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之魂"蔡元培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北大之魂”蔡元培

陆  艳

  蔡元培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能够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也在于蔡元培的个人魅力。

  对于蔡元培的崇高人格,世人历来称誉。有人说他“春风化雨”(冯友兰),有人说他“不言而众服”(顾孟余),也有人说他是“周公型人物”(吴稚晖)。现在也有人把他的人格魅力概括为“外和内介、守正不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几个方面。

  所谓“外和内介、守正不阿”,是说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处世论事,恬淡从容,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蔡元培的宽厚仁慈,有长着之风,是众口皆碑的。他对待北大的教师们,不仅关怀备至,而且温和亲切。师生们写了书向他索序,他没有不答应的。对学生和校内有志气的青年,都乐于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半工半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他对达官贵人与对校工贫生态度如一。据顾劼刚回忆:蔡元培到校的那一天,校工们排队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习以为常、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鞠了个躬,这使得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其人其品,可窥一斑。傅斯年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实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诚意,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不过,蔡元培又不是不讲原则的人。傅斯年又说:“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有数。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只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蔡元培于大是大非上绝不退让,在与守旧文人的论战中,在解聘不合格教员的决断中,在屡次抗议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在对待学生的无理取闹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

  所谓“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说蔡元培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克己节俭,安贫乐道,不以自己的私利和生活享受为意。他本着奉献的精神,一生致力于救国,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想的都是国家、民众,从不为个人和家庭打算,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身为北大的校长,粗茶淡饭,布衣简从。1917年,他去拜访孙宝琦,孙见他徒步而来,对他说,大学校长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再徒步走了,应该要有个代步的工具。第二次,蔡元培再去拜访,孙见其还是徒步,便亲自买了一辆新马车送给他。第三次,蔡元培因事再次前来拜访,孙见他仍未用车,才知道他是有车没马,蔡元培走后,孙马上派人把自己的马送了过去,这样蔡元培才坐上马车——当时,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很多都坐着汽车上下班了,而以清贫为乐的蔡大校长却连马车也坐不起。

  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观其一生,此言非虚也。(选自《传记文学》2011年第2期,有删节)

1.傅斯年认为蔡元培一切待人接物与众不同,其不同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提及的蔡元培个人崇高人格和迷人魅力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蔡元培是“北大之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大多数中国人,在待人接物及法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实其无罪;而蔡元培先生是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诚意,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蔡先生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

2.(1)“春风化雨”(冯友兰),“不言而众服”(顾孟余),“周公型人物”(吴稚晖)。

  (2)“外和内介、守正不阿”。

  (3)“严以律己,廉洁奉公”。

3.(1)蔡元培凭借其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在北大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2)蔡元培身上的崇高人格和迷人的个人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北大的老师和学生。一方面“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处世论事,恬淡从容,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另一方面,“他本着奉献的精神,一生致力于救国,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想的都是国家、民众,从不为个人和家庭打算,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实践者。所以说,蔡元培是北大之魂。(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其办学的理念新颖和较大的胆气魄力,二是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北大师生和北大精神的影响。)(主观题意对即可)


相关文章

  •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黄艾禾]阅读答案
  •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 ...

  • 百年风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正气一身清风两袖蔡元培一生,甚为清苦.蔡元培在上海办女校的同时兼办<警钟>报,十分艰苦.冬日滴水成冰,室内无烤火设备,蔡先生披件蓝色棉大衣,每晚要写两篇论文(一文言,一白话),其右手冻疮溃裂,肿得如馒头一般.右手套一只半截露指的手套写稿,左手放在大衣袋里取暖,清 ...

  • 石头记索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 ...

  • 永远的校园(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永远的校园 (节选) 谢冕 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在黑幽幽的校园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燕园其实并不大, ...

  • 孟建平九年级上科学答案
  •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诅咒(zǔ) 估量(liánɡ) 芜杂(wú) 豁(huō)然开朗 B.即使(jì) 诚挚(zhì) 端倪(ní) 永葆生机(bǎo) C.陶冶(yě) 砥砺(dǐ) 萎缩(wěi) 卓有成效(zhuó) D.剥夺( ...

  • 北大校训的理解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 网页 图片 视频 音乐 搜吧 问问 博客 新闻 更多» 登录 帮助| 提意见 问问首页 问题库 问问之星| 问问团队 全部问题 >教育/科学>文科>问题页 [投票]问问商城最佳兑换时间的新一期征集!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北大校训的理解 [ 标签:北大 校训,北大,理解 ...

  • 永远的校园
  • 永远的校园 授课日期:2016.9.5 授课班级:2016级中职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能力目标: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

  • 初二历史期中试卷
  • 初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1.11.3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25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1-25题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

  •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徐百柯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