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理论与技术●

教育测量与评价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郑日昌

刘视湘

【摘要】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则。本文综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近代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七种依据、两种思路与两种倾向,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测评的常见问题,并介绍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全人教育模型”,为心理健康测评提供了一种理论方向。【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测评;全人教育模型;心理健康教育

01-0004-05【中图分类号】G4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536(2008)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概述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不尽相同。

早在1929年,美国举行的第三次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上就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因此,有学者提出心理健康同躯体健康一样,指情绪和心理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H.B.English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极的、

社会工作者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心理卫生学者AbeArkoff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这些“心质”包括下列九项:幸福感;和谐;自尊感;个人成长;个人成熟;个人统整性;保持与环境良好接触;有效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自我独立。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G.W.Allport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力争自我的成长;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人生观的统一;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人生

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美国M.Jahoda的研究表明健康的人应具备以下特点:自我接纳和自信;了解生活,努力使个人生活更丰富;个性的统合;拥有自主权和现实性;认为他人的内心生活值得重视;能够证实其充分的人际技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如适应力、

。EugeneHightower[1]对四个健康个案的研究能力等)也支持MarieJahoda的观点,并有所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Scott认为,判别一个人是否异常,不愉快等负性情绪,或是了要看他是否体验到忧郁、

解自己不能自我控制的某些行为,从而寻找帮助;同时要考察别人是否认为他不正常。Schulth.D.[2]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的最全面的发展。他归纳出五项心理健康标准: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能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能正视现实;能向新目标或新经验挑战;独特性的人格特质。这是一种个人成长的心理健康理论,即认为心理潜能的发展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马尔普格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五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独立及时的判断和决断力;有理性战胜感情的能力;对劳动有认真的态度;对别人鲜明的独立性。

科泽尔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九条:具有道德责任感和成熟的敏感性;十分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丢掉敌视和怨恨;对现实没有大的歪曲;有自知之明;能够对付人格中的危险因素;能够对抗原始犯罪行为的强烈作用;对过去的行为敢于负责;完全懂得社会中的自由是包含着满足和责任的因素。

Diener[3]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把心理健康定义

4

7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8)

高翔/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社科系讲师,心理学博士。/。

●理论与技术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为两个结构的结合:积极的情绪(如幸福感)以及对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可接受的认知判断。

Donnelly[4]指出心理健康的特性包括以下十条:对生活充满积极观念;对生活有现实的期望与方式;对情绪的有效管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既不完全依赖他人又能从他人处获得帮助;无不良嗜好;精神正常;有效的应对技巧;诚实的自尊;能客观、现实、准确地看世界。

我国传统文化虽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健康”,但在有关“人”、如何做人以及理想人格的论述中,体现了心理健康人的特征。佐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主要有以下几点: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周围环境;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台湾黄坚厚教授提出以下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他常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常能和他人建立信良好的关系,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怒等);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他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5]

台湾柯永河认为“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心态,谓之健康;不良习惯多、良好习惯少的心态,谓之不健康”。[6]

台湾学者白博文认为心理健康应做到良好适应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状态,个体应具备内在的满足和外在的和谐。[7]

王极盛[8]认为心理健康有六条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际关系适度;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

朱永新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六点:认知健康适应;情感饱满适度;意志坚强可控;个性和谐统一;人际关系和谐;杜绝心理异常。陈永胜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四条:自我意识客观;社会适应良好;

人生态度积极;行为表现规范。

刘华山[9]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六条: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

2.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概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这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两种思路与两种倾向。研究现状归纳为七种依据、

(1)七种依据

①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这种标准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这种标具体、量化,准的优点在于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

便于比较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都是正态分布的,也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意味着心理健康有问题,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

②以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这种标准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标准为前提,将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视为健康,反之,则被视为异常。应该承认,以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作为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规范本身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方面的局限,由于各个社会的政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因而衡量一个人治制度、

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也就随之有异。另外,社会规范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现在一度被看成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将来也许正是社会所推崇的。

③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这种标准是从医学角度来进行确定的,认为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凡表现出心理疾病症状者为心理不健康的人。这种医学标准相比较于其他标准而言,较为客观也较少争议,然而由于偏重于病因与症状而使得其适用范围狭窄。

④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这种标准认为,善于学习、生活适应者为正常,学习、生活适应困难者则为异常。这种标准有一定道理,现实中赞成这一标准的人也不少,但实际上学习、生活适应的好与坏并不完全由心理素质决定,因而这种标准也有其局限性。

育测量与评价

5

2008年7月

理论与技术●

教育测量与评价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⑤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这种标准认为,当事人如自觉痛苦、抑郁等,则被认为心理不健康。应该承认在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这个标准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依据,用于基本正常的人群。因为,有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反而自觉愉快,或坚决否认自己“病”,而这恰恰是不健康的依据,故这一标准也有有局限性。

⑥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这种标准认为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和发展相当者为正常,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明显低者为异常。以这种标准来判定心理健康与否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智力超常者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异常,这种异常又该是怎样的异常呢?”此外,这一标准还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一面,客观性和操作性也不够。

⑦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这种标准主“心理学家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要干预学科领张

[10]

域之外的事”,认为一个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多数研究者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上,无论固执于生存标准(众数原则)还是发展标准(精英原则)的哪一端都是不适宜的,两者的关系应是融合贯通,而非分离割裂。生存与发展两大标准应协调,藐视生存标准和一味强调发展标准都不可取,完美的精神健康(即心理健康)是生存标准(众数原则)与发展标准(精英原则)

[12]

的结合。针对我国特有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部

分研究者[13][14]提出,由于过去人们长期以来只注重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众数原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一致,顺应主流文化,所以现阶段在注意生存标准(众数原则)和发展标准(精英原则)协调的同时,应当给后者以更多的关注。

(3)两种倾向

考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有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其一是倾向于从社会性层面来确定心理健康标准;其二是倾向于从个体性层面来确定心理健康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在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然而,以儒道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采取了从“和”的不同取向上加以强调,但其宗旨均基于身心内外的协调,皆强调超脱于个人之外的关系因素在健康中的决定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一个根本性弱点:个体的主体性得不到承认。我国选择个体主体性作为心理健康思想的基础,是随着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自上世纪70年代健康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标准,这些观点考察心理健康的角度和侧重点虽各有差异,但以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为基础,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却是根本一致的,在构建健康心理的模式上均注重对个人价值系统、自主性、适应性、自我、创造性、选择性和自我实现等因素的考察。

表面上看,这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似乎是截然对立、无法融合的,其实不然。社会是人的

心理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就是机能健全。心理健康的评估应是对心理机能的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围绕心理机能的健全与否来制定。

(2)两种思路

在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中,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李寿欣、张秀敏[11]认为存在两种思路:其一,遵循“众数原则(生存标准)”的思路;其二,遵循“精英原则(发展标准)”的思路。

所谓的众数原则,是基于两个假设而建立的:①在任何时候,组成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少数;②社会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个体。

对“众数原则”的异议主要来自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遵循着“精英思路”。以马斯洛为代表,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路,马斯洛本人称之为“尖端样本统计学”,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其他人本主义者的思想也基本一致,如罗杰斯把心理健康看作“机能充分发挥”,奥尔波特称之为“成熟”,弗洛姆把它看作“有创造力”。

6

7

●理论与技术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不能没有人,二者具有(个体性)而摒弃不可分离性。单纯地孤立地讲人性

社会性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反之只讲社会性而摒弃个体性也同样不行。因而有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简言之即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

[15]

。这正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即态”

焦虑、强迫等。其次,从量表的适用性来说,更抑郁、

多的适用于成年人,而针对学生特点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较少,如前所述,国内有学者在近年编制了一些,但是更多的还是基于国外心理健康理论,本土化研究较少。第三,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研究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脱节。以往对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研究,更多的为了理论探讨而探讨,并没有解决其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如何运用的问题,因而,很多量表的编制仅仅为了完成一项编制工作,至于它们是否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实践意义则考虑不多。

3.多视角测评问题

以往有关心理健康的测评,尤其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多是以单一视角为主,或是自评,或是家长评定,或是教师评定,而且家长与教师评定的相对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后,随着自主性较少。一般来说,

的增强,教师与家长都很难整天观察到孩子的行为表现与情绪变化,而且孩子们也更倾向于同伴交往的方式,所以多数评量以学生自评为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评定者偏见的影响及互动方式的不同,使得多视角评定的研究成为必然,这正如360度民主评估在企业绩效评估中应运而生一样。360度评估是组织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从多个资源角度进行评估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自我发展与使用360度评估主要是基于两计划。Tornow[16]指出,

种假设:第一,个体自我意识的提高是通过比较个人与他人对其评价的差异而得到的;第二,提高自我意识是作为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的素质。

三、全人教育模型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是为了在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贵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已成然而何谓素质教育却见仁见智,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众说纷纭。实际上,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全人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并有益于社会的个体,造就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全人教育模型力图在前人对心理健康内涵和标准探讨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身是“硬件”,心是“软

育测量与评价

一个人格发展成熟的人,行为能符合规范,个人需要“从心所欲”的自也能获得满足,因而可以达到一种由状态。

二、心理健康测评常见的问题1.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问题

对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问题的探讨是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核心。在综述部分,我们纵观了古今中外对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问题的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繁荣景象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的研究固然有利,但也不免使研究流于表面列举,陷入深度不够的困境中。实际上,关于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的问题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人性观、价值观、文化伦理观等问题,因而很难找到让各方都满意的一致的答案,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绝对的吗?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当前我们对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问题的探讨更多的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但是这种理论探讨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却时时发生。大多数理论研究在“扎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并某些问题或热点上

不大。殊不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标准,其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客观真实性,更在于其适用于实践工作的功效性。

2.心理健康的测量

以往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如前所述,主要有两类量表:一是从整体角度来测评心理健康的状况,既包括积极的、正向的情感,也包括消极的、负向的情感,甚至是病理症状;另一类是单一地从正向或负向角度来进行测评。这两类量表在应用上均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量表的数量来看,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来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较少,多是从负向或者说从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来测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像

7

2008年7月

理论与技术●

教育测量与评价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

,好比“人”字的撇和捺,二者缺一不可。人的素件”

质可二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亦可二分为体育和心育。[17]

情绪的调控能力是不同的,这反映出人的社会性智力,又称情绪智力。一个人能否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否理解别人的情绪,能否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表达的方式和时机,都和他的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又会对他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的气质,更多的是先天的东西,与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有关。性格就更气质都有关系,受后天的影响复杂一些,它和情绪、更大。兴趣是一个人认知活动的指向性。关于性情的教育,也是以往教育中非常薄弱的一环。

道德对个人来说,也称品德。品德中最基本的是遵纪守法,然后是社会公德,最高层是信仰。法纪

身体素质又可以分为体形、体态和体能。体形是指一个人的高矮、胖瘦;体态是指一个人身体有无疾病、残疾等状态;体能是指一个人的耐力、动作的灵活性、速度和力量等。对于儿童体能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目前比较弱的方面。近年来的所谓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试图把“身”、“心”结合起来的训练。

心理素质包括智能、人格两个部分。智能又可分为实能和潜能,人格又可分为性情和品德。

实能是指你现在知道什么、会干什么,是你的实际能力,也就是你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你掌握的人类文化积累下来的东西,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技能是体脑的结合,离不开知识,也离不开体能,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用。布鲁姆把知识的掌握按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样由低到高的六个层次。我们以往的教育比较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培养,在传授知识时又过分强调简单记忆和理解,而忽略高层次的认知目标,特别是忽略让学生形成有独立见解的评价能力。

潜能又可分为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掌握新东西。因为书本上的东西往往比现实至少落后五年。有创意的人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构思、独立见解。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重视实能忽视潜能,重视学习忽视创新,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又一误区。

性情,包括情绪、气质、性格和兴趣。人对自己

是强制性的,如果你不具有法律意识,你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你的行为也会障碍重重。社会公德的强制性比较弱,主要是靠舆论的作用。信仰是没有外界压力的,完全是被内化后的理想或信念,它能够支没配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危险的,有信仰的民族更危险。没有了信仰,就失去了人的内在约束力和生活的基本方向,就有可能出现为所欲为的盲动或对生活的压倦。品德与性情合起来又可称作人格。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是心育的完整内容。

心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育单指培养良好性情,预防心理疾病。开发智能、健全人格是广义的心育。中小学校要有效地开展心育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检测学生心理状况的系统。以“全人教育模型”为基础,根据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开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就是辅助中小学校开展心育工作的有效工具。该系统既包括狭义心育所涉及的心理素质的评定,也包括广义心育所涉及的心理素质的检测。

正如对身体素质的评定我们称之为“体检”一样,对心理素质的评定我们称之为“心检”。所以,以“全人教育模型”为基础开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又称为“中小学生心检系统”。

参考文献:

[1]EugeneHightower.FourIllustrationsofHealthyPer-sonality:APrescriptionforLivingTheGoodLif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988(7):527~535.

[2]Schultz,D.Growthpsychology:Modelsofthe

healthy

(下转第13页)

8

7

●理论与技术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回顾与反思

服务决策;科学评价,重在导向;准确诊断,探求规律。同时,我们还要明确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是考查中小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状况,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政府要创设有利于基础教育评价实施的

[10]

基础教环境,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评价队伍。

内部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外部评价要加强政府督导的专业性,通过督导,将学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是否达到要求告知学校、家长及地方教育团体;通过督导,为政府决策提供教育信息,并在知识和信息方面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佚名.基础教育评价如何发展[DB/OL].http://www.

2005-10-22.kecheng.net,

[2][5][10]曾昭轰.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及制度创新研究[DB/OL].天津教研网,2007-09-09.

[3]张天宝.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走

.http://www.edu.cn,2002-01-22.向[DB/OL]

[4]刘尧.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05(15):3~6.

[6]杨希洁.PISA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DB/OL].http://219.234.174.136,2007-03-19.

[7]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必然选择[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2B):14~16.

[8]陈小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7-12-17(3).

[9]郑富芝.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11-8(1).

[11]何侃,陈金芳.基础教育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7(5):44~47.

责任编辑/林洁[11]李寿欣,张秀敏.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1(3):48~50.

[12]金德初.精神健康的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兼对卡特尔16种PF作全面的精神健康评估[J].心理科学,1993(4):253~255.

[13]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1999(3):42~57.究,

[14]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15]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46~48.

[16]TornowW.W.Editor’sNote:Introductiontospecialissueon360-degreefeedback.HumanRourceManagement,1993(2~3):211~219.

[17]郑日昌.素质教育与心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24~26.

责任编辑/王彩霞

教育测量与评价

育评价应该是个性化、多样化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传统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着力造就一大批素质精良的评价队伍,以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教育评价的需要;要通过现代传媒及培训形式,宣传基础教育评价的先进性,提高实施基础教育评价的自觉性、积极性;要逐步减少传统评价方式的实施频率和范围,淡化评价目的的奖惩性;对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评价要通过督导形式进行,分别对待,从而其督导内容和督导标准应区别情况、

把督导目的集中体现在引导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上;要认真总结推广实施基础教育评价的典型经验,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工作者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推行基础教育评价提供咨询服务。第四,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价,规范其办学行为,提高其办学效益,是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11]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价,重点在于建立学校内部与外部评价、政府督导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

(上接第8页)

personality.PacificGrove,CA:Brooks/Cole.1977.

[3]Diener,E.D.Subjectivewell-being.PsychologicalBulletin.1984:542~575.

[4]DonnellyJ.W.,NormEburne,MarkKittleson.MentalHealth:DimensionsofSelf-Esteem&EmotionalWell-Being.2001.

[5][6]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7]白博文.心理卫生与教育[M].台湾复文出版社,1986.

[8]王极盛等.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9(1):42.

[9]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2001(4):481.学,

[10]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49~54.

13

2008年7月


相关文章

  • 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及分析
  • 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及分析1 化存才1,杨荣梅1,2 1.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昆明(650092) 2. 云南省腾冲县一中,云南腾冲(679100) E-mail: 摘 要:本文主要确定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建立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给出在德育 ...

  • 健全人格内隐观
  • 1406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5,28(6):1406-1409 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内隐观研究 李祚山ΞΞ1,2 Ξ (1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400047) 摘 要 本研究在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 ...

  • 人员测评试题及答案
  • 1.心理学是把"素质"的解释仅限于( C) A.学习 B.工作经验 C.遗传 D.本质 2.(C )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幕的的前提. A.身体 B.智力 C.素质 D.心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的是素质的( B)特征 A.基础作用性 B.可塑性 C.内在性 D. ...

  • [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工具]
  • <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工 具>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来获取.企业获取人才不再单纯依靠主管部门的任命或调配,更多地需要通过市场途径来选择,作为 一种科学的人才评价手段-人才测评便应运而生. 人才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

  • 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
  • ・13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招聘与选拔 丁秀玲 摘要:胜任力是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力概念可以渗 透到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作分析和工作申请表的设计,还是面试方法.技巧的改 进,以及评价中心技术的运用等问题 ...

  • 某集团人员素质测评方案
  • NESO公司人员素质测评方案 『NESO』公司 人员素质测评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测评简介 一. 测评背景简介 „„„„„„„„„„„ (2) 二. 测评方案简介 „„„„„„„„„„„ (2) 第二部分:财务经理测评方案 一. 职位说明书„„„„„„„„„„„„„„„„(4) 二. 胜任素质模型 ...

  • 胜任力模型及测评技术
  • 胜任力模型 (一)Spencer(1997)企业家的胜任力模型包括: ①追求成就:主动性.捕捉机遇.坚持性.信息搜寻.关注质量.守信.关注效率: 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 ③个人成熟:自信.具有专长.自学: ④影响力:说服.运用影响策略: ⑤指导和控制能力:果断.监控: ⑥体贴 ...

  • 人才测评P4
  • 人才测评P4 根据特定的测评目的,利用各种有效的测评方法对人才的特定素质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过程,以判定被试者与岗位.组织的匹配程度. 人才测评的原理P5 1."人职匹配"思想 2.素质差异性:先天与后天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个性.气质.价值观等方面 的差异 3.素质稳定性:人在各种环 ...

  • 20**年校长述职报告
  • 20XX年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欢迎教育局的各位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并对我的工作进行考核。其次,我要说一声感谢。真心感谢教育局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也真心感谢班子成员对我的热情帮助,感谢全体教职工对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并与我同甘共苦,为了学校、学生和自身的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