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1966年4月编写的《从蚌埠化肥厂看增产不增人的途径和劳动潜力》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了蚌埠化肥厂存在的组织机构层次多、非生产人员比重大等问题,建议该厂在生产上全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挖掘劳动潜力。同年10月编写了《1~9月份地方单位劳动工资计划执行情况》,通过对当年劳动计划控制的固定职工人数及其增减变动原因、临时(合同)工使用情况及工资总额计划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反映出:固

88%;定职工人数没有突破计划指标,只占计划控制的年末人数的97.临时工逐月增加,

04%,主要用于工业、交通、基建部门;工资总额已达年计划的75.预计年底将突破计划。

并指出原因:一是原下达计划偏小;二是粮食差价补贴增加;三是一些企业部分老弱残职工未能安置好,占了编制,而生产上又需要劳动力,导致招用了临时工、增加了工资支出。

1979年安徽省在统筹安排城镇待业人员和下乡知青就业、坚持按劳分配、整顿劳动

1980年编写的组织以及合理组织生产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1979年劳动工资情况》统

1979年安徽省共安排城镇待业青年27万计分析报告,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1)

多人(含部分下乡知青),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对厂矿企业劳动力的更新、发展生产和活跃

69万人,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2)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13.非直接生产部门的职工比重

1965年相比仍然偏少。建议今后新增职工仍应先考虑非生产部有所上升,但与1957年、

门,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等的需要;(3)清理计划外用工中的农村劳动力进展缓慢,仅完成年计划任务的28%。大量使用农村劳动力,削弱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又影响了城镇待业青年的安排;(4)安徽省职工工资总额增加,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增加50元;(5)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1.15%。这一年编写的《1980年上半年劳动工资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上半年

78万人,安徽省全省职工人数增加,但全民所有制单位中的计划外用工减少3.主要是压

53万缩了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上半年由于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面,全省共安置了11.

人就业。

1981年编写了1980年安徽省职工《1980年安徽省全省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反映出:

工资总额和职工的平均工资都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其增长幅度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并指出增长的原因除掉增人的因素外,主要是:企业推行奖励制度并扩大计件工资及奖金面、多种津贴的发放、多项待遇标准的提高。因而职工工资构成发生变化,标准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下降,而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等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上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有些企业随意扩大奖金范围,提高奖金标准;(2)在试行计件工资的单位存在定额偏低,未能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而相应地修订生产定额;(3)各部门间职工平均工资增加额悬殊过大,如:工业、交通、邮电、基本建设等部门职工的奖金和津贴相当于标准工资的30%~50%,而国家机关和农林水气部门职工除副食品补贴外,基本上只是标准工资。这一年编写的《1980年安徽省职工变动和城镇待业人员安置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1980年安徽省安排城镇待业人员21.8万人,2万人,连同前三年安排的共达62.但1980

3万人。并提出建议:年末全省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插队的知青仍有28.与全国每万人口

平均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人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相比,安徽均属偏低的,因此加强这几方面的力量,是解决待业青年的一条出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和修理业,这样既适应了市场需要,又可更多地安排劳动力就业。

—343—

1983年编写的《1982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用增长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1982年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劳保福利费用跟1978年相比增长1.52反映出:

56%、5倍、倍、其中用于在职职工的增长78.用于离退休职工的增长4.用于职工死亡丧

67%。其原因为:葬抚恤费的增长98.(1)近年来,安徽省退休、离休、退职人员增加,到

1982年底已达25.85万人,11倍;跟1978年相比增加4.(2)用于直接支付给个人的劳保福利费用增加较多,如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计划生育补贴、探视路费和洗理费等;(3)公费医疗费用增多、中药提价、医疗收费标准提高、药物浪费等都加大了医疗费用的开支,增加了劳保福利费用的支出。

1985年安徽省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部分企业单位进行工改试点和工资套改。1986年编写了《对1985年安徽省职工工资情况的初步分析》的统计分析报告,通过将1980年至1985年安徽省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进行比较,以及对各行业各所有制单位

198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改后,进行比较,反映出:(1)初步解决了职务与工资脱节的问题;

(2)企业通过理顺工资关系,也基本上统一了工资标准,初步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3)职工工资总额、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工资、人均货币工资均有增长;(4)全民单位工资水平高于集体单位,中央单位高于地方单位;(5)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筑业、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工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1985年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使一部分低收入职工生活水平下降;(2)不同企业因技术装备不同,在付出相同劳动的情况下,收入水平悬殊过大;(3)这次工改未完全摆脱平均主义弊端;(4)企业职工对没有工龄工资意见较大,尤其是老职工反映强烈;(5)厂办学校教师和医务人员对不发教龄、护龄津贴有意见。这一年编写了《1985年安徽省职工人数、工资与全国各省市对比情况》的统计分析报

4%,告,反映出:安徽省职工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3.而职工工资总额占全国职工工

91%;46%,资总额的2.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均工资比全国平均工资低10.居全

国各省市第28位;安徽省职工工资中肉类等价格补贴的人均水平居全国各省市最末位。这篇统计分析为安徽省有关部门用活工资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年年底,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根据安徽省从1983年起进行的用工制度改革试点,并结合对马鞍山、芜湖、安庆三市和宣城地区招收合同制职工情况的调查,编写了《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合同制职工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1)劳动合同制使企业增加了活力,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招工上有了自主权,个人有了选择职业的机会,新职工经过职业培训,进厂后即能顶岗生产,提高了效率;(2)招考进厂的合同制职工素质较高、能干、出勤率高,从而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3)由于合同制职工在签订合同时有明确的责任和技术要求,从而促进了青年人努力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是:(1)企业既要负担现有老职工的退休金,又要支付新工人将来的养老保险金,感到经济负担加重;(2)企业担心技术工人(如汽车驾驶员、电工)队伍不稳定;(3)合同制职工的住房问题是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如住房由企业解决,在解除合同时很难做到人走家搬;(4)合同制职工中有人不钻技术只挣文凭,拿到文凭后要工资,企业希望国家把职工—344—

晋级的权限放给企业;(5)在岗的合同制职工呼吁用工制度彻底改革,使企业全体职工都能在均等的环境中竞争,为企业、为国家创造财富。这篇统计分析被1986年《工人日报》内参摘录转载。

1987年编写了6篇统计分析报告。其中《改革用工制度,扩大劳动就业》,反映了安徽省1978年至1986年劳动就业情况:(1)安徽省城镇劳动就业人员1986年跟1978年相比

59万人,53%,1%下降到1.67%;增加168.增长54.待业率由1978年的5.(2)各种所有

制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集体单位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占城镇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78年

04%和0.23%上升到29.07%和8.43%,的26.而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占城镇社会劳动

23%;2万人,者的比重下降了11.(3)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到1986年底已达220.比

1978年增长73.7%;(4)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增长速度快于物质生产部门;(5)合同制

1983年为0.59%,1984年为1.59%,1985年为2.职工人数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上升,

96%,1986年为5.34%。并建议继续大力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以缓解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严格控制机关行政等部门增人;要抓紧清理计划外用工,以利劳动合同制的推行。同年编写的《1986年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与分配情

80%以上在农村,况》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大批

1万人,4万人,进城,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了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18.农转非10.乡村

3万人,自理口粮到集镇常住的劳动力37.各类学校招生3万人等。建议有关部门对劳动

力的安排要早做规划,控制乡村劳动力进城,控制全民单位招收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以减轻城市压力。这一年8月,根据对六安市造纸厂、寿县麻纺厂、六安市自行车幅条厂等7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及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调查,编写了《安徽省六安地区十个工业企业1986年职工素质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职工队伍素质基本上是好的,职工中35岁以下年青人比重大,近90%的职工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熟练工人占工人队伍主体。存在的问题是:领导班子不稳定,少数企业领导调动频繁,影响了企业生产;县属企业技术力量奇缺;少数工人文化程度差;工人中党团员比重不大。建议对民主选举和组织考核相结合产生的领导班子,在任期内要相对稳定;对县属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要优先分配;继续深入推行用工制度的改革,以保证招收来的新工人的素质;坚持积极慎重的方针,把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技术人员和工人发展入党,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988年和1989年编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劳动力资源状况、职工人数、工资增减等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而且根据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编写了几篇统计分析报告。其中的《安徽省近十年来城乡就业状况浅析》反映出:(1)实行多渠道就业。从过去的单一由劳动部门安排就业,变为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扩大了就业门路;(2)有步骤地转移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部分年富力强的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大中城市做临时工,部分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从事乡镇企业生产,部分劳动力以农为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事副业生产;(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安徽省

1%上升到了1989年的13.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部劳动者的比重从1979年的8.

8%,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城乡仍面临新的就业难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做好规划。另一篇《改革十年来安徽省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1)近

—345—

1979年和1982年分别给部分十年来是建国以来安徽省职工工资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1985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工改,职工调资,企业实行工资套改;(2)由于安徽省职工工资

基数较低,增加额相对也少,使得安徽省平均工资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拉大;(3)中央在皖单位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略高于地方单位;(4)国民经济各部门职工工资均有提高,但差距拉大。建筑业、地质勘探业、运输邮电业及工业等部门增长额均超过全省平均数,机关团体、教育文化事业等部门增长额均低于全省平均数;(5)省辖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额高于地区;(6)奖金、津贴已逐渐成为职工收入的重要来源。建议:(1)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2)进一步理顺工资与物价的关系,使职工实际收入不致于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1989年中共中央提出“要过几年紧日子”,“切实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1990年

1989年全省职工人数略有增加,编写的《工资增长势头有所控制》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

在全民单位中合同制职工的增长快于固定职工的增长;安徽省职工工资增幅比1988年低9.8个百分点,6%和42.8%;其中奖金、津贴增幅下降较大,分别比1988年下降11.全年

2%,职工人均工资比1988年增长10.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因素后,实际工资

8%。存在的问题是:9万人,下降4.(1)清退计划外用工任务艰巨,原计划清退7.实际上6万人;1989年底城镇待业人员已达23.8万人,只清退0.(2)城镇就业形势仍较严重,其

5%,中待业青年占85%,待业率回升到2.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1991年编写了《1990年安徽省劳动工资情况简析》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安徽省职工增长趋缓,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增幅回落,合同制职工继续增加,计划外用工相应减

9%,6个百分点;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第三产业职工增长1.比同期职工增幅高0.工资

2%;总额增长平稳,平均实际工资水平比上年上升8.各行业间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还在

继续扩大。存在的问题是:(1)劳动就业压力很大,待业率回升,已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

1%,患;(2)机关工作人员增长过快,比1988年增长5.加剧了机关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利

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1992年编写了《安徽省离退休人员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近几年安徽省离

1991年底达到76万人,退休人员增加迅速,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的六分之一;离退休金

也有所增加,但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收入有所下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相当于在职职

1985年为95、1986年为78、1987年为78、1988年为65、工人均工资的百分比分别为:

1989年为64、1990年为65、1991年为65;离退休金与职工工资收入主要差在奖金、津贴等活工资部分。建议有关部门对离退休金要考虑到市场物价及房改等因素,适度调整提高离退休金,加速离退休金的社会统筹,使离退休人员在生活上得到更可靠的保障。同年编写的《安徽省全民职工人均工资偏低的原因和对策》统计分析报告,反映出:建国以来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不断增加,但与全国和华东其它省市比较,安徽省人均工资明显偏低、位次一直偏后。分析其主要原因为:(1)工资水平起点低,从50年代开始就形成了安徽省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的局面。1952年国家第一次工资改革核定安徽省工资标准较低,在全国居第25位,在华东居第7位。1956年国家进行第二次工改,将省辖市分为94

5类,个工资区11个工资类别,平均类别为5.而安徽省4个工资区的类别平均为3类(每

1985年国家进行第三次工改实行低一个类别,工资标准低3%);(2)奖金、津贴差距较大。

—346—

结构工资,其中标准工资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奖金、津贴为主要内容的非标准工资各省则不同。1986年以后,安徽省奖金、津贴赶不上全国和华东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差距逐年扩大;(3)安徽省工资政策用不活。1985年全国第三次工改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以原级别按新标准先靠后升”,按此规定,有些省对19级以下干部在高套一级后又升一级,而安徽省只升一级没有高套,比其它省低了一级。1986年物价上涨,不少省发了物价补贴,安徽省未发。1987年在核定工效挂钩企业奖励基金标准时,有的省规定人均奖金低于300元的按300元计算,而安徽省规定人均奖金低于240元的按240元计算;(4)新职工增长速度过快。由于新职工工资标准低,这与全省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偏低也有一定的关系。建议:(1)制定工资增长目标,赶上全国工资水平;(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用足用活工资政策;(3)进一步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控制新职工的增长速度,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保持职工队伍适度增长;(4)反映安徽省职工工资现状,争取国家政策倾斜。


相关文章

  • 改进和完善基层劳动工资统计
  • 劳动工资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对劳动关系提供总体监测和情况反映.其数据是党政领导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是社会各界分析观察社会和谐程度和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公正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是否准确,是否贴近民生实情,直接影响党政领导相关决策时的判断,影响公众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分析.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劳 ...

  • 企业劳动统计执法初探
  • [摘 要]做好企业劳动统计能清晰反映出基层单位人力的投入.劳动力的流向.从业人员和职工的规模及结构.劳动报酬和工资的水平等情况,为各级部门制定各项劳动政策,实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重要依据.而实际统计工作中由于企业体制.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等原因造成劳动统计中漏报.瞒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数据的不确 ...

  •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
  •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 ...

  •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 2012年6月委考课程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11467 ) 一.识记 1.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是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 2.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 3.属于间接损失的是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4.一般来说,劳动生产率 ...

  • 劳动部关于建立劳动监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劳部发[1994]277号[颁布日期]:1994-06-30[生效日期]:1994-06-30[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建立劳动监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1994年6月30日 劳部发[1994]2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 ...

  •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0**年统计年报和20**年定期报表)
  •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 大连市统计局印制 2010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 ...

  • (I)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 (I)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2003年统计年报和2004年定期报表) 北京市统计局 2003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 ...

  • 上海市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长效调节机制意义
  • [摘 要]国内外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研究主要是静态研究和短期效应研究.有必要从动态的.长经济周期角度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一个长效的最低工资标准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最低工资标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调节机制:动态化:意义 1.国内外最低工资标准研究现状述评 1.1 在国外,从1938 ...

  • 薪酬管理练习题(二级)
  • 第四章 薪酬管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内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确定自己员工的薪酬水平时,都非常重视的是( )P270 A.薪酬调查的分析 B.薪酬调查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C.薪酬水平的确定方法 D.薪酬市场调查 2.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过程中,( )的高低表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前的博奕.P270 A.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