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测定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4月6日

姓名张行润系年级2009级生科4班学号[1**********]7同组者于潜 科目生物化学实验题目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测定仪器编号105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pH对酶活力的影响

2、 了解什么叫最适pH,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PH值对酶反应活力的影响:

1、 酸或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酶的活力丧失,这种丧失活力可以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对可逆的来说,改变PH值后可使活力恢复。

2、 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分解成产物。

3、 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和它结合。

4、 酸或碱影响底物的离解状态,或使底物不能和酶结合。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各种酶的作用都有一个最适合的PH值范围。

最适pH 酶的催化活性与pH环境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具有活性,酶活力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用酶活力对PH值作图,往往是钟罩形曲线。最适合的PH值还随着底物浓度、温度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确定最适合的PH值应在所实验的条件下测得。

需要注意的是:

1.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常数。不同种类的酶其最适合的PH值范围不同;

2. 同一种酶,来源不同,其最适合的PH值也有差异;

3. 同一种酶由于作用底物不同,酶最适合的PH值也不同;

4. 同一种酶作用于同一底物,随着温度等条件变化,最适合的PH值也有变化。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溶液中则为5.6。总之,不同的酶在不同的PH值范围不仅稳定性不同,而且活力也不同,在最适合的PH值内活力最强,这是酶的一个重要特征,要仔细控制。

三. 实验器材

电热恒温水浴锅,旋涡混合仪,电炉,电子秤,试管10支,试管架,100mL容量瓶,小烧杯,移液管(1mL,2mL,5mL,10mL),三角瓶7个,胶头滴管,玻璃棒,白瓷板,洗耳球

四. 实验材料

1. 0.3%NaCl的0.5%淀粉溶液100ml(新鲜配制):称取0.30gNaCl溶于80mL水中,电炉加热煮沸,加入0.50g淀粉溶解至澄清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L

2. 0.2mol/L Na2HPO4溶液 200ml

3. 0.1mol/L柠檬酸溶液 100ml

4. 不同浓度的唾液淀粉酶(1:100,1:200,1:400···)

5. 碘液

五. 实验步骤

1、 不同PH缓冲液的配制:

2、 唾液的获取:

蒸馏水漱口后在口中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即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酶的失活,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将此液体置于冰水中冷却;

3、 确定最佳保温时间:

取3支洁净试管,分别加入0.3%NaCl的0.5%淀粉溶液2 mL,然后加入PH6.8的 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3 mL,分别加入稀释不同倍数的唾液淀粉酶各2 mL,充分摇匀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并计时,每隔1min用滴管取1滴混合液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为橙黄色时,为水解完全,为进一步确定保温时间,应加1滴碘液至试管中,若为橙黄色时表示反应完全,记录所需保温时间。最佳保温时间应在8—12min左右,若偏差太大,应该加以稀释,因此要掌握好唾液淀粉酶的稀释浓度。

4、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取7支干净试管,编号后分别加入0.3%NaCl的0.5%淀粉溶液2 mL,然后分别加入第一步中配制的PH5.4-8.0的 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3 mL,37℃恒温水浴10min后,先往4号试管中加入2ml稀释过的唾液,摇匀后并开始计时,此后每隔1min向下一个试管中加入2ml稀释后的唾液并摇匀,均放入37℃恒温水浴中,待各试管均加入唾液后,等计时到达最佳保温时间,将4号试管取出并滴入一滴碘液,混匀后观察颜色变化,此后每隔一分钟按刚才加入唾液的顺序将试管依次取出,均加入一滴碘液,混匀后观察颜色变化,并做记录。所加试剂如下表所示:

六. 注意事项

1、 摸准保温时间是实验的关键,用滴管取保温液前后,均应将试管内的溶液混匀,取出保温液后,滴管仍放回试管中一起保温,以减少实验误差。

2、碘液不要过早的加到白瓷板上,以免碘液挥发,影响显色效果。

3、加入碘液后,立即摇匀,保证酶液与全部淀粉液接触反应,才能得到理想效果。

4、依照分子量算所需溶质质量的时候因结晶水的不同应按试剂瓶标签上的计算。

七. 实验结果

颜色由深到浅,再到深,最适pH6.8,颜

色最浅,近似焦黄色。如下图所示:

八. 分析讨论

在本实验中,最佳保温时间是关键。此

外,碘液的浓度也直接关系着实验结果的准

确观察,若本实验中配制的碘液浓度相对而

言比较高,碘液的颜色将实际反应的颜色遮

蔽,导致实验结果不能准确观察,为解决该

问题,可将碘液稀释后使用,从而得到清晰

的颜色梯度。

本实验中可能导致结果误差的原因有:

1. 在确定保温时间时未将滴管一起保温,导

致实验误差;

2. 在配制不同PH缓冲液和测定唾液淀粉酶

最适PH中加入试剂时若未混匀,将对实

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3.

碘液过早的滴加到白瓷板上会导致碘液

的挥发,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图1: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结果图 (从左到右为1-7号试管) 从左到右依次是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PH5.4-8.0所配置的溶液,从左到右颜

色先变浅后变深,其中5.4的颜色最深,因

为偏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酶活影响更大一些,

PH6.8的试管中颜色最浅,由此可得出人的唾

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


相关文章

  •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实验方案
  •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组员:李艳 高雅华 毛秋丽 实验原理: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2].碘液与淀粉及其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即:淀粉(蓝色) 紫色糊精(紫色) 红色糊精(红色) 麦芽糖及少量葡萄糖(黄色).[3] 利用朗伯-比尔定律[4],用分 ...

  • 食品化学实验
  • 实验一 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一.原理 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麦拉德反应开始,以无紫外吸收的无色溶液为特征.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还原力逐渐增强,溶液变成黄色,在近紫外区吸收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糖醛(HMF ),以及发生健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 ...

  • 生物化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2.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的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2.实验要严肃认真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并把 ...

  • 淀粉与碘的颜色反应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
  • 第24卷第3期 2005年3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24No.3 Mar.2005 淀粉与碘的颜色反应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 江培 , 陆 红, 何正平, 吴忠良 (复旦大学生物科学教学实验中心生物化学实验室,上海200433) ...

  •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
  • 摘 要 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 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 ...

  •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题(带答案)
  • 生 物 实 验 题 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 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处. 3.将玻璃盖在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侧 ...

  • 七年级生物课时作业
  •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基础训练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主要生活在 洲的热带丛林.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 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2.由于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 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 ...

  •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
  •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目的要求: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练习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1,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小心地置于实验桌偏左侧,依次辨认各部分结构名称 (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转换器 (2)光学部分: ...

  •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实验基本技术操作 一.实验目的 (一)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清洗方法. (三)学习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方法基本上是化学的方法,用定量及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