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东北师范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

实习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3级

实习时间:2014年5月23日至 2014年 5月27日 指导教师:李鸿凯 所在院系:地理科学学院

班 级:地理科学学院2013级一班 学生姓名:刘小冬

学 号:2013013278

2014年 6 月 10日

目 录1

第一章 前言········································2

第二章 岩石········································6

第三章 构造········································15

第四章 沉积于地层··································16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21

第六章 地貌········································23 参考文献···············································26

第一章:前言

1.11地理概况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市内划分为秦皇岛(海港) 、山海关和海滨三个区, 秦皇岛市 外围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市管县. 所谓秦皇岛地区即指上述的三区四县, 总面积约 7 523 km2. 地理专业在秦皇岛地区所进行的野外地理实习主要设有两个区域, 即秦皇岛市区和其北部抚宁县境内的柳江盆地实习区.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端, 地势西、北、东三面高, 多低山丘陵, 向南敞开, 长为15 km,宽12 km,簸箕状向斜盆地. 在这里, 各时代地层的发育具有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 岩石类型也较齐全, 是进行地质、地貌等综合自然地理实习的极佳去处; 秦皇岛市区位于柳江盆地的南部, 渤海沿岸长约为50 km、宽约6 km的狭长堆积平原, 在这里可进行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实习. 同时, 秦皇岛市于1984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重点城市之一, 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景观独特、商业旅游业发达, 也为人文地理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貌实习是野外地理实习的一部分. 地貌在类型上可分为外力地貌和内力地貌(构造地貌) 两种, 其中外力地貌类型较多. 在秦皇岛地区的地貌实习中, 既可进行外力地貌实习, 又可进行内力地貌实习, 具有全面性特征; 同时, 可观测的外力地貌有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等, 既突出了外力地貌的特点, 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1]

位置:秦皇岛市首批开放城市,北方唯一不冻港。119°30'E--119°50'E ,39°50'N---- 40°10'N 。柳江盆地距秦皇岛市区28km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119°34'45"E--119°36'50"E ,40°7'45"N--40°9'50"N ,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邻华北平原和渤海湾,主要有地质形态景观区、自然生态景观区、人文遗迹景观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海拔400米左右,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

交通:秦皇岛地处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轮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大连和上海等地;有通往国内外的航线,山海关机场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各类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均可直通汽车。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0.1℃,一月份均温-5℃,七月24.5℃,降水量400mm —1000mm ,年均降水769mm ,降水集中雨季7、8月,占70%,因此山洪爆发率大。气候湿润温和,滨海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

水文:柳江盆地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洋河,水流急,季节变化大,其中大石河为主要水系,水位为0.5m —2.3m 。其中大石河为主要水系,海拔70m 。

经济:

工业:造船、机械、水泥为主,另有纺织、食品加工、玻璃制造。

农业:该地以种植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为主,山区种有水果,药材;旅游业以山、海为主;特产为干贝、板蟹、鸭梨第三章 地质地貌实习。

自然地理与气象水文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 北分别与唐山 承德接壤 东与辽宁省为邻面积7812.4km2 秦皇岛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多年平均

气温10.9℃ 多年平均降雨量635.05mm 降雨多集中在6~ 9月份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 全市主要大型河流有滦河 青龙河 还有一些独流入海型的较小河流 如洋河 戴河汤河、石河。

地形地貌

秦皇岛地区经过地质史上的多次地壳运动和地质营力作用形成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 其地势是北高南低 形成山地 丘陵 平原 浅海逐次分布的态势 山地主要分布于长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 属燕山山脉东段 海拔一般在200 1500m 之间 面积4540km2 山地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8.09% 丘陵主要分布于抚宁县 卢龙县北部 海拔一般在100~200m之间 著名的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即在其中丘陵面积1863.8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23.86% 昌黎县 抚宁县南部是地势平坦的冲洪积平原 海拔0 20m 面积 1410.2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8.05%[2]

1.12柳江盆地简介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范围在东经I 196 30’一1190 40’,北纬40。02‘—406 14’之间,总面积1395公顷,共由4个相对独立的分区组成:(1)东部落一潮水峪—砂锅店区;(2)亮甲山一欢喜岭一瓦家山区;(3)黑山窑一大洼山区;(4)鸡冠山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76公顷,缓冲区面积516公顷,实验区面积403公顷,主要保护x 寸象为标准地质剖面、典型地质构造等地质遗迹Ⅲ。该自然保护区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地质现象之精华,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北地台的“窗口”。区内三大岩类出露齐全,各年代沉积地层发育完好。地层单位界线清晰,化石丰富多样。盆地内太古代—新生代地层“五代同堂”,有24个组级地层单位,2个组级地层单位的建组剖面,以及集中反映区域性地质构造的“六大不整合面”,还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叶状灰岩、藻灰岩,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及其他珍贵的地屡遗迹资源。

1.13地层简介

区内发育有元古宇+中生界 26 个组级地层单位。本区缺失古、中元古界,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新元古界沉积不整合覆盖在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其上缺失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地层在盆地范围内广泛发育,地层特性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其发育情况与华北其它地区基本相同,缺失中、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中生界以陆相沉积和火山岩为特征,缺失下、中三叠统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沿现代河谷及盆地分布。

1.14岩石简介

柳江向斜内部和边缘存在有规模不等、时代不同的火成岩体。盆地西侧有大面积出露的燕山 期花岗岩,形成高耸陡峻的地势;侵入向斜西翼的岩脉、岩墙一般偏酸性、向斜东翼的侵入体为规模不大的中性岩体、岩墙等;中生代的火山喷发岩,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形成盆地内的高山。

区内变质岩类型较齐全,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混合岩均有发育。区域变质岩是主要的类型,可分为表壳岩和深成岩,出露面积较小,主要位于响山南部,即实习区西侧的朱家峪、蚂蚁沟一带;此外,在侵入体与地层的接触部位多发育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大理岩、角岩等;在断裂带发育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等。 本区寒武纪至奥陶纪中期,沉积了以碳酸盐岩、页岩、粉砂岩为主的海相地层。晚石炭世至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沉积,此后,再未受到海侵。中生代至新近纪地层,

区内出露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和火山。上述出露类型齐全的沉积岩,包括外源沉积岩的陆源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内源碎屑岩的碳酸盐岩、硅质岩、可燃有机岩等。

1.15外力作用产生的地貌简介

反映外动力作用的各种地质现象在区内广泛发育。如鸽子窝公园与老虎石公园内的基岩海岸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阶地、海蚀沟等) 及沉积物;新河三角洲地形、沉积物、波浪及生物特征;燕山大学北东外环公路边风化壳;山东堡海滨沙质海岸区海水运动特点、波浪运动对沙质海岸改造过程等; 石门寨西下奥陶统指示动荡浅海环境的竹叶状灰岩、指示沉积环境较平静的泥质条带灰岩的水平层理;上庄坨西抽水站旁石河的河流地质作用( 河床、河谷形态及沉积物、河流阶地等) ;沙锅店岩溶地貌等。

1.16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貌简介

中生代地壳运动最为强烈,火山喷发、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形成本区构造基本格架,新构造运动则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隆起剥蚀,下降堆积。柳江盆地地质构造主要见于北部,即石门寨柳江盆地的向斜构造,其周围有一些次级褶皱以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断裂构造。 新太古代末期(2412~2600Ma) 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γ) ,中生代的火山喷发岩,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

1.17不整合面概述

地壳运动不整合面反映出的地壳运动是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志。本区存在多次地壳运动的 不整合面:

(1) 在新元古代晚期,即 800~570Ma 的震旦纪,整个中朝准地台上升成陆,没有接受沉积,在本区表现为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假整合于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之上。

(2) 从晚奥陶世开始,整个中朝准地台再次全面上升成陆,直到晚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由于遭受了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长期风化剥蚀,在古风化面上富集了大量的铁铝质矿物,不整合面非常典型,易于识别。

(3) 印支运动造成了本区下侏罗统下花园组与下伏古生界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4) 在侏罗纪发生了对我国东部地区影响极为强烈的燕山运动,在本区表现为由局部掀动而造成的中、下侏罗统之间的弱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1.2、实习的目的

实习是为了巩固教学内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练习对野外地质点的描述、观察,树立对地质事业的热爱而进行的。要求我们初步认识3大类岩石的基本构造,练习对地质现象的描述,树立地层层序,把野外现象与地质知识联系到一起。

1.3、实习的要求

(1)熟练掌握基础罗盘、放大镜和GPS 等野外地质调查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室内、野外阅读、使用各种地形图、地质

图件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质地貌学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等野外现象识别、观察的基本能力和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采集的方法。

(4)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描述,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5)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4、观察路线

线路一:上庄坨——黄土营——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沙锅店——上庄坨(第一天)

线路二:上庄坨——石门寨西门——瓦家山(第二天上午)

线路三:石门寨西门——蟠桃峪——上庄坨(第二天下午)

线路四:上庄坨——刘家房——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第三天)

线路五:北戴河(第四天)

1.5、实习区地层系统简表

盆地地层属于华北型,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除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中下三叠统、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之外,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见表1.1)

第二章:岩石

2.1沉积岩

表2-1主要沉积岩分类

表2-2 砂岩的分类

表2-3 柳江盆地实习碎屑岩及其分布简表

2.11沉积岩图片

2.2 岩浆岩

表2-3 主要火成岩分类简介

2.3 变质岩

2-5主要变质岩分类

【小结】沉积岩和岩浆岩发育,沉积岩多见石灰岩、砾岩、砂岩、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多为碎屑结构,典型的有亮甲山豹皮灰岩、竹叶状灰岩,砾岩是粒径较大的砾石经沉积固结作

用形成,砂岩由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碎屑和硅质、钙质、铁质等胶结物构成岩浆岩主要有基性辉绿岩,中性闪长岩 安山岩,酸性花岗岩 花岗斑岩等 辉绿岩是新鲜面呈暗绿色的浅成岩,主要矿物辉石和基性长石,少量橄榄石 黑云母等,隐晶质或辉绿结构,以岩墙的形式出露,表面被风化 张崖子附近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矿物成分与花岗岩不同 位于变质花岗岩上的花岗斑岩具有斑状结构,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斑晶含量一般为15%~20%,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安山岩为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分布于向斜的核部,主要为角闪石、长石、黑云母,呈深灰、浅玫瑰、暗褐等色,玻晶胶质结构。[3]

第三章:构造

柳江向斜为一个近南北向不对称的短轴向斜。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南缘。山海关隆起的范围包括遵化以东、锦州以西、山海关以北的三角地带。柳江柳江盆地主要构造线为北北东走向。在构造形态上,柳江盆地是由晚元古代到中生代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北起城子峪,南至上平山,其南北长20km ;东起张岩子、黄土营,西达花场峪,东西宽约10km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及古生界地层环绕向斜边缘分布,构成向斜的翼部。中生界侏罗系分布在盆地中部,构成向斜的核部。向斜的基底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于向斜的北、东、南边缘。向斜的两翼极不对称,东翼地层产状平缓且稳定,约占柳江盆地面积的2/3,构造简单,近似于一个地层南北走向、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在10°~20°之间;向斜的西翼地层产状陡立,倾角在70°以上。西缘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岩基接触,接触带上变质强烈,因受挤压,产生了一系列的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局部地层倒转,因此该向斜为轴面西倾的不对称向斜(图3-1)。

(图3-1)

实习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东南边缘,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过渡带及燕山脉由东西转向北东的肘状部位,应力较集中,新、老构造 断裂构造发育

1. 褶皱。柳江向斜轴向近南北,东翼较平缓,西翼陡, 形态为 “√”张崖子为向斜东翼,义院口为核部,山羊寨为西翼 由于西翼较陡,山羊寨附近有直立岩层,如图3,可见构造动剧烈,岩石变形痕迹十分明显。

2. 断层 岩层受构造运动产生断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为断层,其大小和规模从一米到数百上千米,破坏岩层连续性和完整性 实习区断层分布广泛,特征明显,如图4义院口公路旁断层。

3. 节理 岩石产生断裂后两侧岩层无明显相对位移时称为节理,是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断裂构造,原生节理、构造节理,非构造节理在实习区随处可见。[3]

第四章 沉积于地层

1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沙锅店——上庄坨 1-1内容

1. 观察从元古界青白口群长龙山组到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Qbc ——O1m )地层的岩石组合,划分标志

2. 认识几种主要的岩石(岩浆岩,层积岩为主)

3. 了解地层划分的一般方法

4. 测量产状要素,判断沉积层整合与不整合接触关系

5. 认识几种地貌(岩溶地貌为主)

1-2经过地层

太古——早元古界绥中花岗岩:

【分布地点】张岩子村

【岩相特征】以混合岩化作用为主

【岩相】本区混合花岗岩以混合岩化作用为主,晚期花岗岩浆的作用

有所表现。属太古——早元古代侵入岩体

下伏地层:太古——早元古界绥中花岗岩 元古界青白口群 长龙山组(Zqc )

【分布地点】张岩子村西

【岩相特征】下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向上过渡为紫色、黄绿色杂色页岩,上底部砂岩稳定成分增加,顶部出现蛋青色泥灰岩。与景儿峪组分界处为紫色泥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元古界青白口群 景儿峪组(Z qj)

【分布地点】张岩子村西

【岩相特征】本组地层主要以灰白色、紫红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为主。分界线标志层唯一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含海绿石石英净砂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其底部为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海相特征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海相沉积。

下伏地层:青白口系景儿峪组白云质灰岩 寒武系下统 府君山组(∈1f )

【分布地点】张岩子至东部落中途

【岩相特征】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灰白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暗灰色薄层灰岩,与下伏景儿峪组分

界标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底部薄层灰岩中含角砾或砾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和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沉积。

寒武系下统 馒头组(∈1m )

【分布地点】东部落村西

【岩相特征】由于岩体侵入,构造破坏和风化剥蚀而出露零星。岩性以紫红色的泥岩和页岩为主,底部具有角砾岩和砾岩,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少量白云质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

【沉积相】属干旱条件下滨海相或泻湖相沉积

寒武系下统 毛庄组(∈1mz )

【分布地点】东部落村西

【岩相特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中含少量白云母片,就其颜色要暗于馒头组的砖红色。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关系

【沉积相】属泻湖相沉积

寒武系中统 徐庄组(∈2x )

【分布地点】东部落村西山

【岩相特征】岩性以黄绿色含白云母粉砂岩,夹有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粒灰岩透镜体为特征。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沉积

寒武系中统 张夏组(∈2z )

【分布地点】东部落村西

【岩相特征】岩性分三段:下部为黄绿色页岩与鲕状灰岩互层;中部为含叠层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和薄层鲕状灰岩互层;上部为含泥质灰岩、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高能环境沉积。

寒武系上统 崮山组(∈3g )

【分布地点】东部落至潮水峪中部

【岩相特征】下部为紫色页岩,粉砂岩夹砾屑灰岩,紫红色竹叶状灰岩;中部为灰色灰岩(薄层灰岩、鲕状灰岩、条状灰岩),上部为紫色砾屑灰岩与紫色粉砂岩互层。顶部为灰色厚度藻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寒武系上统 长山组(∈3c )

【分布地点】潮水峪东

【岩相特征】主要岩性为紫色碎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藻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沉积

寒武系上统 凤山组

【分布地点】潮水峪东

【岩相特征】底部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往上为生物碎屑灰岩、钙质页岩、鲕状灰岩互层。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于浅海相沉积

下伏地层:寒武系凤山组瘤状灰岩

奥陶系下统 冶里组(O1y )

【分布地点】潮水峪西侧

【岩相特征】下部岩性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较深水环境沉积

奥陶系下统 亮甲山组(O1l )

【分布地点】沙锅店至潮水峪中部

【岩相特征】下部以砾屑灰岩,豹皮状灰岩,本区为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上部为少量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沉积

奥陶系下统 马家沟组(O1m )

【分布地点】沙锅店东侧

【岩相特征】要岩性为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少量白云岩和含燧石结核的豹皮状白云质灰岩。标志为含燧石的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较深水环境沉积

2线路二:上庄坨——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2.1内容

1. 观察石门寨西门外一小型正断层

2. 观察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到下侏罗统北票组(O1l ——J1b )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划分标志

3. 认识几种碎屑岩,岩浆岩体,了解矿产

2.2经过地层

奥陶系下统 亮甲山组(O1l )

【分布地点】石门寨西门100米

【岩相特征】下部以砾屑灰岩,豹皮状灰岩,本区为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上部为少量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与冶里组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亮甲山组底部出现的中厚层豹皮状灰岩。。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沉积相】属浅海相沉积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

本区在地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主要的地壳运动有:吕梁运动、蓟县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等。其中以吕梁运动和燕山运动表现最为强烈。现在按构造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将本区的地史发展过程简述如下:

1、地槽发展阶段(太古宙~古元古代阶段)

从区域地质来看,太古宙~早元古代本区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堆积了一套巨厚的沉积物,经过多次地壳运动,特别是造元古宙末期的吕梁运动,漫长复杂地褶皱、区域变质作用及多次

混和作用的改造,逐渐形成巨厚的古老变质岩系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构成我国北方较稳定的地块--中朝地台(华北地台) 。本区位于中朝地台东北部,大面积的太古宇虽然未在本区出露,但尚可见到新太古代的花岗岩。

2、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

吕梁运动之后的中元古代阶段,中朝地台大部已基本稳定.但其边缘地区仍带有活动性较强的特点,断裂活动较强烈,中朝地台的北缘形成了燕辽海槽及其东部的山海关海岛(古陆)剥蚀区。本区位于山海关隆起古陆的西南部,故此阶段无沉积,缺少中元古界(长城和蓟县系)。至中元古代末,边缘断陷作用减弱, 结束了边缘活动性沉积的历史。燕辽海槽已基本转为陆表海盆地。

3、新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

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纪) ,中朝地台由边缘强烈断陷转为整体稳定下降阶段,此时中朝地台区内已完全转入地台(稳定积沉阶段) 阶段,持续的海侵及燕辽海盆内,由于沉积物大量堆积造成的海水部分外溢,华北北部陆表海域不断扩大,山海关隆起古陆的范围不断缩小,至青白口纪中晚期,本区已成为北部陆表海域的一部分,在新太元古代混合花岗岩之上沉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及上部浅梅相泥质灰岩组成景儿峪组,构成本区第一层盖层。青白口纪末,蓟县运动使中朝地台抬升,造成大积海退,使华北大部分包括本区在震旦纪阶段再度成为古陆剥蚀区,故本区不见有震旦系。

4、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

古生代开始,早寒武世府君山期有明显地海侵,形成碳酸盐岩沉积寒武系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直接覆盖于景儿峪组之上。馒头期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为炎热干燥,以氧化为主形成一套紫红色沉积。

中寒武世毛庄期、徐庄期和张夏期的海侵范围,比早寒武世有所扩大,沉积环境变为温暖,海水搅动明显,形成了一套以鲕状石灰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特别是在张夏期更为突出,富含三叶虫和古藻类形成的叠层石造礁灰岩。

晚寒武世有明显地海退现象,海底底盘不断地上升和振荡运动.早期(崮山期) 基本为滨海环境,潮间潮下带多暴露沉积环境,形成紫红色石质内碎屑砾屑石灰岩,中晚期(长山期和风山期) 海水略有加深。

早奥陶世冶里期海盆地环境与晚寒武世凤山期无何差异,形成与凤山期类似的沉积。亮甲山期处于温暖、稳定开阔的海盆地,出现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如:头足动物,腹足动物、古杯海绵等生物群。马家沟期由于海水含盐度的增高形成咸化海,形成—套白云质石灰岩.早奥陶世末期的由于加里东运动阶段内受太康运动的影响。我国北方发生大面积、长时期的抬升作用,海底露出水面,遭受长期剥蚀形成古风化壳,直至中石炭世初期海底才开始下沉。接受中石炭世海陆交替相沉积。使得本区与中朝地台其它地区一样,不见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造成中石炭统本溪组与下伏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晚石炭世地壳受到频繁地振荡运动.造成海水时进时退,因而形成一套以陆相地层为主的沼泽相夹有数层海相泥灰岩的海陆交替相沉积,泥灰岩中有腕足动物,珊瑚等海相动物化石。自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由于气候温暖潮湿,适宜陆生造煤植物大量繁殖,形成含煤地层和砂页岩堆积。二叠纪开始,海水全部退出中朝地台,使二叠纪全为陆相地层,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本区可明显见到早二叠世由湖植沼泽相的含煤碎屑岩沉积,逐渐转化至晚二叠世为气候干燥炎热的河流相沉积环境,出现含砾粗砂岩、紫红色砂岩堆积.少见有植物化石.二叠纪时期这种古气候的变化,也是中朝地台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海西晚期受南北向压缩作用与海平面下降影响本期称为古陆剥蚀区。

5、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

三叠纪印支运动阶段。本区主要构造为轴线近SN 向的前中生代下构造层与轴线NNE 向的

中生界叠覆组成的向斜。本区中生界之发育上三叠统、侏罗系。说明早中三叠世阶段本区仍为古陆剥蚀。据本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沉积特点与华北东部区岩石圈厚度图(杨华1991)柳江地区中、新生代位于轴向SN 的黄骅渤海隆起的北部交汇处。地壳厚度28km ,热流值高(2.0-2.2HFU )的特点认为是由于地幔柱隆起的动力与高热流作用,本区地壳开始活化,上隆,向东拉伸,减薄,上地壳断裂,晚三叠世进入中生代岩石圈断块阶段。柳江向斜再度断陷为盆地,沉积了上三叠统与下侏罗统(这在我国东部沿海是较普遍的现象),自中侏罗世裂解增强,盆地断陷强烈,引发大量的岩浆喷发,特别是白垩纪区域性花岗岩侵入造成的隆起,本区白垩纪阶段沉积盆地环境已被破坏,成为一隆起剥蚀区,故缺失白垩纪的沉积。中生代中晚期的岩浆活动结束了本区沉积也强化了本区构造。

6、新生代发展阶段

受燕山期构造地貌影响本区范围内缺少古近纪的沉积物,新近纪造成第四系与中侏罗统蓝旗组直接接触,继喜山运动的结果,形成的一些凹陷,接受砂砾石层、砂层及黄土状亚粘土的沉积.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山区河谷中,可见有三级阶地,多为剥蚀阶地,现保留仅为不对称的基座,或表面残留有极薄的砂砾层。在海滨一带同样发育着三级海蚀阶地及堆积阶地.所以,仅以本区的一些河流阶地与海岸阶地来看,说明此时地壳主要表现为有节奏的上升。

第六章 地貌

7.1 河流地貌

1. 河流上下游的差异(上游:刘家房 下游:蟠桃屿)

7.1-1

沉积物质大,河流沉积物由大变小出现明显的分异规律。

7.1-2

河漫滩二元结构

由于横向环流和洪枯水位的变化, 在河床两侧形成河漫滩. 它是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 的谷底部分, 具有上粗下细的二元结构. 由于大石河实习区横断面(如图 2) 位于上中游交界处, 河漫滩发育不典型, 表现为河漫滩宽度不宽, 河流冲积物较大, 二元结构不明显, 但由于发育的是深切曲流, 河流阶地发育完好. 由于河流下切侵蚀, 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 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 称为河流阶地. 此横断面一、 二级阶地为冲积阶地, 宽度约 100 m; 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 2~ 3m,二级阶地陡坎高度约5~ 10 m,三~ 五级阶地为侵蚀阶地, 阶地宽度约近200 m,阶地陡坎约10~ 30 m,但前缘侵蚀严重. [4]

7.1-3

河流阶地

河漫滩和河流阶地是河流横剖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庄坨村向西南方向的195 高地发 育着完整的河漫滩和一~ 五级河流阶地(如2图

7.2 岩溶地貌

7.2-1岩溶地貌发育条件分析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 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 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 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 的共同作用下, 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为岩 溶地貌.

7.2-2沙锅店岩溶地貌

秦皇岛地区的海岸是海水上升侵入基岩山地, 然后海面又多次下降形成的. 由于海面的下

降, 在海边曾被海水侵蚀过的岩石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海蚀穴. 对秦皇岛市沿岸海岸地貌的实 习, 首先是对其构造地貌历史的了解. 实习地点是联峰山公园和鸽子窝公园. 在联峰山的山顶、 山坡等到处可见海蚀穴分布. 在鸽子窝的海蚀崖上有明显的三层海蚀穴分布. 高度分别为

3.4 m、6.4 m和9 m.这是全新世海面变动的明显标志.

秦皇岛地区海岸属基岩港湾海岸. 海岸岬湾相间分布. 其中老龙头、秦皇岛港、鸽子窝分别 位于岬角处, 其间是海港. 对于该地貌特征, 可在联峰山公园望海亭一览无余, 了解整个海岸地 貌的全貌. 在这里, 波浪发射折射, 岬角处波向线辐聚, 波能增大, 趋于侵蚀, 形成海岸侵蚀地 貌; 在海湾处, 波浪折射的结果, 波向线在海湾处辐散, 发生堆积, 形成堆积地貌. [5]

7.3海岸地貌

7.3-1海积地貌

由于波浪作用使泥沙在海岸发生堆积而形成一系列海积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海湾处. 海积 由于波影区堆积, 在北戴河老虎石与岸边之间形成陆连岛; 在南戴河海滨, 有3~4道水下

沙坝发育, 在落潮时观看尤为明显; 海岸边, 海滩发育与岸线平行的海岸沙丘十分壮观; 在海岸带内侧, 由河流、海水共同作用形成宽广的海滨平原.

7.3-2海蚀地貌

海蚀作用(marine erosion):

(1)海蚀作用(marine erosion):波浪对基岩海岸的侵蚀作用。它通过冲刷、研磨和溶蚀作用使岸线逐渐后退。基岩岸的水深大,外来的波浪能直接到达岸边,将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岩壁的冲击上。波浪水体的巨大压力及被其压缩的空气对岩石产生强烈的破坏(冲刷作用) ,尤其是裂隙、节理发育的层状岩石。被波浪破坏下来的岩屑砂砾随波浪运动反过来研

磨基岩(磨蚀作用) ,加大了海蚀作用速度。海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蚀能力(作用)比淡水强。

(2) 海蚀地貌:

发育在岩岸突出的海岬和基岩岸段。主要有海浪冲蚀引起重力崩塌形成的海蚀崖及海岬处海蚀崖遭受波浪冲蚀后退过程中遗留下的海蚀桥和海蚀柱。海蚀崖上常有海蚀穴,它是古海平面的高潮面位置的重要证据。海岸后退形成的海浪冲蚀水下基岩平台称波切台,它上升后成为海蚀阶地。

海蚀崖 波浪打击海岸主要集中在海平面附近,使海岸形成凹槽,凹槽以上的岩石悬空,当波浪继续作用时,悬空的岩石就会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从而形成陡立的海蚀崖。

海蚀台 海蚀崖不断后退,其前会出现一个不断展宽、微向海洋倾斜的平台—海蚀台(也叫浪蚀台或磨蚀台、波切台)。

海蚀穴 在海蚀崖坡脚处形成的凹槽。深度较大者称海蚀洞(Ocean-erosion cave)。 海蚀拱桥 当波浪从两侧打击突出的岬角时,可在两侧同时形成海蚀洞,洞穴不断扩大,最后可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海蚀柱 海蚀拱桥继续发展,可使拱桥顶板崩坍,在海蚀台上形成海蚀柱。海蚀柱也

(海蚀穴)

7.4 内力构造地貌

7.4-1褶曲构造形成的褶皱山和水平岩层形成的方山地形

7.4-2断裂构造地貌也很发育

大石河支流柳江南刁部落至潘桃峪村西是典型的断层谷, 南坡断层

崖发育的典型断层三角面. 在东部落到潮水峪途中我们也见到过典型的断层三角面。

(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秦皇岛地区地貌实习概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7(06):40-43.

[2] 臧文学,张希中,贡长青,等.秦皇岛地质环境综述[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02):32-35+43.

[3] 赵安平,汤爱平,孙静.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资源评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12):37-38.

[4] 张洪波.秦皇岛地区地貌实习概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7(06):40-43.

[5] 路洪海,张重阳.秦皇岛地区典型地表喀斯特地貌成因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61-63.


相关文章

  • 地质实习指导
  • 实习指导 (根据资源环境与地理科学不同专业选择授课) 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 第一章实习指导大纲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通过野外典型地质现象、地貌景观、自然资源等的观察考察、参观、识别、描述、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室内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理解。 2.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分 ...

  • 秦皇岛实习报告册
  • 秦皇岛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1. 引言:实习区概况及目的 2. 实习主要内容 3. 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 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而野外实习对本专业本科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时间过程.为 ...

  • 20**年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      ㈠实习时间:xx年5月16日—5月23日      ㈡实习区域概况:      ⒈皇岛: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渤海之滨,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省会石家庄市483千米。该区在地质上处于燕辽沉降带的东端,地貌类型多样,以中低山面积最大,集中分布于抚宁、卢龙北部和青龙全部,约计4 ...

  •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

  • 最新实习报告范文
  •   前言   实习时间:xx年年7月7日——7月18日   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 ...

  • 辽宁兴城实习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 辽宁兴城实习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一.绪言 兴城地区概况与实习区域及目的.任务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葫芦岛市南部,在辽东湾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频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北东毗邻葫芦岛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距葫芦岛市20km.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 ...

  • 暑期地质实习团队总结报告
  • 暑期地质实习团队总结报告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籍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我们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多磨练多思考,为今后走出学校踏上社会奠下良好的基础。于是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实习基地。 团队共计十五 ...

  • 实习报告(土壤)
  • 土壤实习 一、目的意义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它的主 ...

  •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
  •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 一 前言 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另一方面,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