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模式建构_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领域

s社会工作

ocialwork

社工方法

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模式建构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领域

徐选国陈琼

10008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摘要]成长小组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特殊的优势,与青少年群体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紧密结合。本文从这一潜在契合点出发,首先对成长小组相关知识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社会特征,进而阐述了成长小组运用于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所具有的优势,最后探索了一条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和策略,以期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成长小组[中图分类号]C916

青少年社会工作[文献标识码]A

模式建构

[文章编号]1672-4828(2010)07-0053-03

成长小组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小组工作的重要形式,已在许多领域和机构得到运用,并且取得较好效是人的一果。青少年群体是一个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生中最不稳定的群体,其充满了发生灾祸的可能,也有着对未来最乐观的憧憬。将成长小组的优势与青少年群体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借助小组同伴群体力量,促进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的改变,无疑是现阶段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手段。

一、成长小组概述

的指导下,以有经验的方式引导和带领组员互相沟通、互动、融合,促成组员发现自身问题,并通过集体或他者的力量走出困境,最终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小组成员地位的主体性

在小组过程中,特别强调组员的主体性地位。成长小组主要服务对象不是社会,而是小组成员;服务手段不是治疗,而是自我探索。成长小组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成长(刘梦,2003)。因此,强调组员的主体性地位,即是指要尊重每一个组员的独特性,要以每一个组员的自身潜力和价值为源泉去寻找改变实现其发展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组员现状、

3.活动内容的专业性

成长小组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面向更多的群体,但其主要活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活动内容的专业性。动内容集中于人际交往、问题解决、沟通方式、价值观念、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等成长性主题之上,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了解自我、发掘潜能、实现自我。因此,在准备活动内容时,社工人员需要精心设计,以保证所设计活动内容更加适合其面对的小组成员。专业的活动内容既可以保证成长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其专业价值和功能,又可以保证成员之间更好的互动和沟通,进而促进组员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

4.评估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一)成长小组内涵界定

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权威的界定,刘华丽将成长小组界定为:凡通过小组形式,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运用有目的的小组经验,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动与彼此成长的活动,都可称为成长小组(刘华丽,2003)。该定义界定的较为宽泛,本文所指成长小组,侧重于强调小组成员的主体性以及其对小组成员的发展性和教育性功能等方面概述。

(二)成长小组实施原则1.社会工作者角色的主导性

在成长小组开展过程的始终,包括从小组策划、组员筛选、活动实施,再到效果评估等方面,社工人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所说主导性,并不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小组过程中要具备强有力的控制力,也并非指他们处于中心地位,它指的是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社工人员,在专业价值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作者简介]徐选国,

陈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工

2010年第7期下

53

s

社会工作

ocialwork

社工方法

成长小组的开展必须保证活动评估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有效性是指,社工人员要借助合适的工具对所开展活动的全过程、组员参与活动的变化情况、组员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小组整体目标的实现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性是指,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实施过程评估、结果评估和目标评估。只有及时、有效的评估,才能保证小组活动开展的价值和功能所在。

二、青少年常见心理—社会特征

(一)同伴群体作用巨大。青少年期被喻为个体心理发展的

“断乳期”,这一时期,青少年个体呈现出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青少年逐渐地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伴中去。原因在于,同伴群体间有着共同的亚文化、有着相似的话语体系、

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等,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得同伴关系成为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群体交往具有以下功能:同伴关系的文化传递和行为发展功能,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同伴关系的情绪性功能2003),同伴交往对个体的发展性功能等。因此,在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务必需要注意到同伴群体的功能。

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不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也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对同伴群体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同伴群体的正面功能。

(二)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群体在心理上逐渐成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的主体性意识不断提高,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也愈加强烈,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各方面自主能力不断提升。因此,

根据青少年自主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显著特征,可以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巨大潜力。

(三)社会化显著发展。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郑杭生,2003)。社会化伴随每个人的一生,青少年群体以预期社会化为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社会化是青少年以后人生的指路石。因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青少年群体所具有的社会化目标是塑造其健全人格的关键要素。

因此,这种从初始社会化向预期社会化发展转变的过程,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发展的显著特征。

(四)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与青少年社会化显著发展相对应的是,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群体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行动能力,要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设计和规划,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条件来验证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由于青少年不断探索和思考自己的人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为实现人生和价值创造条件,因此,才显出他们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充满生机的姿态。

三、成长小组运用于青少年群体中的优势分析

54

2010年第7期下

克莱因(Klein)提出小组工作具有八个方面的功能和目标:康复、能力建立、矫正、社会化、预防、社会运动、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黄梅,2008)。成长小组作为一种重要的小组工作形式,同样具有这些功能,笔者结合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归纳出成长小组对青少年群体具有以下功能:

(一)成长小组可以发挥同伴教育功能

所谓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近年龄、相同性别、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徐刚,2002)。同伴教育具有以下功能:(1)比其他方法成本低,效果更好;(2)同伴是信息的可靠来源;(3)能使受教育者获得进步;(4)它应用人们习以为常的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非常自然;(5)同伴在传授信息方面比专业人员更有优势,因为人们更认同他们的同伴;(6)同伴能充当正确的行为典范,影响受教育者;(7)也同样会使同伴教育者受到教育;(8)能实现其他一些教育方法难以被接受的教育;(9)用来教育那些运用传统教育方法难以接近的人群;(10)同伴与受教育者的持续接触能强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C.Tumer,J.Sepherd.,1999)。成长小组的一大特征就是将具有相似年龄、相似经验和背景的人组织起来开展活动,以期实现个人和集体目标。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成长小组活动,可以起到同伴教育的功能,能促成青少年群体的归属感,有利于培养较高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因此,对青少年群体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来说,开展成长小组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成长小组可以推动青少年进行自主教育

自主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国内尚未得到普遍推广。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把自身当作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培养和增强自己独立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张寿,2007)。笔者曾经将自主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总结如下:自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自主教育的双重教育功能、自主教育吸取了同伴教育的诸多优点、自主教育能提升大学生品质、并为其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徐选国、

王荣、姜峰等,2009)。成长小组以组员为主体,以组员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主要焦点,强调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和地位。因此,成长小组这种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的新型教育形式是适合现阶段该群体特征的可行手段。

(三)成长小组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成长小组可以为组员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许多青少年由于意识觉悟能力受限,不能正确对待其所面对的纷繁社会环境,因此容易走向歧途;通过成长小组活动,组员可以学到焕然一新的思维方式,可以激发青少年个体成功的欲望和动机,也可进一步增加其实现自身目标的行动力。由此,这种成长小组活动,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青少年通过成长小组活动,不仅可以改变自身困境,帮助周围人群走出窘境,而且

(张茜,

可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创造条件,以把自己塑造成为新时期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

成长小组的上述三个方面优势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社会特征紧密结合,因此,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成长小组教育活动,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纳的新型教育策略,同时,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活动,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领域。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实践模式建构

(一)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社工人员,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首要构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不仅局限于大学生群体,而是涵盖处于青少年期这一阶段的所有青少年个体及群体。因此,许多除了学校以外的领域,要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显得十分困难,首要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指导,尽管有的机构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但是开展活动的教师一般是心理学专业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背景。因此,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缺乏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指导,从而难以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和功能。由此,面对现阶段纷繁复杂的青少年问题领域,不同领域内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社工人员对成长小组进行科学指导,是保证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顺利实施的首要构件。

(二)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计划书,是有效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必要构件。对于具有不同问题的青少年群体或者个体,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成长小组实施前,应该精心设计小组工作计划书,应该十分明确组员需求,以通过适当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实现自身角色转化,学习新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并为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铺垫。许多机构不能有效开展青少年相关培训教育工作,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有针对性对待青少年个体特殊性,而将报名参与培训的所有青少年一概而论,采用惯常的培训手册来开展工作,青少年的受益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保证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成功开展,科学合理的小组计划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借助小组作业、关注组员心理变化,是成功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关键举措。开展成长小组活动,要以小组组员为活动主体,保证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同样地,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也需要注重青少年个体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成长小组活动过程中,

要时时以青少年为中心,洞察其内心需求,挖掘其潜在优势。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在活动中认真引导,活动后严格布置小组作业,以及时了解组员心声,把握其心理变化轨迹,保证下次活动对不同组员的不同想法给予疏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认知,以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可以说,只有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为中心,时时关注其内心需求和心理变化,并在后面活动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是帮助青少年成功走出困境、顺利实现目标的关键举措。

s社会工作

ocialwork

社工方法

(四)借鉴有效经验,进行科学评估,是有效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补充。要保证成长小组活动开展质量,科学的评估是必要补充。我国目前尚未将成长小组有效、普遍运用于相关领域,因此,一方面应该竭力从自身入手探索新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要懂得借鉴国外及我国港台有效经验。在对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可以在活动中期进行中期评估以及在活动结束进行总体评估;同时,要保证评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就需要借助一些具有科学依据的评估工具,如一些标准量表的使用,也要借助一些硬性指标才能保证评估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华丽.浅议成长小组的社工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1):33-37.

[2]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茜.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1):37-39.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3.[5]黄梅.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0-22.

[6]徐刚.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

2002,(3):183-186.[7]C.Tumer,J.Sepherd.Amethodinsearchofatheory:peer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J].HealthEducationResearch,1999,14(2):235-246;

[8]张寿.关于自主教育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23-26.

[9]徐选国,王荣,姜峰等.大学生艾滋病宣传自主教育活动初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4):227-229.

TheModelConstructionofGrowthGroupin

SocialWork:ANewFieldinthePracticeof

SocialWorkforYouth

XUXuan-guoCHENQiong

(SchoolofSocialWork,ChinaYouthUniversityforPoliticalSciencesBeijingChina100089)

Abstract:Asanimportantapproachofsocialwork,Growthgrouphasacloselyintegratedrelationship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youngpeopleforthereareseveralparticularadvantagespossessedbygrowthgroup.Thispaperinitiatestheverypotentialconjunctionpoint:Firstofall,thispaperdescribestherelatedknowledgeofgrowthgroupconcisely;Secondly,thepsycho-socialtraitsfortheyoungpeopleinjuvenileeraareanalyzed;Thirdly,itelaboratestheadvantageswhichareproducedintheprocessofusageforgrowthgroup;Finally,thispaperexploresapracticalmodelandstrategyofgrowthgroupinsocialworkforyouth,andtriestoprovideexperienceandreferenceforsomerelatedareas.

KeyWords:GrowthGroup;SocialWorkforYouth;ModelCon-struction

编辑/杨文俊

2010年第7期下

55


相关文章

  • 郭元祥教授讲稿
  • 研读郭元祥教授:<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生成> 2011年4月,作为普通与会者,在新疆举办的全国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教育部课程改革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生成>.会后,细细品味,觉得回 ...

  • 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
  •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呈加速度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多所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逐步介入不同社会服务领域,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渐次展开,上海相继建立资格考试制度.注册制度和专业社团,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的国家职业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面临的 ...

  • 15年新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功能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普通.行政性.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激发潜能 4.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1 ...

  •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笔记 东棘坨镇中学课题组 岳会刚 第一章 合作学习的产生及发展 合作学习的作用:合作学习创意独特,理论科学,能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心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历史及其发展 <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 ...

  •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的综述研究
  • [摘 要]优势视角从一种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到一种成熟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历程中,经受了诸多的磨砺和关注,但是真正对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献综述还没有,因此本文试图对优势视角理论的源起.理论的内涵.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实践状况作出初步的探索并指出优势视角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 有关教学结构的资料
  • 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被探索和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学媒体在达成教学目标.拓展 ...

  •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1.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认为最近发展区是介于个体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一段区域.现实发展水平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别人的帮助下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该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换而言之,最近发 ...

  •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
  •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 ...

  • 探究性学习"与"三段论"
  • 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方昉   出自:子耳了也 浏览/评论:583/0   日期:2006年5月14日 03:51 作者(来源):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叶平    发布时间:2005-01-25 一 对"研究(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1."研究(探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