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

干部学习课件: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人简介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文化概说

第一部分

文化概说

第一节

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怎么样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有些想法,首先做一些概论性的对传统文化的介绍,然后下面会有一系列的读原始经典的这样一些讲座和活动。那么我呢先来开个头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性方面的一个系列讲座,计划可能要讲八次,那今天第一次准备讲一下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

因为在当今这个世界这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间,包括我们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是势不可挡,而且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我们也知道文化交流它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但现在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文化也存在着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文化它跟一个国家的历史、民族精神和传统它是紧密相关的。那么我们讲什么叫文化?文化它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结晶。那么文化它有物质性的文化也有非物质性的文化,所以我们现在世界有一个文化保护的这样一项工作,那么这样一项工作里面就包括了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和非物质性的文化的保护。那么我们知道我们在世界的遗产保护里面,这中间我们国家属于物质文化保护方面一共有30项,我们有的时候也叫做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个保护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列入的有3项半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因此这个文化它实际上特别是这种非物质的文化,它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式、生活的样式包括民俗啊风俗,各种各样的风俗等等在内。那么文化它是一个历史的载体,我们讲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个历史的长短,这个历史的长短都是看它的文化积淀有多深,所以文化它是一个历史的载体。。但是呢到了1894年刚才讲的,我们知道鸦片战争1840年,到了1894年发生了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大概从一八六几年开始搞的,发生的甲午战争,那么我们都看过电影甲午战争,一场甲午战争中国的北洋水师经过30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这一仗就垮台了。因此人们就反思就认识到光是有器具文明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没有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来保证的话,仅仅有器物文明也是不行的。

所以1894年以后到1895年我们近代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叫做严复,严复就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叫做《原强》。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出来西方之所以船坚炮利能够取得这样一个成绩,不是仅仅是器物文明,它还有它的制度,就是西方近代的制度的文明。他们有一个现代的、民主的、平等的这样一种政治制度,或者是用共和的形式或者用君主立宪的形式来保证。所以这个之后就推动文明制度上面的改革,这就是从当时开始的戊戌变法的准备工作。那么当时中国的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一批人物都来推动制度的改革,所以当时制度的改革,显然是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主张学法国的大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那种共和制度,有的人主张向英国学习搞那个君主立宪,那么因为后来日本,日本明

治维新搞的也是君主立宪,所以当时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搞共和制,有的主张搞君主立宪制。那么推动戊戌变法的这一批思想家,他们都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后来主张共和制度后来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就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领导的革命,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想君主立宪。那么推动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的改革,至少要搞君主立宪。那么我们也可以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推动了很多的新政,但是最后呢失败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有的现在把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慈禧太后的(原因),我看也不够,整个我想是一个很复杂的情况。这个国外的势力国内的各种不同的势力,结果戊戌变法失败了,其中有一些人也牺牲了,谭嗣同被推倒菜市口给砍头了,那么其他一些人都流亡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等都流亡到日本去了,所以戊戌变法也失败了。那么戊戌变法失败说明什么呢,也就意味着这个制度改革,仅仅有制度改革也还是不够的,器物改革是不行,光有器物上面的改革是不行的,但是制度改革,仅仅停留在制度本身也是不行的。

戊戌变法结束以后,整个的新政改革当时有人说整个的戊戌变法的新政改革最后就剩下了一个成果,什么成果啊,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其他的都烟消云散一切照旧。当然这个也是一个说法而已,其实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点都没有变化,因为一个事情推动以后它不可能完全又都回到原来那个情况去,一定会有所变化。但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单纯的制度革命也还是不够,所以又反思,在这个反思的这个过程中间,那么当然还有一些推动,刚才讲的推动共和制度的就是民主革命的。但是我们就称为一派是改良派,一派是革命派,革命派就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但是孙中山代表的民主革命派他最后是打倒了推翻了清王朝的帝制。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呢,也没有能够保持下来,后来被袁世凯窃国,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有张勋的复辟。所以整个辛亥革命也是只是赶走了清朝的皇帝,把他推翻了,但是整个中国可以说整个中国的改革还是没有成功。

第三节

思想运动

所以人们就反思怎么回事,那么感觉到这个是在人们的深层的思想意识里面的问题,所以进行改革一定要彻底地从思想观念上面去改造,然后才有可能改变制度,改变我们的器物。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酝酿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现在一般提出可能新文化运动都是1919年,其实它在1915年就已经开始了新文化这样一个运动。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彻底地来检讨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当时的人们就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它自身存在的这种宗法的血缘的封建专制的这样一种观念,这些观念如果不破除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制度改革,更不能够彻底地改变我们物质的文明。

所以新文化运动就深入到了意识形态这个层次的改革,那么因此这个时候就大量地向西方的文明来学习。所以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就是要创办新式学校,要引进西方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文明啊,对传统进行一个彻底地批判。所以当时最核心的当时是集中在从形式上来看,是集中对儒家的批判,那么也就是所谓打倒孔家店。那么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四川的学者叫做吴虞,口天吴,这个吴虞,他当时写了好几篇文章激烈的批判中国的落后,中国的贫穷,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这种顽固的宗法血缘制度宗法血缘的观念所造成的,极力地来批判,由于这个就造成了中国长期以来的这种封建专制主义。那么这个文章影响很大,所以当时胡适就称吴虞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四川老英雄,他是一位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四川老英雄。所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来批判我们传统的儒家的思想三纲五常,对三纲五常发起了激烈的批判,所以整个就是要破除这样一种道德的观念吧,认为只有破除了这样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新生的这样一个机会。那么同时在新的教育制度的推进下面,我们整个的学科的构建也跟传统上面发生了一个可以说是根本的变化,我们研究学问的方式方法也通通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有很多人也在反思我们这样批判传统是不是有它的片面,或者是有它的这个不够慎重的地方。

特别是到1914年欧洲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引起了许多欧洲学者的反思,就是欧洲文明既然是那么好,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残酷的这样一个世界大战呢,同时也就引起了中国的许多的学者们的反思。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很多人到欧洲区进行考察,那么其中比如说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一个主将,康有为的大弟子,他到欧洲去考察了以后回来就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欧游心影录》,去欧洲游历他所见所闻啊,《欧游心影录》这么一本小册子。那么他看到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这样一个社会的情况,从这里面反映出来欧洲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他就反思他说我们过去,梁启超就说我们过去这些人思想里面想的就是说,一切都是欧洲的好,西方的好,中国的没有一无是处。中国的如果有什么好的东西,当时他们脑子里想就是先秦的那些诸子还可以,汉唐以后中国的学问都不行,所以他们就希望用西方的思想来改造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那么到了欧洲世界大战以后,他们考察回来以后他们有很多的变化,感觉到不能够这样简单地看,我们自己也有我们自己的一些优秀的传统,那么西方他们也有他们的优秀的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样有所鉴别地来学习。但是应该说在那个时候整个的思潮,整个社会的思潮是向西方西化发展的这样一个思潮。所以很多人在所以这个像刚才我讲到这个情况,回来以后那么很多人也在中国掀起当时在20年代左右,在中国也开始掀起一个国学热,所谓的我们现在也讲国学热,当时我们也有一个国学热,很多觉得也要反过来经过几次这样一个对传统的批判,也反过来看看觉得中国的东西也不是一无是处,也应该认真的对待,所以当时有很多人也办起了国学的讲堂也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整个来讲人们还是觉得应该主要的向西方学习,所以像有些人对传统的研究,你比如说胡适,胡适也是很早提出来整理国故,胡适提倡整理国故,而且他确实也写了不少传统文化的方面的研究的东西啊很多,而且有一些也应该说很有见地的写东西。他讲中国哲学史,他亲自讲中国哲学史,但是胡适的目的很清楚,他自己也讲得很清楚,他说我研究国故这个目的是要从国故里面去找它那些垃圾,把这些垃圾给它找出来,然后最后彻底地把它给推翻掉。所以当时这个来讲这个目的性是很不相同的,这种对研究传统文化这种他们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时当然也有很多学者采取了一种比较客观的、公允的一种看法,比如说有的就提出来我们不但要学习西方的,那么同时也要认真地来研究中国传统的,那么使得这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但是我刚才讲到,整个来讲这个时期的社会的思潮是有一种全盘西化的倾向。

二、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出

第二部分

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出

第一节

全盘西化

虽然当时人们还没有明确地提出一个全盘西化这样一个口号或者是这样一个旗帜,但是人们的心中是那样。


相关文章

  • 小学20**年工作计划
  • 为扎实做好我校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各类活动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力争本学年教育教学质量有大的突破,特定小学201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以来, 小学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 ...

  • 五年级上品社教案
  •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 ...

  • 党委20**年工作总结
  • 二00九年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委党校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干部培训,圆满完成了县委赋予的培训任务。同时,按照省、市委党校函授工作的安排,克服种种困难,使我校的事业又上一个新台阶,在党建、教学、综治、创卫、包村工作等方面 ...

  • 五年级品德上册
  • 1.父母对我的希望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并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有这些希望. 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及行为表现,读懂父母心.理解父母心. 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 分析 归纳 教学课时: 1 思想教育: 理解父母心. 教学过程: 导入 每一个做父母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 ...

  • 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 1. 请你相信我 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 ...

  • "两会"专场演出节目串词
  • “两会”专场演出节目串词 (字幕:序曲) 舞蹈《在党旗下集合》表演者: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干部群众代表<~课件> 主持人:A、B、c、D四人 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B: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c: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D:岁岁痛饮祝捷酒,兔年怒放报春 ...

  • 党校20**年工作总结
  • xx年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委党校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干部培训,圆满完成了县委赋予的培训任务。同时,按照省、市委党校函授工作的安排,克服种种困难,使我校的事业又上一个新台阶,在党建、教学、综治、创卫、包村工作等方面都取 ...

  •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为加快实施我厂人才培养战略,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和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为把计划落到实处,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厂生产经营目标,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 -新武器武装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来自组织科。首先感谢镇党委、政府,感谢团委,给了我们大家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武器武装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近年来,我镇利用区位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