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9月3日胜利日的阅兵大典上,中央电视台转播实况时,引用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此语出自先秦典籍《左传》。《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周朝大夫刘康公的话:“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也指祭典。戎,兵戎,指兵器、军队,也指战争。春秋时期,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祭祀和战事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国语·周语上》说:“夫祀,国之大节也。”祭祀,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主祭者,为一国之主。所以,祭典都是非常隆重的。中国是个重视礼和礼制的国家,“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左传·隐公十一年》)的作用。因此特别强调“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祭典,是最重要的国之大礼。春秋时期有“观兵”(即阅兵)之礼,也是国家的大典。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但是,对于“戎”,春秋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多方面的认识。

一是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宋国的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五材指金、木、水、火、土。兵器须用金与木做,用火与水铸造,且载之于土地,所以说“兵”乃五材生之。而兵戎是威慑不法行为、伸张正义、安靖国家的工具,所以兵不可弃。战争不是目的,而在于威慑越轨者,宣扬文德,捍卫和平。

二是对战争作用的认识。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晋楚发生邲之战,楚国战胜晋国。战后,楚国的大夫潘党劝楚共王筑武军京观,即建筑显示武功的大土台,以此来炫耀楚国的武功。楚共王不同意,说:“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止戈为武”并非“武”字造字的本意,楚庄王借以阐述他的以战争抵御和阻止战争的思想。楚共王认为,“武”有“禁暴”等七德,武力的作用在于禁暴息兵,保有天下,武功不足以炫耀,反对穷兵黩武。

三是对兵戎与民心关系的认识。据《左传》记载,庄公十年,齐鲁发生长勺之战,鲁国曹刿论战,认为鲁庄公可以作战的条件就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忠”,包括保民、爱民、勤民、恤民、成民、抚民、教民、利民等内容,就是忠于百姓,取得民心。《左传》里面多次提到“忠,民之望也”“上思利民,忠也”。如成公十二年申叔时所说:“民

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左传·宣公十二年》还引晋国士会的话说:“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又说:“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德、刑、政、事、典、礼六事,是战争取胜对国内政治清明的要求。概括为一点,即政通人和者胜,政治贤明的国家是不可抵御的。春秋时期晋文公“始入而教其民”“入务利民”,又“示民以义”“示民以信”“示民以礼”,终于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民心向背是战争决定因素,要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取得人民的支持。

四是认识到“帅乘和”,同心同德者胜。《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帅乘和,师必有大功。”“帅乘和”即指军队上下一致,步伐整齐,是所谓“旅进旅退”。《国语·越语上》说:“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此外,还特别强调一个“和”字。《左传·桓公十一年》说:“师克在和,不在众。”“和”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这就是军队最大的战斗力。

胜利日的阅兵典礼,为的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典礼上最后说的:“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阅兵典礼,再次应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昭示的道理。


相关文章

  • 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 2011-06-28 14:57:53|  分类: 公众视线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黑云压城地呻吟, 南湖红星金光闪. 井冈火炬势磅礴, 遵义领航奔黎明. 雄鸡一唱天下白, 三座大山一推平. 百年国耻一朝雪, 一派春色换人间. 特色理论旗高擎, 开闸流水鱖鱼肥. 千载 ...

  • 大事记的写作现状及编撰原则
  • 时下,大事记的写作正趋于普及,百年大事记、十年大事记、发展大事记、工作大事记俯拾即是。大事记的广泛普及得益于这种公务文书,既具有史料价值,可以录以备查;又便于阅读,易于掌握。本文在归纳分析大事记写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事记编撰的三原则,以便完善大事记的写作理论,也为文秘人员编撰大事记提供有益的 ...

  • 大事记及其例文
  • 一、大事记的概念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 二、大事记的使用 作为一种公务文书,大事记服务于社会管理。由于它忠实地记载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活动和重大事件。因此,它首先可以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工作汇 ...

  •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辩词
  • 正本清源,"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形容人豪爽洒脱,不斤斤计较,又解释为不拘泥生活琐事.小节,指非原则的琐事.拘,是拘泥的意思,即固执.不知变通. 成大事者,决不是普通的成才那么简单.他必然在某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并对社会产生较大并持久的积极影响. 以此为据,我方 ...

  •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完整辩词
  • 论词 我方观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谓"不拘小节"?这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我们自然需要对其给出一个合理的界定.正本清源, "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商务印书馆的解释是形容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 ...

  • 成大事不拘小节
  • 何谓"不拘小节"?这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我们自然需要对其给出一个合理的界定.正本清源, "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商务印书馆的解释是形容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在这里有两个词需要 ...

  • [成大事者需要关注小节]阅读答案
  • 成大事者需要关注小节 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 大行不顾细谨
  • 顾:照管,注意 细谨:细微末节,小节 小节:1.指与原则无关的琐碎的事件.不拘~~,生活~~. 不拘小节 2.琐碎的或微不足道的事情3. 琐细微末的操 守.小事:细节.4. 细小的事情,非主体的事,与大事对应,有时也等同于细节:琐碎的生活小事.<后汉书·虞 延传>:"性敦朴,不 ...

  • 督查是党政秘书部门的职能之一
  •   党政秘书部门的职能之一,是在党政领导授权下,对党政领导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各地各部门的落实情况实行督促检查。般列入督查范围的事项都是党政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大事要事”,秘书人员在具体实施督查工作中要掌握好以下特殊的方法要领。方法当否,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大事要事”的落实效果。   (一)在思想上,要确 ...

  • 每月大事记
  • 每月大事记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而我院学生会各部室每月大事记作为一种公务文书,忠实地记载着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活动和重大事件.因此,它首先可以为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工作汇报.工作统计和院团委.主席团掌握面上情况提供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