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也在淋雨教学反思

反思一:群众也在淋雨教学反思

《群众也在淋雨》这是一篇革命领袖人物故事。写的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难度挺大,因为这篇文章写于40年前,一切距离学生太遥远了,虽然在这之前,学生对周总理有所了解,知道他是人民的好总理,但放到具体文章中,学生理解就有点难度了。所以我首先在朗读上下功夫,启发学生带着缅怀之情,带着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十分敬仰的感情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读得欢快,读出人们向总理欢呼,总理向人们致意的热烈气氛。第二自然段前半段写大雨突降,要读得急促,后半段写总理坚持和群众一起淋雨,要读得语气平静中充满激动,而在最后要充满激情和感动,读出总理对群众的关心和工作人员对总理的心疼与着急。

其次,在讲解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画下来,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课文的难点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总理要坚持和群众一起淋雨,而又不顾自己淋得湿透去关心群众冷暖,再将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抓住特殊环境下周总理的言行举止,感悟周总理的精神风范,达到敬仰周总理爱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如“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让学生从“不时抬起”和“负过伤”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热爱。在“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中的“轻轻”和“谢绝”体会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心人民胜于自己的高尚品质。

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小故事和资料,在上课是交流,加深学生对周总理的印象,了解周总理无私为民的情怀。

总之,对于这样距离学生较远的课文,老师得想办法让学生从另一个途径进入,让学生感悟理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反思二:群众也在淋雨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忽视一些看起来似乎是细节的东西,实际上这恰恰是我们必须好好利用的资源。比如在今天教学《群众也在淋雨》的第一自然段时,爱思考的俞彬城同学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周总理的右手为什么有伤啊?”由于时间关系,我担心一节课会受一些小节上的东西影响而造成不够用,本想对他说: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不用探究。但转念一想,说说可以引出动词“抬”的作用,水到渠成,何乐不为呢?于是我当即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介绍了周总理右手负伤的故事:1939年,周恩来到中央党校讲课,途中因为马受惊,周总理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右臂撞在路边的石头上,造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从此以后,伤痛就一直伴随着周总理。并且告诉学生粉碎性骨折比一般的骨折严重,很多人因此遗留下疼痛的后遗症。介绍完,立即让学生说说“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的“抬”用得怎样?接着通过“抬”与“举”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总理做这样的动作的困难,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周总理尊敬人民,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我觉得充分利用课堂上生发的资源,加以深入探究,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如何妙用词语,有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思三:群众也在淋雨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1965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与几千名群众共同在机场欢送外宾,面对突然而至的大雨,周总理拒绝了工作人员给自己挡雨,坚持与群众一起淋雨的事。课前,我心里想着:周总理的人格魅力震撼着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心灵,这篇课文我一定要好好给我班的孩子们讲讲我心中的这位伟人。

课上,为了帮助孩子们激起想要了解周总理的渴望,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些有关于周总理的生平介绍,尤其讲述了他在外交上对祖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讲述中,我悄悄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表情,看到绝大部分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个别女生还红了眼睛,那是被周总理的事迹所感动的,我见了心里暗自欢喜,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么?接下来走入了文本,学习进入课文重点部分,我问道:“外宾登机时,下雨了,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一小组代表汇报“他仍站在原地彬彬有礼地向外宾挥手……”。我肯定了这个正确的答案,进一步抛出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懂礼貌”“讲礼节”“彬彬有礼”等等,我有力地回应:“对!周总理就是这样彬彬有礼的人,他不忙着躲雨为的就是要维持一个国家总理的好形象,不能让外宾小看了我们……”。突然,“吃吃吃……”一阵压抑的笑声传到我耳里,是谁在这样的氛围里开小差?我用目光搜索着,锁定目标是一小班干,咦?她怎会如此“放肆“?我纳闷中,索性请她站起来回答我的疑惑吧!她丝毫不觉惭愧,仍在努力克制自己发笑地说道:“老师,你说周总理很懂礼节,可是图上他怎么穿着拖鞋?”这个回答有如晴空炸雷,全班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看仔细看图验证这句话的对错。

图中,周总理与另一位领导穿的鞋子看得不太真切,应该是当时的一种网格状款式。我正要解释说明,突然又有一个声音嚷道:“老师,图上究竟谁是周总理呀?”晕!搞了半天,我竟然在引导看图时都忘了指出谁是周总理。也许是因为在我小的时候随处可见毛主席、周总理的画像,潜意识里便以为学生都会理所当然地认识周总理吧。瞧我今天多粗心啊,太不应该了!于是,我做了自我批评,并追问:“谁能说出图中谁是周总理?”教室里沉默片刻后,终于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看样子似乎都不太自信呀。第一个回答的是一男生:“是第一排中间那个!”啊?我不经意地皱眉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他答:“因为中间那人胖胖的,周总理是大官,大官大部分都是胖的。”我不再急于纠正和指出结果了,干脆就让这些举手的孩子都来说说吧!答案二:是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因为他挥手看起来最礼貌;答案三:是第一排最右边那个,我看过周总理的相片,这个人很像;答案四:第一排最左边那个,是我妈妈告诉我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都有了,回答的6人中却只有一人答对,就是说看过周总理相片的那位男生。之后,我把课堂上出现的这两个“意外”逐一进行了解释,孩子们信服后,才又回归到文本。

今天在课堂上出现的这些状况,对此,我会进一步探索,多交流,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章

  • 培训随笔
  • 培训随笔 在我满怀期待中,如期盼来了教务主任培训。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久旱逢甘露”,因为我之前在学校工会工作了3年,转任教务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工作中碰到了许多困惑,我和其他学员一样,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学以致用,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 培训2天,已然收获很大。今 ...

  • 五年级.7.桂花雨
  • 7*桂花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 ...

  • 人在雨中走淋雨模型
  • 人在雨中行走的淋雨量数学模型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姓名: 学号: 摘要 一直以来,下雨对我来说,是件很烦恼的的事情.不管下雨有多大,不管有没有打伞,总是会让自己淋得全身是雨,所以研究人在雨中行走的淋雨量对我这样的人有很大的必要. 本题给定路人在地点AB 之间为直线行走.要 ...

  • 数学模型--人在雨中奔跑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
  • 人在雨中奔跑的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人在雨中奔跑速度与淋雨量的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和分类讨论的方法,得出人在雨中奔跑时最佳的奔跑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因此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 ...

  • 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
  • 数 学 模 型 论 文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雨中行走问题 摘要 当我们在雨中冒雨行走时总会下意思的加快速度,似乎跑得越快淋雨量就会越小.但事实上会是这种情况吗?在这里,我们将给予综合性的考虑,来解释不同情况下的淋雨量. 在不考虑风向的情况下,若人的全身都受到雨淋,理所当然人跑的越快所淋的雨就会 ...

  • 雨中行走问题模型
  • 数学建模之雨中行走问题模型 摘要:由于降雨方向的变化,在跑步过程中尽力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就淋雨量 与跑步快慢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在雨中如何行走才能使淋雨量最少.在不考虑雨的方向时,当然是跑的越快淋得越少:考虑雨的方向时,那么再分情况讨论,若雨是迎着你前进的方向落下,这时以最大的 ...

  • [桂花雨]教学案例
  • <桂花雨>教学案例 陈海燕 案例: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ma)!"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q ...

  • 新课标实施的教学总结
  • 到目前为止,新课标的实施已经接近一年的时间,在一年的摸索与探讨过程中,我总结出一点教学的得失,令自己收获不少,也为今后改进自己的业务水平提供帮助. 重视新课的导入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式导入,但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我曾经听到一位学生这样的感慨:某某老师上课的第一句 ...

  •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教学计划
  •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教学计划 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