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导学与探究丛书教师用书高二生物(下)参考答案

高二(下)导学与探究丛书教师用书

生物参考答案

走近生物技术

【绪言】

传统发酵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

6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背景 基础知识 研究思路 实验设计 操作提示

资料 研究思路 实验方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绪言】

葡萄酒 5000 巴斯德 酵母菌 传统发酵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传统发酵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背景】

微生物发酵 果醋 果醋 果醋 保健养生

制作原理 装置 制作

【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 酵母菌 真核 有 2. 出芽 3. 异养兼性厌氧

4.(1)有氧 C6H12O6+6O2→6CO2+6H2O (2)无氧 C6H12O6→2C2H5OH+2CO2

5.(1)20oC 18~25oC (3)不需要

6.(1)葡萄皮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 醋酸菌 原核 无 醋酸菌 2. 二分裂 3. 异养需氧型

4.(1)氧气、糖源 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2)缺少糖源 乙醛 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5. 氧气、糖源 30~35oC

6. 空气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冲洗 酒精 醋酸

二、相关资料分析

(一)分析图1-4a:教材P4

拧松 完全揭开 纱布 杂菌污染

(一)分析图1-4b:教材P4

醋酸 充气用的 酒精 CO2的 取样的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关闭充气口 氧气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三)实验原理:1. 大量繁殖 酒精发酵 2. 醋酸 乙醇 醋酸

(五)方法步骤:2. 1~2 反复多次 枝梗 70% 3. 2/3 4. 18~25oC CO2 排气 排气

5. 10d 6. 醋酸菌 30~35oC 充气 纱布

四、榜栏思考:教材P4

思考1:冲洗葡萄 除去枝梗 除去枝梗

思考2:榨汁机、发酵装置 完全揭开

思考3:生长和发酵 20oC 嗜温 30~35oC

思考4:好氧 氧

五、操作提示

1. 新鲜 冲洗 去枝梗 杂菌 反复冲洗 菌种

2.(1)清洗干净 (2)70%酒精 (3)封闭

3.(1)1/3 有氧 酒精发酵 CO2 (2)18~25oC 10-12d 30~35oC 7-8d

(3)无氧 密闭 需氧 充气

六、结果分析和评价

(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

酒味 酒精 显微镜 重铬酸钾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醋味 醋酸 菌膜 pH 醋酸菌

【课题延伸】

酸性 重铬酸钾 灰绿 发酵液 H2SO4 重铬酸钾

【典例分析】

例1. B

例2.(1)酵母菌 (2)葡萄糖 乙醇 CO2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 葡萄酒(或果酒) 葡萄酒(或果酒) (4)未及时排气

【训练与巩固】

一、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 C 6. C 7. B 8. B

二、简答题

9. (1)异养兼性厌氧型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18~25 oC 30~35 oC

(4)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5)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6)重铬酸钾 灰绿 不能

10. (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氧)

(4)酵母菌 CO2 (含氧量少的)空气、CO2

(5)①C6H12O6一→2C2H5OH+2CO2;

②C6H12O6+2O2一→2CH3COOH+2CO2+2H2O,C2H5OH+ O2一→CH3COOH+H2O

(6)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7)18~25 oC 30~35 oC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背景】

微生物 蛋白质 肽和氨基酸

【基础知识】

(一)图1-6a、图1-6b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P6-7

1. 利用的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 毛霉 真霉 细胞核

2. 孢子

3. 异养需氧

4. 发酵原理:蛋白酶 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5. 毛霉的来源:空气 毛霉孢子 杂菌

(二)榜栏思考:教材P6

思考1:白色菌丝

思考2:污染 腐败

思考3:70% 成形

思考4:菌丝(匍匐菌丝) 成形 无害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毛霉

二、相关资料分析:教材P7

[资料一]毛霉的生长:15~18oC 毛霉孢子 毛霉

[资料二]加盐腌制:增加盐量 ①水分 ②微生物 腐败变质

[资料三]配制卤汤:酒 香辛料 微生物 独特香味 风味 杀菌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三)实验原理:蛋白酶和脂肪酶 蛋白 肽和氨基酸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四)材料用具:豆腐

(五)方法步骤(案例):

1. 70% 成形 菌种 距离 空隙 湿度 15 ~18 oC 淡黄色

2. 5:1 杂菌 3. 12% 4. 灭菌

四、操作提示

(一)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 5:1 微生物 腐败变质 口味 2. 12% 蛋白 延长 蛋白 杂菌 腐败

3. 70% 4. 15 oC ~18 oC

(二)防止杂菌污染

1. 沸水 2. 迅速小心 胶条 酒精灯的火焰

五、结果分析和评价

(一)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材料 菌丝 杂菌

(二)腐乳质量的评价:色泽 味道

(三)盐、酒 温度 香辛料

【典例分析】

例1. D

例2. (1)毛霉 丝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其他菌种

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5)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训练与巩固】

一、选择题

1. B 2. D 3. C 4. C 5. D 6. A 7. B

二、简答题

8. (1)可以避免其他菌种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2)制作腐乳的原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3)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4)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9. (1)毛霉 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

(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盐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有调味作用

(3)红方腐乳加入红曲,糟方腐乳加入酒糟,青方腐乳不加辅料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课题背景】

腌制 亚硝酸盐 腌制方法、时间长短 亚硝酸盐

【基础知识】

一、乳酸菌发酵

(一)图1-9和材料内容分析:教材P9

1. 乳酸菌 原核 无 乳酸链球菌 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 2. 二分裂

3. 异养厌氧型 4. 空气、土壤 肠道内部 5. 无氧 乳酸 C6H12O6→2C3H6O3

(二)榜栏思考:教材P9

乳酸菌 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二、亚硝酸盐

(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P9

1. 白色 水 食品添加剂 2. 4 7 10

3.(1)0.3~0.5g 3g (2)尿 pH 温度 微生物 亚硝胺

4.(1)30mg/kg (2)20mg/kg (3)2mg/kg

(二)榜栏思考:教材P10

硝酸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选择原料 称取食盐 配制盐水 测定亚硝酸盐 加入调料 发酵

二、相关资料分析

[资料一]泡菜的制作

1. 4:1 煮沸冷却 2.(1)裂纹 砂眼 无氧 蔬菜腐烂 (2)水 无氧

3. 温度 产膜酵母 酵母菌 氧气 酵母菌

[资料二]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盐酸 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化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 标准液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三)实验原理

1. 无氧 乳酸菌 乳酸

2. 盐酸 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化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标准液

(五)方法步骤

1.(2)4:1 煮沸冷却 (3)半坛 蒜瓣、生姜 八成 盐水 水 水

(4)过高 过低 过短 增加

2.(1)①0.4g 盐酸 ②0.2g 水 (2)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四、结果分析和评价

(一)泡菜腌制的质量如何

色泽 风味 乳酸菌 乳酸菌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标准 标准液 标准使用液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

【典例分析】

例1. C

例2. (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2)4:1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盐有灭菌、析出蔬菜中过多的水以及调味的作用

(3)调味料 (4)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检测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

最佳时机 (5)比色法 (6)①白萝卜。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 ②制作条件

【训练与巩固】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B 6. B 7. C 8. D

二、非选择题

9.(1)消毒 (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泡菜会变质

(3)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4)提供乳酸菌菌种

(5)有机物干重减少;种类增加 (6)C (7)适宜的温度、无氧环境

10.(1)乳酸 原核 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CO2

(2)发酵的前几天,蔬菜组织和细菌内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强,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 酸盐 4 腌制时间、温度和盐度 亚硝酸盐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癌变

专题回顾

【巩固与提高】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D 6. C 7. B 8. B

二、简答题

9.(1)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2)不能。因醋酸杆菌是好氧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无结构复杂的细胞器

(4)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答出温度即可)

(5)向样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观察颜色的变化、用酒精比重计测定所得样液的酒精度等

10.(1)①糊精②碘液(KI一I2溶液) ③酵母④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 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⑤醋酸杆⑥需要消耗

(2)⑦乳酸(或有机酸)⑧比色⑨紫红⑩作为对照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绪言】

物质循环 固氮微生物 如自然发生说的破灭,“酵素”的提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青霉素的发现,第一个杂合DNA分子的体外构建(任举两例,其他合

理也可)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背景】

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杂菌入侵 纯净的培养物 营养和环境条件 其他微生物

【基础知识】

一、培养基(阅读教材14页,并思考)

(一)概念:不同需求 营养基质

(二)培养基的分类:

1. 按物理性质分:液体 固体 液体 琼脂 琼脂固体 固体 菌落

2. 按用途分为:选择 鉴别

(三)成分:1. 碳源 无机盐 2. 维生素 3. pH、氧气

二、无菌技术(阅读教材15页,并思考)

(一)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 消毒 2. 接种用具和培养基 3. 酒精灯火焰 4. 已灭菌处理

(二)消毒与灭菌

1. 较为温和 对人体有害 芽孢和孢子 强烈 所有 芽孢和孢子

2.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阅读教材15、16页,并参考图2-2、3、4)

(三)旁栏思考:

教材P15 答:操作者自身

教材P16 答:(1)、(2) (3)

【实验方案】

一、实验课题: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三、实验原理:

1. 适宜的温度 琼脂 固体 2. 纯净的培养物和防止外来杂菌

3.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连续划线 梯度稀释 稀释度 涂布

系列稀释 涂布平板 分散成单个细胞 单个的菌落

四、实验材料用具:灭菌锅 培养皿 接种环 牛肉膏 朋肠杆菌

五、方法步骤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

1. 称量 灭菌

2.(1)①火焰旁 拔出棉塞 ②迅速通过火焰 ③拇指和食指 10~20mL ④冷却凝固 5~10min 倒过来 (2)①用手触摸 刚刚不烫手 ②灼烧 污染培养基 ③凝结水珠 湿度 更好地挥发 水珠 ④皿盖与皿底之间

(二)纯化大肠杆菌

1.(1)①灼烧 ②冷却 ③试管口 ④已冷却 ⑥三至五条平行线 不要划破培养基 ⑦末端 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倒置 (2)①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残留的菌种 上次划线的末端 逐渐减少 残留的菌种 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温度太高 ③少 逐渐减少 单个细菌

2. ①9mL 101—106 ②1mL 吹吸三次 ③1mL 102

3.(1)①盛有酒精 ③在火焰上引燃 ④均匀地涂布 (2)距离要合适 任何其他物体 酒精灯火焰

六、如果分析和评价

(一)未接种 无菌落生长

(二)基本一致 大肠杆菌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杂菌感染

(三)菌落的大小

【课题延伸】

一、临时保藏 固体斜面 4oC的冰箱 3~6 保存的时间不长 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二、甘油管藏 1mL培养的菌液 —20oC的冷冻箱

【相关链接】

土壤含菌量 食品卫生和水源污染度

【典例分析】

例1. D 例2. A

【训练与巩固】

1.D 2.D 3.A 4.C 5.C 6.D 7.B

8.(1)④① 氧含量过低和过高

(2)温度 酸碱度 易培养 生活周期短

(3)消毒 损伤DNA的结构 (4)鉴定(或分类)

(5)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灭菌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背景】

氨和CO2 脲酶 维勒

【研究思路】

一、筛选菌株

(一)从自然界寻找目的菌株

1. DNA多聚酶链式反应 大量复制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耐热细菌Taq

2. 生存环境 相应的环境

3. 热泉的高温 绝大多数微生物

(二)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

1. 目的菌株 营养 pH 抑制或阻止

2.(1)葡萄糖 尿素 凝固剂 (2)具有 只有能够以尿素作为氮源

3. 特定种类 其他微生物生长

二、统计菌落数目

(一)稀释涂布平板法

1. 稀释度 一个活菌 菌落数 30~300 2. 稀释度

3. 二 需设置重复实验组 相差太大

4.(1)30-300 平均值 (2)(平均菌落数÷涂布的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

5. 低 一个 菌落数

(二)显微镜直接计数

三、设置对照

(一)非测试因素

(二)被测试 相同 对照 实验

(三)方案1:用A同学的土样进行实验 方案2: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土壤溶液 涂布平板与培养

二、相关资料分析

(一)资料一(教材23页)

1. 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环境条件适宜

2. 70%~80% 3~8cm 近中性 表层土

(二)资料二(教材24页旁栏思考)

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 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 104、105、106 103、104、105 102、103、104

(三)资料三(教材24页)

1. 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30~37oC 5~7d 25~28 oC

2. 24h 菌落数目稳定 培养时间不足

3. 形状 隆起程度

【实验方案】

一、实验课题: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实验目的:

(一)分离

三、实验原理:

(一)尿素 选择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四、实验材料用具:

酒精灯 涂布器 牛肉膏蛋白胨 脲(尿素)

五、方法步骤

2. 牛肉膏蛋白胨 选择

3.(1)低到高 (2)30oC (3)数量、形态 (4)酚红

4. 稳定 30-300

六、注意事项:

1. 培养皿 培养基类型、培养时间 培养物 2. 规划时间

3. 无菌操作 致病微生物

七、结果分析和评价

(一)对照(未接种) 明显多于

(二)2个或2个以上 30-300

(三)接近

【课题延伸】

脲酶 氨 升高 酚红指示剂 变红

【相关链接】

一、土壤含菌量 食品卫生和水源污染

【典例分析】

例1.C

例2.(1)苯酚 A 稀释涂布平板 (2)④含除苯酚外的其他碳源,⑤以苯酚为唯一碳源 释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 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避免培养过程产生的水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3)用同样苯酚浓度的培养液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苯酚含量 (4)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无菌操作

【训练与巩固】

1—6 CBCCD B

1.C 2.B 3.C 4.C 5.D 6.B

7.(1)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土样不同,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2)对照实验 一样的土样 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甲同学存在操作失误

培养基 污染 (3)做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

8.(1)目的菌 选择 (2)尿素 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3)涂布平板(划线) (4)①和② ③

(5)①②③ (6)唯一氮源 酚红 脲酶 增高 酚红指示剂变红。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题背景】

葡萄糖 纤维素酶 生产酒精 纤维素酶

【基础知识】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阅读教材27页,参考28页图2-12,并思考)

(一)纤维素

根、茎、叶 棉花

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二)合酶 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三)1.1cm×6cm 2. 4.8 10mL 11mL 3. 1mL 0mL 4. 震荡反应 是 否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阅读教材28页,参考图2-13,并思考)

(一)刚果红染色 颜色反应

(二)1. 刚果红 红色复合物 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2. 纤维素酶 透明圈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目的菌株数量 梯度稀释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产生透明圈

二、相关资料分析

(一)资料一:土壤取样

纤维素丰富 纤维素 30d 腐烂的滤纸上

(二)资料二:选择培养

1. 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1)液体 无凝固剂 (2)选择 纤维素 能分解纤维素 (3)牛肉膏蛋白胨

(三)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

方法一:培养微生物 方法二:倒平板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一)实验课题: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五)2. 包装纸(或报纸) 高压蒸汽灭菌 土样20g 装有30mL培养基 摇床 振荡培养 变混浊 0.1mL 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

3.(4)106 (5)104~106 涂布器

(六)旁栏思考:教材P28

1. 直接涂布 选择培养 2. 互相依存 纤维素分解菌 3. 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 适宜环境 10cm

教材P29

1. 方法一:操作繁琐 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方法二:操作简便 菌落混杂 淀粉类 降解色素 降解刚果红

2. 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 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 “浓缩”

四、结果分析和评价

(一)未接种 无菌落生长 产生透明圈

(二)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 真菌和放线菌

【课题延伸】

发酵产纤维素酶 葡萄糖

【典例分析】

例. A

【训练与巩固】

1. D 2. A 3. C 4. B 5. B 6. B

7.(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释稀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法难以根据稀释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

(3)30~300 1.5×107个。

8.(1)选择 (2)先调pH后灭菌

(3)碳源 选择 初步选择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目的菌) 提高其密度(扩大培养)

(4)有透明带菌落

专题回顾

【巩固与提高】

1.B 2.C 3.D 4.B 5.B 6.B 7.A

8.(1)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3)通用 选择 硝酸铵

(4)芽孢

(5)20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尽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绪言】

细胞 完整的植株 快速繁殖性状稳定 大量获得无病毒的幼苗 能连续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背景】

脱离 离体状态 营养物质、激素 完整的植株

【基础知识】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分析教材图3-1,并思考:)

(一)原理

2.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脱分化 再分化 植物激素 脱分化和再分化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茎上部 侧枝 2. N P S K Ca Mg B I Mn Cu Zn Fe Mo Co 甘氨酸 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

3.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促进细胞分裂 加强的趋势 细胞分裂 不分化 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愈伤组织的生长

4. 5.8左右 18—22oC 12h

(二)旁栏思考:教材P33

无机盐 碳源 细胞的渗透压 特殊营养需求 有机营养为主 大量无机营养 大量和微量元素

【实验方案】

三、实验原理: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五、实验流程图 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

六、实验操作步骤:

(一)制备MS固体培养基

1. 浓缩10倍 浓缩100倍 激素、维生素类 1mg/ml的质量浓度

2. 800ml蒸馏水→蔗糖30g 至1000ml 植物激素

(二)外植体 旺盛嫩枝 20min 2-3 清洗3次

(三)接种(参考图3-3)

左侧 右手手心 菊花茎段 方向

(四)培养:定期消毒 18—22oC 12h

(五)移栽(参看图3-4):培养间生长几日 根部 蛭石 土壤

七、旁栏思考 教材P35

一组以上的 灭菌的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 是否合格

八、结果分析和评价

生长情况 被污染 能正常生长 时间 出根和芽的 茎段的分化 及时分析结果

【典例分析】

例1. A 例2.C

【练习与巩固】

1. C 2. C 3. B 4. D 5. C 6. B 7. D

8.(1)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微管组织。

空白对照,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插入其中。 愈伤组织不分化。

(2)生长素 提取这些物质,鉴定其化学成分。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课题背景】

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常的植株的染色体数目 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育种周期

【基础知识】

一、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分析图3-6思考并回答问题)

减数分裂 4个单倍体细胞 花粉粒 1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粉管细胞核 一个是生殖细胞 一个是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

二、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参考图3-7)

1. 胚状体 2. 愈伤组织 激素的种类 浓度配比 合子发育的胚 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类似 体细胞胚或胚状体 单倍体植株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 生长条件 低温 密度

(二)材料的选择:1. 初花期 2. 单核期 3. 完全未开放

四、旁栏思考(P39)原因是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消毒带来困难

【实验方案】

二、实验目的: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三、实验原理:生殖细胞的

六、实验操作步骤:

(一)单核期花粉 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钒法 红色 蓝黑色

(二)材料的消毒:70%酒精浸泡大约 0.1%的氯化汞溶液

(三)无菌条件下 花药接种 损伤后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温度为25oC左右 无光照 幼小植株形成后 分化培养基上再生植株 鉴定和筛选

七、结果分析与评价

1. 不能。一方面可能花粉不具生命活力;另一方面该方法接种的是花药。

2. 外植体被污染,或者是培养基被污染。

3. ③培养基的条件对该植物不适宜。④外界条件干扰等。

【典例分析】

例1. D 例2. A

【练习与巩固】

一、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D

7.(1)水、无机盐。

(2)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3)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②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来自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的有机物。

(4)24 (5)AB、Ab、Ab、ab。

8.(1)无性 组织培养

(2)提供营养的胚乳或子叶

(3)若是由花粉发育来的则不可育,若是由胚囊等体细胞发育而来的则可育。

学习回顾

【巩固与提高】

1.D 2.A 3.C 4.D 5.C 6.C 7.D

8.(1)外植体。

(2)去分化(脱分化)。

(3)①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②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 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 ③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l时 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

(4)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分裂和分化 细胞分裂素。

(5)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9.(1)A 脱分化 B 愈伤组织 C 原生质体a D 原生质体b

(2)细胞a、细胞b、a与a融合细胞、b与b融合细胞

(3)不需要 需要

(4)C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绪言】

生物催化 细胞的固定化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背景】

低 长 果胶 纤维素

【基础知识】

一、果胶酶的作用

(一)基础知识回忆

1. 活细胞 生物催化 有机物 2. 蛋白质或RNA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3. 降低 催化 4. 高效 专一

(二)教材内容分析:阅读P42,并分析图4-1回答

1. 半乳糖醛酸 细胞壁以及胞间层 2. 出汁率

3. 多聚半乳糖醛酸 果胶分解 果胶脂 半乳糖醛酸 高

二、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催化一定化学反应 2. 反应速度 减少量 增加量 3. PH、酶的抑制剂

4. 分子结构 不可逆的

三、果胶酶的用量

霉菌 果胶酶的用量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分析教材P43图4-3,将实验流程归纳为

果泥 温度(或PH) 混合 体积或澄清度

二、相关资料分析

(一)资料一: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旁栏思考1:相同

旁栏思考2:相互

旁栏思考3:温度 PH 果胶酶的用量 过滤时间 相同且适宜 单一变量 相同清度 越高

旁栏思考4:高分子 越大

旁栏思考5:温度 苹果泥的用量 反应时间(或水浴时间) 混合物的PH

(二)资料二: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1. 果胶酶的用量 温度 酶催化反应的时间 苹果泥的用量

2. 酶的用量不足 酶的用量已经足够 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一)实验课题:温度和PH

(三)细胞壁和胞间层 正

(四)实验材料用具:恒温水浴锅 漏斗

(五)方法步骤

1. 果胶酶 相同温度 过滤

2. 相同PH的果泥和果胶酶混合 适宜 体积

3.(2)适宜温度 (3)果汁的体积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2. 定量

【典例分析】

1. C

2. (1)果胶 (2)45oC 最高 酶活性降低

(3)避免果汁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4)果胶酶将大分子不溶于水的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可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

【训练与巩固】

1. C 2. A 3. C 4. A 5. C

6. a、果胶酶溶液 b、2mL

(3)相同时间内滤出的果汁体积和果汁的澄清度

(4)相同时间内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滤出的体积大,澄清度高

7. 答案:(1)细胞壁和胞间层 果肉出汁率低、果汁浑浊等

(2)有不当之处,在果胶酶与果泥混合前应使两者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水浴保温;温度梯度过大,可设置温度为10℃、20℃、30℃、40℃、50℃和60℃等,也可以以5℃作为温度梯度。

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为实验的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3)如右图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背景】

【基础知识】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酶制剂 蛋白酶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多肽 甘油和脂肪酸 麦芽糖 葡萄糖

2. 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 不能 酸 碱 表面活性剂 酶

3. 磷 微生物和藻类的 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 低磷无磷

(二)旁栏思考:教材P46

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

【实验设计】

一、相关资料分析

1. 资料一:

(1)洗衣粉的种类 洗涤效果 水量、温度 洗涤时间、污渍的污染程度

(2)变量

(3)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2. 资料二:温度

(1)5oC、15 oC、25 oC和35 oC

(2)①机洗 全自动;②布料;污物的量;③正比

3. 资料三:

(2)污物

二、实验操作过程

(一)课题1: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实验原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实验步骤:(2)大小相等、污物种类和数量相同

(3)等量的(5克)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强度和时间

(4)污染物去除的程序(或污染物的颜色和面积)

(二)课题2: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最高 降低

实验步骤:(2)0.5g(或等量)加酶洗衣粉 (4)5oC、15 oC、25 oC和35 oC

(5)带鸡血的棉布 (6)血渍的颜色和面积。

(三)课题3:加酶洗衣粉的种类 适宜且保持不变 水浴加热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 强 2.①不能 ②温度 弱 失活 ③蛋白酶

【典例分析】

1. C 2. (1)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去污率的影响 (2)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酶具有专一性,加的两种底物不同,酶的作用效果不同

(3)不同底物 不同温度 条件对照组互为对照(或互为实验组)

(4)如图

【训练与巩固】

1. D 2. D 3. B 4. A 5. A

6.(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有关系 原因是提升温度有利于去除污垢

7. (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2)应选用大小相同的白布,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选择的水温不合适,考虑洗涤成本,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 15℃、25℃、35℃的水温

(3)不能调换,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常温时会分解部分油渍

(4)避免因无关变量的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课题背景】

1. ①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 ②再次利用 ③产物 固定化酶

2. 反应物 产物 反复 细胞固定化

【基础知识】

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葡萄糖 葡萄糖异构酶 果糖

2. 颗粒状的载体 反应柱

(二)图解分析:教材P49图4-5

上端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下端 筛板 不能 能

二、固定化细胞技术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比较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小 包埋材料 大 吸附或结合 大分子物质

2. 物理吸附法

3. 琼脂糖、海藻 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

(二)图解分析:教材图4-6

①化学结合法、②物理吸附法、③包埋法

【实验设计】

一、相关资料分析

休眠 正常的生活 蒸馏水

二、实验操作过程

(三)实验原理:钙离子

(五)方法步骤:

1. 蒸馏水 2. CaCl2 3. 小火间断加热 很难形成凝胶珠 少

4. 酵母细胞 室温 注射器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5. 恒定 CaCl2 浸泡 6. 蒸馏水 洗去CaCl2和杂菌

7. 固定好的酵母细胞 密封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偏低 较少 偏高

(二)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气泡 酒

【课题延伸】

其它微生物 无菌

【典例分析】

1. A

2.(1)反应柱 固定化酶 分布着小孔的筛板

(2)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反应溶液可自由出入

(3)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 果糖 (4)A、B、D

【训练与巩固】

1. D 2. B 3. C 4. A 5. D 6. C

7. (1)包埋法。

(2)①A步骤中,将“加热搅拌”改为“搅拌”;

②C步骤中,将“大火连续加热”改为“小火或者间断加热;

③D步骤中,将“立即加入”改为“冷却至室温再加入”;

④E步骤中,将“用注射器注入到蒸馏水中”改为“用注射器滴入到CaCl2溶液中”

8. (1)包埋 (2)①蒸馏水 ⑤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

(3)①葡萄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使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②关闭 关闭

③无菌 ④释放CO2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反应柱

学习回顾

【巩固与提高】

1. D 2. B 3. C 4. B 5. D 6. B 7. D 8. D

9.(1)Ca2+浓度

(2)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力最高

(3)4和1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10.(1)酶的专一性 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PH等。使这些条件相同且适宜

A与B A与C

(2)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3)用蛋白酶催化污垢中蛋白质的水解

(4)酶可被分解,又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11.(1)消毒 果胶酶 吸附 未被固定的酶等。

(2)先A后B 2 乙醇 浑浊(沉淀) 慢

(3)重复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绪言】

遗传物质 生命活动的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分子生物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背景】

DNA或RNA 沃森和克里克 DNA的双螺旋结构 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础知识】

一、提取DNA的方法

(一)提取DNA的基本思路:物理或化学 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

(二)提取DNA的原理:1. 蛋白质 2.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DNA 0.14mol/L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杂质 蒸馏水 为0.14mol/L 最低 3. 不 蛋白质 4. 蛋白质 没有 60oC~80oC 80 oC 细胞膜 没有 5. 沸水浴 二苯胺 蓝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DNA 杂质 鉴定

二、实验操作过程

(一)实验课题: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四)药品材料用具:DNA含量高

(五)方法步骤:

1. 含DNA的滤液 (1)①鸡血细胞中DNA含量丰富;②鸡血细胞容易吸水涨破,释放DNA 柠檬酸钠 凝固 蒸馏水 一个 涨破 血细胞破裂 DNA 蛋白质 3~4 含有DNA的滤液 (2)研磨 洗涤剂 细胞膜 不完全 变少 轻缓、柔和 气泡

2. 2 mol/L的NaCl溶液 DNA

3.(1)蒸馏水 白 DNA 粘稠物不再析出 0.14mol/L

(2)3~4 粘稠物 核蛋白、多糖和RNA

4.(1)2mol/L的NaCl (2)3~4 DNA的滤液

(3)滤液 95% 冷酒精 DNA丝状物 (4)DNA

(5)木瓜蛋白酶 对高温耐受性 变性

5. 2mol/L的NaCl 丝状物 二苯胺 沸水浴 变为蓝色 不变蓝

【课题延伸】

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吐温

【相关链接】

1.(1)DNA (2)吸水 ①细胞核 ②充分研磨 ③防止血液凝固

2.(1)DNA (2)DNA析出

【典例分析】

例1. A

例2. (1)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得不到DNA

(2)C、D; 人的血浆中没有细胞,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得不到DNA (3)A、E; A

【训练与巩固】

1. A 2. C 3. C 4. D 5. B 6. C 7. D 8. B 9. B 10. A 11. C 12. B

13.(1)无细胞核; 一、1和二、1

(2)无细胞核;有细胞核;数量少

(3)静置 离心

14.(1)见表格;溶液颜色基本不变(或不变蓝)

实验现象:溶液不变蓝色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DNA在沸水浴的条件下遇二苯胺会变为蓝色

(2)加快颜色反应速度;耐受性 (3)对照 (4)DNA(丝状物)的多少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背景】

1.(1)脱氧核苷酸 (2)2条DNA母链 (3)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基础知识】

一、PCR原理:

1. 体外 DNA片段 DNA

2. DNA 聚合酶 3

3.(1)①80oC~100 oC DNA双螺旋结构 双链 变性 ②降低

(2)①反向 3 5 ②不能 3 5 引物 5 3

二、PCR的反应过程

1. 三十多 ①90oC 单链 ②50 oC 碱基互补配对

③72 oC 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DNA聚合酶

2. 模板 变性、复性、延伸 两引物之间的 指数

【实验设计】

二、实验操作过程

(一)实验课题: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四)药品材料用具

1.(1)温度 DNA的扩增 (2)恒温水浴锅 水浴锅 PCR反应的微量离心管

2. 0.5 ml PCR反应 3. 定量 一次一换

(五)方法步骤

1.(1)外源DNA 高压灭菌 (2)缓冲液和酶 —20 oC

(3)枪头 手指轻轻弹击管的侧壁

2.(1)260nm 吸收峰 (2)①50 ②空白对照 至零 ③比色杯

④DNA含量(ug/ml)=50×(260nm的读数)×稀释倍数

【课题延伸】

1. 遗传病和某些疑难病的诊断以及孕妇的产前检查

2. 病原体的检测

3. 法医和刑侦鉴定

【相关链接】

解旋酶 94oC 不需要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需要 30多次 ②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5 3

【典例分析】

例1. (1)耐高温; (2)引物对B

【训练与巩固】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C 9. D 10. C 11. A 12. D

13.(1)氢;变性 (2) 3;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

(3)温度;酸碱度;缓冲液

(4)A

14.(1)见图中 (2)见图中;

(3)每个DNA分子各有一条含32P标记;1/2n

15.(1)32;6200个。

(2)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①A ②是。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DNA是相同的,所以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4)①PCR技术以DNA的两条单链为模版合成子代DNA,转录为DNA的一条单链为模

版合成DNA。②PCR技术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③二者反应时的催化酶不同。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课题背景】

血红蛋白 O2 CO2

【基础知识】

形状和大小 电荷

(一)凝胶色谱法:1.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1)多糖类 贯穿的通道 (2)容易 较慢 较短 较快 (3)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 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

(二)缓冲溶液:1.PH基本不变 2. 1~2 使用比例

(三)电泳:1. 电场 2. 向着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 3. 带电性质 大小、形状 迁移速度

4. 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

粗分离 鉴定

二、实验操作过程

(五)方法步骤:

1. 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1)目的:去除杂质蛋白 方法:低速短时间离心 结果:黄色

(2)蒸馏水和甲苯

(3)①2000r/min 10 ②滤纸 ③脂溶性沉淀层 ④分液漏斗 ⑤红色透明液体 图答案:有机溶剂 脂类物质 血红蛋白溶液

2.(1)透析袋 磷酸缓冲液 12h (2)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3)小分子 大分子物质

3.(2)①交联葡聚糖凝胶 ②蒸馏水 凝胶悬浮液 缓慢 ③气泡 洗脱液

(3)①a.缓冲液 凝胶面 b.吸管 色谱柱 凝胶面 c.凝胶床

②磷酸缓冲液 洗脱

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课题延伸】

1. 利用溶解度差别的纯化方法;2. 利用选择性吸附的纯化方法

【相关链接】

1.(1)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 洗涤次数 离心速度 时间过长 白细胞

(2)洗脱液 湿凝胶 沸水浴 (3)洗脱次序 分离效果 (4)均匀一致

2.②少 ③过高 过长

【典例分析】

例1. (1)a, a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2)尼龙网和尼龙纱

(3)气泡会脚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4)相同;保持稳定。

(5)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凝胶得水值,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

7.5克。

【训练与巩固】

1.D 2.A 3.C 4.A 5.C 6.C 7.A 8.C 9.B 10.B 11.D

12.(1)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2)防止血液凝固

(3)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被保留在 袋内

(4)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除去;血红蛋白呈现红色;在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期应该收集洗脱液;同事通过观察颜色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

13.(1)运输

(2)磷酸缓冲溶液,洗脱血红蛋白

(3)透析(粗分离) 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凝胶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底端

专题回顾

【巩固与提高】

1.C 2.D 3.B 4.A 5.C 6.A 7.D 8.C 9.A 10.C 11.D 12.D 13.B 14.C 15.A

16.(1)0.14mol/L; 2mol/L

(2)除去杂质;某些脂类、蛋白质、糖类或其他大分子物质

(3)二苯胺:DNA;DNA; 二苯胺试剂; 沸水中水浴加热;冷却;高温

17.(1)样品处理; 粗分离; 纯化; 纯度鉴定

(2)①防止血液凝固 ②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

(3)去除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4)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

18.(1)① 无氮(或不含氮和青霉素):加青霉素(或含有氮和青霉素)

②混有两种菌的样品

④菌落, a、b培养基

⑤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3d~4d

(2)不需要ATP(或需要加入引物,或不需要解旋酶,或不需要DNA连接酶)。耐高温,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3)①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夕}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②Fe(OH)3胶体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绪言】

化学分析与分离提纯 芳香油 胡萝卜素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背景】

香料 挥发 化妆品

【基础知识】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教材内容p. 72分析)

1. 植物芳香油的来源:植物 50多 真菌

2. 特点与成分:挥发性 有机溶剂 衍生物

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教材内容P72~73分析)

(一)植物原料

(二)提取方法

1. 水蒸气 分液漏斗 水气蒸馏 原料焦糊 有效成分水解

2. 机械加压 3. 挥发性强 有机溶剂 芳香油 有机溶剂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分析教材图6-1,图6-4)

(一)玫瑰精油的提取 清水

(二)橘皮精油的提取 石灰水 压榨 静置

二、相关资料分析

1. 5

分析教材73页(资料一):水 有机溶剂 水中蒸馏 杂质

分析教材73页和图6-2(资料二、资料三):水 NaCl 分液漏斗 无水NaSO4 过滤

2. 橘香 柠檬烯 橘皮部分 部分水解 原料焦糊 压榨法

分析教材P.74(资料一):干燥去水 石灰水

分析教材P75(资料二):流水 水分 油分

分析教材P75(资料三):固体物和残渣 残留固体物 橘皮油 橘皮油

三、实验操作提示

(一)玫瑰精油的提取

玫瑰 50g 右 1~2 NaCl 硫酸钠

(二)橘皮精油的提取

清水 流水 7~8 橘皮油 5d~7 滤纸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1)颜色、气味

【课题延伸】

挥发性 蒸馏 压榨 有机

【典例分析】

例1. C

例2. (1)强 有机溶剂 轻

(2)萃取 压榨 机械压力

①石灰水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压榨时柠檬皮滑脱,提高出油率 ②相当于柠檬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无水硫酸钠 使柠檬油易与水分离

(3)对人、动物、植物均无毒性,减少环境污染

(4)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运用生物工程培育抗虫植物 利用激素干扰昆虫发育

【训练与巩固】

1.C 2.B 3.A 4.A

5.(1)蒸馏装置、冷凝装置 (2)温度、减压

(3)①盛花期 1:4 ②乳白色 ③NaCl、油水分层 ④分液漏斗

⑤无水硫酸钠 12

6.(1)干燥去水 为了提高出油率 (2)果蜡、果胶

(3)滑脱 (4)Na2SO4 (5)固体物和残渣 (6)滤纸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课题背景】

胡萝卜素 维生素A 正常细胞

【基础知识】

橘黄 乙醇 有机 植物 岩藻 橘黄 胡萝卜素

【实验设计】

一、实验流程示意图

干燥 过滤

二、相关资料分析

[资料一]萃取剂的选择:水不溶性 较高 水 的毒性 产品质量 水 石油醚

[资料二]影响萃取的因素:使用量 紧密程度 温度 溶解 粉碎和干燥 不变

[资料三]胡萝卜素提取装置的设计:水浴 燃烧爆炸 冷凝回流装置 不溶物

四、结果分析和评价

2. 2cm 提取样品 色谱容器 标准

【典例分析】

例1.(1)橘(橙)黄 有机溶剂 胡萝卜素是脂类物质

(2)萃取 萃取 浓缩

(3)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4)纸层析法 标准样品

(5)反

例2.(1)干燥 温度 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2)胡萝卜素可被氧化为维生素A (3)萃取 浓缩

(4)①玻璃瓶未加盖密封 ②层析液过多,没了基线 ③滤纸两边接触

【训练与巩固】

1. D 2. C 3. D 4. A 5. B

6.(1)水溶性 水不溶性 新鲜的胡萝卜 胡萝卜素

(2)明火加热 过滤 胡萝卜素

7. (1)纸层析法

(2)2

(3)A和D B和C 快速细致,圆点细小,滤纸干燥

(4) 胡萝卜素。

专题回顾

【巩固与提高】

1. D 2.C 3. A 4. B 5. D 6. D 7. D 8. D

9. (1)蒸馏法 萃取法

(2)水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 (3)橘皮 芳香油含量较高

(4)过滤 (5)上 小 油水 (6)水分

10. (1)稳定 不是 油水 (2)温度 先升后降 (3)水蒸气

(4)较低,减少挥发 (5)a (6)能 相似


相关文章

  • 第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 第一部分 高中生物教学建议 一.必修一 教学建议 1. 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由于一个模块反映了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有学习.探究的相似的情境: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等,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要考虑的要点如下: (1)本模块的教育价值 ...

  • 教导处工作总结范文
  • 教导处工作总结(高中) 本学期,教导处坚持以转变观念、注重实效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更新理念、夯实基础、硬件拉动、科研兴校、特色突出、品牌过硬”的发展策略,认真履行学校教学三级管理网络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与改革,为更好的在我校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更好的指导本校以后 ...

  • 冬季教学大检查活动调研报告
  • 2011年11月20日--12月20日,在林建才主任的带领下,我随高中组深入各高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听课大评课调研活动,调研中我发现各高中重视教学管理,抓落实促质量:也发现一大批上进心强,业务水平高,专业素养好,教学基本功过硬,又勤谨敬业的教师典型:也有个别教师得过且过.教学方法陈旧.视野狭隘. ...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 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教科书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努力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

  • 数学教师必读书目
  • 数学教师必读书目 一.数学纵横 1.1华罗庚,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沪教,84[必读] 1.2张奠宙,数学的明天,桂教,99 [纵论数学与数学教育,书中的一些观点高屋建瓴,发人深省.系"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之一,数学方面另有: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集合与面积,组合数学方兴未艾,精 ...

  • 初中学业考试迎考暨高中招生动员会上的讲话
  • 初中学业考试迎考暨高中招生动员会上的讲话 各位校长: 从去年开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抓质量的氛围上来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初中的教学质量,确保今年初中学业考试取得好的成绩,保障高中的 ...

  • 高二生物教学反思
  • 篇一:高二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二(1)班.(2)班.(3)班.(4)班.和(5)5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有文科班也有理科班,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 我积累了一点点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确实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我想在这里谈谈对生物教 ...

  • 高中语文选修模块教学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 作者:福建省上杭一中 钟金清  时间:2008-3-13 10:02: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56 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和实施难点.高二的选修课程,为老师的自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打开了较广阔的空间.同时选修课在教材.教法和学法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挑 ...

  •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特性]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特性>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特性>教学设计 第四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特性 汉滨高中 洪安然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阐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描述生长素的特性: 2.能力目标:①应用植物生长素的特性,解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