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一

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选题

1、

2、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对拥有更多土地的的大地主给予一定的优惠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①②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

3、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材料表明古代山水画( )

A .属于古典浪漫主义 B.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C .可能受道家思想影响 D.兴盛于宋元时期

4、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5、当今,儒家思想的许多优秀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吸纳,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

A .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 .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会走向统一

C .优秀的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D .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6、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 、b 、c 、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 处:秦朝“焚书坑儒” B .b 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c 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7、

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

A .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 .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

8、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9、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

D .d 处:明朝批判思想的推动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10、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含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②反映了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③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④直陈“天下为主,君为客”

A .①②

11、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

A .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 .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 .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 .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12、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 .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 .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C .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D .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13、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③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

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C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15、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

A .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 .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C .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D .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16、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 .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 .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D .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17、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 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 .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 18、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当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解说词中的“国度”和“行动”时( )

A. 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德国——王朝战争 D.美国——北美独立战争

19、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由此可知( )

A .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

B .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C .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

D .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20、

1938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 .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21、

宋代刻本书动辄数千卷,除汴京、浙江、福建、江西中心地区外,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地,也出现不少技术很高、印刷精美的刻本书。其中既有儒家经典,又有曲艺、话本等说唱文学作品。这说明宋代

①雕版印刷事业兴盛②城市经济的繁荣③活字印刷术的普及④理学思想影响大

[ ]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2、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事实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传奇皇帝朱元璋》中的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3、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③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24、中国传统的中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的独特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②前者习惯因循守旧,后者注重实践创新

③前者重实用性,后者重理论性

④前者注重健身保健,后者重视治病救人

A .②③④

25、

“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各个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

A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 .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 .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

D .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

26、

达尔文曾说:“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闪电与雷鸣本来同时发生,但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鸣;月亮本来不发光,但皓月当空,竟照得地球黑夜如白昼。在社会领域里,人们只有意识自觉活动着,因而假象就更多了。”人类迄今为止未能证明其为“假象”的是( )

A .经典力学 B.地心说

C .日心说 D.相对论

27、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

A .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 .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 “万物之灵”

C .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D .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8、“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一现象是指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 D.维新思想

2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30、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 .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 .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 .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 .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31、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3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根据这一原理,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3、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他把中国共产党提高到了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批驳了所谓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34、

如果将建国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

A 、

B 、

C 、

D 、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3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先进社会制度的保障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④科学家们的努力⑤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⑥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36、

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作品中哪些是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37、

《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1966年他毕业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取消。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录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②1977年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发展的机遇

③文革结束后,错误的思想路线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8、

比较《聊斋志异》和《人间喜剧》两部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 .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C .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 .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39、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下列文学作品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

①《诗经》 ②《人间喜剧》 ③《巴黎圣母院》 ④《老人与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0、《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 .体现了启蒙思想 B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 .彰显了冒险精神 D .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41、设立于1992年的俄罗斯文学艺术国家奖主要颁发给文学与艺术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如果回眸历史,想颁发给俄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民族忧患意识,能关注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或艺术家,下列人物能够入选的是

A .普希金 B .列夫·托尔斯泰 C .列宾 D .柴可夫斯基

42、(2008年9月广州市花都区高三调研25题)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经典台词:“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从其中流露的情绪来看,它属于那个派别?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二、

43、

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3)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理解。

44、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

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并在若干具体问题之后,叙述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全书的主要内容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面积、体积问题的逆运算,特别是开平方与开立方法)、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

(3)根据材料三,判断《九章算术》的成书与哪方面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数学专著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医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5)根据材料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你认为“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六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6)材料六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辨析题十四、问答题十五、综合题

xxxx - xxxx学年度xx 学校xx 月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

2、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反映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孟子的这段话不含有对当时农业社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地主拥有土地给于优惠以及把田宅分给农民的意思,故选择D 项。

3、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有无相生、虚实相象”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题干材料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家朴素辩证法(从事物的对立面来思考问题)思想, 故选C 。ABD 三项的表述本身错误,而且与题干材料意思无关,排除ABD 。

4、

【答案】D

【解析】

汉代儒学。材料所述窦娥因含冤而死,以致上天为之悲愤,为之动容,而六月下雪,楚州大旱,体现出了儒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所以选D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有关内容。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反映了“优秀的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C 正确,故本题选C 。

6、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儒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可知d 处表述错误,d 处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再者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也不会阻碍儒家思想的发展,所以D 项符合题意要求,AB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点评: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浓厚,西汉时期神学化色彩浓郁,两宋时期又体现出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内涵,明末清初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民主色彩。

7、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程朱理学到心学的发展,符合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思想,故A 项符合题意。B 、C 和D 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8、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从中可以看出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故D 项正确;A 项与题干“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的信息不符,排除;理学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而不是说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故B 项错误;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故C 项错误。

9、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选B 项。

1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可知①理解正确;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可知③理解正确;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学的范畴,不能与近代民主法治精神完全等同起来,材料没有直接表达“天下为主,君为客”,因此②④排除。

11、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苏格拉底,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王阳明,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可知,二人均主张“德性的重要性”,D 项符合题意。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 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B 项“政治生活”,材料内容无从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12、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从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人们也不愿意用抽签的方法,何况用此方法去选择管理国家的人。表明苏格拉底反对直接民主选举 ,A 、B 、D 三项表述的观点与题意不符合,所以应选C 。

13、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结果。三场运动都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排除②。故选C 。

14、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说明其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能与教会决裂,故B 项正确;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故A 项错误;CD 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15、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都是宗教中典型的“苦修”行为,但是这些“苦修”行为并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因为这些“苦修”行为仍然是没有用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

16、

【答案】C

【解析】

文艺复兴用人来对抗神,主张用人性来对抗神性,而宗教改革则是推崇耶稣基督的,是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来对抗罗马教皇的思想和统治,故选C 。

17、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信仰的依据就是《圣经》,故A 项错误;先定论肯定了的奋斗精神,发展了人文主义,故B 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主张王权高于教权,并未突破世俗权力的束缚,故D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因此其思想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故C 项正确。

18、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著名思想家,为后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选B 。

19、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共同体指的是国家,因此题干信息主要涉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故B 项正确,A 项错误;CD 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2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的信息,可知这符合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故C 项正确;ABD 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21、

【答案】C

【解析】

22、

【答案】A

【解析】

23、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理解型组合式选择题。比较难把握的选项是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漫长的封建制是导致我国落后的根源,认为封建制对科技只有阻碍作用,决不会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巨大进步。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是不可分的。④明显错误,是民族优劣论的观点。

24、

【答案】D

【解析】略

25、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科研方法是“实验”,开创这种科研方法的是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 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 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在牛顿时期,排除A 项;C 项是牛顿成就的结果,排除;D 项错在“唯一”,排除 。

26、

【答案】D

【解析】

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已经证实其科学性,它不是“假象”;地心说、日心说已经证明其为“假象”;相对论中的大部分理论都是无法被证实的,因此选D 。

27、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人类本来是高贵的,仅次于天使,但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地球上有机生命发展中的一环,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并非是高贵的生物,C 项符合题意。A 项错误,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的理解;B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的是日心说,而是认为太阳也是宇宙恒星之一;D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相对论的内容。

28、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所起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里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并没有完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封建专制思想还具有很强的势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A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

后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像油浮在水面上”;B 项不是晚晴时期;C 项并未引进西方的自由等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思想的特点。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但是维新变法思想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不过维新思想的传播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29、

【答案】C

【解析】

题干反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题干强调的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戊戌变法是中国知识分子由器物到制度的开始,B 项是制度层次上转向共和制,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盲目排外,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 项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制度深入思想层次,D 符合题干观点.

30、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此时不强调变法思想,故A 项错误;由“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可以看出其反对迷信,将其与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结合起来,故B 项正确;自由和民主与此题无关,故C 项错误;此题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故D 项错误。

31、

【答案】B

【解析】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员,本题容易错选C ,本题根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选择。

32、

【答案】A

【解析】略

3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是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指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种现象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既已出现,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所以答案选B ,A 项毛泽东思想尚未形成, C D两项毛泽东思想分别处于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

点评:高考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几个知识点上,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闪光性的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应用中国实践的具体表现,对此必须牢记和加以深刻体会。

34、

【答案】A

【解析】

35、

【答案】D

【解析】

36、

【答案】B

【解析】

37、

【答案】D

【解析】

38、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聊斋志异》和《人间喜剧》两部作品都是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另外,二者的创作风格并不一样,当然不会是相互交融。

39、

【答案】A

【解析】略

4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强调了“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并且给出信息——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这说明在18世纪的欧洲,人们不喜欢教会和国王,即反对教会和国王,反对教权和封建专制,崇尚自由,这和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相契合,答案为A 。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所给两个关键信息:即“没有教会,没有国王”、“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4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普希金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他的作品更多是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抨击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所以选C

42、

【答案】C

【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反映了西毒以自我为中心,反对束缚,重视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应该属于现代主义。

43、

【答案】

(1)条件:社会大裂变;宗法制的解体;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士阶层自身的优势。

(2)涵义:政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3)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

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4)理解: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时势造英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变革催生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推动着社会变革。

【解析】

(1)由“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可知社会大裂变;由“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可知宗法制的解体;由“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可知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由“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可知士阶层自身的优势。

(2)题干强调“全方位”,再结合所学知识,应对维新思想进行按照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即:涵义:政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3)第一小问,应注意题干指定的时间“15世纪以来”,指定的地域限制“欧洲”,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列举: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应注意其限定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即对19世纪近代文学发展流派做一梳理,结合“迷茫”“孤独”“抑郁”可知: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4)题干指示“综合以上材料”,所以要整体思考三则材料。三则材料都提到了特殊的时代为知识分子的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即时势造英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产物;三则材料所提到的时代知识分子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即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样,也可以就此得出,社会变革催生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推动着社会变革。

44、

【答案】(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等。

(3)相同:读经。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

(4)目的: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思想,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行民主共和理念,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同意。经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读经可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或,不同意。经学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的研读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解析】

45、

【答案】1)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

(2)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这一切都为欧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

(3)生产活动:农业。地位: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4)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天文学: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5)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主要原因:专制主义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控制的加强等等。

(6)新发展:批判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小说繁荣;出现新的剧种——京剧形成并发展。原因: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扩大。

【解析】


相关文章

  • 试论部分省区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部分省区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率先于2004年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广东.山东.海南及宁夏将于一次课改后的高考.目前几个省区的年新高考方案的修改稿或定稿 ...

  • 试论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 ...

  • 名校必备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0年, ...

  • 高三历史备课组计划一二
  • 高三历史备课组计划一: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年级部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学校重点工作的圆满完成,力争学校在20xx年高考中再创辉煌,在教务处.教科室的领导下,我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于20xx年9月2日下午开会研讨本学年历史学科复习计划,现拟定本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 ...

  •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3
  •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 ...

  • 关于针对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
  •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选拔和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制定从2009 ...

  • 山东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和英语听力考试
  • 山东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和英语听力考试  作者:山东商报 2013-03-28 虽然从今年的高考考试说明看,命题内容.形式等都没有太大变化,但对于今年的高考生来说,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从明年起,山东高考将有重大改革,所以,本届高考生将为山东高考画上三个圆满"句号":最后一年 ...

  • 高中语文备课大师
  • 人教版必修一备课室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免-08-07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免费版教案全-03-11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08-0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要点讲-08-0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导学创-08-0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辅导ppt课-08-07 ...

  • _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

  • 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