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迁都报告

中国迁都报告

目 录

报告一 中国历代迁都路线图折射国都南迁

第一节 初创中国的国都迁徙

第二节 秦的迁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节 关中成为形胜之地

第四节 东汉王朝的三都制

第五节 华夏遍布帝王都

第六节 北京登上了历史的峰巅

第七节 值得特别关注的四次迁都

报告二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第一节 北京定都成本太高,中央政府投资太大

第二节 北京水资源匮乏,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第三节 北京沙尘天气频发,沙漠化逼近北京西大门

第四节 北京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第五节 北京城市功能过份集中,不堪重负

第六节 北京的‚人口爆炸‛和老化严重,人口质量令人担忧

第七节 北京可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稀缺

第八节 北京道路交通严重堵塞,被誉为‚首堵‛

第九节 北京贵族化气氛与国人的隔膜不断加深

第十节 ‚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建设,使北京走入死胡同

第十一节 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遭到毁坏

第十二节 北京处于京津唐多发地震带,严重危及首

都安全

第十三节 北京地理位臵偏北、临海较近,国防战略弊端过多

第十四节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与科学发展观相左

第十五节 北京作为首都气数已尽,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报告三 中国迁都的原由和设想

第一节 北京迁都的由来

第二节 北京迁都的四种设想

报告四 世界涌起的迁都潮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德国迁都柏林促和谐

第二节 缅甸迁都深山密林保安全

第三节 巴西迁都中部高原谋发展

第四节 巴基斯坦平起炉灶建新都

第五节 哈萨克斯坦迁都中部小城阿斯纳尔

第六节 韩国迁都正在进行时

第七节 世界其他国家迁都小议

报告五 北京迁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

第二节 是推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最佳捷径

第三节 是缓解北方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保证

第四节 是创造北京公平竞争环境的必由之路

第五节 是推进和谐中国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六节 是提高国家机关办公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选择

第七节 是显示大国尊严和自信心的最佳方略

第八节 是改善国家防御和安全环境的重要保障

报告六 全国七市(地)建都热情高涨

第一节 迁都西安说:千年古都再复兴

第二节 迁都洛阳说:五都汇洛显真色

第三节 迁都开封说:叠加文明更灿烂

第四节 迁都南京说:虎踞中山定乾坤

第五节 迁都重庆说:崇山峻岭保安全

第六节 迁都郑州说:商都再铸新辉煌

第七节 迁都沂蒙说:中华文明大回归

报告七 中国十一城市建都现状之比析

第一节 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比较

第二节 上海、广州两大经济城市之比较

第三节 南京、重庆两长江下中游城市之比较

第四节 郑州、兰州、武汉三内陆城市之比较

第五节 南阳、临沂两市地后发优势之比较

第六节 迁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报告八 打造新都着重要考量的四要素

第一节 政治、安全第一

第二节 位臵十分重要

第三节 秉承传统文化

第四节 控制首都规模

报告九 新首都建设的基本架构设计

第一节 正确解读新都的定位

第二节 切实选择好新都的位臵

第三节 ‚一国三都‛制必然的选择

第四节 ‚一国三都‛制的历史借鉴

第五节 ‚一国三都‛制的基本构想

报告十 新政治首都的规划与建设畅想

第一节 新政治首都的选址

第二节 新政治首都的设计理念

第三节 新政治首都的规模与迁都费用

第四节 新政治首都的建设时间

第五节 实施迁都的时间

第六节 未来新都的名称

报告十一 中原地区是新政治首都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得中原者得天下

第二节 知中原者知天下

第三节 厚重的河南省会郑州

第四节 第二届中博会让河南风光无限

第五节 中部崛起使中原厚积薄发

第六节 中原腾飞正其时

第七节 迁都中原,正确的选择

报告十二 南阳盆地是新政治首都的首选地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位臵

第二节 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三节 卓越的自然环境和风光气候

第四节 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地质优势

第五节 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企业

第六节 有利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 有利于降低搬迁费用和中央机关运行成本

第八节 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中央政府

第九节 有利于缓解北京环境资源压力

第十节 有利于首都自身防御和国家安全

报告十三 南阳,拥抱新首都的诞生

报告十四 中央政府对中原大地情有独钟

附件一:《中国迁都动议》

附件二:《中国迁都动议大搜捕》

附件三:《关于修改宪法、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的

建议书》

后 记

报告九 未来首都建设的基本架构

建设新的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大事盛事,如何确定未来新都的基本架构,不仅体现着执政者的基本治国方略,而且直接关乎着国民的福祉和愿望,同时,对于引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确定首都基本架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正确解读新都的定位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时,著名建筑学家、北京市副市长梁思成就曾向毛泽东建议:我认为华盛顿作为一个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可以借鉴的好典型。北京是个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不宜发展工业,最好像华盛顿那样,是个政治文化中心,风景优美,高度绿化,而北京的大批名胜古迹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城市。

60年过去了,梁思成这些好的建议,由于新中国初期发展经济迫切的心理等诸多原因,没有被完全接受。多年来,围绕北京发展与建设的重大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最主要的如首都钢厂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首钢的发展客观上对北京经济、对解决北京人口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北京城的发展以及城市环境造

成了重大破坏。2007年3月,中央决定将首都钢铁集团公司整体搬迁至曹妃店。梁思成的建议终于在60年后得到了回应。这个教训我们必须认真汲取。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迁都问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学者建议:新的政治首都宜选在中原或南方中部,如河南、湖北、湖南一带。该城市不能离海岸线太近,以防海上飞机或者导弹的袭击;也不能过远,因为作为政治中心,不能交通不便。该城市必须雨水适量,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地势平坦开阔。还有专家学者建议:中国未来的新都应选址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汉水流域附近比较适中。还有人建议,新首都应在襄樊、荆州、荆门、宜昌4座城市相围而成的一片三角地带可为首选,我们可称之为“襄荆宜三角地带”。这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工农业基础雄厚、资源供应充足。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带处在中国南北和东西相交汇的地理中心,是连接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战略枢纽地带,开放性大,四面连通性好,真正据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之要冲,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全国没有任何地带能与之相提并论。2007年初,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迁都南阳,认为南襄盆地及汉水流域,是中国建都的最佳位臵,甚至有人描绘出了未来的首都(中京)的基本雏形(大约50年以后):中央首都区共13万平方公里。在首都东区(襄樊、南阳),三千万人口分布于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城镇,组成一个世界最大的都市;首都西

区(汉中、安康、商洛、十堰)人口一千万,盆地河谷中分布着无数城镇村庄、军事重地、旅游景点。中京将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交通、旅游、高技术产业中心。她将集中许多世界名城的优点特色于一身:墨西哥城的规模,德国鲁尔的格局,巴西利亚的发展速度,硅谷的科技,巴黎的艺术,纽约的繁荣,堪培拉的洁净,伊斯兰堡的防卫,日内瓦的开放,西安的历史,还有迁都之举本身有着柏林一般的气魄。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崛起,这里也必将成为全世界的中心,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城、最先进的科技、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园,拥有最繁华的商业街、最繁忙的机场、最高的大厦,还有最美丽的景色、最清新的空气、最浓郁的艺术氛围„„,真正成为“万都之都”。这就是国人心目中的新都,然而笔者却不敢苟同。

古代的学者和政治家们曾从不同角度分析过古代定都基本遵循了三条原则:其一,都城附近要求是富庶之地,能保证都城的物资供应;其二,建都之地要占据有利地形,最好是易守难攻;其三,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或便于与各地联系的交通线上。

笔者认为,借鉴美国、澳大利亚首都建设的经验,参照巴基斯坦建都的理念,选择佳地,创建中小城市的政治首都,是国家摆脱北京日益恶化的生态现状,解决目前经济困局的唯一选择。其理由除了笔者前面所言北京已不适应作首都的诸多阐述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多年来,我们白手起家已经打造了5座现

代化的特区城市(深圳、珠海等),依托我国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完全有能力、有财力、有物力,打造建设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政治首都。

是的,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国家实力今非昔比,我们的国民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外汇贮备世界第一,人均GDP已经突破2000美元……,尽管2008年我们遭遇到了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的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仍然取得了经济和建设的巨大胜利,凭现在的实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新都是完全可能的。

建设新的国家政治首都,是国人的期盼,是现实的要求。我们姑且先不说迁到何地,最关键的是,首先要解决一个思维定位等基本问题。

未来的新都是建设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或世界第一的超大城市,还是建设风格独特,典雅精致,玲珑乖巧,避免重沓北京大城市通病的覆辙,体现中央人民政府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发展中小城市的执政理念,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据笔者所看到的有关新都建设的建言,大都认为要建设世界级特大和超大城市,出发点是显示中国崛起的大国风范,象办奥运会那样一切追求最大最美最好、高水平、有特色,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实力,为国人脸上增光,使国人和华人华侨感到骄傲和自豪……

笔者认为,这些建言出发点都是好的。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100多年间,中华民族倍受欺辱,中

国的大国地位一直不被世人所认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大国地位基本得到确立,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没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实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中国已经绝非过去,凭我们目前的国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建设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世界一流的超大城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卞洪登先生在《首都东扩》一书中建议,将国务院机关及部委搬迁至北京、天津之间的所谓飞地即:隶属河北省管辖的香河、大厂、三河三县,改为首都新区,建立国家新的行政中心,使之成为连接北京与天津的桥梁,以此推动京津唐廊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使北京的人口增加到2500万人,将北京建设成为洲际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和世界级的超级城市。还有人建议,在“襄荆宜三角地带”建设国际性的大都市等。总之,建议将首都建设成大都市或超大城市的不乏其人却言词灼灼。

但是,纵观世界的首都现状,以及上面我们对美国、巴西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首都的分析说明,国家首都也并不都是世界级的大都市,也并不是说越大越好,越大越能显示国家实力。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首都华盛顿在美国的城市排行榜中属于中小城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更是小巧玲珑,人口30万人,没有高楼大厦地标建筑,只有低矮的楼房和别墅;南美第一大国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也只是北部高原上的一座100

万人口的城市等等。我们能说美国不富裕、不强大吗?我们能说澳大利亚、巴西国家穷、人民没面子吗? 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大国,迁都是牵动全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大动作,也会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新都的建设,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之初,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对我们今天仍然十分有用,就是把首都建设成为类似华盛顿那样的、最适宜人居住的旅游城市;其次,巴基斯坦建都的理念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中国。1960年5月24日,巴基斯坦通过了迁都总体规划,其中特别指出:“首都不应当是工业或商业中心,只应当是首都”,应该把新首都建成“一座花园和花的城市,使全城看起来像一块美丽的地毯”即:花园城市。这些对我们建设新都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所以,新的国家首都的建设,首先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那就是必须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汲取教训,借鉴经验,传承未来,新都绝对不能追洋求大,搞什么世界第一大都市、国际中心城市。尽管我国的经济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要说与发达国家,就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不能夜郎自大,忘乎所以,贪大求洋;其次,国都代表着中国政府的形象,反映着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服务人民的初衷。首都的建设是节俭务实的,还是追求奢华铺张的;

是简明开放透明的,还是高深莫测隐蔽的,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国人、世人对未来政府的信誉度;其三,面对将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未来的世界将是比环境、比质量、比效率的世界,国都再大,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地位,国都建设的再奢华,也不能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笔者认为,新政治首都的建设要小而又小,精益求精,重在环境、适用、透明和国家公职人员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真正将新首都打造成一个绿色环保没有污染的、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体现小政府大服务初衷的、集现代化资源为一体的,玲珑剔透、别致新颖、开放透明、具有亲和力的中小城市,作为政治首都。这个政治首都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硬化的大广场,没有高耸的烟囱,听不到轰轰隆隆的机器声响;这个政治首都,没有灯红酒绿,没有五星级的大酒店,没有热血沸腾的大学校园;这个政治首都是高科技武装的,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建设的,没有污染和喧嚣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着装警察和频繁呼叫警车的易居城市等。这里只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和国际交流场所;只有权威性强、效率最高的国家办事机构;只有奉公守法的、办事最快、最廉洁的公职人员,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全新的、开放的、远离腐败和淫秽场所的,从事国家管理和对外交流的现代化首都——即中国最高首脑和机关的首善办公之区。

第二节 切实选择好新都的位臵

关于未来新的首都的位臵,是人们最关心、议论最多、最难下结论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首先要位臵好,普遍被国人所接受、认可,还要考虑众多利益集团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在诸多城市争相作为首都城市的今天,位臵的选择更为重要和迫切。位臵选择的好,对国家、对人民、对后世、对发展都有好处,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进全国人民的团结,促进和谐中国的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在国人心中的忧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否则,就会导致中央高层矛盾、基层群众怨言。因此,位臵的选择必须十分慎重,必须得到最广大专家学者和最大多数人民的认可。

在上述章节中,笔者曾对各家所言进行了简要叙述,综合诸多关于新都位臵选择的意见,迁都中原占据着最多比重,基本形成了共识,被众多专家学者所认同。首都的位臵,从古代帝王到近现代国家,都非重视,比如在我国历史的盘庚帝迁都安阳小屯村,首先就是考虑到他的地理位臵。古时的小屯村,离古黄河岸约40里,处于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冲积扇平原中部。旁边有洹水穿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对于原始的水利灌溉,农耕开发十分有利,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地方。这里还是一个的战略要地,左有太行山,右有漳水、滏水,前面有黄河,后面有险山,地势险峻,是难得的天险,无疑是一个建都的“风水宝地”。正是盘庚迁都于此,开创了殷商200年的安稳基业。可见地理位臵对于国

都是多么重要。再比如秦的三次迁都,除了政治原因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秦看中了他特殊的地理位臵。战国初期,秦国都城一直在雍城。到秦献公时(公元前383年),秦又将都城迁到栎阳。司马迁说栎阳的地势是“北却戎狄,东通三晋。”随着国力的增强,秦孝公决定再一次迁都,将国都迁往 “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的咸阳,同样是看到了他的地理位臵。更重要的是,咸阳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道,要想东西方向通行,必须在咸阳附近横渡渭河,自古天下一条路,咸阳的战略位臵比栎阳还要优越得多。正是这一次具有历史性的迁都,为秦的强大和最后称雄诸侯铺平了道路。咸阳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所以,国都的地理位臵是首先要考量的第一个问题。

同时,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惨淡的一幕,莫过于大清王朝的当权者慈禧太后面对八国联军的炮舰,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西安,给中国人丢尽了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首都北京的地理位臵离海线太近。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也是从北京(因为当时朝鲜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9.18事变日军就是从朝鲜进入东北的)开始,而后发动8.13上海战役,同样是因为上海离海岸线太近所致。中国本来不是一个海上军事强国,而把首都建在沿海,其危险性可想而知。这种危险至今仍然存在,如果台独势力猖獗,一旦战事突起,美军干预的话,北京

将再一次袒露于美军航母的飞机弹炮之下。所以,首都地理位臵的选择十分重要。

当然,首都它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中心,而不是地域中心。如果地理中心更适合建都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目前世界上真正的国都正好在一个国家的地理中心并不多见,只是相对在一个国家的地理中心。在古代交通通讯尚不发达的时候,由于秦始皇强有力和富有生机的统治,即使国都不是国家的地理中心,他从咸阳签发的各种诏令并没有受地域的限制,而是源源不断地及时送达全国各地,不仅得到了执行,而且基本形成了后来各王朝的范本。今天我们建设新的首都,就要汲取过去的教训,尽最大努力避免过去的失误,选择接近国家地理中心的位臵建设新都。

第三节 实行“一国三都”制

选择中国中部的空白地区建立新都已经成为共识,要求尽快迁都的呼声也不绝于耳,越来越高。一些专家学者如卞洪登先生建议实行分都制;还有些学者的“一国双都”即:保留北京为政治首都,将经济首都迁往上海;或北京作为经济首都,选择中部或西部某个城市作为政治首都等等。笔者认为,实行分都制或一

国双都制,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面临的环境、资源、交通、人口等等日益恶化的问题。试想假如我们将经济首都迁往上海,那只是10多个经济、金融部门的人员流动,多者包括家属(家属也不见得愿意迁往上海,即使迁往上海的工作人员恐怕大都还有回北京的打算)最多10万人,北京的负担仍然过重。就目前中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言,中央掌控的资源太多,人们进京就是冲着北京的政治资源而来的,政治资源留在北京,阻挡不住国人的进京潮。假如我们将政治首都迁往中部或西部的某个城市,笔者对中部或西部城市目前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就中部而言,河南郑州最合适。郑州不管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它城市,但问题在于,郑州城市人口已经接近300万,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且周边大中城市过多过近,人口密集等。假如政治首都迁到郑州,将面临着北京现在所面对的诸如城市交通、战略安全等问题,从长远考虑,迁都郑州也不合适。那么,西部城市怎么样呢?西安最为理想,但是西安城市规模过大,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负担沉重,已经承载不下更多人了,尤其是水资源的贫乏,我们决不能从一个缺水的城市再迁到另一个缺水的城市。另外西部就只有中国第一帝都咸阳盆地和四川盆地可供选择。咸阳盆地,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周边山川环绕,但由于帝王建都时间长,给人以封建封闭的感觉。四川盆地偏离国家地理中心且巴蜀文化传统太重,恐国人难以接受。

笔者在认真研究了中国历代迁都的历史和世界上几个国家成功迁都的经验后,认为,借鉴巴西、南非的建都经验,吸收我国古代国都建设和管理的精华,按照国家倡导的小政府、大服务和谐亲民的理念,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角鼎立的“一国三都”架构,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四节 实行“一国三都”制的借鉴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早在东汉时期就实行过“一国三都制”的成功范例。西汉政权旁落王莽手中以后,以刘秀为首的汉室后裔几经拼搏,创立了东汉政权。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刘秀除了对国内的反对势力进行东征西讨之外,就是出外到处巡视,寻求确保国家政权的体制,他在频繁巡视长安后,看到经过多年的战乱,昔日繁荣的长安城破烂不堪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他认为,要复兴汉业,选择首都非常重要。最后经过他六次寻访长安,祭扫西汉皇帝的故陵,终于决定:西京长安作为祖先的创业地,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中心的意义,将其定为文化首都;南阳为自己的家乡,是“龙兴之地”、商业都会,被列入了陪都、经济首都;东京洛阳是皇家宫室和大臣所在地,是行政中心,被

定为政治首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一国三都制”的朝代。这种三都制的管理体制,为东汉王朝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历史之先河。东汉王朝由此历经14帝,共计196年。今天我们迁都南阳,是天作之巧合,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次让“一国三都”的历史大回归。

东汉时期“一国三都”形势架构图

在世界上,巴西实行的三都制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南美洲第一大国巴西历史上南富北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巴西政府毅然决定实施迁都。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周围不到全国11%的地域内,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亚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1956年库比契克政府上台后,经过充分调查,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亚斯州一片荒原上选定了新都地址,经过不到4年的紧张建设,在人迹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新都──巴西利亚,1960年4月21日,在新首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迁都大典。行政首都迁移后,巴西政府在里约热内卢仍保留文化、旅游等部门,将原首都定为文化首都,将圣保罗定为经济首都。这样尽管行政首都迁移,但里约热内卢的形像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在,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三地分别承担巴西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中心职能,各司其职,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协

调发展,促进了巴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奠定南美大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南非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立的三都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巴西一国三都略图

第五节 ‚一国三都‛的基本构想

所谓“一国三都” 即:选择佳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行政首都;将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不包括央行)办事机构迁往上海,将上海作为国家经济首都;留文化、科技、旅游、体育等国家主管部门在北京,把北京作为文化科技首都。

(一)国家新的行政首都架构:

国家新行政首都的职能。政治领导、国家管理、经济决策、立法、司法、执法和政治协商。

国家新行政首都的搬迁单位,主要包括:1、中共中央及办公厅、中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统战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以及中央政策研究等主要部门;2、全国人大及相关办事机构;3、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国防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委;4、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5、全国政协及相关办事机构;6、解放军三总部(包括二炮指挥机关);7、新闻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解放军日报、中央电视台、电台和国际电台;

8、学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9、各民主党派,按照自愿的原则;10、外国大使馆。

(二)国家经济首都的架构:

迁往上海经济首都的部门: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金融(央行除外的所有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保险、证券等与经济投资(如国家电力集团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中海油总公司等)贸易等有关的经济部门和中介组织;经济参考报等经济类的报刊。

(三)国家文化首都的架构:

保留在北京文化首都的有关部门:国家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旅游局、体育总局以及与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的群团组织、研究单位、中介组织、与北方地区联系紧密的国家开发公司(如中石油、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等)、国家演出团体、出版社等。

就北京城市文化而言,北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近60年的发展和建设,北京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城市,作为未来中国文化首都是最合适不过了。北京作为文化教育中心、科技中心,重点发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等事业,这些都是和环境无冲突的,并且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人口也会大量分流,留下的也能静下心来搞学问,研究科技,北京只剩下历史名城,大学城,科技中心的头衔,使一大批专业素质高的人群形成浓厚的人文气息,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城市。

第六节 “一国三都制”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占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面积比整个欧洲(除俄罗斯)还大,人口比整个欧洲还多。一个

城市的功能如此之多,管理这么大的面积和这么多的人口,实在是责任太大,负担太重。所以,实行“三都制”是必然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首先,有利于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确定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政府再造工程。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小政府”、“适度政府”、“有效政府”,政治首都迁出北京,对政府再造十分有利,使中央政府与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与服务型的政府相匹配;

其次,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新建一个小型的政治首都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形成与特大经济型城市相分离的架构,有助于建立政治与经济分开的现代国家体制,有助于铲除政经结盟、商业贿赂、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其三,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央和国务院搬出中南海,对于国家公职人员,从文化上是一次思想解放,从心理上是一种彻底地解脱,从身心上是一次与几千年帝王文化和专制政治阴影的决裂,对于促进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百利而无一害;

其四,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配臵。政治首都迁出北京后,由于行政资源的减少,北京会逐渐缩小城市规模,最终与其资源环境相匹配。保留北京文化首都和直辖市的特殊地位,使北京通过发展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科技论坛、旅游观光等社会事业,真正把北京建设成为花园城市、宜居城市的文化之都;

其五,有利于国家安全。战略上,国家最高权力建在国家腹地,不仅有效保护了国家最高权力的安全,而且也保护了北京的科技、文化遗产的安全,可谓一举双得,非常有益;

其六,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国家的掌控和管理。三角架是最稳固的几何图形,一国三都制的国家架构,是最安全的国家体制,可以更多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相互协调,各展所长,分工合作,互为监督的国家管理体制,全面调动各区域、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戮力为国家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格局。

第十章 新政治首都畅想

一个城市、新建城市,尤其作为一个大国首都城市的形象塑造,首先在于缜密完善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包括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整体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城市形体的建设规划,而且应当是硬科学和软科学的统一,应该是当代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遵循,既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又要有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还要继承人类历史文化的传统与延续,达到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合乎国情,继往开来的目的。

城市形象集中体现在城市的文化底蕴的设计中。好的城市设计犹如著名画家的一幅杰出图画,通过这幅图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城市人的政治理念,思想导向,指导这个国家和城市人的现在和未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重要之处在于体现特色,而城市特色又是城市素质和形象的集中表现,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不在于规模大小,而是在于有自己的特色。 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政治首都,中央政府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国都为世人、国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真正体现出大国的地位和风范。新的政治首都,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首都建设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聚古今东西方都城建设之精粹,运用现代高科技之力量,充分展现古老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当今科学与进步的时代神韵,达到都城建设的整体最优化、经典性、现代化,实现古典与现代、科学与美学、继承与创新、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人文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真正把她打造成为伟大中华文明的永恒象征,无愧于未来世界整体文明中心的地位与形象。

第一节 新政治首都的选址

前面我们对国内诸多城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就新的政治首都的选址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尽管诸多城市都具备作为首都的优势,但是,最佳的地方是中原腹地的某个地方,应该是四面环山,构成了首都的天然屏障,避免了北京、南京、郑州那样直接面向开阔平原的缺点。基本位臵在豫西南的群山峻岭中的平地,伏牛山以南、秦岭以东的地方。这里向北是伏牛山、平顶山和邙山等为北方守护神,西面越过秦岭山脉进入汉中平原,向东透过环山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大平原,向南穿过汉江进入两湖平原。这里四面环山,军事上有利于首都自身防御和形成全国总体防御格局,对国家安全十分有利。尽管现代科技在军事上将是垂直打击,但是,毕竟垂直打击背后还是需要人的最后进入,所以,首都的地理位臵依然十分重要。

新的‚一国三都‛地理形势架构图

具体而言,新的政治首都首推中原的“南阳盆地”,他自然条件优越,平坦开阔,建设新的政治首都可供选择的范围广、余地大。迁都于此,有优越的先天自然条件,广袤待开发的廉价土地,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这里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具备建都的一切条件,而且是最优越的条件,应该是天缘地造的建都宝地。

但是,作为内陆盆地的资源也十分宝贵,按照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其他国家迁都到相对贫瘠的地方的经验,本着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促进发展、体现特色的原则,防止迁都带来的首都扩展效应。尤其是建设一个所谓3000万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诸多功能于一身的、国际性大都市的做法,笔者认为这是重沓大北京覆辙,是不可取的。

第二节 新都的设计理念

按照政治首都的基本架构,将中央及国家机关、人大、政协机关、解放军三总部机关、最高两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部委等的行政管理职能及用途进行建筑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统筹考虑,规划布局,体现特色。其基本设计理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

(一)建筑风格简洁明快。一是首都建筑要简单、适用、透明,真正体现中央政府的意志和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公平、公正、公开、廉政的初衷。所有办公场所建筑以中低层楼房为主,外墙一般不搞装饰诸如玻璃幕墙、大理石贴面等。内部不搞豪华装修,除个别场所外,一般均以木质地板或瓷质地板砖为主。所有办公房间要按照适用(职务、级别,岗位重要程度等)和透明

(能集中办公或联合办公的合并到大房间实行集中办公)的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和办事效率;二是建筑物外观颜色全部用白色为基本基调。白色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夏天可以折射阳光,降低室内温度),而且白色也显得明快简洁,象征中央政府工作人员清白廉洁、一尘不染的思想境界。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闻名于世的“花园城市”,从建首都一开始,政府就高度重视抓规划的制定,有专门的首都规划局。但它的城市规划不光是由规划局一个部门搞,而是由澳大利亚政府主持,发动全世界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帮助搞设计方案。1913年举行世界性的设计比赛,从137个设计方案中反复论证挑选,最后选定美国35岁建建筑师贝雷格里芬的方案。格里芬的方案之所以选中,关键在于规划的蓝图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长远性,与自然、与市情密切吻合,充分利用堪培拉的环境资源条件,考虑到首都发展的政治、文化特色,把城市建设与园林建设融为一体,和谐协调,体现了独特的风格。80多年前的规划,至今看来仍不落后,足以显现当初规划者的远见卓识。

(二)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一是整个城市布局按八卦图规划设计,鸟瞰就是一幅世界上最大的八卦图。

《太平御览》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异为木、离为火、兑为泽,以

类万物之情。有上图可以看到,八卦成米字状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圆形的双鱼图,像一个生生不息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指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时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人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难怪韩国也采用八卦图腾作为国旗图案,可见八卦的影响多么重大。

八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上古圣王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画出,它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后来周文王把八卦两两叠合,形成六十四卦并完成了一部最大的占卜书《周易》。有学者认为:“八卦”是中国古人通过自身类似ESP的感觉器官综合功能与混沌性思维的思辨所获的,是全面描述宇宙的唯一再简洁准确不过的完整原始理论、图式和数据库。

《周易》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现象,是政治家、统治者治国安邦的理论体系,是战略家、军事家指挥战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重要利器,也是民间普通百姓作为养家糊口、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重要工具。几千年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一幅由全世界

科学家通过几十年合作,运用最先进的卫星、红外、声波仪器勘测和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绘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 ,这幅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再通过运用三维的方式,把海底和陆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在一张平面图上表现出来,恰恰是这一代表人类目前对地球地理构造最深刻科学认识的地图上,显现出的地表地理构造和形态的图腾形象与真实面容,恰好揭示了中国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图腾的奥秘。按照八卦图腾反映的地球地理构造形态或者地理位臵,我们可以看到“乾,马首;(北美大陆)”、“兑,羊口(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处)”、“巽,鸡股;(俄罗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欧洲斯堪的挪威亚半岛处)”再由西向东排列艮、巽、兑、乾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

从八卦图腾其他卦位所对应的地球地理位臵的来看,《周易》八卦图中的震卦为龙图腾,龙图腾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条长达几万里联系各大陆板块巨大海底山脉体现的,龙图腾之首位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龙足,其位臵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入”字形山结处,如龙图腾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陆;坎,豕耳,系指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离,雉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底,坤、坎、震、离四卦都处在相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臵上,这样以南极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组卦象组合。 由此

可见八卦图腾的神秘之处。

图腾崇拜是人类远古原始社会广泛的文化共生现象,古代图腾文化又多与地理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就是集大成者。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如二进制、原子结构、生物遗传等学科理论,都可以从八卦理论和变化中发现与之对应的形态。因而人们曾经猜测《周易》八卦图可能是一个包含先进文明体系的数据库,人类如果能够找到开启的钥匙和方法,将使人类进步出现更大的飞跃。因此,如果《周易》八卦图的排列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态作为基础并为科学所证实的话,那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总之,八卦是我们的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光大。假如我们的新都按照此八卦图腾规划建设,那么呈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朝气蓬勃的真实画面。中央政府建在“乾”位、上位即天位,就是我们站在大地上,举头远望广阔的蓝天;下方坤为地,俯首看到的是养育我们的大地;东方离为火为阳,中华大地处于世界的东方,犹如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西方坎为水为阴为月,一轮明月挂在西方的天际,俯瞰着华夏民族大地。真可谓朗朗乾坤,尽在我中华民族掌毂之中,多么大的气势,多么地豪迈。

二是尊重先贤,继往开来。在双鱼图腾的中心远点雕塑孔子巨幅塑像,周围是中国历代伟人塑像长廊。象征着中国政府尊重先贤,敬仰先人,传承未来的伟大胸怀。同时,孔子作为中国和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推崇和瞩目,尊孔不仅是团结民众思想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对于重塑政府形象,建设和谐中国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体现中国传统习俗。重要建筑物要体现中国传统四平八稳、雕梁挑角等文化内涵,尤其是国家主席府和总理官邸,借鉴韩国青瓦台总统府的建筑格式,不仅大气、幽雅、防震、安全,而且体现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传统,古典而时尚,现代却不呆板,独特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独一无二,象征着中国党和政府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思想理念。 韩国青瓦台总统府主楼

青瓦台总统府背靠韩国颇具王者气派的名山——北岳山。据说,按照风水学的说法,北岳山左有青龙——骆山,右有白虎——仁王山,是从白头山蜿蜒起伏下来的朝鲜半岛山脉的中心地带,堪称风水宝地。因此,这里从高丽时代起就被用作宫地‚天下第一福地‛。青瓦台由位于中央的主楼、迎宾馆、七宫等部分组成。建筑外观各不相同,为了能突出韩国特色,所有建筑都是按照韩国传统建筑模式建造,看上去非常漂亮。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主楼屋顶上的青瓦了,青瓦和曲线型设计的房顶构成青瓦台的代表标志。

韩国青瓦台总统府远眺

青瓦台总统府前面是一块宽阔的大草坪,这里就是举行国宾欢迎活动和传统仪仗队检阅等活动的地方。穿过草坪,是青瓦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青瓦台主楼,是举行重大国事活动

的地方,也是接待来访外国元首或外交使节之地。主楼是一座两层小楼,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中国建筑风格中最漂亮的‘八’作房顶,挑高的屋檐上铺着韩国式的青瓦。青瓦与曲线型的房顶相映成趣,非常漂亮。青瓦台共用了15万张青瓦,每张可以使用100年以上。在主楼的左右两侧,还矗立着两座单层的别馆,显得格外别雅,与主楼相映成趣,艳丽夺目。主楼一楼为总统夫人的办公室、接见室、召开国务会议的世宗室和举行各项活动的忠武室及仁王室;二楼为总统办公室、接见室、举行授勋等活动的集贤室及会议室。此外,配楼还设有秘书室和警护室等房间。主楼的左侧是迎宾馆,这里是韩国总统接待贵宾的地方,这座建筑共有两层,由30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着,显得威武雄壮。前面的4根石柱是高度为13米、周长为3米的筒式柱子,一直延伸到二层。这四根柱子上没有一处接头,据说这象征着韩国人企盼统一的殷切之情。迎宾馆里装饰得金碧辉煌,地上铺着鲜艳的红地毯,豪华庄重典雅气派。有人比喻说:“这里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钓鱼台国宾馆。”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节俭的主旨。

一是扩建和改造南阳机场,提升和发挥郑州机场和洛阳机场的作用,首都不再建设新的机场。南阳机场是中国目前国内中等城市最大的民用机场之一,能起降包括波音737、空客等多种大型客机,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的专机都曾在此起降,而且其机场周边土地资源充足,价格便宜,发展空间广阔,完全具

备建设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国际机场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同时,南阳机场距离我们初选的新都位臵约20公里左右。从节俭的角度,由于它处于国家欠发达地区,土地、原材料、人工建设费用等比北京等大中城市相对低廉很多,可以节约数百亿的直接资金投入;从经济的角度,由于它处于国家的中心位臵,长期看不管是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是到各地视察,都可以省掉大量的费用支出;从便捷的角度看,该机场在1个小时——3个小时之内可以到达全国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达23个之多,十分便捷通达,是非常理想的。同时,南阳机场与其毗邻的东北部的郑州国际机场和西北的洛阳机场呈三脚架构,一旦南阳机场遇到特殊情况,郑州机场和洛阳机场即可启动作为补充,完全能够满足平时应对紧急情况和战时战争的需要。

二是新都不再建设摩天大楼和所谓地标建筑,只有用现代化设施装备的中低层楼房为主的楼房。建设高楼大厦从经济角度看,资金投入多,运行成本高。同样建设一平方米房屋,中低层建筑比高层建筑要多投入一倍以上的资金;高层大楼运行费用奇高,仅适用期间的诸如保洁、维修(房屋维修和电梯等)等各类人员的支出很多费用;从建设时间看建设周期长,同样建设中低层建筑,建设周期比高层建筑至少要多一倍以上的时间;从安全角度看,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大。美国纽约双子摩天大楼9.11遭恐怖分子袭击就是明证。纽约曼哈顿岛上的前世界贸易中心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的塔楼,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

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大楼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万多平方米。大楼的外墙是排列紧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显得十分大气豪华,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整个世界贸易中心约有5万工作人员,每天客人约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电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正是这个庞大的地标性,成了恐怖分子追踪的目标。顷刻间,两座庞然大物、数百亿的投资、几千生命化为乌有。

同时,从当前世界城市建设理念看,现在世界大城市都拒绝建设所谓摩天大楼作为一个地方或城市地标建筑和城市名片。中低层楼房不仅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及维护费用,而且对于楼房的维修及安全等都非常有利。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等都没有高层建筑,这代表了未来首都的建设方向,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三是以树木、草坪、绿地为主,不搞硬化的大型广场。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外事活动或欢迎仪式,在办公楼前的草坪上或机场举行。一个城市的品位高低、现代化水平的体现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宽阔呆板的大型广场。现代很少有人认为哪个城市里高楼多,广场大,就能显示大都市或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更不会有人认为是易居城市,人们崇尚自然、拥抱大地的情结正成为一种时

尚和未来。当今世界,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也并将成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绿色建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自然通风、节能技术、材料循环利用等)的设计将成为世界的主流,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关注场景文化、文脉,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和有灵魂的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世界建筑的大课题。吴良镛院士在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要以新的时空观驾驭建筑活动,就像中国古语“思接于载,视通万里”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以思想修养来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创造,弥合科学与人文的畛域。

我们评价现代首都或城市的一个标志除了具有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外,就是一个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的程度与质量。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和温室效应的显现,大型硬化的广场不仅投资高,而且浪费大。种植树木、绿地、草坪已经成为调节城市温度、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借鉴美国首都华盛顿接见外宾的做法,将欢迎外宾的地点放在“国家广场”及:国家主席和国务院办公楼前绿化的草坪广场上或机场,对于改善国家形象,树立务实的政府作风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主设计师,同时还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

苏联、中国(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梁思成先生)10个国家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的联合国总部,于1952年落成。联合国总部大厦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联合国总部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性不仅成为城市建筑的典范,也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成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建筑的榜样。

联合国总部大楼远景

四是新都所有建筑全部采用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和以节能环保材料为主的设计建设理念。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都运用现代科技和网络化设计与管理的理念,运用节能环保材料是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中央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方略,新首都的建设在这方面应该起表率作用。特别是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和日益紧缺,寻求新的能源如太阳能作为替代产品,已经摆在了世人面前,节能环保、可持续将引领世界能源的发展走向。新首都的建设要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超

前规划,如楼顶部安装太阳能板等,基本实现供电自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在节能环保、太阳能的利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

同时,21世纪的城市,也将是着力探索自然、社会及人文的发展,力求使新都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透出的一种智慧、一种气势、一种幽默、一种独具特色的神韵。这就是不仅仅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更侧重其功能及高科技特征。高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的福音,凭借着高科技,使得人们的知识与智力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也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就业方式,也正是我们新的首都的建设和设计方式和所倡导的理念。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费用支出,而且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符合“两型”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初衷。

五是整合办公场所资源,统一调配使用,实行有偿服务。整合办公场所资源,实行综合办公和公共场所的综合利用,职能相近或联系紧密的单位实行联合办公,会议厅(室)实行企业化管理,统一调配使用,有偿服务,是未来新都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的国家机关遍布北京市区,由于分散、相距较远,给工作和办公都造成诸多不便,使许多设施重复和浪费。新都的建设要按照职能相近、联系紧密、便于协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比如中纪委与国家监察部、国家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及司法部等均可在一栋大楼办公或在相邻的大楼内办公,实行企业化运作和管

理,有偿使用,使公共设施得到最优化使用。这样无形中压缩了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次数,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支出。

(四)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和国际惯例科学安排新都的建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习惯,参照国际惯例是新首都建设的重要理念。

一是政权机关坐落在“乾”(上)位置。国家领导人官邸、国务院总理府及办公厅坐落在八卦图“乾”的位置,坐北朝南,象征着掌控国家政权和心系民众的执政理念。左侧为国家领导人办公及官邸、中央办公厅、右侧为国务院总理府及国务院办公厅、而后是解放军三总部、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等依次排开。国家领导人、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军委领导人及办公厅(在第一排);中直部委、直属机关及随其后(在第二排),象征着跟着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针走和突出主次及领导被领导的含义。

二是监督机关坐落在“坤”(下)位。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官邸和办公厅坐落在八卦图“坤”的位置,与中央和国务院地理位置相对呼应,坐南朝北。全国人大的左侧是最高法院,全国政协的右侧是最高检察院,象征着对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现了国际惯例司法、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是国家外交部坐落在“离”的位臵(西部下位),外国大使馆坐落在“坎”的位臵(东部上位),与国外大使馆正好对应。象征着中国政府对世界各国的尊重、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和平友好对话与合作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按照职能相近(如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总局)、联系紧密程度(如国家工商总局、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利于工作衔接(如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所有办公场所就近安排、资源共享的原则以此类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

新都规划布局略图

四是借鉴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建设经验,节约办公资源。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合处东北岸的,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均设在这里。国会大厦建在被人称为“国会山”的全城最高点上,是华盛顿的象征。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个圆顶主搂和相互连接的东、西两翼大楼,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国会大楼里办公。这座白色大理石圆形建筑,是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届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白宫西厢房内,南窗外边是著名的“玫瑰园”。白宫正楼南面的南草坪为”总统花园”,是美国总统举行欢迎贵宾仪式的场所。华盛顿面积最大的建筑是波托马克河彼岸的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这种集中利用办公场所,节约资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美国首都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华盛顿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由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提议,1790年定为首都,1800年自费城迁都于此至今已200余年。华盛顿临近大西洋,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市区面积178平方公里,特区总面积6094平方公里,人口约55万,其中黑人约占60-70%。居民主要为

联邦政府官员、雇员及其家属。勤杂人员几占30%(大部为黑人),是美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

华盛顿原是一片灌木丛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间。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乔治.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当国会在纽约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建都选址问题引起激烈争吵,南北两方的议员都想把首都设在本方境内。国会最后达成妥协,由总统华盛顿选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长宽各为16公里的地区作为首都地址,并请法国工程师皮埃尔.夏尔.朗方主持首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新都尚未建成,华盛顿便于1799年去世。为了纪念他,这座新都在翌年建成时被命名为华盛顿。

国会大厦—— ‚国会山‛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美国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国会大厦建在被称为‚国会山‛的全城最高点上,它是华盛顿的象征。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个圆顶主搂和相互连接的东、西两翼大楼,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国会大楼里办公。白宫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圆形建筑,是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届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白宫西厢房内,南窗外边是著名的‚玫瑰园‛。白宫正楼南面的南草坪是‚总统花园‛,美国总统就在这里举行欢迎贵宾的仪式。国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有‚联邦三角‛建筑群,其中包括联邦政府机构以及国家美术馆、国家档案馆、泛美联盟、史密森国家博物馆和联邦储备大厦等。华盛顿面积最大的建筑是位于波托马克河河畔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

美国白宫办公大楼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坐落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白宫是一座具有100多个厅室的3层大楼,由主楼和东、西两翼组成。白宫的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大部份是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从白宫的正门进入主楼是大理石结构的门厅。大理石的墙、大理石的地板和许多大理石的柱子,气魄宏大,宽敞、明亮。四周墙上挂着20世纪美国总统的肖像。东大厅、绿厅、蓝厅、红厅和宴会厅依次相邻。东大厅是白宫中最大、装饰最富豪华气派的厅堂,长约24米,宽约11米,高约2.5米,可容纳200多人。这里有敞亮的落地长窗,光洁的橡木地板,巨型的水晶吊灯和烛台,桃木心木钢琴的琴腿上雕饰着四只金鹰,有18世纪名画家吉尔伯特.斯图亚特的传世名作--巨幅油画华盛顿及其夫人的全身像。同时这里也是美国总统及其家属举行婚丧大事的会场,有4位总统的女儿在此举行过婚礼,7位总统在这里举办过丧事。1945年,美国第三十二届

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后就停灵于此。1974年,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离职前夕,也是在此与他的助手们挥泪告别的。现在,此厅供美国总统举行宣誓就职仪式、记者招待会、酒会、圣诞舞会等使用。有时,逢节日和周末,也请文艺界和体育界的名流在此演出和表演。绿厅因以绿色基调装饰而得名,面积较东厅小得多,是第3任总统杰斐逊就餐之地。现在是美国总统的客厅,总统常常在此举行正式酒会。蓝厅因为肯尼迪总统夫人把白色墙壁改饰成蓝色而得名。它的窗帏是蓝色的,座椅靠背和座垫都是蓝色的,窗外的天空也是蓝色的。红厅主要是总统夫人招待来宾用。厅内四壁上的红绸水彩画同由斯图亚特画的麦迪逊总统夫人朵拉的红色肖像相辉映。此处有一总统贵宾接待室,以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格加以装饰,室内家具有一架1805年的法国枝形吊灯和英国1850年制作的红、米、蓝、金四色地毯十分名贵。

国宴厅是白宫第二大厅,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餐具著称。桌椅家具全为橡木所制,可同时宴请140位宾客,是举行国宴的地方。厨房在地下室,可用升降机将食品送到宴会厅。厅中的设计与装饰均采取19世纪初叶英国摄政时期的风格。墙中间悬挂着林肯的肖像。壁炉上方刻有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迁居白宫后的第二个夜晚所写的一封书信中的名句:“我祈祷上苍赐福于这座宅邸以及所有来日居于此间的人。愿白宫主宰者皆为诚实、明智之人。”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

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臶。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臵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著名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值得一提的是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池塘四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夜景

美国国会大厦由建筑师威廉.桑顿设计、修建,1793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为国会大厦奠基。1800年部分建筑开始投入使用。1814年,英、美第二次战争时,英国军队一度占领华盛顿,国会大厦被付之一炬。1819年重建国会大厦,1861年完成。后经不断进行修缮扩建,1950年建成之目前规模。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这座白色大圆顶的政府大楼通常被视为华盛顿的象征,也是电视中美国政治

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3000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美国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就在这里举行会议。南侧为下院,北侧为上院。大厦的北厢是参议院,南厢是众议院,两院各有小会议厅和许多大小房间。此外还有雕像厅,里面是几十座美国各州历任议员的巨型雕像。白色的国会大厦被草坪和树林环绕,远看犹如被臵放在绿绒毯上的象牙雕刻。国会大厦从外面看上部是一个大圆顶,顶上还有一尊自由女神像,这里是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大厦里最值得看的是雕像厅,里面是几十座美国各州历任参议员的巨型雕像。

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鸟瞰

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波托马克河畔的阿灵顿镇,从空中俯瞰,这座建筑成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占地面积235.9万平方米,大楼高22米,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当时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1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可供2.3万人办公。1947年9月,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建立的国防部开始在此办公。从此,五角大楼便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称。楼里除国防部机关外,还包括下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军三总部。五角大楼一层有银行、邮局、书店、诊疗所、电报局等。二楼有“国防部灵魂”之称,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此办公。办公楼铺有金色地毯,人称“金厅”。国防部长办公室

和陆军部在三楼。三楼以上,为海军部和空军部。1993年5月12日美国内政部把五角大楼定为国家历史标志。现在人们把“五角大楼”作为美国国防部的代称。五角大楼具有防火和全空调功能的、能容纳4万人办公的行政大楼。造价达8700万美元,共拥有17.5英里(约28公里)长的走廊、7754扇窗户的庞然大物。

(五)打造全新的新都办公环境,从源头上切断和杜绝首都人口的增长。

有人对新都的建设提出诸多建议和异议,而笔者的观点是:未来的新都,将是一个小而又小、环境特美,真正体现小政府、大服务理念,高度集中、浓缩、开放、透明、前沿的中国政府办公首善区。说到底就是新建一个没有任何干扰和负担的、完全超脱的中央和国家行政机关的集中办公的场所,一个国际化、现代化交流的(向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那样)东方政治中心。向联合国总部一样,就是一个中国政府集中办工地,各国政要、大使探讨的沟通交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较少和杜绝由此产生的诸如各种腐败行为、教育不公和人口的过快增长。

一是新都不再设立普通高等院校。近些年来围绕着首都高校引发的议论太多,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教育不公现象都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衷的话题,不仅引发了国民对首都占有较多优质教育资源等诸多矛盾和不适之辞,而且也是造成首都人口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央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路,而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能够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社会。教育在这个问题上首当其冲,具有调节利益关系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人都期望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这实际上就是给各种利益群体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发展的机会。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硬着头皮或不惜万金、削尖脑袋往北京城里钻,就是因为北京有太多的诱惑力、有太大的资源优势,其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教育不公的现状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每年的高考,由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占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着太多的优惠待遇;另一方面是中西部广大地区人多、优质教育资源少,致使形成尖锐的矛盾。比如2008年全国高考,北京文科本义分数线515分、本二502分;理科本一502分、本二455分。上海文科本一471分、本二428分;理科本一467分、本二399分;而在河南,文科本一557分、本二513分、本三480分;理科本一563分、本二517分、本三480分;湖南文科本一581分、本二537分、本三477分;理科本一536分、本二482分、本三422分。从以上一组在不同地方划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一个人所在的地方、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实际是多么地不公平。同样是一个学生,如果是在河南或湖南,整整差了一个级次,即使能上的大学与北大、清华这样的一类大学相比,不管从教育水平和师资质

量等等诸多方面都有太大的距离,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教育不公!由此,一个时期来,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怪现象,人们为了获得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一是都变着法托关系找门路,二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北京人,三是把孩子都训练成考试机器。有专家呼吁,如此下去,中国的人才将变成了一批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成了考试机器。专家呼吁,这是十分危险的。

有关部门曾对中国教育公平进行的调查发现,近八成的民众对中国教育现状不满意,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52.5%和29.8%。其中,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满意度要低于后者8个百分点。同时,在评价教育的重要性时,分别有52.3%、57.9%和45.1%的受访者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社会地位”、“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个人发展”的首要帮助。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国家今后应处理好教育发展和公平之间的统筹协调。

如何处理好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教育如何保护不同利益群体的教育机会的公平,如何给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在现代尊重知识的今天,读书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作为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

所以,新都不再设立新的高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起码给了国民一个感观上的印象)官员为子女上学引发的教育不公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 第19卷 第2期 2000年6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 L RESEARCH V ol. 19, N o. 2Jun. , 2000 文章编号:1000-0585(2000) 02-0141-07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 影响的个例研究 满志敏, 葛全胜, 张丕远122 (1. 复 ...

  • 有效性分析
  • 有效性分析范文与提示 1,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 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 瓶颈逃走.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 ...

  • 历史名流: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政治博弈(图)
  • 历史名流: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政治博弈(图) 2016-12-28 22:02阅读:8,657 节选自<历史名流:虚实之间的人物传奇>,中国工人出版社 X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是生意经,同样也是政治术.矫枉过正,这个词似乎带有贬义,可是在政治生活中,有时却偏偏需要这 ...

  •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 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 ...

  • 教案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教案
  • 作者:丁晓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选修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课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一.课时.课型等 1. 年级:高一 2. 科目:历史 3. 授课人: 4. 课题:3.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5. 课时:1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孝 ...

  • 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上)
  • □记者 孙钦良 迁都历来是大事,但是,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曾迁都洛阳,正史对此很少提及,以致民间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 那么,这次迁都的原因及过程如何?在洛阳10个月,他们又做了什么?现在,让我们揭开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1 情势所迫,仓皇迁都 事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值多事之秋. ...

  •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四单元 知识框架 试题
  • 一.单项选择18个 1. 与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无关的时间是( ) 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9年 2. 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 )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诸葛亮 3. 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赤壁 ...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 (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 ...

  •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 选修一教学设计: 编号1:3:1 总 主备人 张杰 备课组成员 郭元花 盛杰 张杰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课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课时是本专题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其中,均田制.迁都洛阳是本课的重点知识. 2.解析:孝 ...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75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开始使用天然火 约1.8万年前 北京山顶洞人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