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质量立校战略

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大会今天召开了,首先,我代表学校向为这次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人员、也向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2005年4月我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宏伟目标,确立了“质量立校”战略。去年底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校党委决定召开全校教学工作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的教学工作,明确今后五年,即:“十一五”时期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动员和号召全校各部门、广大师生,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一、 五年来本科教学工作回顾

(一) 主要成绩

在过去的五年中,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遵照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精神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的要求,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针对教学评估专家提出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了强有利的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使教学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1. 科学合理整合资源,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按照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对我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的意见要求,先后出台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学科建设和专业、院系调整的若干意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学科和专业、院系调整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了学科建设和专业、院系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专家的作用,群策群力,在充分研讨我校学科建设、专业和院系设臵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调整方案。新组建了经济学院、城市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调整了信息学院、人文学院以及工商管理学院等。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和院系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整合,学科、专业在各院系的分布趋于合理,真正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今年申报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经通过教育部公示,即将被批准,同时通过公示的还有5个硕士点(其中包括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这是我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学科建设水平从此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 教学研究成果丰硕。为贯彻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我校认真抓好教学研究工作。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校级项目申报工作的意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改革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教学研究项目的选题、立项、经费使用、验收标准、推广应用等工作。五年来,共进行了4批次教学改革立项,立项研究的课题总数达到155项,总经费108万元。共有42项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励,有5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我校贾墨月等5名教师完成的“金融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近年来我校仅有的国家级奖励。教学研究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

3. 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为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2年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学分制管理体制改革,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分制总体方案》,以及与学分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分制修读计划》,重新修订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管理体制的实施是教学工作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也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2005年初学校又制定了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进行新一轮的人才

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学分制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充分研讨,基本杜绝了因人设课现象,课程体系得到了更进一步优化,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的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按学科和专业属性对全部课程进行了重新界定,明确了课程归属,解决了多年来课程的学科专业属性不清问题,结束了多年来课程讲授中的各自为战局面,把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引向了深入,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呈现良好势头。学校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鼓励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目前,已建成数字化多媒体教室121个,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课程达到400余门,大量课程采用了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与此同时,还根据课程特点创造了模拟教学法、稚化案例教学法、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 考试管理工作趋于规范。针对考试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按照“规范程序,从严治考”的原则,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试管理规定》,对考试各环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再造了考试工作流程,大力推进了考教分离工作,考试管理工作的日趋规范,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好转。

6. 品牌专业建设初见成效。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科专业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和北京市《关于推进北京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积极开设新专业的基础上,对老专业进行了专业改造。五年来,用于专业建设与改造的经费近1000万元。新上工程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13个本科专业,使我校本科专业数达到了31个。重点改造了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6个老专业。2005年,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等6个专业被北京市列为市级“品牌建设专业”,会计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安全工程等16个专业被列为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实施重点建设。

7. 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开展课程评估加强课程建设的暂行规定》,按课程性质制定了各类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了“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有会计学、会计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统计学、商务谈判等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有企业管理学、应用数据库、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等11门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有24门课程被列为校重点建设课程,有9门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

8. 精品教材建设取得进展。学校一贯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制定了《教材供应与管理办法》、《优秀教材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教材管理文件。在积极选用优秀教材的同时,鼓励并资助教师结合教学科研实际自编高水平的特色教材,实施了“百部精品教材建设”工程,共投入40多万元,资助了20余部校精品教材建设,有12部教材获得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劳动经济学》、《保险学》《管理会计业务基本技能》等7部教材被评为市精品教材,获得了北京市的奖励。

9. 教学名师遴选有了良好开端。为培育教学名师,推进教授上讲台,鼓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上好本科生课程,学校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办法》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办法》,遴选出了第一批8名校级教学名师和18名优秀主讲教师。在评选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使其真正成了学校的热点问题和舆论中心,起到了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0. 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对于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总结,我校建立了以质量目标为依据,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教学评价为手段,以信息反馈为途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制定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方案,开展了“三评”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专家小组的作用,督导专家积极深入课程听课,开展了教案检查、毕业论文及试卷检查,并进行了“选修课教学质量专项调研”,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1. 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

求,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跟综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计算机、外语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形成了集实验教学、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为一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各专业均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53个各类实验室,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实行了“小学期制”,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12. 积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2005年开设3个实验班,通过导师制、加强基础教学和国际化等手段,加强招生工作,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二)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本科教学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特别是与国内名校相比,无论是教学条件、教学质量,还是教学管理工作,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加强。由于主客观原因,部分领导对本科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没有引起师生员工的足够重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没有得到大家的充分理解,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大家强有力的支持,本科教学工作条件没能得到充分地保障,这直接影响了广大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2. 学生的学风、考风建设亟待加强。一部分学生不关心学业,思想上轻视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随意迟到、缺课、逃课;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混日子、混文凭;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时想方设法作弊,或考后找关系说情,企图蒙混过关,漠视考试的严肃性;凡此种种,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败坏了学风。有的学生进校时还算优秀,但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仅面临着被学校淘汰的危险,而且面临着被社会、被时代淘汰的危险。因此,课堂教学秩序急待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急待提高,考风建设急待加强。

3. 教师的教学风气有待进一步改变。教风师德的建设关系到校风、学风建设。我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为人师表,对教学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敬业精神;有

的教师漠视教学工作规范,私自调课、缺课、迟到、提前下课;有的教师在复习时划定考试范围,课程考试命题的随意性大;还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到课情况漠不关心,不能从思想上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特别是在选修课中表现得特别严重。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教学管理粗放,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阻碍了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长期以来,本科教学管理的权限大部分集中在学校的教务部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没能很好地调动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教学单位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重视,存在应付思想,工作拖拉、效率低、质量差,严重阻碍了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

5. 师资队伍与建设全国一流财经大学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教师总量不足,专业分布也不平衡,更缺乏教学名师、大师,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量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6.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长期坚持。教学内容跟不上科技和经济发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课件质量低,重课堂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习惯于轻车熟路,不愿改革创新。

7. 学分制改革需进一步完善,制度需要充实和细化,许多改革内容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等等。

凡此种种,影响了教风、学风和校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引起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警惕。

二、 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目标

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时期的辉煌。

本科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育

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全面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质量立校”战略,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到2010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并形成科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居于全国财经院校一流水平,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使我校真正成为高质量的服务于北京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使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走上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 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保证2010年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今后五年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 更新教育观念,牢固确立和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在全体教职工中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的观念;要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的观念;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要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观念。在人才培养上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大学教育应由对口培养狭窄的工具型人才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应从单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要突出人才培养个性,因材施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亲自抓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校领导要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经常深入课堂,在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要把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议定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等教学工作作为中心议题。各院(系、部)院长(主任)要经常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集中研究和及时解决本单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学校要定期召开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总结和部署教学工作,不断推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3. 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以教师的利益为重,处处向教师倾斜。要强化校领导联系各院(系、部)制度,督促、检查、指导教学工作;坚持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在资源分配上,学校经费要优先满足教学需要,日常教学经费要足额、按时投入,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25%。图书资料购臵、教学议器设备购臵、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教学建设经费要满足教学条件建设的要求;在服务保障上,后勤及机关各部门,要创造条件,主动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在全校上下要真正形成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从于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人人支持教学的良好氛围;真正形成领导重视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局面。

(二) 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 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是成功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根据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以及我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建设等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培育一批理论水平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五年内,实现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00项,即:每年平均立项40项;积极争取国家、北京市教学研究项目15—20项,即:每年平均立项3—4项;教学研究经费150万元(每年30万元);在公开发行的教学研究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0篇(每年40篇);争取获得国家、市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励10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2.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

代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实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倡导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支持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要大力支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丰富大学英语的网上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机制。

3. 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注重教育创新。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注重课程整体功能,把科学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良好人格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加强基础,突出主干,减少重复,注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遵循“继承、摒弃、增加、合并、创新”的“十字”方针,整合课程内容。要及时制订新专业教学计划和新开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时修订已设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已开课程的教学大纲,贯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神,物化教学研究成果,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落到实处。逐渐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以及区域性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全面优化。

4. 加大推动双语教学力度。推进双语教学是高等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信息科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学科和专业上,要充分利用华侨学院在双语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优势,五年内各专业至少要有一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使我校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达到50门。有针对性地派出教师带着任务出国进修,加大全英文授课的数量,加快教学的国际化进程。

5. 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本身又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不掌握扎实的基础课知识是难以想象的,强化基础课教学工作,是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改革基础课教学模式、加强基础课条件建设的同时,要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挂牌上课,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分制管理体制。一是要按照我校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我校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的院(系),作为按学科大类招生学生两年后自主选择专业的试点,并逐步在全校推开。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以学分制管理体制为平台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将按照国家、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紧跟高等教育改革步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分制管理体制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更加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 强化教学基本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1. 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在专业建设上,要按照“强优、扶弱、重基、支新”的方针,在继续强化经济学、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6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和16个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同时,要加大投入,扶持新办专业的建设,重视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经济数学等基础性专业,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与我校学科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新兴专业的申报。使强势专业强上加强,弱势专业由弱变强。五年内,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0个左右,新专业具有较好办学条件,特别是要把10个左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成为特色明显、北京市一流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使这些专业真正成为我校的“品牌”。

2. 加强课程建设,雕琢“精品”课程。为突出重点课程建设,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管理,学校主要抓好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等对教学质量影响较大覆盖面宽的课程,即:重点课程,校精品课程,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主讲教师制度,即:在主要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中,设臵主讲教师岗位,全面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和建设。五年内,进行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100门左右,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40—5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0—15门,并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使我校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3. 加强教材建设,锤炼“精品教材”。在教材建设上,要转变观念,实现从“教材采购、供应”到“采购、供应、建设、管理、评价”的跨越。要按照“选用为主,自编为辅”的教材建设方针,积极选用国家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和统编教材。在鼓励教师申报参加国家规划教材、北京市和学校“精品教材”编写工

作的同时,更要防止教材编写上的低水平重复,坚决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五年内,进行校精品教材建设立项不少于60部,建设成校精品教材20—30部,北京市精品教材10—15部,引进原版教材50部;选用优秀教材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始终保持在70%以上。

4.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践教学条件(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建设要与国家要求的办学条件相一致,实验室建设要高起点、高水平,要现代化,要突出特色,要满足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需要。五年内,扩建数字化外语实验室,使之成为拥有300个座位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扩建会计模拟实验室、数字化金融实验室,更新安全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新建数学建模实验室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各专业都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工作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软件建设,充分发挥我校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的作用。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跟踪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按照“整合、优化、创新”的原则,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开发出以岗位模拟、计算机模拟等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探索并建立起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集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与设计、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为一体,有机结合、相辅相承的实践教学体系。力争把3~4个实验室建设成为实践教学水平高、特色鲜明、同类院校一流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5.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的要求,严格选题、检查、指导和论文(设计)答辩各环节管理,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尽量结合生产、科研实际,提倡“真题真做”。有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公开发表,把我校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 加强师德和教风、学风、考风建设。按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要求,继续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在教学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推进教学风气的根本好转。在学风建设方面,要把树立优良的学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

导为主,以管为辅”的方针,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要积极开展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竞赛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等,以竞赛带动和第二课堂带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一步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务管理工作条例》,加大考务管理改革力度,积极推进考教分离制度。在积极探索新的考试方法基础上,要抓好考试环节工作,杜绝各种违纪现象发生,以考风建设来进一步推动学风的好转,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战略重点,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一起抓,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共同提高的原则,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相适应的国内财经院校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五年内,师资队伍数量要达到生师比18:1的水平,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要达到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要达到35%。

(四) 严格教学管理,构建科学的教学运行机制

1. 改革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手段,强化教学管理。按照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进校、院(系、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一系列教学管理改革方案,明确校、院(系、部)二级教学管理的职能和权限,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快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网络资源以及现代化技术条件,加紧实施“网上教务工程”,更新教学管理手段,推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五年内,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把我校教学管理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2. 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和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教授每年应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要把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业绩作为聘任教师职务、确定岗位津贴和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要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大力表彰奖励在本科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对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

要坚决调离教师岗位。

3.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按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要求,认真研究确立教学各主要环节的科学质量标准;进一步充实教学督导队伍,抓好教学督导工作,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畅通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渠道;做好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估工作,特别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专业课程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考试管理工作评估以及院(系、部)教学管理水平评估等,并将评估结果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反馈。建立起教学质量标准科学、信息畅通、评估严格、反馈及时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4.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队伍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今后一个时期,将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计算机运用和教学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同志们,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全校师生员工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心同德,发奋图强,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牢牢把握质量这条生命线,集全校之智慧,举全校之力量,促进我校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辉煌,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部署与培训总结
  •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部署与培训总结 一 要充分认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学校和老师课程意识有所增加. 1.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课程的观念,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广大学校的认可. 2.课程实施的效率,我这里讲的课程的效率主要是有些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3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后发赶超的实施意见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深化安顺试验区改革,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结合安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深化 ...

  •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坚决拥护改革
  •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坚决拥护改革 2014年08月11日 03:58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总政治部日前印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宣传教育提纲>,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 ...

  • 社会实践报告-十八大三中全会
  • 2013-2014学年寒假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对柏叶底村村级活动的调查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三爱三节"活动 (一)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 ...

  • 深化改革之我见
  • 深化改革之我见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今天的时代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连续稳定增长,人均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今天的中国也处在一个既得利益群体依然存在.利益藩篱日趋固化的年代.也在今天,改革,在35年之后,又一次成为了各界的共识. 在35年前,改革取代了 ...

  •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
  •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深化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文产办的指导下,我县于20XX年9月份开始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 ...

  •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想
  • 学 专 班 姓 院: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级: 化工12-4班 名: 王佳琦 学 号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想 2013年11月9日-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为期四天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习近平同志做了重要讲话:第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

  • 我所理解的"全面深化改革"
  • 教学班:0011 姓名:李玉岭 学号:2014213135 我所理解的"全面深化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潮流,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步调,在此情况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实行与时 ...

  •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
  • (2009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再创体制优势,推动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 ...

  • 广西深化改革
  •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民政府文件 桂政发[2011]42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保持和扩大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力冲刺地区生产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