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

1、刀耕火耨 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 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 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 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

7、百炼成钢 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

8、水滴石穿 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9、沙里淘金 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很早,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沙里淘得的黄金甚少。

10、青出于蓝 “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青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11、灵丹妙药 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 “灵丹妙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主要生成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妙”是如何也谈不上的。

12、信口雌黄 雌黄,即三硫化二砷,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

成语中生活饮食知识

13、争风吃醋 醋是6~10%的乙酸水溶液,故乙酸又称醋酸,醋是烹饪的常用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醒胃防病。因此,“争风”固然不好,但适量“吃醋”对身体有益。

14、甘之如饴 饴就是麦芽糖,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糖类化合物,它可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得到。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不奇怪了。

15、水乳交融 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并不溶于水,但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洗洁精、洗发精去污的原理与此相似:让不溶于水的油脂乳化分散到水中——水乳交融而除去。

16、涂脂抹粉 实践证明,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洁白、富有美感。涂脂抹粉所用的胭脂,古时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今天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用品,也仍由颜料、粘合料、香精、色素等构成。

17、饮鸩止渴 “鸩(zhèn)”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品。砒霜虽毒,但少量服用,可以医治关节炎、梅毒、牙疼等病症,可真是以毒攻毒,另外,砒霜在古代还是一种有效的农药,可以灭绝鼠害,砒霜还可防蛀、防腐。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砒霜对某些癌症有疗效。

18、如胶似漆 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相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如胶粘,似漆连,关系自然很亲密。

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在化学中考命题中的应用

诗词、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笔者发现诗词、成语这种传统语文考试题材近年来已出现在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中,诗词、成语这种源于生活素材性资源出现在化学试题中,使得试题情景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加上具有实用性并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化学叙述方式,能很好地体现了公众素养中对知识面选取的原则,这种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古代诗词、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许多经典的诗词、成语中包含的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原子、分子的性质等有关和化学知识。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化学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中考命题中作一个赏析。

一、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变化的考查

【例1】(2005年佛山市)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

化的是( )

A .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解析:此题在知识载体的选择及试题表述的设计上避免了枯燥、干巴的单纯学科设问形式,追求一种生动的优美情景,令师生回味无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答案:B

【例2】(2004年南昌市)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解析: 此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诗句所体现的意境中回味物质发生变化的特征来回

答问题。A、野火烧不尽也就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是化学变化;B、蜡烛成灰也就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它是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原来铁变化后,仍然是铁,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D、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质制成的,引燃后发生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答案:C

【例3】(2005年佛山市)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

A .CaCO 32↑ B.CaO +H 2O =Ca(OH)2

C .223↓+H 2O D.CaO +2HCl =CaCl 2+H 2O

解析: 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操,它所包含的物质也非常丰富多彩。它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归纳了碳酸钙及与之相关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描写了烧石灰的工人,先将深山中的石灰石(含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地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雪白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CaCO3 → CaO → Ca(OH)2 → CaCO3 ,思维方式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思维。答案:D

二、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

【例4】(2005年泉州市)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

解析: 略 答案:D

【例5】(2005年烟台市)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解析] 略 答案:单质;稳定。

三、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分子、原子性质的考查

【例6】 (2005年天津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 此题将原子、分子的知识与王安石的古诗联系起来考查,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答案:D

【例7】(2003年南京市)在2400多年前,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了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

答案:此题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是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到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改

变,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四、考查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诗词和成语的秘密

由于这类试题取材与叙述中大量结合了文化底蕴,这就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化学学科的神秘性和畏惧感,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对问题理解的各种基础,为以后遇到类似对象和情景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科学意识的培养。

【例8】 (2004年南京市)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

B.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你选择的成语是 其中的化学原理: 。 解析: 此题是过程开放性试题,涉及到生活、生产知识,可以任选一个进行解答。

A、百炼成钢就是锤打烧红的生铁时,生铁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使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转变成钢。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B、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从而使燃烧停止。

【例9】 (2004大连市)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代比喻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头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解析:此题让学生在童话的意境中,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是不可能变成黄金的。

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在化学中考命题中的应用,以涉及人文内容的化学知识作为设问的载体,符合公众科学素养在化学知识面选取上的要求,这类试题在今后中考中将越加显现,它对我们的化学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到以培养学生与发展科学素养为中心,必须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构成要素,并落实在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新的视角切入点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既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又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关文章

  • 成语记忆化学反应
  • 成语记忆化学反应 日期:[2010-7-8 10:40:14] 共阅[775]次 1.腐草为萤 草腐烂后 分解出磷 磷会自燃 所以想萤火抽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及其伴随的多种现象.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故属于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 ...

  • 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㈠选择题: 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起施行. A.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 B.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 C.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 答案:A 2.& ...

  • 四年级语文趣味活动
  • 四年级语文趣味知识 一.语文大观园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看看相邻填的成语所填字组成的是那些名人的名字. 1.千疮百( )( )虚乌有 2.投桃报( )( )手起家 3.宁死不( )( )形必露 4.纲举目( )( )往开来 5.擒贼擒( )( )耳不闻 6.方兴未( )( )梅竹马 7.天荒 ...

  • 一.化学与古诗词
  • 一.化学与古诗词 1.明朝于谦(1398-1457)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于谦借某化合物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 分析:本题结合<石灰吟&g ...

  • 中学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 中学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新松千尺筑平台 -凤县中学高三年级青年教师高考复习示范课、重点班汇报课活动总结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为使我校高三年级复课工作紧张有序、省时高效地稳步推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即将到来的宝鸡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教 ...

  • 欢乐六一及关爱农民工子弟送爱心活动方案
  • 一、活动主题   六一儿童节关注留守儿童,通过游戏活动及发放慰问品,让他们体会到没亲人在身边一样快乐幸福开心地过六一。   二、活动主题   欢乐6·1及关爱农民工子弟送爱心活动   三、活动地点   白云区展望小学   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5.27下午   五、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的年级 ...

  • 工具书使用方法
  • (二).参考工具书查询 返回 方法 1.查字.词 字和词是构成书面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汉语中,字.词的数量极其庞大,形.音.义也非常复杂.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收字量已达54万之多.收词最多的词典,收词量已达30多万条,但是,很难说已经囊括了全部的汉语字.词.而同一字.词还有多种读音,多种形体,它们还有 ...

  • 安全谜语(3)
  • 1,家在上头好在前头(一字) 2,头戴安全帽,心中不惊慌(一字) 3,厂内停车,靠边一点(一字) 4,思想不集中(一字) 5,此路不通(一字) 6,谢绝参观(一字) 7,一点不小心(一字) 8,家中有妻(一字) 9,火烧扁担(一字) 10,家中起火(一字) 11,寻找起火原因(一字) 12,有心记不 ...

  • 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教学案
  •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学案(一) 学习过程: 重点梳理: 1.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以及.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现象 4.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的现象 . 5.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