分析》,《法治与社会》,2008年22期

④ 王林,《梁启超的妇女解放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01期

⑤ 赵启平,《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专门的女子学校,对女性进行专门的教育。再次要实现女性在政治上的平等,他提出女性也可以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定当中。

张爱华在《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①一文中充分论述了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意义以及对于我们当代的启示。首先,梁启超兴办女学堂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而且梁启超强调女子教育要培养女子经济独立,鼓励女子争取职业平等、政治平等,通过女子教育培养女子独立的人格,这些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其次,梁启超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强烈的冲击了封建传统的道德观念,倡导了一种新的社会观念与风尚,而且他倡导的男女平等在当代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后,他的教育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使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梁启超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地完美无瑕,他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的影响,其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关于梁启超思想中的不彻底性,邵引娣的《梁启超女性教育思想研究》②一文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当时,一般的学校对男子教授种种专门学问,而维新派则主张对女子教授以治家、持家所必备的普通知识。不仅如此,为避免女子掌握思想文化后,思想逐渐觉醒,向往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维新派还规定对女子学校的学生灌输三从四德的观念,使其满足于扮演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维新派是饱受封建道德熏陶的知识分子,在戊戌变法前很少有人有过出洋留学的经历,没有亲眼看到教育对西方女性带来的进步影响,所以其关于女子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也不足为怪。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既与维新派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性有关,更与当时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有关。

三、梁启超的德育思想

关于梁启超的德育思想,多见于他的那本著作《德育鉴》③,于是近代有学者对他的《德育鉴》做了相关的研究。如翟奎凤的《梁启超,思想研究》④,翟奎凤在文中阐述了梁启超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特点、及他对《德育鉴》宗旨的概括等。他认为梁启超德育思想形成的思想背景是1903年梁启超访美归国①

② 张爱华,《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邵引娣,《梁启超女性教育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③ 梁启超,《德育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 翟奎凤,《梁启超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以后,其思想由主张革命和破坏的激进立场,又回到了主张渐变的改良之路。根据翟奎凤的观点,梁启超刚开始提倡发展人们的公德,后来他渐渐认识到私德的作用,于是指出公德与私德相互促进,强调发展私德。而且,他还将梁启超的《德育鉴》的宗旨概括为:养成伟大人格,培育一流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对于梁启超的与思想中的公德思想,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有黎玮的《试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史义银的《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在张希《试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①一文中,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梁启超的著作《论公德》一文的基础上的。他认为梁启超之所以倡导公德是因为梁启超认为西方富强而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公德思想严重缺失,所以梁启超提倡发展公德。

而在李汉超的《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②中,他提出了梁启超在将东西方的道德观念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梁启超发现了中西方道德观念的不同之处,中国的公德观中家族伦理稍显完整,而社会和国家公德与西方有很大差距,使得近代中国落后与西方国家。

关于梁启超的私德思想,学术界的研究并不是太多,而且大多数学者的梁启超私德思想的研究通常与对他的公德思想的研究分不开。因为在梁启超的心目中,公德与私德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发展的。这种论断在许多学者的著述中能看到,像虞文华在《试论梁启超新民德思想的内在特点》中提到的梁启超的观点:梁启超提出公德私德“并行不悖”, “合公私而兼善之者也。”③要救国, 就要完善新民德的内容, 就要“私德”“公德”两手抓。

按照黎玮《公德利群 私德修身——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④一文的观点,梁启超提倡道德建设应该是公德、私德并行不悖,在利己的同时不忘爱他。而程立涛的《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则提出了“对梁启超而言, 利己才是行为的最终归宿。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当牺牲他人以保全自己。公共事务被理解为个人修养的手段, 其价值目标仍是私人利益, 而非公共利益。这样公德被合理地融化在私德之中。”的观点。

综上所述,梁启超的公德与私德观念是相互融合的,它们交替促进发展,并最终服务于梁启超的政治活动。 ①

② 张希,《史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成才之路》,2011年06期 史义银,《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③ 李华兴,《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P214

④ 黎玮,《公德利群 私德修身——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梁启超不仅以其维新变法活动的政治家、思想家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教育思想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他提出的许多教育见解、主张于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体现其思想的独到、先见一面。尽管在某些方面受历史的局限存在瑕疵,但总体来说其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仍然为我们当前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梁启超,《变法通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李华兴,《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昌焕,《梁启超》,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

王学喻

J11114038

11级历史学


相关文章

  • 历史学考博真题
  • 2012年部分高校历史考博试题 2012四川大学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 史学通论 1, 论述历史研究者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 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中国史研究专题 1.结合所报考专业,列举出相关资料集(25本)以及学术研究著作(25本) 共50本,要求至少写出作者和书名, ...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读后
  •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研究学术史的一部名著,1920年一出版就倍受读者的欢迎.在短短6万余字的篇幅里,作者对清代二百多年的学术发展作了全景式的勾勒,涉及清代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著作,即使在今天,此书仍被认作是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回顾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无疑对思想史的研究具 ...

  • 梁启超谈情感
  • 梁启超的"情感"说及其美学理论贡献 内容提要:情感说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重要内涵.梁启超认为,情感是生命与宇宙的本质:艺术情感是生命.情感.艺术美的统一:艺术情感必须求真.向善.合美:艺术情感具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和奔迸.回荡.含蓄蕴藉.写实.浪漫五种表情法:艺术是情感教育的 ...

  • 历史学考博简论述汇总
  • 1.论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社会变化(南开2007年) 2.论国粹主义思潮(南开2007年) 3.论晚清新军(南开2007年) 4.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南开2007年) 5.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南开2007年) 6.抗战前后中国经济崩溃的原因(南开2007年) ...

  • 推荐几本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著作
  • 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 如果只是当作一家之言,而非顶礼膜拜,那么该书大有研读的必要.本书是一部有关马克思.恩格斯 对历史科学论述的专题选集,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全书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第二 ...

  • 论顾炎武的史学思想_赵旸
  • 2010年第1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1 总第173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73 论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赵 旸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 100275)① [摘要] 顾炎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来批判专制皇朝对儒家思想的摧残,但他的历史观 没有摆 ...

  • [护理美学]试题及答案(本)
  • <护理美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护患关系 2.护理美 3.外在美 4.护理教育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体的线条是由直线和曲线共同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造就的体形有( ).( ).( )和( ...

  • 翻译概论之翻译有什么作用
  • 翻译有什么作用? 8.1对"译何为"的理论思考 8.1.1"译何为"与翻译目的论 "译何为"即"翻译应该有何作为?",而更多的是要落在"应该"一词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些翻译理论流派,其 ...

  • [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考试习题2
  •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 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空格内) 1.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教育中介. 2.教学内容的与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特征. 3.近现代意义的大学产生在. 4.以课程修习要求为依据可将高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