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去世祭文

祭母文

己丑九月,卜吉葬先妣张徐氏讳秀兰于自家麦田。今适逢五七,奠以文曰:

呜呼!哀哉吾母,汝苦病久矣!自儿就大学始,汝初蒙风寒,继而心肌炎。及愈,夜渐少眠,竟至彻夜昏沉无寐连日;加肝胃失和,饮食渐少,恶鱼肉蛋,忌酸辣甜;劳作伤腰,隐痛连连。求医多方,服药如山,受针灸之苦,遭草液之难。近一载尤甚,南北东西遍求医治,未有改善。近半载又患胆囊炎,不时齐发,腰、胆、胃如被针毡。

及至六月,儿还家见母形销衣宽,病容憔悴,强带汝之合肥医治。几经辗转,终遇良医,药草十剂,三痛皆去。母子甚欢,欲持之以时日,以求能饭能眠。岂料腹胀日渐。初,儿不甚重之,以为胃气不畅。母告儿曰:不堪受;儿竟斥曰:姑且受之。又用药十余剂,兼萝卜佛手之属,有增无见消减。盖延误廿日,病情日重。此前及平素,儿多有呵斥忤逆不孝,悉不堪复言。虽百世为牛马,千载上刀山,儿罪亦难赎免。呜呼!养儿如是,莫若养犬!

既而细查,渐知母病垂危。住院半月余,儿心受刀割油煎。多方筹款期延时日,日夜忍泪慰母欢颜。恨不能日夜决眦,留母永驻心间。然天不我怜,母病竟无药可医。医者告曰:时日无多,莫若还家姑息疗之,肆其意可也。

八月廿九日,乃携母还家。九月一日于家居,二日诣县医院求医,三日晚未进食。三日夜,儿背父母而卧,母指点儿背窃语父,言“姑且受之”事,翌日遂近乎失语。儿永生有愧,母去前心中于儿尚有怨。是夜病重,四日近乎昏迷,乃还。求友往来送药,然每况愈下,垂危一线。七日晚病甚,复入院,医者劝归,翌日复还。八日晚,儿恐母为痰塞气,对口为吸。重阳晨又求友送镇痛化痰药;及至午时,母竟驾鹤而去。病之握钱款而无可施用,恸乎!

及小殓后,儿长跪于正堂右侧,母手寒如冰,儿手握而暖之,久而未温。思前日,儿尝腹背暖之,顷刻温热如常,此永不复焉,恸乎!

及大殓后,儿跪棺左,母遗像立于棺前,所著衣乃儿为所置,尚未期年。儿跪抱衣于棺侧视母遗像而长泣。衣尚在而母已与儿阴阳两隔,不见儿悲,不闻儿泣,恸乎!

及为母净面,儿曰:娘,与汝净面,永世千年不相见。母生儿二十余载,虽有别离,终复有会期,然此番一别竟成永诀,恸乎!

及灵车送殡仪馆,一路儿几握母手。儿惟愿此境此刻,至地老天荒不渝。然儿心知此愿虚幻难遂,恸乎!

及入炉前,儿为母整衣冠,儿手触母之五官手足,儿首贴母胸前。儿知此一别,五六十年无再见之日,恸乎!

及入炉时,儿五体投地,不忍目送,悲声达天,裂肺撕肝。吾母永不复焉,恸乎!

吾母一生贤能刚毅。左右远近莫不称贤,里外农工莫不称能。孤门独户,无倚无助,白手起家,相夫教子,含辛茹苦,筚路蓝缕;排奸佞之侵扰,顶强恶之欺压,终致家渐殷实,子渐成材。清福将至,不料

天夺母命,病害娘身。然吾母刚毅不屈,忍万千苦痛,纵天帝阎君,亦与争三分,于至阳至刚之重阳午时归天。

母少就学日少,仅识字一二,然敬学甚。昔母待字时,几多媒妁未为所动,终择吾父贫寒之子;尝言:所图者,唯人品与学识耳!于儿求学事,不遗余力,纵万千苦难,奸人说扰,亦不为所动,一以贯之。尝言:纵砸锅卖铁,亦要供至所止。如是方有儿之今日。

昔母婚三年始有儿,儿初生时体弱,受风啼而不止。母怀抱儿经月,日夜不息。倘彼时稍有怠,儿早休矣!昔家道维艰,母居家俭约,分文未敢乱用,平素不知菜肉之味。日仰天之余光为晚炊,电视闲置而稀用,以省电费。晚饭早用,食后则寝,多无定时,夜渐不寐盖缘于此也。万般节省皆为供儿求学用,倘儿性顽劣,不务诗书,母亦不致节省如是而积为重疾,贻误病情乃至无药。昔儿幼时,有卜者过村,母邀至家仅求为儿卜。言而学有成而性情乖,今观果然。近二载母诣卜者,多言儿之学业成而克母;且夫母病始于儿就大学,诚可信也!呜呼,使知若此,儿当耕种稼穑,事母百岁;万钟禄财,于儿何加?!纵致万乘公相,万贯财宝,宁得换儿之生母耶?!

母待儿无半点瑕疵,儿事母竟几多忤逆不孝。儿少时,母尝怒而逐笞儿,儿性乖强,立而待笞,母笞而先泣,怜怨儿之不走也。父尝知儿忤逆一二事,欲责儿;母毋令责,曰:儿成人矣,责恐伤之;虽成人,尚乃幼子于我焉。自就高中始,儿事母日少,尔来十年矣。纵寒暑假期,儿亦多与友游,居家事母甚少,以为来日方长,当久相处,姑且异日事之;不想今竟成永生之憾矣,恸乎!

儿之报母者,仅缘儿学有成而自喜及他誉,皆虚荣而已。惟母终前一月,儿奉甚恭,略尽人子之孝。儿尝闻,祭之厚不如养之薄也!今斯人已往,虽祭之厚而何益?欲养之薄而何之?子欲孝而母不在,怀此无涯之憾,此生无了却之日,痛何如哉!使早知今日,儿当早事母孝敬如是。甚矣,儿欠母之多也!母望得与孙嬉戏之未遂,母望见儿功成名就之未及,母望享儿之孝敬清福之未受,而母所恶儿之忤逆不孝者之却遭。倘苍天有眼,我母子来世当复为母子,儿娘相易;此生儿事娘忤逆不孝,所欠娘者,来世娘悉以子之身还报之;此生娘待儿宽容慈爱,所予儿者,来世儿悉以母之身还报之。然纵来生可报,今生亦无可偿矣!

母一生顾家顾儿。九日午时驾鹤而去,十七日子时方出殃,眷念家人如是!十五日夜,门环作响,后箱上锦被坠地,俄而寒风大作。得非吾母恐家人夜受风寒而欲先告之乎?!十月二日,儿嗝而不止,父曰:无乃尔母言汝之居家不返校就学业欤?语毕辄止而不复,父乃叹曰:生心为儿,死心亦为儿,无有已时!呜呼!吾母安息,家之诸事勿念,儿之诸事勿虑。儿常记昔母与儿闲话,曰:人活一世,所为者何?盖代代相传耳!儿默然良久未应。儿心知母愿,我家门传至我辈,仅儿一男,儿定当传我香火,继我血脉,以慰母灵。儿当守孝三年,其间致力于学业,学业毕宜早成家立业,以遂母愿。小妹之姻事,有父、舅与儿操心营之。父之晚年,有儿与大妹、小妹共事之。母在世时,儿多不孝,儿必数倍偿孝之于父,偿悌之于妹也。昔母欲得未遂者,欲见未及者,欲享未受者,儿必悉献之于父,吾母其勿为念也!

天国福地,愿母乐之!思儿可托梦与儿见,多则逾五六十载,我母子可复聚于天国矣。钱财什物,悉当肆意而用,莫俭约如前。倘有穷乏,梦告儿可也,儿早为祭送。他日子孙满堂,人才贤良,儿当携众祭拜,为母刻碑立传,记母之美名,表母之懿德,光我门楣,耀我户庭。

尚飨!


相关文章

  • 祭十二郎文教案
  •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质疑解难,归纳梳理<祭十二郎文>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抒发的骨肉之情和宦海人生的感慨. 3.品味本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质疑解难,归纳梳理<祭十二郎文>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 ...

  • 墓碑碑文格式
  •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

  • 墓碑碑文: 儿子写给父母
  •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百度知道提醒您警惕"系统采纳问题中奖"骗局! 查看详细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家庭教育 相关问题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

  • 学院9.28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策划方案
  • 9.28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策划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拟于2011年9月28日孔子圣诞日,由学院图书馆主办,在学院大礼堂举办纪念这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2周年.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爱与 ...

  • [柳信]阅读解析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柳信 宗璞 ①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 ...

  •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荣 辅备人:张沛 季虹 李群 司磊 李华 张玉娟 朱晓娟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教材分析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 ...

  • 祭文三段式写法
  •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另外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丧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题目. 内容祭文的内容务必简短,语言务必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伤况痛之情. ...

  • 母亲一周年祭文
  • 时光荏苒,母亲您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您的音容笑貌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母亲您走后的这些日日夜夜,我无时不在想念着您,想的我好心痛,如果世上真有仙鹤,能上通天堂下到阴曹,请您给母亲捎个信,带去我无限的哀思。今天我为母亲献上这篇周年祭文,追忆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母亲一生俭朴、勤劳、心地善良,您把全 ...

  • 写给母亲的祭文
  • 写给母亲的祭文(2009-03-27 16:42:59) 敬重 --写在老母九十五岁时 家慈近日欠安,连染小疾,几经调整,有所转机, 但,必竟是九十五岁的人了,写诗以颂. 银发斑驳似本书, 双眸深邃记沉浮. 一腔热血酬家是, 整世辛劳忘己舒. 正义明宗示儿女, 通情晓理待叔姑. 艰难度日不言苦, 对 ...

  • 李观祭欧阳修母亲的祭文
  • 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评析: 此乃宋代清江知县李观祭欧阳修母亲的祭文,全文虽只有二十字, 但祭文比类确切,颂扬得体,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