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形成

第30卷第7期2009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Vol.30No.7

Jul.2009

论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形成

李玉忠

(菏泽学院

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要:每个民族都会拥有其本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本文主要从历史和传说、辅以地理及考古学的角度,加以与同时期

“人定胜天”和“道法自然”的形成、地位和影响。的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试图研究探讨两种中国传统自然观:

关键词:人定胜天;道法自然;自然观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09)07-0018-02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主要是“人定胜天”“道法自然”,。什“人定胜天”?荀子认为,“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么是

即可“制天命而用之”,后人多理解为人定可征服自然之和”

意;什么是“道法自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为法者,效仿也。这两条自然观几乎影响了三千年。可以当作例证的是我们汉语中的“人定胜天”、“顺其自然”、“率性而为”、“因势利导”等词,甚而包括以前曾用过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无不受到两种自然观的影响。

一、史前的萌芽

个层面上我们应该看到它的积极意义。而在这种传说中成长的中国人,他们便几乎天然有了这种最为单纯的自然观。

再者,大约在4000至5000年前左右地球的一场洪水分别被记入本民族的神话和传说中,而最出名的也正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但这时中国人再次与众不同,他们决定治水,前前后后治了22年,大水才被平息下去,服服帖帖地在古代中国人脚下被送入了大海。这里似乎也有中国的地形远比上述这些文明所在地点的地形复杂等因素,但不可否认,无论如何,当时的中国人终究选择了向无情而令人恐惧的自然宣战的道路。

那么其中“道法自然”的因素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的神、我们的祖先、我们的英雄都不是万能的,他们需要工具——盘古的斧、女娲的五彩石、夸父的拐杖、精卫的的力量—

石子,所以作为神或者英雄他们更接近于人,他们有人的感情和精神。所以,相对那些喜怒无常、无所不能的创世神,我更愿意把我们的神当作“神”。

而由于他们无法随由自己的想法来肆意改变这个世界,犹如盘古没有继续支撑的天地,女娲未补完的天,夸父永远追不上的日,精卫填不平的海,它们不由这些英雄、这些神的影响,他们依旧会每日东升西落,潮涨潮落。诚如老子所言:“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意见显然和老子有些相同:

亡。”他们都认为存在这样一种东西,老子命名其为“道”,它不由你去规定,它只会按照它自己的规律行事。这便是“道法自然”。

而同样是这场洪水中作为治水领袖两个古代英雄的成“人定胜天”而罔败可以说明:鲧的失败正是最好的只考虑顾“道法自然”的反面教材;而禹的胜利则同时兼具“人定胜天”和“道法自然”的光芒。

三、青铜时代

古代中国人傍河而生,而同时,这些河都经常泛滥,喜怒无常。但是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似乎又有着先天的优势:—黄河(5,500公里)虽没有尼罗河第一,我们的母亲河——长,却比其他两大文明的母亲河长了一倍以上;第二,我国黄河的地形相对其他几条大河的要远为复杂,或许还可以加上中国在所有古文明当中是唯一的处在温带气候环境下的,这就使我们的祖先有一个严酷的冬季可以用来磨练意志。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几乎从骨子里就有了一种“人定胜天”的自然观。

但是人力毕竟是可以起作用的。古巴比伦人把“混沌”称为水,因为水是他们无法征服的,是令他们无比恐惧的。而中国人把混沌描写成没有人前的天地状态,而称水是柔弱的,是可以疏导的。这个分别就是因为中国有了一场大禹治水。而鲧和禹的淤塞和疏导两种治水的故事抑或传说,也自然给了我们另一个“道法自然”的自然观见解。

二、神话时代

所有文明历史记载的前端,几乎都是以神话和传说作为这个文明的序言的,唯独中国的创世神话及传说似乎都有着一种更为独特的方式。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造人、炼五彩石补天,再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大都有着一种令人激昂的元素:那就是一种奋斗不止“人定胜天”的精神。于是,作为这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样一种传说的传承者的中国人,便一直有一种在自然界的面前绝不低头、绝不退缩的精神,无论后来如何,至少在这

虽然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已经掌握了炼铁技术,但我国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依旧是由青铜武器这可以从秦始皇的兵马俑得到证明。在秦灭六打下的江山。

国之前直到上古的尧舜禹“神话传说”时代之间的时光,称

之为青铜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两条思想的提出,而且已经可以看到“道法自然”、“人定胜天”这两条自然观对中国的影响。

随着鲁国公元前596年“初税亩”的施行,各国争相仿楚、秦等国家相继实行改革的风潮,宣布中国的封建效,魏、时代开始了。封建制刚建立时就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百就发生在那一个时期。家争鸣”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中国人都犯了一个两千五百多年的错误。

作为中国人完全以“人定胜天”指导的垦荒方法相当简单、原始:放一把火烧掉山林草原,然后利用那些灰烬作为肥料,进行种植粮食植物。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破坏自然环《孟子·滕文公境的方法也不是当时人所创,而是前人为之。下》这样记载:“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既然是古圣先贤的方法,自然会被一代代恭谨的中国人使用。比如,《韩中就有“焚林而田”的记载。而且一烧就是三千年,直非子》

到清朝都有“凡乡人垦种,必举火焚之,然后播种,名曰开荒”的纪录。

显然,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淡化“道法自然”,而只注意“人定胜天”。

不过公正地说,这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完全遗忘“道法自。甚至在战国的法律条文《月令》(令,古代一种法律形然”

式)中有“(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毋卵,毋聚大众,毋置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城郭;掩骼埋胔。”秦汉的律令中也有相关的条文。

而且秦时的中国人按照“道法自然”和“人定胜天”一起作为指导思想所完成的工程都要比这种只注重“人定胜天”、“焚山林而为田”要有名得多,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叫都江堰,一个叫灵渠。而自秦以后,中国人的很多土木工程也是同时兼顾这两种思想,包括汉时治理黄河、西北建设坎儿井、依地势建设蓄水陂,以及很多现存纯木制古建筑。

但这毕竟不是涵盖全历史和覆盖全民的,有很明显的局限性。也就是“好”事只是“地方性”、“政策性”、“阶段性”的,而“坏事”却几乎是“全民总动员性”的,虽然“道法自然”始终存在,且有相当的影响,但与“人定胜天”相比却一直处于下风。在“封建社会个体小生产的条件下,垦荒不可能有科学的计划”,也不可能“辅以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当然这样“就必然要毁坏森林、草原和湖泊水系”。这就是“人定而非“道法自然”。胜天”

当阿尔卑斯山南麓的茂密森林能一直保持到工业革命爆发前时,我们的祖先却早早决定把它们白白烧掉以便用来种各种粮食并付诸实行达三千年。这不得不说明那时普遍的中国人当真已经太自信了,完全没有把大自然放在眼里。若不是当年孔子提出切勿“竭泽而渔”,而孔子又被尊为

圣人,很难想象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从以后的历史中找到大自然对“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国人的惩罚。那时及以后

四、(后)封建时代

汉初,全国只有600万人口,而到西汉末期,全国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人以上。所以,对应着这种人口的几乎爆炸性的增长,垦田是一项必要而且必然的社会性工作。而实际上,在那段时期,全国土地的增长数竟还超过了人口的增长。

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生产力的提高:牛耕的普及,鉴湖等水利工程的修建,耧车的发明,都使得原本一个劳动力能耕作的土地更多了;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越来越多的森林和草地被焚烧为农田。这期间,“人定胜天”渐渐全面压过了“道法自然”;而自然则渐渐开始全面反击人。作为结果,人没有真正胜天,天也没有真正胜人,但不能算平手,也许可以说成是两败俱伤。

五、尾声:近代到现代

中国人不仅有一个相对短的奴隶制时代,还有一个几乎短得不存在的资本主义时代。我们可以戏称中国的社会有“跳跃性”,虽然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中国缺乏一个真正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倒有一个结结实实的资本原始“被积累”的过程。自1840年开始,腐败的清廷签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割了十几块地,赔了大约13亿两的白银。整个国家也乱了一百多年不得安生。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这些事情一一说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刻上耻辱的印记。此后军阀混战,两次大战,好好一片华夏壮美山河,却活脱脱只剩下残垣断壁,民生凋弊。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让已经饱受磨难的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可以真正中国人在真正一穷二白、两手挺着腰板和别人说话。接着,

空空的基础上搞建设,到现在我们可以提出“中华复兴”的口号,这是真正的“人定胜天”。

现在我们已经提出科学发展观,让我们坚信“人定胜天”的时候,也要记得“道法自然”,不失偏颇;“人定胜天”要在“道法自然”下,而“道法自然”就是为了“人定胜天”,让自然为我所用,也让自然保持自己原本的样子。———————————————————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格伦迪.吉尼斯世界纪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3〕圣经旧约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尚书·禹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荀况.富国[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相关文章

  • 我国传统民居的自然环境观及其文化渊源
  • 第2卷第1期文章编号:1672-4348(2004) 01-0110-04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V ol. 2N o. 1 中国传统民居的自然环境观及其文化渊源 李华珍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福建 福州 350007) 3 摘要:主要讨论了中国传统民居以实用观.审美观和环境保护观为内涵的自然环 ...

  •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
  • 浅谈中国文化的特质和我的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文化特征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特征.这两大基本特征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着创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 ...

  • 传统聚落与民居中的道家美学观
  • 硕士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传统聚落与民居中的道家美学观 课程名称: 传统聚落与民居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建筑学一级学科 姓 名:蒋一力 学 号: 12081007 指导老师: 周 觅 传统聚落与民居中的道家美学观 (蒋一力 12081007建筑学院) 摘要:道家"天人合一&quo ...

  • 中西方科学观
  • 科技观即科学技术观,是科学观与技术观的统称,它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 度.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理论,对科技的看法和态度常常有很大差异.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观的影响.科技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 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 况 ...

  •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和谐社 ...

  • 20**年行政管理专科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综合小抄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 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 答题要点: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

  •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 ...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随着外国特别是 ...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习题与答案 (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 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 一.填空题 1.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 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 ...

  • 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
  • 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3期总第116期 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 董 鸿 扬 内容提要 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基点在于价值观念.文章从外向与内向.分离与整体.冒 险与重生.罪感与乐感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两种传统生活方式跨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指出, 中西特有的地理.社会条件形成的文化原始定向, 对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