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位最伟大的思想家

世界八位最伟大的思想家

一、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

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二、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出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 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

歌德说:“当你读完一页康德的著作,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跨入明亮的厅堂的感觉。”康德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类,分别对应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他认为凭感性可以认识数学,凭知性可以认识物理学,而凭理性却无法认识“形而上学”。他还提出了四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世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道德不是以符合个人或他人的幸福为准则的,而是绝对的,即人心中存在一种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道德律。道德是“绝对命令”,是“应当如此”。道德应该符合正义而不是个人幸福。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指出艺术源于天才,上帝创造一切。美应该从大自然和人的道德中寻找。可以说,康德在第一部书中否定上帝,却在第二部书中证实上帝,又在第三部书中寻找上帝。康德以他的三部《批判》实现了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统一,构筑起三位一体的神圣的哲学殿堂。

康德把他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他一方面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批判封建神学;一方面又批判无神论、唯物论,为神学向科学争得一席之地,试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康德创立了德国的古典唯心论,发起了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

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道:“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

三、伏尔泰(1694—1778)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

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代表作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哲学著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四、黑格尔(1770——1831)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可说是大器晚成。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逝世,享年61岁。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 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五、让·雅各·卢梭(1712——1778)

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终于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

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之中”。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

卢梭对教育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位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后来,在伏尔泰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

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是最早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六、阿瑟·叔本华(1788—1860)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前后兴起的唯意志论哲学流派的先驱和主要代表。 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晚年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作为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的理论不仅奠定了唯意志论的基石,同时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甚至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都有一定的影响,无疑也是西方近代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方面。

七、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

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 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10岁开始写诗,但过早地对死亡有了成人般地认识,如他的诗中所道:“树叶从树上飘零/终被秋风扫走/生命和它的美梦/终成灰土尘埃!”他酷爱古典音乐。他对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非常痴迷。

尼采的代表作有《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与恶》以及《权力意志论》等。 尼采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他谴责自由资产阶级,称他们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庸人,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以及人道主义的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肯定态度,强调进化即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有权奴役群众,而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家就是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

八、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年)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1889年9月26日生于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卒于1976年5月26日。早年在弗赖堡大学研读神学和哲学,1913年获博士学位,曾任马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教授,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因加入纳粹党,饱受争议。代表作有《存在与时间》等。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其基本观点主要反映在他所提出的基本本体论学说中。他一反近代从认识论出发研究哲学的传统,从人的存在入手研究哲学。强调应当首先追问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能领悟到自己的“在”。他在后期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人有日渐物化而丧失自身的危险,这使他不再专注于存在的分析,去寻找一种所谓达到“在的澄明”的途径。

海氏的存在论哲学却实在是根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在其存在论哲学经典名著《形而上学导论》中开宗明义:哲学,“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这种不

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有直接反响的东西,却能与民族历史的本真历程发生内在的共振谐响。它甚至可能是这种共振谐响的先声。”

早在1927年发表其存在哲学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时,海德格尔就有一种浓郁的危机意识,认为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精神世界在没落,精神的力量在消散、衰竭。他从他老师——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处借鉴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盘的批判,暴露出大量的问题,从而宣告了传统哲学的终结。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入了各个领域。他对本体论的讨论使他严如存在主义其中一位创立者。他的构思启发了很多哲学工作。例如:让保罗萨特大量采用他的想法。他的著作被德国、法国、日本等地采用,甚至到了70年代在北美仍然有很多追随者。


相关文章

  •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 ...

  • 伟大的思想解放
  • 作者:石仲泉 文汇报 2008年08期 ●人类四百多年来的近现代文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每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也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 ●就社会影响力而言,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 ...

  • --刘少奇 (二)
  • 五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 现在来继续讲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的修养. 我们在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回什么事呢?我认为这在基本上就是每个党员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 ...

  •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新中国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求和梦想,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沿着正确方向勇往直前,向着无限光明灿烂的前景进发. 六十年破浪前进 中华民族曾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 ...

  • 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 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公元20XX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从党的十八大到全国两会,“中国梦”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中国梦” ...

  • 基于复兴实践构建中国学派(人民观察)
  •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学派的兴起与发展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是对时代问题的思想回应.对时代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推动时代变革的先声.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

  • 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 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当代大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把自己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 赵胜轩:谙贯彻中央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 谙贯彻中央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来源:人民网 作者:赵胜轩 2013年09月0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梦,确立了鼓 ...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历史轨迹及经验启示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历史轨迹及经验启示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回顾过去党86年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理论创新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法宝.过去的16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展现出这样一个脉络.一部党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理论的创新推动了事业的进步. ...

  •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蕴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这就是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报告在回顾总结我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程.经验以及阐述如何继续深化改革的问题时,有两句斩钉截铁的话,一句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