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悲剧性

赏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悲剧性 作者:杜庆军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8期

[摘 要] 《孔雀东南飞(并序)》以悲剧的形式,揭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其悲剧意义在于诠释了封建制度对人的人生价值、爱情、生命的全面毁灭,本文从三个方面赏析了诗歌蕴含的深刻的悲剧性。

[关键词] 悲剧性;人生价值;爱情;生命;毁灭

《孔雀东南飞(并序)》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它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统治的罪恶。它是文学美苑里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因其伟大的悲剧意义,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它以悲剧的形式激起了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憎恨,从而获得了审美愉悦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它的悲剧性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的悲剧意义诠释了封建制度对人的人生价值、爱情、生命的全面毁灭,有着独特的思想意义和启迪价值。而这些都源于诗歌本身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性。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赏析其悲剧性。

悲剧性表现之一:人生价值的毁灭

诗作最震撼人心的不是作品成功塑造了光彩照人的女主人公刘兰芝的艺术形象,而是婆母焦氏无视这一完美动人的存在,并对女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进行无情的摧残。

诗歌为了强化这一悲剧性,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完成了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诗歌开头,作者成功运用“赋”的手法,铺陈排比,“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突出了刘兰芝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等诸多优秀品质。可以说是极尽形神塑造之能,将刘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定格于文学艺术的殿堂之中。写刘兰芝拜别焦母,表现了她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与小姑告别,又显得真情无限,依依深情。

可以说,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评价,刘兰芝都是无可挑剔的好女人。在她的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有的优秀品质——她有织布纺纱本领,她有相夫教子素养,她有奉养婆婆的孝心,她有爱护小妹的爱心等等。她的人生价值远非一般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所能概括。她对爱情忠贞如一,坚定执着。甚至为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愤然辞世而去。

可以说,在刘兰芝的身上,集中展现了封建时代女性的完美的人生价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价无限的人,却得不到焦母的欢心,甚至遭到的只是无休止的肉体折磨和精神戕害!一个人的应有的价值得不到承认,反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必然要激起人们的愤怒。长期以来,中国道德伦理观念里,爱情可以不要,事业可以抛弃,甚至生命可以付出,但是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容毁灭。这正是《孔雀东南飞》一诗要揭示的悲剧性主题之一。

悲剧性表现之二:爱情的毁灭

《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刘兰芝与焦仲卿追求自由爱情,追求美好婚姻,两个人沉浸在幸福美好的婚姻中,无视这个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对他们的规范和约束时,必然会招来一种毁灭性的灾难。这也可以看做是二人婚姻悲剧的根源。

焦母作为封建家长,寡妇熬儿,独立支撑一个仕宦之家,在儿子身上寄托着重振门庭的梦想。而焦仲卿虽身在官府中当差,却因与刘兰芝郎情妾意,经常厮守在一起。焦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深怕儿子仕途有失,于是迁怒于刘兰芝。刘兰芝是令焦仲卿在仕途上不求进取的原因。他们沉醉于爱情之中,无形中对封建家庭的未来构成了威胁,因此焦母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权利进行阻止与干涉,逼迫儿子休掉刘兰芝。所以,焦刘二人完美的婚姻一开始就隐含着悲剧性。如果焦刘二人就此收敛,屈服了,那么他们婚姻的悲剧性就会平淡得多。文中的焦刘二人不仅没有屈服焦母的淫威,反而进行了激烈的抵制。焦仲卿一开始就发出抗议,“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并为自己和妻子的未来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但是他们的挣扎是徒劳的,因为对他们的婚姻构成威胁的不单是焦母,更大的威胁是整个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所以,当刘兰芝回到娘家以后,嗜财势利的刘兄便拿出家长的淫威,维护自个家庭的利益,所以才有了“理所当然”的逼婚,在“刘兄逼婚”二重打击下,焦刘二人美好的爱情毁灭了,强化了爱情毁灭的悲剧性。 悲剧性表现之三:生命的毁灭

《孔雀东南飞》以诗歌的形式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一普遍性的爱情悲剧规律。

因为焦刘二人为了爱情,早已经不惜牺牲了仕途,所以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置之于生命之上的,他们随时准备着为爱情殉难。刘兰芝个性刚强,对于爱情的态度十分明朗。在与焦仲卿离别时山盟海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所以,回到娘家以后,当县令派人来提亲时,她告诉母亲,“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要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当兄长露出丑陋的嘴脸逼迫自己时,刘兰芝无路可走,柔中带刚地告诉哥哥,“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在聪明的刘兰芝看来,他们的爱情已经不可能保全了,所以她做好了不好的打算。因此,听到心爱的男人不理解的“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誓言之后,立即回答说“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他们决定以死来抵抗黑暗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这就注定了他们命运的悲剧性。

刘兄为了攀附权贵,焦母为了重振门庭,他们全然不顾一对视爱情如生命的鸳鸯。即使是焦仲卿万念俱灰,告诉母亲自己“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的“遗言”时,焦母竟然都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中表现出的残酷、自私与冷漠该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呀!正是这种残酷、自私与冷漠的封建家长制扼杀了两个活生生的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

作者简介:杜庆军(1976—),男,河南省鹿邑县人,讲师,河南省鹿邑县德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相关文章

  •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 ...

  • "连理枝"文学原型考论
  • 摘 要: 以<孔雀东南飞>和<韩凭妻>中坟墓上生长出的连理枝为代表,我国乃至世界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多次出现过"连理枝"这一文学形象.随后,连理枝形象的内涵和作用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固定的象征符号,我们称之为"文学原型".探究连理 ...

  • 20**年-20**年学年高二语文导学案11[窦娥冤](三)(新人教版必修4)
  • <窦娥冤>导学案(三) 高一语文必修四 执笔:巩义五中韩江涛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 学法指导: 比较阅读 能力提升 (D) 一.阅读<滚绣 ...

  • 古诗鉴赏备考经典材料:名句赏析
  • 近年来古诗鉴赏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分量稳步提升,但有些师生在古诗鉴赏方面还面临理性规律与感性材料的双重匮乏.其实从2002年至今,高考古诗鉴赏的主阵地一直就是作品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及其表情达意之妙.而且从不回避经典篇目,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锁定经典.规范表达. 为此,笔者把教材中的古 ...

  • 长恨歌整理教案
  •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 结合朗诵,理解思想内容,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3. 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朗诵.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

  •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 内容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晦涩.难懂,呈现出复杂.朦胧的特点,表现出一种更深刻.更隐蔽的时代情绪.他的诗歌如静静燃烧的烛火,只给很小范围内的事物涂上一层微黄玄妙的光泽,柔和而宁静:也似跳跃在山涧之中的潺潺小溪,幽微曲折:又如一曲低回婉转的小夜曲.因其独到的柔美幽深.含蓄细腻而具 ...

  • 戏曲进校园教案
  • 蕲春县蕲州镇初级中学 "戏曲进校园" 活动教案 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时间: 1.戏曲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第七课 2.其它班级戏曲教学时间: 见课程表上音乐课安排 3.戏曲教学地点: 校音乐教室 "蕲声合唱团(戏曲兴趣小组)"成员名单 黄梅戏简介: 安徽 ...

  • 中考语文复习1
  • 中考语文复习(一) 基础知识积累(一) 之一:中考古诗考点 1.诗歌形式类别的判定: 2.诗歌朗读节奏的划分: 3.诗歌主旨.写作意图的把握: 4.诗歌写作技巧的区分: 5.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 6.诗歌语言风格的把握. 之二:古诗常识 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菊暗喻 :梅暗喻 :松柏暗喻 :柳暗喻 ...

  • 古代文学(一)试题
  • 古代文学(一)之三 一.填空题 1.<王风·黍离>中反复咏叹诗人的忧思不能被人理解时而痛苦不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兴夜寐".&q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