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

绪 论

一、学习写作课的意义 、目的

(一)意义 写作是人类社会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自古以来,人们为把自己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认知成果用于当时,传之久远,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写作文章的理论,同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极为丰硕的文章遗产。可以这样说,没有写作,便没有历史,没有文章,便没有今日的文明世界。

(二)目的 写作课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并通过多种严格训练,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欣赏的能力和分析文章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能独立写出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感情健康、结构合理、语言畅达的文章,能适应中学教学或从事其他社会工作的需要。

二 、写作课的内容、.要求

(一)写作课的教学内容

写作课是一门基础课,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 写作基础理论

这一部分主要讲一般文章的写作规律,即“写作过程论”,包括材料的积累与选择、主题的确立与提炼.、结构的安排、表达技巧的选用、语言文风.、起草修改等。

2. 常用文体写作

主要讲述具体文章写作的特殊规律,包括:新闻写作、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以及文学论文的写作。

3. 写作训练和文章赏析

写作训练设计包括思考、辩难、改错、论述、读写练习等。既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又可让学生得到多项思维的训练。文章赏析,目的是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消化写作理论,促进理论向能力的转化。

4.作文修改和評讲

(二)写作课的要求

总的要求是突出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强调突出实践性。坚持“理论--作品--理论”的反复印证.“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体验。通过多次写作的实际操作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写作课的学习方法

(一)认真听课,重视理论学习

(二)重视写作准备,善于观察,勤于观察

(三)博览、

.精读、勤记

(四)加强实践,多写多练

第一章写作概说

第一节写作及规律

一、写作与文章

写作是一种借助于书面语言抒情言志.纪事明理,进行信息传递的动态的行为过程。也就是用语言符号创造精神产品(文章的思维活动过程)。写作分广义、狭义两种

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是以文学为媒介,或表情达意,或宣事明理,或传播知识的有篇章组织的传递信息的载体。

二 、写作的规律:

写作规律——是构成写作活动的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写作的根本规律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

指任何一篇文章或作品的诞生都需要经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

从“物”到“意”的转化为第一重转化,从“意”到“文”的转化为第二重转化。

这条写作的规律的关键所在,就在于“转化”。

三、写作的基本特点

1、个体性。

2.创造性 。

3.综合性 。

4.实践性 。

四.写作的源泉

所以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五.写作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1.写作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手段,

2.写作是宣传教育的工具,

3.写作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4.写作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5,写作——生存,谋取的一个重要手段。

6.写作——教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

作业:1自学教材,完成文后练习。

2读后感(写好后,分小组讨论。择优班上发言)

第二章 储材与选材

第一节材料的意义和种类

一、什么是材料 、素材和题材 ?

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他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和理论。

素材:又称原始材料,原型材料,指作者从现实(包括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现实)生活中观察积累到的,还未加工处理,未写进文章的原始(或原型)材料,它是有原始感性的、零乱无章的特点。

题材: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将各艺术门类作品所描写(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一篇或一部、一幅艺术作品的真实地生活现象。

题材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艺术性的特点。

素材和题材的概念,一般在艺术创作范畴内使用,尤其用于文学艺术写作居多,而在其他,如公务文书写作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反面的实用文体的写作活动时一般不使用素材、题材的概念。

资料:一般指理论研究、应用写作所用的材料,当然,有的文学作品的材料也选用资料来写作。

二 材料的意义(作用)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材料是文章的物质基础。

1、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2 、材料与文章形式的关系

三 .材料的种类

材料的种类很多,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分出多种不同类别。

根据材料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发展材料。

根据材料的特点划分可分为:事实材料、观念材料。

根据材料存在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历史材料,现实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划分:正面材料、反面材料。

根据材料获得的情况划分:第一手材料、转手材料。

第二节 储材的途径与方式

储材,即储存材料,亦即积累材料 ,是指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

写文章是一个信息的输出,如果没有输入、储存。就没有条件输出,而储材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贮存

一.储材的途径:

(一)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是获取直接材料的主要途径:

1、 观察

(1)观察的界定:

观察是对特殊事物的特殊知觉,使一种动用五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变。

(2)写作观察和一般观察的区别

(3)观察的意义

A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

B .观察是作者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C 、观察能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

(4)观察的要求

A 、准确,

B 、全面

⑤.常见的观察法

A 、点面结合法:

B 、由表及里法

C 细致入微法

D 比较差异法

E 、方位程序法

F 、开放五官法

2、感受:

①什么是感受

感受是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声等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认识和接受。

② 感受的作用

A 、引发写作

B .产生写作情感

C. 启动写作思维

③艺术感受的种类:

从感受器来看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间接感受。

④.写作时感受的基本要求:

A感受要独特:

B 感受要深刻

C 感受要细腻

3. 调查

①什么是调查

调查是收集素材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对客观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研究而获取材料的方法。 ②.调查的方法

A 、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还包括确定调查重点、选取角度、制定调查计划。拟调查计划、拟调查提纲等。

B 、选取适当的方式:

开调查会

蹲点调查

问卷调查

现场察访

查阅资料

抽样调查-

4.采访:

采访就是采集访问,适用于向别人了解情况,新闻文体的写作离不开采访。

(二) 广泛阅读:

1.多读

2.善读

(三)开展多向思维

开展多向思维,是获取发展材料的主要途径

1.形象思维训练

三. 储材的方式:

(一)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的写法有两种

1.扼要式 2.素描式

(二)生活札记

(三)调查和采访笔记

(四)读书笔记

1. 标记式 2.评点式 3.摘录式 4.索引式 5.心得式

第三节 鉴别材料的方法(自学)

第四节 选材的原则和要求

一、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2.材料要典型、生动

3.选材要新颖

二、选材的原则(标准)

(一)严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三)选择适合文体的材料

第三章 主题

一、主题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主题是个外来词语,原出希腊,后传到德国,最初乃是一个音乐术语。 后来这一要领的外延扩大了,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日本从德国翻译去,称为“主题”,我国是从日本引进的,使用至今。

对主题这个词,实际上就要领的外延来讲可有这样三种理解:

● 辩论、讨论、议论、思考、研究、作文等思想内容的中心。

● 文艺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 乐曲中的主旋律。

虽然“主题”是个外来术语,但在我国古代文论中,也有类似“主题”的说法,早在《庄子》一书中就有:“语之所贵者,意也。”是说语言文学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表达的“意”。陆机《文赋》,以及唐、宋以至清代文论中都出现了“意”旨“主意”,“主旨”、“主脑”等说法,都是指文章的主题。

什么是主题呢?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有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意向,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

主题往往有“单一性主题”和“复合性主题”之分。

二、主题的形式及作用:

(一)主题的形式:

由于作者及所反映的内容不同,主题的产生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产生于生尖的直接刺激和作者的深切感受。

2、产生于生活的间接启发和作者的偶然顿悟。

3、到第一线采集,在提炼中形成:

(二)作用: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2、主题能发挥社会作用

3、主题决定文章的价值

三、主题的提炼和开掘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一是进入文章的构思过程,作者必须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集中,提炼和概括的工作。

主题的提炼贵在发现,贵在多思,思考是提炼主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要使文章的主题深刻,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着力点和开掘方法。

a. 对于人物,应从心灵上开掘

b. 对于事件,应从意义上开掘

c. 对于景物应从情意上开掘

d. 对于道理从规律上开掘

e 、对于情感从感染上开掘:

四、对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鲜明

(二集中、单纯

(三)要深刻、新颖。

第四章 结构、思路

一、结构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结构: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构造,是作者依据表意和审美目的对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编排。

二、结构的要求和结构的几种类型

(一)要求:

a. 严谨:

b. 自然:

c. 完整:

d. 统一:

(二)结构的类型

1、逻辑结构:。

2、时空结构。

3、心理结构。

A 、事件发展。

B 、方位变换式:

这种结构方式以空间位置的转换来组织全篇文章,体现一种存在性,较多地出现在参观、游览或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中。

C 、情感跳跃式:

这种方式以作者的情绪走向为线索组织材料。其结构往往是起落有致,严整和谐,全文笼罩着一种抒情气氛。

D 、意识流动式:

意识流动作为全篇的结构方式,构成一个结构系统,这在一些“意识流”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 E 、电影方镜头式

这是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根据主题,把不同的场景,画面巧妙而紧凑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方式也能使结构充分发挥功能,比单一的事件发展式、方位变换式的自由性要大些,也更严谨和谐。

F 、复合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索、主人公情节,故事等等组成,以产生比原材料更大的整体功能。

a. 并列式

以两个主人公为中心的不同情节始终并列地对等地发展。

b. 套环式。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有些是连环的,有些是包孕的,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整体。 c. 网状式,几个中心、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

7、论证式:

这是议论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它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程序布局谋篇。

8、规格式:

规格式是指应用文的格局而言的。应用文中,无论“常用体式”、“规章制度”、“公文程式”或“专用文体”都有一定的结构程式。其他如实验报告等等,也都有固定的程序规格,必须依此组织编排材料。

(三)结构的基本原则:

1、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2、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3、适应文体的要求:

(四)结构的基本内容:

结构的内容(环节)大体有这样几项;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其中应以层次为主。因为文章的结构的基本关系就是层次顺序,它体现了作者思路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当然,结构的其它各项内容在文章中也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1、层次和段落:

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是对一篇文章起码要求,层次和段落在文章中关系密切,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1)层次: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表现次序的体现。即文章展开的步骤。

层次与段落不同,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而段落则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几种常见文体层次划分常用方法:

1、以时间的推移为序安排层次。

2、以空间转换为序安排层次。

3、以时间为“径”,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办法来安排层次。

4、以作者的感情、认识发展的变化为序来安排层次。

这种布局要求情真意切,不可矫揉造作。

议论文

总分式;并列式(论证的材料是并行排列的);递进式(论证的材料各层之间是逐层刀菜,步步紧逼的)。

2、段落:

所谓段落,亦称自然段,它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代表作者思路发展的一个步骤,段落有明显“换行”、“空行”的标志。

划分段落的目的是为了把作者的思路有步骤地表达出来,帮助读者领会各层次的意思,掌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划分段落的原则

a. 注意段落的单一性与完整性.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

c. 处理好段旨。

2、地渡与照应:

(1)过渡: 是指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过渡,主要起承上启下和标明插叙的起、讫点的作用,使文章自然流畅,主要形式有:a. 过渡段。b. 过渡句:c. 过渡词语:

(2)照应:即前后文的彼此配合和呼应。

照应安排得好,可以使文章前后连贯,首尾呼应,结构更加周密严谨。

(3)开头和结尾:一段文章都由开头、全体、结尾三大部分组成。古人以动物作比,把文章的开头比作动物头,把主体比作动物的躯干,把结尾比作动物的尾,对这三部分的要求是:“凤头、猪肚、豹尾”。

A 、开头:

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都是开头的基本方法。

好的开头应具备四个条件:切题、新颖、简明、自然。

B 、结尾: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结尾呢?除了点题,新颖之外,还应简洁、含蓄,止于当止,自然以来。文章的结尾写法很多,常见有这样几中。a. 总结全文; b. 展示未来,鼓舞斗志; c. 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第五章 表达技巧的运用

第一节 描写

一、什么叫描写

描写就是对人,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它是记叙性文章最基本表达方式之一。 具体说来,描写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表现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和心理,刻画相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二,表达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的背影和环境。

第三,表现事物的状态和特点。

二、描写的种类:

描写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划法,

从描写的角度来说: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从描写的手法(风格)来说:有白描和细描,

从描写的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场面写等。

(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刻划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对人物的描写范围很广,包括肖象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来自绘画中肖像画词,即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纾等外部特征的描写。

2、语言描写:

即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方法“言为心声”一个人讲话的内容和方式。常常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状态,所以语言描写就成为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状态所作的描写。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直接描写、内心独白、和通过对话、梦境、幻觉等进行描写。

(二)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休环境或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的描写。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与,也要为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服务。

1。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就是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城镇村落等影物的描写,在文章中它起着交代背景,温柔气氛,展示地域风貌,显示人物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等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

是环境描写的重点,它描写的内容很丰富,小至布置阵设,房间住宅,街道市场,大至城讪地区及至国度,社会场,风土人情,时代风去,一一都在社会环境的描写之内。

社会的环境的描写,它不仅起着交代背影,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地的作用,而且,还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强文章的时代感和生活感,

(三)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在叙事性的文章和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它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绘声绘色,它可以推进情节的开展,也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或烘托气氛。

场院面描写要求有三:

1。有条不紊:。

2。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3。运用多种手法,技巧来描定场面

场面描写有两种方法:

一是全景式。

二是特写式。

(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怎样描写细节呢?

1。要以小见大。

2。细节要典型:

所谓典型细节,就是那些是有较强的表现力的细节,而不是一般的细节,琐碎的平庸的细节。

3。细节要真实。

所谓“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

(五)、细描和白描

1。细描:也叫“工笔”它像绘画中的工笔画一样,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的描绘声绘,使被描写对象的状态形貌,特征生动逼真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以如间其声,如见其形的感觉。形

2。白描:

白描一词是借用绘画方面的术语,它原意是指用质朴,简洁的语言描绘声绘色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二节 抒 情

一、什么是抒情

抒情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现与抒发。

抒情在各类文章中的不同表现:

议论类文章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要求客观公正,但这并不排斥在阐述观点时表明作者的爱憎好恶之情,只不过是融情于理,故而精彩的议论无不饱含着感情。

在叙事类文章中,因为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充满感情,所以在叙述、描写中必然融进情感因素。 在描写类文章中,因为作者的写作本意就是状物表情,所以抒情是不可少的,大多融情于描写对象之中。

说明类文章不需抒情,但对某些问题的说明介绍中也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在抒情类文体中,抒情是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抒情文是以表现作者主观感情为主的文章,具体直接地抒发写作主体对生活独特的情感认识,一般情况下采用每人称的写法,以纷繁多样的手法倾吐强烈的感情,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二、抒情的方法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因媒介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几种情况:

a. 寓情于事。

b. 寓情于景

3、寓情于理。

4.通过比喻抒情。

(三)抒情应注意的问题

1、忌空记。

2、忌造作。

第三节 说 明

一、什么叫说明?

说明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特征、功用、关系等解说清楚的一种表述方式。

二、方法主要有:

1、定义说明。

2、诠释说明,

3、举例说明。

4、比较说明。

5、引用说明。

6、分类说明。

7、数字说明

8、图表说明。

第四节 辩证表达技巧

虚实法:

虚实法是在写作中将实与“虚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写法。

实写——指作者在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所作的正面、直接的具体描写、虚写——是指作者采取烘托、暗示等手法对表现对象所作的侧面间接的描写。

虚实法常见的形式有:

(一)虚实融合,以虚显实

虽然写实很重要,但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要求丰富多彩,实于变化,要有空灵感,因此一味地写实又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作品的审美价值,虚写也就成了写作中不可缺少的笔法。

虚写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通过他人感受的传递,从美的效果来表现美。

2、通过他人他事的折射,侧面映照表现对象

3、实笔虚写“空镜头”,暗示人物性格。

(二)虚实交融,以实显虚

(三)虚实相映

(四)化虚为实,真切可感

第六章 修改和文面

第一节 修 改

一、修改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效率的质量

(二)可以提高作者的褒识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能增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二、文章修改的范围:

(一)主旨的修改:

(二)增删材料

(三)结构的调定

(四)推敲语言

(五)修改行款格式和标点符号

写文章行款格式要正确,如起草时没与对,修改时要改过来,否则,影响内容的表达。

[1、行款据格式包括:标题、署名、分段、引文、对话、以及行文中的强调和序码、页码等内容,标题要写在第二行的中间。]

三、修改的方法

文章的修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修大改,需要全篇重写或部分重写;一种是小修小改,手用增、删、换、调等方法,不论那种,目的只有一个改好文章,但修改的方法却因人而弃。

1、读改法

2、冷却法

3.求助法:

五、修改应达到的效果:

第二节 文 面

文面,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语言的视党化,是作者节写风格和文化素养的体现。

一、讲求文面的意义:

1、有助于读者方便地阅读

2、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

3、有助于养成严肃认真的文风和学风

二、文面的具体要求

1、原稿纸的选择

2、文字书写

所以应做到:

1.不写错字。不写已经废除的旧形字,弃体字和繁体字。

2.不写别字

3.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节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作者,正确精密地表达思想感情。标点符号在文面中是相当重要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准确表达文章内容的需要。

(1)使用方法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昌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节各号、间隔号等。

(2)节写位置

文面中标点所占的位置也应有统一的规范,它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其规定为:

(1)句号、逗号、顿号、昌号、分号、问号、感叹号等七种符号,在节写时占一格的位置,紧随字后在一格的左下方或左侧标出。

2.引号、括号、节各号,标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

3.省略号为六个实心圆点,破折号为一长横线,各占两格。

4.着重号在字下。间隔号占一格,点在格中心。

5.标点符号的转行。

七种符号不能标在一行的开头,下引号、下括号、下节号也不能标在一行的开头,应紧随文后,标在上行的未尾。上引号,上括号,上书名号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未尾,而应紧随一字,标在下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写在两行。

6.标题中的标点符号,标题句未一般不能用标点符号,但表示疑问或感叹时可用问号或感叹号。如:《少我一个没关系吗?》、《为语言的纯洁而斗争!》。标题中间的停顿可用逗号、顿号、间隔号。如:《别了,司徒雷登》、《放释性、青霉素及其他》、《狗、猫、鼠》。标题中也可使用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4、行款格式

行款格式是人类在书面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约写俗成的习惯和规定,遵守写作的行款格式与行车奠定交通规则是同样的道理。

(1)卷面要留有天地

(2)页码

(3)标题:

(4)署名

(5)分段:

(6)引文

(7)序码:

(8)附注:

附注有四种:

(1)段中注

(2)页中附注

(3)章、节附注

(4)全文或全节的附注,即尾注。

5、修改符号:

1、删除号( )

删去的内容要用删除号,使用时注意不要将删去的内容涂成必要时便于复原。

2、换位号(

如果词的前后位置不当,需要调换,就用换位号“ ”,如果大段地换位或隔行换位,就用“

3、追加号( )

追加号一般用在词句的上方,符号的尖头标在要插入的字与字之刘。如果追加的字数较多,可以把追加的内容写在稿纸的余白外,然后再用“ ”圈起来,箭头插入需追加外。追加少的字数用“ ”。

4、左右移动号( )

文字需要移动时用符号“ ”,“ ”并把需移动的文字包括进去,然后用箭头指出所移动的位置。

5、另行号( )

该文段时忘了另起一行,可用另行号表示

6、连贯号:( )

不该发行的分了行,需要连接,用贯接号表示。

7、复原号(△△△)

标在已删去的部位的下端,表示复元。需复原的每一个字都要标上。

8、留空号( )

两行之间需要空开一行时,用留空号表示,标在行与行之间的左端。

9、缩空号( )

两行中间不必空开一行时,用缩空号表示,两行之间原有的空行取消。

第七章 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文章表达的工具。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二、学习语言的途径。

1、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2、从阅读中学习

在阅读中应注意两点:a. 广读博览。B. 精读细研。

三、语言的锤炼

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精心的先择,精心选择的目的是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锤炼语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准确

(二)简明:

所谓简明,是指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而意明。

(三)朴实。所谓朴实,就是用语要朴素自然,通俗易懂。

4、生动:

所谓生动,是指语言新鲜、活泼、富于形象性。

5、通顺:在文章中,语言不通顺的毛病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用词不当,意思模糊,句子残缺。语序紊乱,不舍罗辑等等。

6、适当使用模糊词语

第八章 散 文

一、散文的含义与沿革

1.散文的含义: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文笔优美的

文学样式。

2、散文的沿革

二、散文的特征:

(一)取材广泛、自由

(二)写法灵活

(三)诗意浓郁

(四)语言凝炼、生动、优美

三、散文的分类:

以反映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三类:

一、记叙性散文:

2、抒情性散文:

3、议论性散文:

四、散文的写作

一、立意要高,构思要巧:

1、主题的确立与提炼:

一篇散文的立意是否高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立意有没有时代意识,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和宇宙意识

2、构思: 散文的构思一般分三步进行

a. 对生活进行“浓缩”,

b. 构思进一步展开。

c. 对材料作艺术剪裁。

二、结构:

结构是文学作品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是为作品内容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 常见的散文结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a. 单线结构:

b. 双线结构:

c. 对比式结构:

d. 放射型结构:

e. 归缩式结构:

f. 立体交叉式结构:

三、散文的诗意

所谓“诗意”乃是一种流动状态的美丽的情感和想象。好的散文总是充满着诗意的,但并非一切好的散文都必须创造出意境。

四、散文的笔法:

笔法引申到散文中,则指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笔法。

(一)记事写人法:

(1)顺笔、倒笔、插笔(顺叙、倒叙、插叙)

(2)一线串珠

(3)正与侧

(二)绘景托物法:

(1)时空交织

(2)移步换形

(3)点面与繁简

(4)动与静

(5)寄寓:

寄寓,就是作者在绘景时,常托一物以寄托自己深刻的寓意和情思。

(6)移觉(通感):

(三)布局安排法:

(1)抑扬

(2)虚实

(3)反类

(四)意旨显露法

(1)一字经纬:就是由一个字突出主旨,由一字来结构全篇。

(2)卒章显志:

指在文章的结尾点明意旨。

第九章 杂 文

第一节,杂文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杂文

1、关于杂文的历史

2、鲁迅与杂文

3、杂文的含义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是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而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艺性论文,是介于文艺水品和政治论文之间的一种独立文体。

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以议论说理为主,具有政论文的论辩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论文,它往往通过形象说理“寓理于文”寓理于形,因而又具有文学性。

二、杂文的特点

1、形象议论,鲜明生动

2、幽然讽剌,寓庄于谐

3、敏锐迅速、战斗性强

4、灵活多端,涉笔成趣

5、语言精炼,富含哲理

三、杂文的形态

杂文因其“杂”,所以形态各异,类型多样,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形态。

1、杂感式:因受到外界的某种信息剌激而产生的零星感想。

2、短予式:对某一事件,人物或作品进行简要评述。

3、对话式:以对话的方式,你一言,我一语,谈笑风生,论政说理。

4、自白式:假托某种人物的自白,让其自我解剖,以揭示某类人的心态和社会弊端。

5、漫画式:撷取生活中的某一场面,运用画笔去加以夸张处理。

6、托古法:运用荒诞的手法,让古人办今事,以收到借古讽今之效。贷

7、叙事式:运用寓班于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论证说理。

四、杂文的分类

按其内容、性质和社会功能区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类:

1、讽刺性杂文:

指揭露批判性的杂文。

2、歌颂性杂文

3、知识性杂文

五、杂文的写作

一、选材和立意

(一)大中取小,因小只大

“大中取小”是指导选材说的,“因小只大”是指立意说的。

(二)联想构思

(三)选材与表现的典型化

杂文典型化的产生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以下两种:

1、选取典型

2、概括类型

(四)立意求新

二、形象说理

形象地说理是杂文议论说理的显著特点,如果说没有形象性就没有杂文,那么也可以说,不是形象地说理也就不是杂文的说理,所谓形象地说理,就是把形象化的描述与严密的逻辑论证融合在一起,做到议论中有形象,形象描述中有议论,寓说理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这种说理既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又具有强烈的渲染力。

具体来说,杂文的形象说理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在议论说理中注意形象的勾勒描绘;二是要注意通过形象来议论说理。

在议论说理中勾勒形象

杂文勾勒形象的手法多样,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用写实的自描手法,简洁的笔墨,将在特定环境中最能体现某个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神态、语言等描述出来,使人物形象化。

2、以漫画式速写手法,对某些动物进行勾画,选取某种动物足以反映某类人思想性格特征的神态,行径加以简笔勾勒,以照某些人物的灵魂行征和鲜明的性格,使读者看就能明了这种形象的比拟的理性内容,从中揭示深刻的思想。

(二)通过形象议论说理

1、取喻说理

2、类比明理

3、对比显理

4、用典引理

三、结构

(一)标题

杂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因而杂文的标题也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如果按标题的艺术特色大体分类,常见的杂文标题可分三类:

论辩性的标题:题目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往往直接揭示主题

形象性的标题:题目具有文学色彩,多用比喻或形象的语句,含蓄地揭示主题。

杂味的标题:指故意加些文言,外来语或以及某些不合常规的文学组合而形成的标题,看上去杂七杂八的,却体现了杂文的杂,更加增加了杂文的艺术特色。

(二)开头与结尾

1、开头与由头

2、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好的杂文结尾不仅能加强全文主题的表现,还能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自然。杂文的结尾句写得意尽言止,干净利索,也可以写得言尽意远,神韵绕,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杂文的结尾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总结全文,率章显志,有的展望未来,寄深写远;有的包含深情,充满哲理;有的夏然而止,发人深思。

(三)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1、递进式:又叫层进式。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展开议论说理的结构形式,

2、并列式:又叫多面式。就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不同而又平等互利的几个侧面,逐个论述,又揭示主题。

3、串珠式:又叫集纳式。这是选取同类性质的问题或事物加以集纳,用议论证一种观点,阐明主题的结构形式,

4、打靶式:将论敌的论点式论据作为靶子摆在文首,随后有的也批驳,

5、谈片式:围绕着一个题旨,将就某一件事或几件事而迸发的思想火花式的零星杂感招聚在一起,片断式地组成一篇杂文。

6、启事、布告式:以代拟启事或布告的方式,辩地讽刺某种时弊不良现象,

此外,还有对比式、对话式等等。

五、语言

杂文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它生动活泼,耐人咀嚼,有一股杂文味。杂文的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炼尖锐,幽默风趣。

1、精炼,尖锐

2、幽默风趣

第十章 微型小说

一、含义

二、文体特征: “小”和“微”

1、体现在篇幅上:微型小说的学数一般是在一千五百字以内,

2、单一性情节

3. 把单纯不单簿的人物性格

三、微型小说的写作

(一)精于构思.

1、取材小而精。

2、主意新而深

3、善用误会与巧合

(二)善用细节描写。

微型小说的细节描写,要求用极省俭的笔墨,画出描写对象的状态,不宜作过多的铺陈,三言两语就要说到关节上,不仅如此,微型小说的细节在选择时应注意精当,选取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精当细节,以一当十。

(三)外理好结尾

微型小说结尾概括起来大致有:

1、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2、戛然而止,含蓄售永

3、异峰突起,动人心弦

4、出人意料,扣人心弦

第十一章 消 息

第一节 消 息 概 述

一、消息的定义

最直接、最简练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的一种体裁。

“ 在中国新闻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各种新闻文体的统称,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一、西方严肃庄重的新闻定义种种

二、西方风趣幽默的新闻观念种种

三、我国老一辈学人对新闻的理解

四、我们对新闻的理解

新闻(消息)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消息体裁的演变

三、消息体裁的优势

1. 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2. 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题材。

3. 消息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4. 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四、消息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消息是新闻传媒的主角。

1. 在诸种新闻宣传形式中,消息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一种文体。 2. 刊登、播发消息是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

3. 从新闻体裁的历史演变来看,消息历来是新闻报道的正宗。

(二)作用

1. 传播信息

2. 舆论宣传

3. 传播知识

五、消息的分类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研究者们常从不同角度来对它进行分类,出现了多种分类法:

(一)按消息所反映事件的不同性质分,有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两种。

(二)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三)按新闻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 、广播消息、电视消息。

(四)按篇幅长短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以内) 、简讯(200字以内) 等。

(五)按写作特点分,有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 、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消息) 、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这是国内比较通行的分类法。

1、简短新闻

又称“简讯”或“短讯”。文字一般在两百字以内,结构上往往没有导语、背景、结尾等部分。如报纸上的“要闻简报”、“新闻彩锦”国际短波等校园中的简短消息。

它的特点包括起来为十六字:短小精悍、传播迅速、言简意赅、大小由之。

2、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最落本的消息文体,它是指把已经发生,正发发生,好将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最能体现新闻特征的体栽,所以有人把它称作“纯新闻”,它在各类消息中的比重最大,口报最多,它的内容单一,要求一事一拓,开门见山,看清事实的变动,有时需作连续报道。

3、综合消息:

它是若干动态消息的综合报道,是在同一主题下,综合反映具有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或问题,所以也叫“组织性消息”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一种传统的消息文体,

4、经验消息

又称“典型报道”是对一些部门、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行动尝试进行的报道。它要求掌握的材料较全面,并能总结出对全局有典型的指导意义的经验。

5、评述消息

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一种处于新闻的评论之间的新闻体栽,它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又以评述事实为最终目的从量上看,经过多于评,从质上看,则是评量于述。劝述边评,炼述与评于一炉。是评进性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和评论两种作用兼而有之的宣传形式。

6、人物消息

它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某个特定人物的主要成就,突出事迹某种有教育意义的行为的新闻体栽,它是介于动态消息和人物通讯之间的一种新闻形式,比通讯篇幅精短小些,它要法语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最新鲜的事例或个别例面,概括地写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不强

调细节,也不作过多的描写。 西方新闻界对新闻还有这样一些分类法: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第二节 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消息必须迅速

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显著特点之—,是它对变动中的客观现实反映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向受众提供多方面的新信息。消息是时效性极强的文字作品。

二、消息必须准确

三、消息必须明了

四、消息必须简短

五、注重新鲜

1. 内容新

2. 角度新

3. 表现新

六、生动活泼

七、贴近受众

八、客观公正

九、导向正确

第三节 消息结构形式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①反映事实的内在联②有利于表现主题③适应受众心理④紧凑又富于变化⑤符合体裁特点。

国内外的记者们,在长期新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出一些好的结构方式。我把它们进行了归类,分别是:倒金字塔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结构、自由式结构。其中倒金字塔式是消息写作常用的基本结构。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现在,一般公认倒金字塔式源于美国。关于这个问题,我国新闻界有一种新看法,认为我国早

在明代就已有“倒金字塔”与新闻导语的出现。

那么,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①从整篇来讲,就是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即导语中;②在导语中,又要把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首位;③在主体部分,也要依材料的重要性递减原则来安排各项事实,材料抛完即是全文的结束。

倒金字塔式结构有如下优点:①便于记者快速写稿;②便于编辑改稿、编稿和排版;③吸引受众,便于读者阅读。不足:导致消息干巴、死板。

倒金字塔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单一事件性新闻,即动态消息的报道。

二、金字塔式结构(时间顺序式结构或编年体式结构)

这种结构与倒金字塔式结构相反,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消息的结尾。

三、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式结构(沙漏型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第一段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开门见山,新闻感强烈,发挥导语突出主要事实的作用。导语之后,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给人以具体、完整、叙述清楚的感觉,比较适合中国受众接受新闻的习惯。

四、自由式结构

从写作手法上看,有悬念式结构、散文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等。

从逻辑关系上看,有总分式结构(焦点展开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板块组合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延缓式结构)等。

除了以上三种结构类型外,第四种结构类型就是自由式结构。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消息写作都在向自由的、活泼的方向发展。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新闻内容千变万化,这就必然要求消息结构的形式也应多姿多彩。这样,上面说的三种结构显然不能适应新闻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的需要,因而也就满足不了受众的要求。这就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消息结构形式。

第四节 消息的写作

一、 消息标题

(一)、标题的作用

1、概括消息内容,揭示主题

2、评价新闻事实,点出意义

3、诱发阅读兴趣,“引人入文”

4、美化报纸版面,便于阅读

(二)、标题的构成和种类

1、标题的构成

一般而言,消息的标题由主题和辅题两部分组成。

主题。也叫主标、正题、大标题,是标题中最受人注意的部分。

辅题。顾名思义,它主要用来辅助主题,起到引导、补充、说明、解释主题的作用。辅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一般字号较主题小。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两部分。

(1)引题。又称肩题、眉题或上辅题。位置在主题之前,是从属于主题的“先行官”。

(2)副题。又叫次题、子题或下辅题。位置在主题之后,常用来进—步说明、补充、解释主题,用的是次重要事实,或者需要强调的观点,使主题更加完整。

2、标题的种类

在消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标题有三类。

多行标题——即标题在三行或三行以上,—般引题、主题和副题齐全,表明消息内容较重要。 双行标题——指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不包括双行主题。

所谓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让人一眼就能看到“有形”的事实;虚题指表意抽象、虚化的标题,多用于讲明道理、揭示意义,信息的“确定性”、“指向性”不够。

消息这种文体,要求其标题含有确切、具体、明了的信息,使用双行题时,其中一行必须是实题。如果都是虚题,读者看后只能得到抽象的印象,不知所云何事。

单行标题——指只有一条主题。它简洁明了地反映消息的中心内容,要求具体、鲜明、醒目、易记。

(三)、标题制作的要求

准确

标题要非常确切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精神和实质,其中包括观点准确、文字精确。

(二)凝练

所谓凝练,就是简洁明了地传达消息的内涵。

(三)鲜明

鲜明就是观点突出,明确地表示倾向,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爱憎褒贬、是非分明。

(四)生动

二 、消息导语

(一)、导语的含义和作用

(一)含义(特点)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也有多段的)或第一句话,用简洁文字扼要表述最主要或最新鲜的事实,揭示主旨(目的或意义),给受众完整的印象,引起注意和兴趣。”

(二)作用

1. 概述新闻精华

2. 揭示新闻主题

3. 为全篇定基调

4. 吸引读者目光

5. 引导读者阅读

6. 利于编辑改稿

二、导语的由来和发展

三、导语的分类及其类型

对导语的分类,划分标准很多。下面介绍比较通行的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类型。

(一) 按六要素分类

“六要素分类法”,是欧美的一种分类方法。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由五个“w ”加一个“H ”构成,作者从中找出最能表现新闻事实本质特点的一个要素,在导语中突出这一要素。据此,导语有六个类型:何人导语、何时导语、何地导语、何事导语、为何导语、如何导语。

(二) 按时间远近点分类

1 直接性导语,是以直接叙述事实的梗概、关键、精华、结果、主旨为先导的导语类型。它运用普遍,一般用于事件性新闻、也称纯新闻。

它又分成单一要素导语、多要素导语和归纳式导语。

2、延续性导语,又称间接性导语,通常用来处理迟发新闻特稿。它的风格同直接性导语迥然不同,它或者先设置悬念,吊起读者胃口;或者用一个故事、一段情节开头再引人正题;或者引用报道对象的话,造成一种气氛。

(三) 按表达方式分类

这是中国的导语分类法。导话的基本类型就有三大类:叙述型导语、描写型导语和议论型导语。

1、叙述型导语

它与新闻报道客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这种类型。它又分直叙式、概括式、引用式、对比式、述奇式等不同样式。

2、描写型导语

描写型导语可分为白描式导语、特写式导语、比喻式导语等。

3、议论型导语

它又可分为评论式、结论式、提问式等不同样式。

评论式导语

结论式导语,通过结论,充分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和目的。

提问式导语,又称设问式、问答式导语。它是把新闻报道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

三 、 消息的主体和结尾

(一)、消息主体

1、主体的含义

在运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中,主体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在没有运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中,主体就是消息的中心部分。

2、主体的功能

主体的功能是充实新闻内容,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有导语的消息中,主体承担三个具体任务:一是对导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解释“为什么”);二是具体展开导语所提出的基本事实(展开“怎么样”);三是补充导语中没有揭示的事实。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主体的功能

3、主体的写作要求

(二)消息结尾

1、消息是否有结尾

2、结尾的作用及类型

3、结尾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四、消息背景

(一)什么是新闻背景

就是:新闻背景=解释+旧事实。

(二)、背景的重要性

(三)、新闻背景的作用

1. 解释新闻事实

2. 补充对比材料

3. 揭示新闻缘由

4. 展现新闻进程

5. 揭示新闻意义

6. 表明文章观点

7. 增加新闻趣味

(四)、新闻背景的类型

新闻背景的类型,从内容上看,大致分为: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有的加上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从功用上着眼,又大致分为三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和注释性背景材料。

1. 历史背景

它用来介绍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一步阐明事件的意义。

2. 地理背景

3. 人物背景

4. 事物背景

功用方面的类型

1. 对比性背景材料

2. 说明性背景材料

3. 注释性背景材料

(五)、怎样选择和运用背景材料

1. 背景用于标题之中

2.在导语中使用背景

3.在主体中穿插背景

4.在结尾处安放背景


相关文章

  • 新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 本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江苏泰兴洋思中学语文教改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改理念,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争取在捆绑式管理体制下,语文学科也能做出突出的贡献。为此,在以下诸多方面对语文工作思路做相应调整: 一、 课堂教学 “活学活用”洋思中学经验,推行“一五三Ο”课 ...

  •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 篇一: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教案(上)全集 语文基础模块(上)教案 总第 1 次课 总第 2 次课 篇二:语文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语文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 目 录 第一单元 把握内容要点 一 雅舍 梁实秋() 二 同题散文两篇() ...

  •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重难点
  •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 ...

  • 教育科研案例(13篇)
  •   教育科研案例(1)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课题,进行研究   一位音乐老师发现学生对音乐教学中的抗战歌曲不大感兴趣。这种现象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中学生整天沉浸在流行歌曲中。抗战歌曲对他们来说,大概属于古董之列。我们这位老师认为,学生之所以对抗战歌曲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 ...

  • 课题研究总报告.结题报告
  • 南宁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研究课题 研究总报告(结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郭 姿 负责人所在单位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 写 作 日 期 2010年10月 一.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一条开启农村中学写作的金钥匙 --"思 ...

  • 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江城小学乡村少年宫写作指导活动教案 江城镇 ...

  • 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 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一. 写作训练目标: (一)明确议论文的写作三要素: (二)了解论点出现的方式: (三)熟悉议论文常见模式的写法: (四)进行考场作文升格训练. 二. 指导过程: (一)导入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 ...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意.2.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教学重点:读诵与理解相结合.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绪和感情.教学难点:两段文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西山对作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与探讨式学习相结合 ...

  • 教案写活动四年级
  •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写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的经过,注意语句完整通顺. 2.懂得写好一项活动首先要自己参加过这项活动,并且在活动中留意观察这事物,从而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重点是指导学生把活 ...

  • 作文教案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 把平凡的东西写出自己的感悟就是不平凡 --说真话 叙真事 抒真情 作文训练: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小事物,谈谈它对你的启示 教学目的 :1.了解写最熟悉的东西的意义: 2.要写具体,写出情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上一堂作文课,看到大屏幕,可能会有很多同学摸不着头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