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粱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邸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2,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日: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亍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日:“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日:“若所追者谁?”何日:“韩信也。”上复骂日:“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日:‘‘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日:“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王孙:犹言“少爷”古时对青年人的尊称。②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连敖,坐法当斩 坐:因为

B.项梁败,又属项羽 属:跟随

C.众辱之日 众:当众

D.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拜:授职

9.下列四组句子,分别属于表现人们对韩信或轻视和推重的一组是

A.①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②饭信,竟漂数十日。

B.①追信,诈也。 ②不及以闻,自追之。

C.①居麾下,无所知名。②如失左右手。 

D.①俯出胯下,匍匐。 ②与语,大悦之。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做平民时,生活贫穷,一个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饥饿不堪,拿饭给他吃,一

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大为感激。

B.滕公与萧何都是发现赏识韩信的们乐。滕公救了韩信一命,萧何追回逃亡的韩信,又都极力推荐,使韩信得到汉王的重用。

C.韩信先投奔楚军,追随项梁,后归顺汉军,都只是担任低级职务,难以得到施展

才能的机会,在汉军中更是差点掉了脑袋。

D.淮阴市中一个年轻屠户看不起韩信,说他人高马大,佩戴刀剑,实际内心懦弱,

还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耻笑。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译文: 

(2)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译文: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译文: 

阅读答案:

8、C

9、D

10、D

11、(1)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2)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内心是个胆小鬼罢了

(3)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

解析:

8.C(坐:犯罪)’

9.D

10.D(文中滕公并没有使韩信得到重用)

四、(23分)

11.(1)(注意“自食”“哀”“岂……乎”的翻译。每处1分,句义通顺1分,共4分

(2注意“长”“中情”的翻译。每处1分,旬义通顺1分,共3分

(3)注意“数”“亡”和“上不我用”宾语前置句的翻译。每处1分,共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当初为平民百姓时,生活贫穷,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绵,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那位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的。”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去丕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签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看不起韩信,说:“你虽然又 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全市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梁带兵渡过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没有扬名的机会。项梁战败,又跟随项羽,项羽让他担任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地,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于是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听到他的话很惊奇,又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向汉王谈到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出奇超众之处。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 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把情况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走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走,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去追赶逃走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众将领逃走了几十人, 你没去追赶的;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没有必要用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只是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长期地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考虑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归要逃走的。”汉王说:“我因为您,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让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傲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曰,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 


相关文章

  •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quo ...

  • 浅谈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形象的看法
  • 浅谈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形象的看法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

  • 苏教版高二语文[史记]选读复习卷二
  • <史记>选读复习卷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入赘 ( zhuì) 诛杀 ( zhū ) 禳田 ( rǎng ) 屏人间语 ( bǐng ) .... B .州闾 ( lǘ ) 骐骥 ( jì) 惛然 ( hūn ) 立锥 ...

  • [史记]文化常识
  • <史记>文化常识 1.<史记>的体例和相关文化常识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而受到"腐刑".一度想到自杀,但"隐忍苟活", 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 ...

  • 文言词语积累
  • 高考文言常见词语分类积累 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 ...

  •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句(刺客.魏公子.淮阴)
  •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刺客列传> 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刚才 合,对 .. 盖聂怒而目之 用眼睛瞪 .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威慑,震慑 .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不久 作人质 ...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 像蚕 ...

  •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
  •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 ...

  •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用词语大全
  • 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 ...

  • 淮阴侯列传
  • <淮阴侯列传> 课文基础梳理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商贾 漂母 喋血 辎重 井陉口 ..... 裨将 传飧 泜水 陈豨 樵苏后爨 ..... 挈其手 蒯通 跖之狗 绐信曰 视其母冢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晨炊蓐食 2.不能死,出我袴下 3.于是信孰视之 4.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