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读后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xx届12班 吴楠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
  
  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江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中国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相关文章

  • 吾国吾民读后感
  • 吾国吾民读后感(一) 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读完<吾国与吾民>一书后,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林先生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阐释给了全世界,在中国还处在比较封闭的年代,让世 ...

  • 林语堂[吾国吾民]读后感
  • <中国人>也就是大名赫赫的<吾国吾民>的最早全译本.于是得闲便翻看起来,整个阅读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也有趣很多,时时能读到让人露出会心微笑的文字.然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复杂的书,作者林语堂先生在写书之时正值国难当头,而新旧思想的碰撞无处不在,他成书的立意甚高,自然免不了 ...

  • [苏东坡传]读后感作文
  • <苏东坡传>读后感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

  • 京华烟云读后感以及其中英文翻译特点
  • 中国的文化,西方的语言 ---读京华烟云感想及其翻译突出特点 林语堂先生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及语言学家,其特殊的教育工作背景让他拥有了对中英文都很高超的掌握.此书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原文为英文,主要是面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这本书以几大家族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早期中国的人文历史.在很多细 ...

  • 论语读后感之二十四
  • 论语读后感 孔子生性幽默。一天,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奏乐唱歌的声音,就说:“割鸡焉用牛刀(这种小地方,值得用礼乐去教育他们吗)?”子游说:“过去我曾听人说过:君子学了道就爱护别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役。(可见教育总是有用的)”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我刚才的话只是开玩笑的(前言戏之耳)!”《林语 ...

  •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其中<孔子传>首次把孔子的传记译成英文,这是孔子最早的传记,也是孔子惟一的传记,依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英译.孔子是"至圣先师",一生学不厌而教不倦,以讲学修德 ...

  • [京华烟云]
  •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写的一部爱情与恩怨交错,历史与虚构相结合的长篇小说.木兰无疑是小说的魂,而其他人都是蚕丝,缠绕在了她的生命中. 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最令我动容的就是木兰对爱情的选择和其处事的从容与宽容. 正是因为木兰的知恩图报,她抛弃了自己的真爱,陷入了 ...

  • 读余华后感
  • ~-3-22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 ...

  •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 立教育之本 扬人生之帆 无锡市新城中学 程慧 内容提要: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关乎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接受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扬起学生美好人生之帆. 关键词:好教育 好人生 立足之本 终极目标 为了让广大教师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