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改制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选择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大批职工被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给予安置补偿费。当前,我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客观上分析,目前的职工下岗或失业是我省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此,在当前社会保险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由各级政府大力促进和推进再就业工程是分流安置下岗、富余职工,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现实的选择。与此同时,面对“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我们也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的考虑,从教育体制、成人教育、职工培训等方面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一套选人、用人、考核人、培养人的机制,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这是增强劳动者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政府支持和市场就业并轨-体制型失业的再就业选择
  体制型失业是我省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今天的下岗职工在当时进入体制内就业时,实际上每个人都抱定这样一种理性预期:不仅工资会有,而且住房和医疗等福利待遇也会得到保障。因此,每个就业主体在选择工作时,通常都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并以能够进入这些单位为荣。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和“培养”,这种理性预期已经定化为保险意识。换言之,旧体制的低工资、高福利举措和政府的无失业担保以及未来养老保险的承诺等都已经固化为体制内就业主体的“意识形态”。如果说从一种体制转换为另一种体制会是一个艰难过程的话,那么让体制内就业主体由一种就业习惯转换为另一种就业习惯,同样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工资无法保障,而且福利也同样会丧失。由此可见,体制型失业是我省市场化改革不得不面对的深层次矛盾。解决体制型失业问题,显然与解决其它类型失业问题有所不同。
  不可否认,今天的在职失业者和下岗职工即使无“工”可作,宁愿继续滞留在公有经济部门而不愿彻底离开而去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原因就是这一就业行为选择背后的利益:一是政府应当对过去的劳动贡献予以补偿;二是体制内福利的转移问题,特别是住房福利和社会保险福利的转移问题。因此要解决体制型失业者的再就业基本思路是:政策支持和市场就业并轨,在体制型就业区域和市场型就业区域之间设置某种利益通道,以确保体制型失业者向市场型就业转变。基本的政策措施必须贯彻标本兼治的方针。首先对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一定要有保证,并积极建立和完善我省的社会保险体系。其次是在体制型就业与市场型就业之间实施具有变通和妥协性质的政策安排。以实现体制型失业者在非公有经济领域内的“软着陆”。比如工龄连续计算:公有经济部门职工到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可以连续计算工龄。第三,通过解除劳动关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仅补偿下岗职工的待业生活费,而且按照工龄补偿其过去的劳动贡献,以诱导公有经济部门下岗职工的退出行为。第四,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二、人力资源开发-结构性失业的再就业选择
  随着科技水平的更新换代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结构性失业始终依附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摆脱的顽疾。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具有超前性,走在广大劳动者知识技术水平的前面,劳动力知识技术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得劳动者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和接受新的科学技术,熟练掌握需要假以时日。这就造成了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长期存在。结构性失业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和经济进步发展的阻力,要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必须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始。各级政府应该努力建立一套机制,创建一种环境,使劳动者迅速提高自身素质,调整知识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产业结构的变迁,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因此,结构性失业调整的有效手段是人力资源开发。
  自从人力资源理论产生以来,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个战略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同。其中包括企业家和国家管理层的决策人员,也包括经济、管理和社会学家。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减少结构性失业,是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从社会的实践活动来看,人力资源开发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宏观人力资源开发,另一个是微观人力资源开发。宏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国民素质为标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牵涉面广,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制造一种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通过社会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创造温馨、融洽、和谐的人文氛围,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考核人、培养人的机制;三是人才的竞争流动和晋升必须公开、公正、透明。其次,要强化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加大智力的投资,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面对结构性失业,我省应该从教育体制、成人教育、职工培训等方面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和完善劳动者知识结构使之优化,培养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使之符合经济增长发展的要求。针对下岗失业职工普遍业务素质偏低,专业知识老化或技术单一,不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有岗不能上、有业不能就的情况,要加强对其再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其能更好地适应重新就业的需要。作为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应认清我省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新观念,不要沉浸于失意和抱怨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培养技能,完善自我,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相关文章

  • 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规律,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我局组织力量对我市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征缴现状的具体措施。   一、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   (一)社会保险费费源分布情况。截止××年月底,我市共有户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人 ...

  • 省政府经济补偿金
  • <辽宁省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办法>(辽劳社发[2006]21号) 发布人: 韩玲 发布时间: 2009-11-13 16:42:00 阅读次数:2478 次 网友跟帖 2 条 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辽宁省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 ...

  • 在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再过一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县政府与县总工会在这里召开联席会,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报全县工业经济情况,分析工业发展形势,强化工业发展举措,动员全县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形成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县域经济脊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 ...

  •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实行了改制,企业的职工回归到社区,大量的“组织人”转化为“社会人”,企业人员交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同时,大批下岗和失业职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其中,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传 ...

  • 对今后15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体目标和措施的思考
  • 作者:董迎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07期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董迎) 按照中央<建议>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方针,为" 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 革和发展的路子",本文旨在明确国有企业改革对象和现实背景的 ...

  • XX县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3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16号)和《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xx〕39号)精神,结合我 ...

  •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央及总书记提出这一新的社会建设课题后,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各级各部门进行了认真思考,重点对前期做了哪些有益探索,目前尚有哪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思考,现将具体情 ...

  • 对XX市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 突破“隐性屏障”是增强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效的有效途径 -对XX市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难在何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作为公有企业改革成本的主要承载群体,下岗失业党员在改革与竞争的夹缝中负重谋生,绝大部分成为了城市隐性党员,在基层社区党组织管理的视野中已难找到他们 ...

  • 关于工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始于1996年。按照“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指导方针,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中心环节,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企业转机建制新路子,使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止目前,全市公有企业788家,已有760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