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1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德育教育

延平区实验小学 吕国娟

道德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一个严峻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年轻一代的道德却下降了,下降到成为严重的问题,日本是这个状况,美国更是这个状况。一九九四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主题是讨论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及教育改革。提出的第一个挑战是德育问题,而不是新技术革命。会议认为,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如果这个领导权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将是人类的灾难了,因为他的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枪,而是原子弹。当时与会者称,西方已没有办法了,只能到东方中国来寻找答案。这次会议的取向,既是对我国道德建设上成就的肯定,又给我们出了一条世纪性重大试题,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和文化也涌入国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侵蚀着社会,在毒害着青少年一代,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出现了种种令人堪忧的误区。

一、道德教育的反教育现象

1 、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从今天的家庭教育现状中,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拈来种种反教育行为事例。这些反教育行为主要有:(1)一味地强调学习,轻视体力劳动。如孩子在家中,一切以学习为中心,孩子除了全身心地学好功课之外,一切都是多余的。孩子成绩不如意,就用扫马路等人们鄙视的职业教育孩子。(2)溺爱孩子。由于现在大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裕,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自以为是地抱着 “博大爱心”的父母,竟残忍地扼杀了孩子宝贵的自主和勤勉的人格,以至出现了高中毕业上大学都离不开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3)灌输庸俗的为人处世之道。家长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教师,往往他们的教育来得更为直接,更为彻底。他们把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庸俗的丑恶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如拾金不昧是我们一直弘扬的美德,但往往有些家长不仅不教育孩子,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只要不偷不抢,拾到钱就可不交给失主。孩子不明是非,还能从中得到某种利益的好处,这种家教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这些存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行为,深深地损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果不予以足够的注意和根治,那么很有可能贻误下一代。一位德育教授所说:“如今,教育孩子的最大障碍来自家庭”。在多数家长看来,孩子成才就是读书,学好功课,顺利跨过层层考试的沟坎。凡是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概不问津。这种市侩式的教育在目前的家庭是有巨大的市场,正是由于不少家长的错误认识作祟,致使学校教育在教导孩子健身、做人、做事等方面倍感困顿,收效甚微。

2、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教师无疑是天底下最具有奉献精神,人格最为高尚的群体之

一。但是,细观现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来自教师自身的反教育行为,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这些反教育行为主要有:(1

)鄙视职业。虽说现今的教

师在待遇上有很大的改观,但仍有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地发泄,“教师生活清苦,不要当教师”,以至有意无意中给学生施以贪图享乐的思想。(2)以权谋利。有些教师上课当老师,下课当老板,规定学生必须购买班主任向学生推销的商品。有些班主任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了解学生家长的职务、权力,能给他办哪些事,然后含蓄或赤裸裸地要家长们给办某事或索取某种好处。(3)求绩忘德。在升学压力的重压之下,有些任课教师在竭尽全力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但为了自己更好地出成绩,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曾有一地在教学实绩联考时,任课教师竟行贿监考教师,向学生收取行贿的“公关费”,此行令学生“大开眼界”。从这些学生来自教师负面的反教育事例中,它们在有损教师的形象同时,以一种看似合乎情理的方式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大潮的负面作用,加之部分教师忽视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还有我们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淡化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建设等,致使师德滑坡。

3、社会教育的反教育现象当我们今天认真审视一下青少年成长的教育环境时,我们决然没有乐观和轻松的心情,也已无法对社会现实中某些反教育现象保持沉默。(1)“黄货”充塞图书、音像市场。不少书摊乃至合法经营的书店都堂而皇之地摆着相面、算命的书。暴力影视、色情书刊、黄色网吧以及毒品充塞市场,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少年儿童精神食粮匮乏。尽管图书音像市场日益繁荣,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作品也寥寥无几,少年儿童嘴里哼的无非也就是成人的歌。海外卡通读物铺天盖地地涌向中国市场,同样暴力、色情充斥其间,成为少年儿童的“主食”。(3)迷信习俗卷土重来。择黄道吉日,看风水做道场,争购带“8”字的汽车牌号等,几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迷信的东西,严重阻碍着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传播媒介的诱导。如喜剧演员牛振华车祸丧命的消息,各个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与此相比,河南开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殉职远没有其的穿透力,青少年会知道众多的歌星影星,还能如数家珍地知晓他们的各种兴趣和爱好,至于任长霞远没有那些歌星影星重要。这种报道的负效应必然是“革命的不如唱歌的”。此外,有些关于社会上某些污泥浊水的报道或批评,表面上看是激浊扬清,实际上骨子里是褒扬羡慕,或者披上一张合法外衣,行追腥逐臭的勾当。这些文字均若隐若现地飘荡着某些灰暗的心态。

这些社会中的反教育的现象,使人不免要忧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学校对青少年苦心经营的教育成效,特别是做人的道理,往往被社会中的反教育行为消解殆尽。因为现实往往是最有力量的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亿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学、自立、自强、自护的社会主义的新人。而造就这样的一代新人,无疑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坚持不懈地密切配合,协调努力才能完成。

二、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 、家庭应渗透传统道德教育

家庭是塑造人的精神素质和培养“四有”、“五自”新人的重要场所,它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生活方式熏陶着孩子的心灵,且伴随着他们走向独立谋生的全过程。此外,家庭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手段,父母委实是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父母不能把道德看成是抽象的,虽然道德并不强加于人,但它为人与人的相处提供了规则。父母首先要在观念上处理好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关系。父母应该明白“道德是一切教育最终的目的,也是智育的目的”。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也决不应该放在知识教育之后进行,现在我国教育的一个流弊是过于强调了知识的竞争,而忽略了人格的建树,甚至把德育看作是单纯的德育知识的测试,这是很可怕的。如马加爵的案例是很让人触目惊心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认识到,德育是贯穿于一切教育的始终。一切家庭都应弘扬中华民族家教传统美德。

2、热爱祖国 爱国,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懂得顾全大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反对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要成为一个合格人才,首先必须爱国,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有了爱国心,就会承担责任,没有责任的人群会组成一个危险的社会,有了责任才会有爱,才会有孝道,才会有忠诚,才会有事业的执着,才能守规则,才能克制自我并战胜和超越自我。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花木兰女扮男装,奔驰沙场的爱国义举,至今仍传为美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豪言壮语不绝于史,是我们进行爱国教育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志士表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是现代家庭品德教育极好的教材。

3、艰苦奋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中独生子女不断增多,进行艰苦朴素、勤俭教育尤为重要。毛泽东曾赞美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奢侈,历来为人们所反对和痛恨,认为它是亡国、败家、腐化堕落的重要根源。古往今来,不仅劳动人民,而且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无不崇尚节俭。在我国古代的“家书”、“家训”中,教育子女要保持“俭朴”的美德和家风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人的思想,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应在青少年身上得到进一步弘扬。

4、尊敬师长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称“天、地、君、亲、师”,教师排行在第五位,仅次于神、国君、父母。韩愈在《马说》中则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程门立雪”的故事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长更是我国古代做人的美德。古代先贤早就告诉我们“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也就是说“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孝悌”。孝敬父母的故事在中华民族史上更是数不胜数,“欲报三春晖,当言寸草心”,“羔羊跪乳鸦反哺,不忘养育恩如山”作为贤文广泛流传,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田世国取肾救母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这种美德。

5、助人为乐 中华民族历来把这种美德作为家教的重要内容。尊敬他人,关心帮助他人,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更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显著特征。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孟子提出了“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为准则。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宽容,同情,尽力帮助他人摆脱困境,见义勇为,坚决地向邪恶势力作斗争,学会助人为乐,提倡和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反对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这就是当

代对这种美德的进一步弘扬。积极倡导服务和奉献精神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让他们明确“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等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教师的道德修养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古往今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者,无不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历来被看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教师既要以言传道,更要以行垂范,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心目中,更是具有无比的尊严和权威。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极强的诱导和感染作用。因此,师德建设是一个事关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教师能否真正为人师表,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1、对教师进行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的思想教育 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热爱祖国和献身教育的思想。只有强烈地热爱祖国的人民教师,才能真正地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只有真正地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才有能力与资格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遵循教育规律,搞好教书育人 教师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这就是说:“教书育人”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道德的培养。当今社会,知识浩如烟海,每一位教师必须自觉地吸取知识,更新观念,归纳总结,综合运用,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达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目的,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3、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师爱被誉为人类中最无私、最高尚、最圣洁的爱。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会很自然地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热爱学生,还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对差生能一视同仁地对待,甚或给予更多的爱和鼓励,就会使他们感到师爱的高尚和可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为人师表,注重身教 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因此,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都起着诱导和示范作用。教育家斯霞说得好:“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此,我们的教师应自觉地克服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蚀,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已是一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选择环境的故事,为了下一代,我们应营造一个适应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大力表彰和树立道德领域的模范人物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先进的典型进行现身说法,需要人格魅力的感染,许多优秀人物身上有许多光辉耀眼的东西值得

我们认真学习,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好医生胡卫民就是当今时代恪守职业道德,敢于与反腐败决裂,是道德领域中的先锋人物。女排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勇夺世界冠军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是优秀运动员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这些精英的事迹,应该汇编成册,引为德育教育的教材。

2、开展贴切生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意义的活动 人们可在富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生动的实践中情理乐中受教,陶冶情操。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它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为建立优良社会风气所开展的一系列志愿献爱心行动,激发了参与者的道德情感,志愿者在强烈的社会和自然的义务,用行动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国家教委开展的 “四个一百”活动,让青少年通过看、唱、想、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类似这样的活动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广泛开展,不能让活动流离于形式。

3、重视大众文化的作用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传媒已成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青少年同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计算机等媒体“亲切”的时间大大超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而,传媒在营造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愈显关键和重要。像电视台、电台应给教育多留出一席之地,作家、作曲家应写出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心向上的作品来,还应加强图书市场、音像市场的管理。应充分重视发挥网络育人的正确导向功能,网络传播无论从技术,还是从道德上都有人为的可控性,为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效抵制西方网络伦理文化的侵袭和渗透,应大力加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优良的道德素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教育与培养,通过自我修养和锻炼在实践中形成。

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社会各界应大力开发家庭、学校、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从而提高道德素质教育质量。

2009年4月20日


相关文章

  • 初探如何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
  • 初探如何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 在即将过去的2002年里,我院调研室克服人员少.临时任务烦杂等不利因素,调研成果在数量.质量上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突破.调研成果21篇,比上年增长24%:在<检察时空>.<反贪调研文集>.<首都检察队伍建设>.<加入WTO 检察业 ...

  • 检察院调研工作总结
  • 一、基本情况 今年1—6月份,共撰写调研文章8篇,被各级宣传载体采用的调研文章5篇。其中省级1篇,被绥化市级1篇,本院以简报形式载发1篇,《龙剑网》录用2篇;召开检委会8次,研究讨论案件23件,其中涉及公诉部门的案件14件,涉及侦查监督部门的案件9件。在研究讨论的全部案件中,启动人民监督员程序案件5 ...

  • XX地税局信息调研工作经验交流
  • 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提高信息调研工作水平   20xx年,市地税局的信息调研工作在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指导下,立足税收工作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入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税务信息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全局的税务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上报税务信息26 ...

  • 地税系统办公室信息调研经验交流材料
  • **年,市地税局的信息调研工作在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指导下,立足税收工作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入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税务信息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全局的税务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上报税务信息260多篇,调研文章30余篇,被上级采用信息130余 ...

  • [精华档]如何写好调研文章
  • 如何写好调研文章 先讲诗外功夫. 1. 学习能力--调研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功. 要做好调研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加强学习,如果不注意学习,提高自己,整日闭门造车,就写不出有新意.有分量的文章. 一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向对手学习,把学习当做最大的福利. 二是学习多方 ...

  • 调研报告怎么写
  • 什么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

  • ****县委组织部20**年度信息调研工作总结
  •   20XX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门信息调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加大信息调研工作力度,全年共撰写信息稿件350余篇,调研文章12篇,新闻稿件400余篇,被市以上组工内刊采用70篇,其中信息67篇,调研文 ...

  • XX年市政府办综合调研信息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   一、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综合工作   全年累计完成各类文字材料**篇,约**万字。   1、市领导讲话完成情况。先后完成xx年市委全会总结讲话、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会议讲话、市政府全体会议讲话有、各类专业会议讲话**篇,约**万字。其中,9月份以来,起草的市领导讲话有:全市改善 ...

  •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
  •   搞好税务学会工作  为税务稽查工作服务   -xx同志先进事迹   xx同志担任我局分会秘书长工作八年来,能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结合地税稽查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理论调研工作,努力推动税收科学研 ...

  • 县委组织部20**年度信息调研工作汇报
  •    20XX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门信息调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加大信息调研工作力度,全年共撰写信息稿件350余篇,调研文章12篇,新闻稿件400余篇,被市以上组工内刊采用70篇,其中信息67篇,调研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