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 复习资料

二、柳青及其《创业史》

(一)柳青

(1916-1978)陕西吴堡人。

此前创作有《种谷记》、《铜墙铁壁》等。

50年代长期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参与农业合作化,为写《创业史》作准备。

《创业史》原计划写作四部,1959年发表第一部,并于1960年出版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社),文革结束后,又出版了第二部的上卷与下卷(前四章)。亦属未完成的作品。

(二)《创业史》的内容、主题及评价史

“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

——柳青

两个矛盾对立的阵线:

一方是走互助、合作化的“共同富裕”道路的梁生宝等贫雇农

一方是富农姚士杰、富裕中农郭世富、追求个人发家的郭振山

处于二者之间的是,以梁三为代表的徘徊犹豫的旧式贫雇农。

小说第一部出版后,评价热烈。

开始是赞扬一片,集中在两个方面:1、反应农村广阔的生活 ;2、塑造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型人物的“艺术典型”。

论争:谁写得更好?(谁是典型人物)

论争开始于邵荃麟,严家炎的加入

邵、严的观点,受到了包括柳青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批评反对。

第 章 对历史的重构

第一节 革命历史小说

一、宏大的重大的革命史书写:追求史诗性

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梁斌《红旗谱》、罗广斌等《红岩》、欧阳山《三家巷》

二、革命战争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化的叙述

孙犁《山地回忆》、

茹志鹃《百合花》、

峻青《黎明的河边》、

王愿坚《党费》

三、革命史的传奇书写

《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铁道游击队》(知侠)、《敌后武工队》(冯志)、《烈火金刚》(刘流)、《林海雪原》(曲波)

四、知识分子成长史

杨沫《青春之歌》

五、历史小说

1、并不直接表现现代革命运动的“革命历史小说”

如姚雪垠《李自成》

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和剖析封建社会。

2、主流之外的“象征性”叙述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黄秋耘《杜子美还乡》、冯至《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

第二节 异端的存在

一、最初的“异端”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三、青年作家的朝气

十七年散文

一、散文概念的收放与变化

(文体与内容)

50年代初

双百时期

60年代初期

二、散文作家

形成了以散文为业的作家群

刘白羽、袁鹰、魏钢焰、秦牧、碧野、菡子、郭风、柯蓝、何为、陈残云等,

老作家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吴晗、邓拓、翦伯赞等

三、三大散文家及其创作模式

1、杨朔:

《香山红叶》、《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

2、刘白羽:

《日出》、《长江三日》

3、秦牧:

《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土地》

四、杂文及杂文家

徐懋庸

邓拓《燕山夜话》

吴南星《三家村札记》

五、“文学史”外的散文家:周作人、周越然、郑振铎、唐弢、路工、谢兴尧、阿英、黄裳、谢国桢

戏剧

发展概况

戏剧是综合艺术,剧本是基础,但与公众直接接触的主要是演出。戏剧演出的成功其实并不代表戏剧文学的成功,虽然,“好戏”必有不是很差的剧本。

戏剧本来就是大众艺术,有很强的群众性。建国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自然也就得到重视。另外,在旧中国,演员的社会地位很低,到了新社会,演员的社会地位一下子得到提高,尤其是普通的下层演员,从“下九流”转化为“人民的艺术家”,热情自然高涨。这一点,可以新凤霞的回忆为例证。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面就是很多优秀的传统也在计划专制体制中消失至于失传了。见《伶人往事》。

戏剧繁荣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受众面广,政府正好拿来作为宣传品,演员也乐于为此“工作”。于是才有后来的“样板戏”。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京剧现代戏

写实、分场、音乐体制

1958-1966

2

京剧《白蛇传》

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

改人改制、推陈出新

1949-1957

1

成果

内容

时间

次序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别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话剧工作者,就实现了一次大聚合。为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戏剧界举行了盛大演出,仅话剧演出就达10余台,其中既有来自解放区的《红旗歌》、《喜相逢》、《反"翻把"斗争》等,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等因奉此》、《南下列车》等。会后,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戏剧家田汉被选举为主席。

话剧团体

一九四九年四月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平成立;

一九五零年一月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京成立;

一九五零年四月

中央戏剧学院在京成立;

一九五零年八月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沪成立;

一九五三年五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在京成立

历程:

1949-1953:多幕剧

1953-1957:独幕剧

1956:第四种剧本创作

1958-1962:历史剧

1962-1963:社会主义教育剧

第四种剧本创作

背景:1956

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暴露出的缺点

反对话剧公式化、概念化的不良倾向,斥之为“违背现实主义的逆流”。

毛泽东最高国务会议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成果:第四种剧本

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与爱情生活,塑造真实的人物。

突破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第四种剧本

我们的话剧舞台上只有工、农、兵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与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与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人的军事斗争。

——黎弘《第四种剧本》

(1957年6月)

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

《同甘共苦》(岳野)

1957年1月由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孙维世导演。

《洞箫横吹》(海默)

1957年3月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吴坚、杨勤导演。该剧批判了合作化中的虚假典型

《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

1957年4月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黄佐临导演。

揭露了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的党内生活中的不良习气。

《还乡记》(赵寻)

1958-1962:历史剧

《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

《关汉卿》《文成公主》(田汉)

《胆剑篇》(曹禺)

《甲午海战》(朱祖贻)

《神拳》(老舍)

1962-1963:社会主义教育剧

《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漠雁、吕兴臣)

1962年由前线话剧团首演,漠雁导演。根据上海“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的事迹创作。在灯红酒绿的都市环境中,革命战士思想发生波动:有人嫌自己太“土”,偷偷扔掉了布袜子;有人喜新厌旧,看不上农村的妻子;还有人擅自离哨陪女朋友逛街。剧作提出了在和平年代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问题。

《年轻的一代》(陈耘)

1963年由上海戏剧学院教师艺术团首演,罗森、陈耘导演。青年萧继业身体有伤仍不畏艰苦,扎根边疆;

而烈士子弟林育生却贪图安逸,装病回到上海,后来改正错误。

另有《第二个春天》、 《远方青年》、《南海长城》、《丰收之后》、《东进序曲》、《雷锋》等。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中国歌剧的定位

两种艺术倾向:

一、《白毛女》式

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二、《草原之歌》式

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歌剧简介

本剧为六幕五场歌剧。《草原之歌》由罗宗贤作曲,任萍编剧,刘郁民导演。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于北京。音乐取材于朴素优雅的藏族民歌和山歌,并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部歌剧是我国“洋为中用”的最早的代表作。

剧情简介:

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侬错加是一对热恋着的情人。但他俩所属的部落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长期互相仇杀。在一次冲突中,阿布扎误伤侬错加的父亲,侬错加的父亲也误伤了阿布扎,使这对情人的爱情濒于破灭。这时,十年前随红军北上抗日的侬错加的哥哥回到了故乡,带领群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终于使这两个部落重归于好,阿布扎与侬错加得到了美满的结合。

草原之歌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

原因:

一、“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二、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特点:

一、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二、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三、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四、代表作品

1、《茶馆》(老舍)

2、《关汉卿》(田汉)

3、《蔡文姬》(郭沫若)

4、传统戏曲:由京剧会演到《海瑞罢官》,由“样板戏”到文革文学。

1、《茶馆》

《茶馆》内容

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1957年

1、《茶馆》的内容简介

第一幕;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第二幕:北洋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

第三幕:抗战后的国统区

《茶馆》的艺术成就

(1)主题深刻构思巧妙

A、打破了“三一律”:人像展览式的“图卷戏”构架

而烈士子弟林育生却贪图安逸,装病回到上海,后来改正错误。

另有《第二个春天》、 《远方青年》、《南海长城》、《丰收之后》、《东进序曲》、《雷锋》等。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中国歌剧的定位

两种艺术倾向:

一、《白毛女》式

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二、《草原之歌》式

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歌剧简介

本剧为六幕五场歌剧。《草原之歌》由罗宗贤作曲,任萍编剧,刘郁民导演。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于北京。音乐取材于朴素优雅的藏族民歌和山歌,并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部歌剧是我国“洋为中用”的最早的代表作。

剧情简介:

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侬错加是一对热恋着的情人。但他俩所属的部落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长期互相仇杀。在一次冲突中,阿布扎误伤侬错加的父亲,侬错加的父亲也误伤了阿布扎,使这对情人的爱情濒于破灭。这时,十年前随红军北上抗日的侬错加的哥哥回到了故乡,带领群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终于使这两个部落重归于好,阿布扎与侬错加得到了美满的结合。

草原之歌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

原因:

一、“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二、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特点:

一、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二、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三、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四、代表作品

1、《茶馆》(老舍)

2、《关汉卿》(田汉)

3、《蔡文姬》(郭沫若)

4、传统戏曲:由京剧会演到《海瑞罢官》,由“样板戏”到文革文学。

1、《茶馆》

《茶馆》内容

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1957年

1、《茶馆》的内容简介

第一幕;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第二幕:北洋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

第三幕:抗战后的国统区

《茶馆》的艺术成就

(1)主题深刻构思巧妙

A、打破了“三一律”:人像展览式的“图卷戏”构架

B、突破了“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传统戏剧理论,而以人物带动故事。

C、巧妙安排三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几个次要人物子承父业,幕间又有大傻杨串联,使全剧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一幕(幕前)——(我)大傻杨,打竹板儿,一来来到大茶馆儿。大茶馆,老裕泰,生意兴隆真不赖。茶座多,真热闹,也有老来也有少;有的说,有的唱,穿着打扮一人一个样;有提笼,有架鸟,蛐蛐蝈蝈也都养的好;有的吃,有的喝,没有钱的只好白瞧着。

第二幕(幕前)——打竹板,我又来,数来宝的还是没发财。现而今,到民国,剪了小辫还是没有辙。王掌柜,动脑筋,事事改良讲维新。(低声)动脑筋,白费力,胳膊拧不过大腿去。闹军阀,乱打仗,白脸的进去黑脸的上,赵打钱,孙打李,赵钱孙李乱打一炮谁都不讲理。

第三幕(幕前)——树木老,叶儿稀,人老毛腰把头低。甭说我,混不了,王掌柜的也过不好。(他)钱也光,人也老,身上剩了一件破棉袄。自从那,日本兵,八年占据老北京。人人苦,没法提,不死也掉一层皮。

(2)人物形象塑造上

A、擅长白描

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你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B、对话

庞太监:哟!秦二爷!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仲义:我早就知道!

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庞太监: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作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秦仲义: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

秦仲义: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

庞太监:(自言自语)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C、戏剧性的场景,活现人物性格

康六卖女一场戏

刘麻子的狡猾、奸诈、无耻与康六的朴实愚昧与生活重压下的无奈

(3)语言上

A. 精练

(康六)

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作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B、生动、幽默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作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小唐铁嘴:王掌柜,拿报来看看!

王利发:那,我得慢慢地找去。二年前的也许还有几张!

C、性格化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All right?”

“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小说家写剧

历史演义(演绎)——主题先行

2、《关汉卿》

主题:为民请命、铜豌豆精神

结构:戏中戏。《关汉卿》剧作中穿插着《窦娥冤》的写作、演出、遭遇。

特点:话剧加唱。

缺点:把关汉卿过分政治化了。

《名优之死》(1927年)→《关汉卿》(1958年)

自况:艺人

3、《蔡文姬》

法国作家福楼拜,是有名的小说《波娃丽夫人》的作者,他曾经说:“波娃丽夫人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我也可以照样说一句:“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再有一点我要声明,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

——郭沫若《〈蔡文姬〉序》

(1959年)

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1942年)

诗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件,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必然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史家和诗家毕竟不同。

——亚里士多德《诗学》

《我怎样写〈武则天〉》:

事实上武后统治时代是唐朝的极盛时代,不仅海内富庶,政权的范围更远远达到了波斯湾。她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发展了,并为唐玄宗的所谓“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0年)

翻案

自况


相关文章

  • 北师大考研经验·
  • 一.各位兄弟姊妹们,你能行的. 你会说 "不行,我是外校的,希望不大", 你会说 "不行,我是跨专业的,希望渺茫", 你会说 "不行,我是来自很差学校的,看来是重在参与了".告诉你,这些都不是问题. 第一,跨专业,真的没有问题.(1)跨专业 ...

  • 部分学校考研文艺学参考书目
  • 川大: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3)<中国文学>,(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刘黎明等主编 (4)<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 ...

  • 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古代文学教研室 张海鸥教授 1.唐.宋诗.词.文研究 2.唐宋文学家研究 3.唐宋文学批评研究 孙立教授 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2.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1. 屈原 ...

  •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大全2
  •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大全2 名著阅读 0602 1000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大全2 中国古籍和名著 1 ."四书"."五经"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

  •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第一课 绪论 一.概念: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分期: 1.十七年时期(1949年--1966年) 2.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荒芜空白 •3. 新时期(1979--现在)兴盛繁荣 ...

  • 论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_李徽昭
  • 论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李徽昭 李继凯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将叙事学与社会学紧密结合起来,对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书写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鲁.莫作为中国现当代两位杰出作家,先后塑造了诸多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生产生活.身体与性表达三方面,鲁.莫深刻书写了男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处 ...

  • 海南大学 文献信息检索20**年-20**年上学期试卷
  • 2014-2015第一学期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考核题 姓名: 学院: 专业: 任课老师:张红霞 成绩: 一.自拟一道与本专业有关的检索课题进行检索,至少应包括三 个(含三个)以上的检索词.(温馨提示:自拟的题目不能和其他 同学重复,主题重复,试卷退回重做或做不及格处理.) 题目:中国 ...

  •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以后发展存在于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思潮.现象. 2.三红一歌一史:<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 3."文革十年"文学的法典是样板戏原则.样板戏是无产 ...

  • 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存)
  • (2008-06-25 12:01:02) 转载 标签: 杂谈 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   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 现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 新逻辑教程  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  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