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说

杨振宁先生说:“一个人喜欢考虑什么问题,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考虑问题,这都是通过训练出来的思想方法。这一点,我想与早期训练确实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人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到成人甚至老年时候,还是会喜欢吃,有时候这个喜欢是讲不出道理来的,因为它最早成长时候的喜爱跟不喜爱的东西,大概对他的下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在刚接触物理学的时候,他所触及的方向及其思考方法,与他自己过去的训练和他的个性结合在一起,这对他将来的工作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看到了这番话,我理解了父亲的习惯,也认可了母亲的睿智。与此同时,我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责任也大了几许。我现在教的是初二的学生,是一群第一次真正开始接触物理的孩子,若干年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他们对物理热爱与否,如果他们从事跟物理相关的工作,取得成就的多少„„,似乎也可以在我今天的教学中找到根据。这一点认识震撼着我,也一直在鞭策着我,指引着我。我常常思考着,在教学的过程中,到底要教给孩子些什么?我要做的又是什么?

一、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受教育思想支配的;一个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背后,一定是有着具有良好教育观念的教师。我通读了《物理课程标准》多遍,查找“课标解读”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并关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新动向,务求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慢慢的,由过去的重教师“如何教”,向重学生“如何学”转变;由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向让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转变;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向科学探究学习方式多样化转变;由高深莫测、生涩枯燥、晦涩难懂的讲授,向从学生知识的发生点出发,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看得见,摸的着”的近距离的接触知识转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效果

20世纪60年代,美国缅因州的贝瑟尔(Bethel)国家培训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保持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下图的学习金字塔,主要显示了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学习,经过24小时之后,对学习内容可回忆的百分数。

讲授-----------------------------5%

阅 读--------------------------10%

视 听 结 合-----------------------20%

示 范 --------------------30%

讨 论 组 --------------- -50%

实 践 练 习 ----------- --75%

向其他人教授或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 -90%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讲授法是最没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种教学法却还是大量存在的。所以在物理课上,我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亲自实践自己的设想,通过探究、实验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例如在透镜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盛水的烧杯、废灯泡的玻璃罩或透明包塑料袋或无色透明的软胶瓶(用来做水透镜)。先让同学们摆弄一下桌上的器材,然后我提出问题“我想知道透镜的„„”。接着让学生们讨论并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且每个小组要提出5个。学生们的热性很高,积极的思考讨论,最后很多的同学提出利用太阳光研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我们索性就来到操场上,实际测一测,做一做。同学们以各种姿势坐、跪、半趴„„在操场上,进行着他们的探究。看到他们欣喜的目光和洋溢着丰收喜悦的脸庞,我想,即便是“牺牲”一些课时,也是值得的。再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由于已经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训练,我索性把第一节课完全交给了学生。具体做法是,提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让他们观察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强的现象,然后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在课堂上,学生们利用废旧的饮料瓶、易拉罐、鸡蛋、沙子、玻璃杯、气球、拔火罐„„进行了展示。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站到了讲台上,熟练地操作着,沉稳地展示着。我坐在下边,跟其他同学一样欣赏着他们,学习着他们,分享着他们智慧的结晶,还不时地对精彩的展示发出由衷地赞叹。第二节课,我将同学们演示时的图片做成了PPT,回放给他们看。看得出来,他们在搜索自己身影的目光中多了份自信。在课后的反馈中,同学们都表示这节课的收获很大。在准备,尤其是展示的过程中,弄清楚了很多的问题,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希望还有一次可以展示的机会,会做得更好。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的实践,经历了探究问题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其间探索科学的求知欲被不断地激发着,实现了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走出去,学进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单纯,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乐于动手,喜欢研究新鲜事物。初中物理教学涉及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等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很宝贵的,同时也容易在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下被扼杀掉。我在教学中尽量从日常生活的实例出发来阐述问题,传授知识,做好演示实验。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中,为了追求更好实验的现象,给学生思想上的震动,我从家里带来了熏香,在课堂上我点燃了熏香,然后让激光射向烟雾,随着烟雾的流动,一条笔直的红线从前向后地显现了出来,并有一种光“射出”的动态效果。学生们很兴奋,并还对我报以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刻,他们的心与知识激烈地碰撞了,我想一定会产生很多的火花,这些火花势必可以燎原。而我,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鼓励。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通常,我会将一章所要做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分组实验全部设计好,然后交给实验室老师准备。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不局限于课本。条件允许时,我会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并且再给学生补充一些实验,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动手机会。对于课后习题,创造条件也让学生做一做。如:在光的折射一节课中,除了演示实验,仅学生分组进行的小实验就有5个。虽然学生们都知道有“硬币再现”、“叉鱼”、“筷子折了”、“池底变浅”“钢笔错位”等折射现象,但大多没有真正的实践过。于是我从家带来硬币,准备好小盆、小筒,用塑料片剪成小鱼,坠上石头,用铁丝做鱼叉等。让学生看看筷子是怎么“折”的,钢笔是怎么“错位”的。亲自体验“叉鱼”时的快乐,感受硬币“再现”的惊喜。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物理课几乎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而我们经常使用的器材,都是些废旧的饮料瓶、坏灯泡、沙子、砖头、铁丝、绳子、卷纸筒„„。这些“破烂儿”在我和学生们的手里,都变成了“科学器材”。这些“破烂儿”是我心中的宝贝,因为它们既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又因来自于学生身边而使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兴趣。我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破烂王”,一见到这些“破烂儿”,就会两眼发光。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让学生们了解了物理,自己对物理也有了新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痛”并快乐着。

探究的含义是探求、研究。探究并不是一定非要让学生动手不可。不同的课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液体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下列演示实验贯穿了一节课。1用分别装有沙子和水的烧杯引入新课;2将水分别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3再将水分别倒入托盘和塑料袋,分析液体压强的成因;4在放入水中的两通管下端的塑料片上即使放几个螺钉,塑料片也不掉落;5用实物投影观察液体压强计;6观察水从侧壁开有几个孔的小筒中喷出的现象;7向下端扎有橡皮薄膜的两通管中注水,观察橡皮膜向下凸出程度,然后将它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再次观察橡皮膜向下凸出程度;8最后还用漏斗、橡胶管和饮料瓶模拟了帕斯卡的裂桶实验。虽然整节课学生们没有自己动手实践,但是他们都在认真地观察、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回答问题。“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效果很不错,我想这也是探究。

我还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提出实践的要求。学习长度的测量时,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米尺。很多学生做出来的尺子精确、美观,甚至比买来的尺子还要好许多;学习透镜时,学生们就自己做个小相机;学习惯性定律时,布置学生认识“牛顿”,并在课堂上介绍给其他同学;学习噪声,即布置学生去调查所住社区的噪声污染,提出改进措施,写出调查报告;学习动能,根据课后提供的一则新闻报道,学生们写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小论文,并在校刊上发表;学习了压强,就让学生们算一算自己对地的压强;学习力与机械时,学生们就拿着相机拍下“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寒假里,我没有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为作业,而是要求学生对

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学生们的作业堪称艺术品。“五一”期间,要求学生去“科技馆”,并拍下照片、写出照片的说明。这些照片成为了我珍贵的教学资料,并应用于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增加了兴趣。

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通常会凭着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学习,甚至凭着对老师的喜好来选择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既严格要求学生,又注意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喜欢我,从而更喜欢学习物理。尤其是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更要放大其优点。我所教班级中就有这样两个学生,发生了从一开始的课上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到现在上课举手发言,眼睛跟着教师转,接下茬,积极上讲台上展示的变化。

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我也没有放松。根据各自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创造更多的探究机会。在课外时间,我从体育组、学校后勤处为他们找来了鼓、锣、发令枪、秒表、皮尺等器材,跟他们一起测量声传播的速度。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着、策划着、呼喊着、打着手势、测量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重视基础、狠抓落实;严格规范,养成习惯

基础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把教学重点放在难题、怪题、偏题上,而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上下大力气。从事实和现象出发,归纳出所要学习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将学习落在实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笔记的格式什么样,如何记笔记,作业本应该怎么用,改错本又是用什么样的,如何改错,练习册怎么用,怎么做,怎么改,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科学的语言表述问题,试卷的整洁,步骤地规范,在实验室如何对待仪器,如何进行实验,实验后器材的整理,座椅的归位等„„。在这些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他自己应该做的(这一部分要充分的还给他),什么是老师要做的。就拿作业来说,首先我将作业分为几种形式,一种是以作业纸的形式上交的。这部分作业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易错题目。教师精批细改,明确指出其具体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并给其示范标准。另一种作业就是我们的练习册。练习册的题目比较基础,且后面附有答案。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做完就算完了,放在那里不管了。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哪部分知识掌握了,哪部分知识还存在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要求他们做自己的“小老师”,自己批改,对的画√,错的用红笔改过来。第一次交作业,是一个一个学生面批,指出其怎样做是正确的,然后再对个别不符合要求的同学采取紧盯战术,直到其能正确的操作。现在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像模像样的“小老师”了。第三种作业是改错。学生们将错题整理到改错本上,有原题、原始错误,错因分析,红笔改过的正确答案及反思。这样,改错本就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资料本。另外,各种作业本还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心灵笔记,利用、发挥好它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章

  • 传记阅读邵逸夫:6000座逸夫楼的公共记忆学生版教师版
  •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综合性练习示例 邵逸夫:6000座逸夫楼的公共记忆 2014年1月7日,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邵逸夫辞世,享年107岁. 这位宁波籍巨子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不过比这更为宏大,也更具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遍布全国的60 ...

  • 肥西三和古镇旅游攻略
  • 景点介绍: 1.天然亭: 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 2.刘同兴隆庄: 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 ...

  • 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 不上什么经验,业务方面勉强算个小巫,班主任方面小巫也不是,主要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供诸位讨论。 我讲的第一点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做平常事、埋头做事。不能老想着得到点儿什么名誉。老想着名誉做事,往往做不好事。有人问杨振宁,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总想着获诺贝尔奖是不能得 ...

  • 有一种感动
  • 有一种感动 本文是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在他去世后写下的一篇纪念文章,讲述了邓稼先成长.求学.留学.工作.家庭.友谊等各个方面的故事.娓娓道来,亲切平和,感人至深,读之不由潸然泪下. 对于前人留下的脚印,我们并不是要踩着它亦步亦趋,而是启示自己应当往哪个方向迈进. 青少年时代的稼先"娃娃&quo ...

  • 陈省身传读(1)
  • 读<陈省身传>:数学,最能守持古典精神的科学 作者:陈克艰 来源:南方周末 经典的数学优美,现代的数学除了优美,更有壮美.然而数学的精神,自从发皇于古希腊,古今一贯,从未中绝,一切的现代学问中,最能守持古典精神的,仍是数学. 一."数学好玩" 陈省身先生去世八年了,但 ...

  • 作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例文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的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风靡全球,至今仍是许多人的座右铭,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呢? 第一,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改变自己的方向.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 ...

  • 梁启超.杨振宁家庭教育启示
  • 作者:李灵玲 来源:<中国家庭教育第一方案>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除了自身取得的成就之外,他还通过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使9个子女各有所成.他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对孩子进行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 在几个孩子渐渐长大后,为了充实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梁启超聘请他 ...

  • 张曼菱女士的北大演讲
  • 教育的反思与自省:有感于张曼菱女士的北大演讲 精选 看到朋友转来的这篇演讲,真的是于我心有戚戚,在这个名利日盛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有着太多需要完善和反思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和我们自己超越弥漫在我们身边如"浓重雾霾"一样的名利,仰望星空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只有 ...

  • 怎样成为天才
  •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物理学家,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那年他四十岁. 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丁肇中先生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丁肇中先生访问其故乡的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