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思想史主要名词解释

“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它应该是一种用身心求证到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很明显,庄子更喜欢后者,有人说这是艺术境界,也有说这是宗教境界。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法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指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

庄子宣言“坐忘”,本是希望在大动乱时代中解脱人生所受的想桎梏一样的痛苦。这种解脱不靠反抗,不靠同流合污,不靠积极进取,而靠'" 远' ,靠忘" ,忘掉一切名利,忘掉一切悲哀,而乐而游。

坐忘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玄宗直指万法同归》称:“坐者,止动也。忘者,息念也。非坐则不能止其役,非忘则不能息其思。役不止,则神不静。思不息,则心不宁。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能够做到忘物、忘天、忘己的人,也就是做到了“坐忘”。

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 愿" 文献异文作" 原" 。 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乡原(xiāngyuàn) [hypocrite] 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 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 谨慎, 善良。 乡原, 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若今之学宋儒者, 直乡愿而已, 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 ——《老残游记》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盘古心学的解释“慎独”是说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或说谨慎面对自己生命本质上具有独立的事实。

关于《儒家》的慎独理解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风(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荀子·正论》在荀子看来,因行为丑恶而遭受的侮辱叫“义辱”,因无端凌辱而受到的侮辱叫“势辱”,因德行好而得到的荣誉叫“义荣”,因权势地位而得到的荣誉叫“势荣”。 化性起伪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化性起伪”的教育学及美学意义

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化性起伪:(1)是美育的功能之一。(2)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良心 本谓天然的善良心性。《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 朱熹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

1. [conscience]∶个人内心的感; 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 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 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2. [synderesis]∶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作为人心中的最内在法则,它不仅给人以内在的权威和标准来裁决自身的对错,从而阻止人去有意做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深刻反省、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或悔过要求。良心的自我发现有两个结果:要么从自己既有的作为中获得精神的快慰,要么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悔恨交加,以致觉得自己的一切都逃不过良心眼睛。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要归因于良心: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塑造有德之人的第一步;做坏事竟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受良心的谴责,则属于只有靠严厉的惩处才能纠偏的行为。毫不夸张地说,良心乃是道德秩序的保证。良心,并且只有良心,才能救道德于堕落。

在中国,良心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意为仁义之心,包含恻隐、羞耻、恭敬等情感。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题记】“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出处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相关文章

  • 20**年行政管理专科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综合小抄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 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 答题要点: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

  • 警察伦理学
  • <警察伦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本章应用要求为: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伦理学(P2页) 2. 道德(P4页) 3. 职业道德(P5页) 4. 职业伦理学(P4页) 5. 警察伦理学(P7页) 6. 警察道德 (P7页) 7. 警察道 ...

  • 「研读经典」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范畴
  • 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范畴 研读经典 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范畴 摘要:中国哲学有自己独有的概念范畴,如:本体.阴阳.精气.精神.五行.有无.道.性.德.仁.中庸等.而这些哲学概念范畴,凝结着中国古哲人的智慧.那么,我们围绕这些哲学概念范畴的了解,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及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也有助 ...

  • 经学与汉代政治思想的演变
  • 经学 经学--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 天命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惟有人类精英--圣人才能知天命.圣人死后,圣人对天命的认识就在他们留下的经典书籍中.对经书的学习.解释,形成一门中国特色的学问--经学.汉代汉武帝后,儒家经学成为官方法定的意识形态,从此后两千多年里,经学始终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崇 ...

  •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论文-1
  • 李约瑟难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 李约瑟难题"[1].根据他的研究, 在18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非常发达, 很多传向了西方, 像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 但 ...

  •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1.(1)倾向于放弃关于天地运行的超自然的和神话的旧解释,而代之以非人格化的力量和趋势(如道.阴阳.五行)作出的解释.(2)至少在理论上强调统治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即高贵的出身再辅之以合格的智能和道德,从而使他能当之无愧地承担十分重要的统治任务.(3)但是由于统治权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世袭的,于是相应 ...

  • [学者]高国希.叶方兴:当代德性伦理学:模式与主题
  • 德性伦理学(VirtueEthics,也称之为德性论)成为最近50 多年来道德理论取得的两大重要进展之一[1](P1).步入新世纪,德性伦理依旧焕发旺盛的理论生命力,不仅在研究主题上不断深化,而且在范围上不断向政治哲学与应用伦理学拓展.2002 年5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召开了"德性伦理学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
  •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 焦国成郭忻 [摘要]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所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其成就,分析其得失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未来趋势,对于推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伦理思想史的 ...

  • 中国最大的敌人是全民道德的沦丧!
  • 中国最大的敌人是全民道德的沦丧! 作者:蔡慎坤 有学者认为当今是中国五千年的盛世,如果单纯以物质财富来说,似乎可以称得上,但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渐渐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心不古. 目前中国的情况是经济催生道德的堕落.现在国民经济逐年上升,道德逐年下降,正好成反比,到处都是拜金主义.我们在享受市场经 ...

  • 女性伦理学的哲学意义
  • 作者:何锡蓉 社会科学 2007年02期 一.西方女性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女性伦理学是西方妇女运动的实践和后现代哲学影响下的产物.它以女性主义理论,从女性的身份.从"他者"的角度,探讨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传统伦理学和哲学体系进行审视与反思,得出一种不同于原有伦理学的新解读.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