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十课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复习学案)

一、考点呈现1、结合相关材料,理解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知道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关系。

3、知道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4、结合相关案例,说明青少年要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二、重点、难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知识梳理 (自我梳理,发现遗漏,合作补偿)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问题;②宪法具有—————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

2、 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由————、公民的————、国家——、—————四章构成。

3、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4、 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5、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而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否则无效。

6、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宪法是——————的最高行为准则;(2)宪法是——————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的最高行为准则;

7、 人民行使权力: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把国家权力交给————和地方各级————行使。————又将部分权力分别交给——、——、——等部门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政府行使——权,法院独立行使——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权。

8、 中国共产党要模范的遵守宪法:(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它领导人民制定——,就必须模范地遵守——,维护宪法的尊严,在实践中坚持“在——和——的范围内活动。”(2)体现人民意志的——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与——。因此,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 青少年增强宪法观念:(1)作为青少年,我们首先应当认真学习——,了解——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2)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和——宪法的习惯;(3)还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_____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宪法观念。

四、中考疑难突破

正确认识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五、典型例题

1、我选择

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宪法精神,这是因为 ( )

①宪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广泛,制裁措施严厉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包含了各种普通法律的具体内容 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做此题要明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不具体规定制裁措施,最严厉的法律是刑法;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不是各种法律的总和。所以选项①③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②④是符合题意的,故正确答案选择B。

2、我来评价

背景材料:(1)、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96万余元。于2008年10月18日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人民币于2008年10月22日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读了上述案例,同学们有三种认识:第一种认识,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谁也不能违反刑法,否则必然受到处罚。 第二种认识,刘志华、姜人杰作为中共党员、高级干部应受到党纪处分,而不应诉诸法律。 第三种认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违法犯罪应从轻处罚。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评价上述三种认识。

《方法指导》此问题包含了“分别类”和“评价类”(价值判断)题型的答题方法。(1)在解答“分别类” 题型时,把要点逐一分开来回答。如:“第一种认识、、、、、”、(材料一、漫画一、);第二种认识、、、、(材料二、漫画二、);第三种认识、、、、、、、(材料三、漫画三、)等。

(2)在解答 “评价类”(价值判断)题型时,要首先对“认识”、“观点” 、“行为”等做出明确的判断即“正确”或“错误”,然后再阐述理由。当然,也可以先分析理由,最后得出结论,做出评判。

参考答案:答:(1)第一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第二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共产党员、高级干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绝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3)第三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六、基础闯关,挑战自我(打开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大显身手,展现风采)

同步达标A级

(一)、选一选 (将一个最准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①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什么是犯罪 ③ 国家的根本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国家的经济制度 ⑥环境保护 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⑧国歌 ⑨国家的组织与职权 ⑩国旗国徽、首都

A、②④⑦ B、⑤⑧⑩ C、②⑥ D、①③⑨

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表明( )

A、宪法是各种法律法规的综合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对于我国宪法,应当这样认识,它( )

①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总章程 ③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根本性问题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⑤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 行为准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4、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特别说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

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②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或宣布无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同步达标B级

(一)、选一选 (将一个最准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1、在第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天,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环境保护法、 B、刑法 C、教育法 D、、宪法

2.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和修订后的保险法等法律都是根据宪法精神而制定的。这说明宪法 ( )

A. 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B. 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C.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3、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在宪法范围内活动,说明宪法 ( )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4、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近3000名代表认真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这表明 ( ) ①政府、法院、检察院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代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二)、价值判断题(下列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判断:( )

理由: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年,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判断:( )

理由:

(三)、情景分析题

1、法律大家族准备召开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座谈会,家族成员纷纷发言。

刑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定什么罪?判什么刑?这些都由我来管。 民法通则: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甲损坏了已得东西,应怎样赔偿,这些纠纷都由我来管。

行政法: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如:对违反交通法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应如何处罚等,这些都由我管。

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家族成员中的“家长”作总结:我是家族各位成员的立法依据,在座的各位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各自的分工和职能,恪守职责,行使好各自的职能。

请回答,(1)请你介绍一下这位“家长”的名字叫什么?

(2)从法律家庭聚会中,可以看出这位“家长”与普通法律由何不同?

(3)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对待这位“家长”?

参考答案

五、基础闯关,挑战自我

同步达标A级

(一)、选一选

1、C2、C 3、A 4、B

同步达标B级

(一)、选一选

1、D 2、B 3、B 4、D

(二)、价值判断题

1、.判断:正确

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保障宪法的权威和稳定性。

2、判断:错误

(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在实践中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因此,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情景分析题

请回答,(1)请你介绍一下这位“家长”的名字叫什么?

答:这位“家长”的名字叫宪法

(2)从法律家庭聚会中,可以看出这位“家长”与普通法律由何不同?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其它法律是“子法”。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对待这位“家长”?

答:(1)作为青少年,我们首先应当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3)还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相关文章

  • 第七课__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一)
  •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难点: 1.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2.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 现象.3.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 ...

  •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
  •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毛主席 ...

  • 教师学宪法心得体会
  •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宪法方面的知识,使我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这份修正案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郁,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 ...

  • 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 作者:强世功 文化纵横 2015年11期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依宪治国"的主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中国"纳入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之中.在此基础上,作为三中全会的"姊妹篇 ...

  •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 方案一: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金河镇20XX年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实施活动计划. 一.目的意义 "民主法治 ...

  • 一部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学习贯彻
  • 内容提要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在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学习贯彻公务员法,是当前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公务员法基本精神和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贯彻实施工作。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 中考政治复习
  •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二.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成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学习心得体会20**年
  •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 ...

  • 科技创新工作讲话
  •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在秋高气爽的泉城济南,参加第*“华交会”的工商和科技界精英们相聚在一起,分享知识、智慧、激情和责任。作为一名法制工作者,我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与诸位相识,并与大家分享我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一起回顾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展望中国法治建设的未来。 大家知道,法治是政 ...

© 2023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