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2017-03-20 期投网 cnqhtz cnqhtz

作者:张毅学员、复旦哲学16级常务副班长、某知名证券公司策略分析师

来源:“浒山投资”公众号(ID:hushaninvest)

作者前言

几年前偶然读到《传习录》,此后对王阳明佩服不已,某年巧合,与复旦哲学系一友一起去参观了“龙场悟道''的贵州修文县阳明洞,也为今日之复旦哲学二年之旅结下了缘。此为两天学习之随笔,错误不少,恳请不吝赐教,闻过则喜。

这两天,都沉浸在王阳明的学习之中,王阳明一生,事功累累,算是儒家中立德、立功、立言三条都极有成就的一个人。当然,王阳明跟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圣贤一样,都是圣之时者也,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从耶稣、释迦摩尼、到孔子、马克思,当然,大部分人在生前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谓主义,其最为得意的作品也都是无意间出来的,或者弟子后人编辑的。

一、为何要学习阳明心学

学习心学,对于当今之社会情况尤其意义。首先,心学乃安心立命之学,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学说,学习它不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为了解决安心立命之问题。处在当前:欲望过度、重利轻义,精致利己主义太强,缺乏荣耻心,缺乏互信的中国,如此的经济成就的代价巨大。各个阶层都缺乏幸福感、缺乏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国人由物质不满足的时代进入精神不安宁的时代。更有必要学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以回归本心。另外,而对于做投资、做学问,不是设想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是从活问题和活材料里,朝夕寤寐以求一点心得。也就是把人生问题、投资问题、以及对社会认识的问题统一的思考。从做法上来讲,既要肯定向上的态度,但又不能只求于外,还需要修心。

二、阳明心学产生之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

首先,为何有王阳明之心学,乃是中国文化随着社会不断演变的结果,其产生有背后的必然性,窃且斗胆简要梳理一下其脉络。

中国历史,按照唐德刚的划分:为封建时代、帝制时代、民治时代。人类是群居动物,在社会行为上也是适用丛林法俄,残酷自私、好杀好色好货,个体之间如此,群体之间也是如此。如此,部落之间战斗,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割据。而周王室也就是一个西北比较彪悍的部落而形成。

此后经历春秋战国之数百年的战乱,先秦诸子面对战乱不休,进行了第一轮大思考,产生了百家争鸣之状况。孔、孟、老、庄、荀子、韩非子以及公孙龙等各自提出一套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这也是中华文明为早熟之文明的璀璨的一面。

而后到秦始皇,又进一步靠武力消灭封建,建立帝制,形成中央集权的文官制度,这一制度延续二千多年。

总结起来,我们的制度的脉络:部落——以封建土地制度的前秦时代,以自由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文官制度;缓慢形成中华民族的大熔炉,直到明清的改土归流都是这个过程的延续。

从秦到清,帝制时代的中央集权文官制度的核心:三纲五常、三考取士等;近代150年开始一变再变;目前的形式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穷则变、变则通,只要不通,就要一直变下去。总会到一个通和定型出来。当然,改变的方式则分为武改和文改,也就是革命和改革的却别。

以上的三大段的划分简述了历史背景,但各种学说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土壤。秦比较短,二世而亡,焚书坑儒是维护大一统的统治的一个标识。经历战争,汉而建立。

汉初:皇帝笃信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主要原因是经历了大战乱,民心思安,少折腾。当汉朝站稳脚跟、经济发展之后,文化上就变为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建立典章制度,当然,其本质是外儒内法。

东汉末年:礼坏乐崩,大家重新回到对道家的思考,进入魏晋,进而不断出世,玄学盛行。此后,儒道互补格局形成,讲经(原则)又讲权(权变),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当然,也容易演变为以权变经,即丧失原则。)

外部的佛学在东汉末年来到中国,大量佛经中的翻译保留了音译,说明当时缺乏相对应的汉语,直到唐代,佛经基本达到汉语表达的程度,觉悟、因果、业力、缘分等等产生,说明已经中国化了,禅宗就是代表,其法门:修心、修智慧、教外别传、不著文字、见性成佛等。

再到宋明时代得新儒学,朱熹、二程为代表。再到清代考证学。晚清时代,外患寇门:才有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戊戌变法---民主共和;群雄共起、逐鹿中原、战乱不休。直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建立新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为代表,胡适的价值:在于突破了实际上董仲舒、朱熹等人制造的儒家的瓶颈,而重新实现思想的自由,形成了类似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是一个通人兼专家,但比较各个专业的人都不够专,但别的专家对其从各个角度批评则只能管中窥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简述文化大背景,为了说明中国的文化简单历程和中国儒家从孔子到王阳明心学的演变。

西方重知识,人了解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之后,才能安排自己的人生。中国重人生,过去、现在、未来。孔子提到了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就是如何安顿无限心的问题,因为名利财货都是有限的,有时而穷。孟子虽然没讲心,但基本要素都举办了。恻隐、羞耻、辞让、是非。心乃此四端的来源。

后来的禅宗的产生,也是与此理论基础有关。禅宗: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禅宗的经典对话:我心不安、乞师与安;欲求自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境。(心与念的区别)念由心起。王阳明的私欲之弊即来源于此(佛家说的妄念:贪嗔痴)。在《传习录》黄直篇里,讲到: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逃避,而是还之以仁义。实际上,还是属于儒家的仁的范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恰当关系,善!而且还是入世的。这就是王阳明依然是儒家的重要原因。

再简述心学与理学的区别:理学:花有花之理、叶有叶之理。性: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理---器、形式---材料)理在事先、理在物先。格物:从个别事物得到一般规律,格物之性,得物之理;物之性在物之理,结论:性即理。从性之理到心之理:心即性,性即理--心即理(典型的三段论)。存天理,去人欲。做事情要符合天理,又要遵从内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三、阳明心学之主要理论观点

王阳明立志做圣人,永远在往他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不断验证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主要理论有三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天下万物,各有其理,格物:要理解一事一物的理,理解了天下事物以后,便能融会贯通。每个人心中都具备圣人的品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而心:本心,心之本体,心是身体的主宰,主宰人的视听言动。心是喜怒哀乐的情感。假设:心是向善的(注:向善非本善,善是价值判断、是后天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才产生的)。宇宙的原理,和我们心的本质是一致的。要大其心,唯有明白了自心的本质,即世界原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开显本心,即行为体现人最本质的善,也就是天道。去私欲,理更明,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就如同镜子一般,但能如实反馈事物,如实处理我们的日常事务。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思想意识的流动也是行。知识的过程必定是实践的过程中来实现的。是否真知,心向往之才是真知!这才是行之始,真切、笃实的知才是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代表了人的存在的表象;做作为人之本,是“仁”在内心的建立。自身的表达,是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完成的。走向通往圣人的道路之中。而朱熹的格物致知:格物:要理解一事一物的理,理解了天下事物以后,便能融会贯通。了解了分殊之理,最后明白具体事务的本质之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最后上达与“一本之理“。王阳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所有的过程是一个整体)标准就是在于是否合乎自己的本心;本心即是天理,即是正。朱熹强调知识与探究;王阳明强调道德实践。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更强调“我”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附录:《传习录》阅读笔记

天下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炫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返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起之。

徐爱篇

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唯精是唯一的功夫。

陆澄篇

在事上磨练,才能立得住,才能静亦,动亦定。

从下学里用功自然能够上达 ,不必另找早上达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立志用功,就像种树,只作栽培,不管树叶,只要栽培得好,还怕没有枝叶花实?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是人情,视听言动,贫贱富贵患难死生是事变。关键在慎独:就是一个人时要严格要求自己。

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能有清明平和之气聚合散发。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唯此养的心体正者能之。

薛侃篇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有。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份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情况洒脱,何等简易。

陆原静篇(喜欢研究佛教,对比儒家)

无需刻意追求宁静,良知本来就是出于既运动又宁静的状态。

良知不能避免物欲的蒙蔽,所以需要学习、练习。中和、寂静、大公无私,还没有完全体现,是因为蒙蔽未曾清理干净,良知存养还不纯。

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起始,对于明白天道的人来说,可以默默体会,但无法用言语表达。

必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之私,这就是做圣人的功夫,那就要私欲产生之前防范它,私欲产生之后克制它,这就是《中庸》里的“戒慎戒惧”,《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功夫。

“欲求宁静”、“欲念不生”两者本身就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良知只有一个,本身就是静的,也是动的,所以一心只在良知上,就会彻头彻尾、无始无终,也就是佛家说的前念不灭,后念不生。(注:也就是相似相续、非断非常)

人性只有一个,仁义礼智是人性的本质,聪明睿智是人性的禀赋,喜怒哀乐是人性的情感;私欲、客气是人性的蒙蔽。本性有清浊之分,蒙蔽有深浅之分。良知就是道,良知在人心,一些人如张良、董仲舒、诸葛亮等天生资质明亮,物欲牵累比较少,所以良知发挥运行比较好,自然离道比较近。

所谓“知学”,就是专心在良知上用功,但有得人兴趣广泛,受到别的东西的影响或迷惑,所以有时候符合道,有时候偏离道,就没办法达到纯粹的境界;然而,倘若能够明白这点,就是圣人了。(圣人是有弹性的,不是处女座,没有强迫症。)

快乐是人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的快乐是有区别的,但也不外乎七情之乐。虽然君子“戒慎戒惧”,但即使遇到“大忧、大惧、大惊、大怒”的时候,只要反身自求,就能感到本身的快乐。所以,无需在外单独追求快乐。

欧阳崇一篇

致良知不在于多闻多见,而在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里的“择”和”识“。

集义也是致良知: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得其宜,所以,集义也是致良知;君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都是致良知。

君子不必担心别人欺己。自信真诚,则心如明镜,则至诚之妙自能体会。

罗整庵篇

用身心讲学的人,对现象和本质的把握,确实都是来自于良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其实都是一回事,学习、修行,本无内外之分。

聂文蔚篇

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谓良知。

学习诗歌:整容定气、晴朗声音,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平和。

学习礼仪:诚心肃虑、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之则礼貌习熟、德行坚定矣。

授课:不在多,但贵精熟,常使精神力量有余而无厌苦之患。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诵诗书。

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陈九川篇

需要:静亦定、动亦定;人需在事情上磨练,而不是一味好静。

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

与朋友论学,需要委屈谦下,宽以居之。

只追求博文多识,就像囫囵吞枣一样,最终消化不良。

黄直篇

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逃避,而是还之以仁义。

黄修易篇

修行就像用功,时间久了,才能像浑水一样,不断沉淀,变为清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读书、弹琴、运动等都是用于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

人若是从根本的良知上用功,那么随便别人毁谤、欺负、都是得益、进德的资本。(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

钱德洪篇

立志:做圣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知昼即知夜;养心;

圣人并不注重预知未来,只是遇到事情随机应变,通晓规律。


相关文章

  • 1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自动保存的)
  • (写文章:工作世界" 和" 生活世界) 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职业) 从善治到治善:大学德育体系建构与反思(大学德育创新)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道德关怀与大学生德育生活 传播学视角下的思想教育(德育)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职业角色 ...

  • 论王阳明以_良知_为本的道德哲学
  • 2003年第1期第18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 NA L O F T SI NG HU A U N IV ERSIT Y (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No. 1 2003V o l. 18 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 ...

  • 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与"中国形态"
  • 作者:樊浩 教育研究 2013年06期 道德教育的"中国形态"到底是什么?笔者的观点是:"'精神'形态". 这一追问关涉困惑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诸多难题:在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到底还有无"中国",能否"中国"?在多元文化. ...

  • 浅谈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 浅谈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宁波大学 王瑞 一.引言 明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商业经济日趋繁荣.赋税增加了国家财富,从商也为古人拓展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物质生产领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思想意识领域变化,主要反映在当时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开始动摇,不仅&q ...

  • 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
  • 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 章小谦(浙江大学教科院,浙江杭州,310028) 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总第 90 期) 课程是现代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几乎所有谈论教育理论的书籍都要涉及到课程 ...

  • (史家说史)冯友兰:不得不说的中国哲学史
  • 编者:史家说史系列,是要用易懂好玩的方式介绍著名学者的观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名鼎鼎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总要更靠谱一些.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

  • 讲求方法:来自西方哲学的启示
  • [摘要]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与反对用西方哲学剪裁中国传统思想的态度并不矛盾.之所以要重提方法论,一方面方法论是哲学的命脉所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上对方法论的自觉不够.哲学上的学,需要一种术来建立,它就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思想论证的功夫.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包括不同层次.首先是学习关于方法的理论,即对哲 ...

  •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
  •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 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 [摘要]佛道因不追求集体行动而被朝廷宽容,信仰上帝会被统治者疑心有政治诉求.神圣性和宗教情怀的丢失造成儒家今天的困境,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 [编者按]7月以来,由腾讯思享会策动的"上帝在中国"之讨论,引发 ...

  •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 其实这句话,我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差不多就得了.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 能做到不偏不倚.不骄不躁.无欲则刚.客观冷静.量力而行.自知者明.修己复道.顺应自然的人太少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