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三疑三探教案设计

课题 1

金属材料

单元课时

1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 2.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良金属 特性的重要性; 。 3. 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法 法

如何合理考虑金属物质的用途。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易拉罐、带封口的娃哈哈 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 1912 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 气十分寒冷, 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 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 年冬天, 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 末。 猜一猜: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 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一尴尬 事吗? 议一议: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怎样考虑金属的用途?)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2、什么是合金? 3、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 4、如何考虑金属物质的用途 分钟)

(1)活动探究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 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 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 性、熔点等多角度进行比较。 (学生动手实验) (2)讨论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3)教师补充:具有光泽是金属很重要的物理性质。例如:纯铜的粉末和氧化铁 的粉末,它们的颜色几乎相同,都是红色的,如何从外观上进行区别呢?有光泽 的是纯铜的粉末,而没有光泽的是氧化铁的粉末 (4)活动探究 .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 的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 角度进行比较。 (5)议一议

: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 展 示 展示方式 评 价 小 评价方 目 小组 组 式 1 口答 口答 2 3 板书 口答 口答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 字迹工整, 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 重点,语言简练 2、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重点 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疑 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补充或阐 述不同观点。 4、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 性、 正确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 上对展示同学打分。

4

口答

5

板书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 用途,或者要求更高的材料需求。比如硬度更大、熔点更高、加工更方便,并且 改变了颜色、密度、韧性、耐磨性、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延性、展性等等。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能否根据是否能燃烧来区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两点要注意:一、燃烧 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范畴,二、不能单纯从是否能燃烧来区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 材料,这些知识都会在下一个课题中学到。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一)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说出它们的用途吗?反过来,通过 它们的用途,你能推测出它的相关物理性质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 为我们作一次精彩的演说! 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 学生交流与小结: 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它的相关用途, 而由用途可以大致推测 出它的物理性质。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

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暖气片的表面常刷一层“银粉”防锈,”银粉“实际上是金属------,糖果、烟 盒中的包装纸常用金属-----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 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2、高压电缆用铝制的而不用铜制的原因 课题 1 金属材料 一、 物理性质 1、 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 ,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 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 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板书 设计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单元课时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物置换 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力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 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金属活动性顺序。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镁条、 铝片、 铜片、 酒精灯、 坩埚钳、 火柴、 砂纸、 HCl、 H2SO4、 稀 稀 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 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教 学

法 法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前一个课题,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 性质,通常金属都有一定的光泽,有导电、 传热性,有延展性、可弯曲,而且我们也了解了金属的许多种用途,那么在这节 课的教学中我们共同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金属能跟酸溶液反应?金属能跟化合物溶液反应 ?)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1、所有

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吗? 2、哪些金属能与酸反应?

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要什么条件?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把这些金属分别 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活动与探究(二)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 5mL 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中, 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 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1)第一组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第二组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2)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可由学生口述 (3)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 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活动与探究(三)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大家还记得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吗?能不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铁比铜活泼,所以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 现象发生? 2.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4、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 性顺序?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自探(一)1 1 组(口述) 2 2 组(板演) 3 2 组(口述) 自探(二)1 1 组(板演) 2 1 组(板演) 3 2 组(口述) 4 2 组(口述) 自探(三)1 1 组(口述) 2 3 2 组(口述) 1 组(口述) 评价小组 2组 1组 1组 2组 2组 1组 1组 2组 1组 2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

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4

2 组(口述)

1组

学打分。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通过无数的科学探究,科学家总结出一个重要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二、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根据反应的难易及剧烈程度 (2)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反应 三、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化合物和新金属。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三)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四)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Ag 和 H2SO4 溶液 B. Fe 和 CuSO4 溶液 C. Cu 和 AgCl D. Zn 和 NaCl 溶液 2、将 X. Y. Z 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 Z 溶解, X. Y 不溶解;将 X 浸入 X 的化合物溶液中, 在在 X 的表面析出 Y. 则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 ) A. Z>Y>X B. Y>Z>X C. Z>X>Y D. Y>X>Z 3、在 CuCl2 和 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 纸上的物质是( ) A. Zn B. Cu C. Cu 和 Zn D. Mg 和 Cu 4、 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

置换反应。 (1)银与稀盐酸 (3)铜与硫酸锌溶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锌与硫酸铜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 Zn>Fe>Cu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金属的活动性: Mg>Zn>Fe>Cu 置换反应:A+BC→AC+B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4、置换反应 特点:A + BC = B + AC

板书 设计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单元课时

3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 出来的方法。 教学目标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 算。 3、懂得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的相关问题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法 法 铁的冶炼

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等。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

教具学具

壶、长期未用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学生: 课外收集的我国钢铁厂情况简介材料;重晶石等矿石样品。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昨天我看到一条广告词交 流,同时一人展示→老师评点→组间互评展示内容) ①该实验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 ②为什么装置最后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相关化学方程式?还可以用什 么方法代替酒精灯 3、看动画演示,了解 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 (小组内交流,找出合理答案→小组代表抢答展示→老师点评) ①仔细观察该实验的操作顺序? ②该实验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会出现的现象? ③为什么先通 CO 然后才能点灯?? ④为什么先熄灯然后才能停止通 CO?? 活动三、涉及到杂质问题的化学计算 1、感悟例题懂得涉及到杂质问题的化学计算 2、模仿例题,试试你的身手(独立完成,一人展示→老师评点→组间互评展示 内容)

冶炼 2000t 含杂质 3%的生铁,理论上需要含 Fe3O4 80% 的磁赤铁矿石多少 t? 〔4CO+Fe3O4

高温

3Fe+4CO2

相对原子质量 Fe-56

C-12

O-16〕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1 1 组(口述) 2 2 组(口述) 评价小组 2组 1组 2组 2组 1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3 1 组(板演) 2 组(口述)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g、Au 以单质形式存在) 2、 炼铁的原料 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炼铁的原理 CO 还原 Fe2O3(Fe3O4) 3CO+Fe2O3 生铁和纯铁 2Fe+3CO2

炼铁的设备 高炉 3、强调两个包含关系 : 赤铁矿和氧化铁 纯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涉及到杂质问题的化学计算你还采用哪种方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五)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六)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

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 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稻草⑧焦炭。 炼铁高炉中投 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 A、①③ 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 D、①③⑥⑦

2、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是 是 ,你的改进方法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 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 ,

3、 某炼铁厂每天生产纯度 95%的生铁 70t, 问该厂每天最少需用含 Fe2O3 80%的赤 铁矿多少 t?( 相对原子质量 Fe-56 (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冶炼 2000t 含杂质 3%的生铁,需要含 Fe3O490%的磁铁款石的质量是多少? 炼铁的原料 板书 设计 炼铁的原理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3CO+Fe2O3 2Fe+3CO2 C-12 O-16)

炼铁的设备 高炉 实验现象 1.红色物质逐渐变黑。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 1. 通入一段时间 CO 后再加热(或通入氮气) 。 2.尾气要点燃(或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教学目标 重 点

单元课时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学会探究金属锈蚀条件的方法。 2.知道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的方法。

4

3.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和金属资源危机意识。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难 点 法 法 金属锈蚀的原理和防止金属锈蚀的办法。

金属锈蚀的原理,铁、铝锈蚀的原理比较和一些细节点。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提前一周做的 3 组铁锈蚀的试管实验(3 玫铁钉、蒸馏水、植物油、 棉花、CaCl2)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生锈的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畅所欲言 所观察的现象、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铁生锈的原理和 防锈的措施。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为什么有些铁生锈有些铁不生锈?怎样防止不生锈呢 ?我们怎样保 护金属资源?)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

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 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防止铁生锈? 3、怎样保护金属资源? 活动与探究(一)金属的生锈与防治 (1)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 、 交流说明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等。 分钟)

(2) 、讨论交流 畅所欲言所观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解释。相互评价各 小组的实验效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 (3)、自主评价 推选一组进行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实验的成败,推广到工业、农 业和各种生产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尝试介绍几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4) 、分析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原因,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 法,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 活动与探究(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1、多媒体展示: (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 (2)金属回收公司情况介绍; (3)废旧电 池的污染; (4)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信 息。 2、讨论交流 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法防腐 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3、通过课件补充一些保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 展 示 展示方式 评 价 小 评价方 目 小组 组 式 1 口答 口答 2 3 4 1 2 3 口答 板书 口答 板书 口答 板书 口答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 字迹工整, 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 重点,语言简练 2、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重点 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疑 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补充或阐 述不同观点。 4、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 性、 正确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 上对展示同学打分, 满分 10 分。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七)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八) 根据学生自编

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快的是 ( ) A.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C.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D.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2、某运输用铁船,在水中行驶,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 A.水面上的船头部分 B.水面附近的船体部分 C.水面下的船底部分 D.各部分都一样速度生锈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 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⑦ D.②⑥⑦ 4、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 钢铁年产量的 1/4。 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入放 A、 B、C 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⑴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 编号 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 况

A

B

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 并用植物油液封 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时的生锈 情况

C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4.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 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烧杯的质量为 25.4g;计算结果精 确到 0.1%)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 加入的铁样品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0g 9g 208.7g 150g 9g 158.7g 150g 14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⑵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⑶若生产 1000 t 这种纯度的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 多少吨?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 + O2 + H2O--------铁锈 Fe (主要成分 Fe2O3.xH2O, 疏松易吸水) Al + O2--------Al2O3 (致密保护膜) 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的清洁和干燥。 2.制成保护膜(刷油漆、涂油、电镀等) 。 3. 制造耐腐蚀的合金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 4.寻找金属代用品

板书 设计

溶液的形成

单元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

、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 的乳化现象。 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练习观察、 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重 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 点 法 法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 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溶液是有什么组成的? )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 1、 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2、 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3、 溶液有什么特征?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 烧杯三个、药匙 食盐 现象 结论 (1) 请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2)什么是溶液呢?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 (3)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 (4)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 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 的溶解性也不一样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糖 硫酸铜晶体

溶剂 水 水 汽油 汽油 结论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现象

(1)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2)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得到哪些实验结论? 活动与探究(三)溶质、溶剂的判断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 剂 溶 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 论

(1)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2)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如何确定溶质、溶剂? (3) 溶质可以是什么状态? 活动与探究(四) 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现象 试管内加入物质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1)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2) 加洗涤剂后试管为什么变干净了? (3) 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见过这个现象?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振荡前 振荡后 把液体倒掉后的 静置后 试管是否干净

药品:植物油、

洗涤剂、水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展示 评价 1 2 3 4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九)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十)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杯酒其酒精度为 54 度,那么倒出第二杯 酒的酒精度为( A 大于 54 度 ) B 小于 54 度 C 等于 54 度 D 无法判断 )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 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KNO3 将( A 会沉降下来 B 不会分离出来 C 会浮上水面 D 不能确定

3、水是溶液吗?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3)将蔗糖溶液和 NaCl 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

(4)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 A 牛奶 C 冰水混合物 B 泥浆水 D 澄清石灰水

2.在实验室中,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食盐水而不是水。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一 定义 板书 设计 特征:均一性 二 组成 溶质 溶剂 稳定性 混合物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形成

单元课时

2

教学目标

1.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 了解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重 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 点 法 法

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 固体、水、玻璃棒、 药匙.三只各装有 100 mL 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 NaCl、 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 NaOH 并不断搅拌。 问:你观

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 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物质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溶质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活动与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2. 个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阅读书中提供的实验方案。 分钟)

(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 100 mL 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将两药匙 NaCl、NH4NO3、NaOH 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 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测量的温度/℃ 水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1)分组实验,填写有关表格。 (2) 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 (3) 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 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 理由。 活动与探究(二): 1.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 NaOH 溶于水时大量放热。 2.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 NH4NO3 溶于水时大量吸热。 3.设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 NaOH 溶于水时放热, 又能验证 NH4NO3 溶于水吸 热。 (1)讨论与交流:交流各组的设想。 (2)课后验证自己的设想。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评价小组 书面展示要求: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

自探(一)1 1 组(板演) 2 3 2 组(口述) 2 组(口述)

2组 1组 1组 2组

自探(二)1 1 组(口述)

2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 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 出重点,语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重 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 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 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补 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 范性、 正确性及方法总结的 合理性上对展示同学打分, 满分 10 分。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2、几种表现: 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放热,温度升

高 (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吸热,温度降低. (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温度不变.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十一)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十二) 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 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下列物质与水作用能放出大 量热的是( A.白糖 B.味精 C.生石灰 ) D.洗衣粉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讨论题: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装一定量水的烧杯,放在木板上。甲在烧杯和 木板之间放适量固体石蜡, 乙在烧杯和木板之间洒少量水。 甲向烧杯中加入固体 NaOH,乙向烧杯中加入固体 NH4NO3,充分搅拌后,发现两个烧杯均和木板“粘”在一 起。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板书 设计

(1)浓硫酸、NaOH 固体等溶于水温度升高; (2)NaCl 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3)NH4NO3 等溶于水温度降低。

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单元课时

3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 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教学目标 2.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 方案 (画出实验简图)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教材 分析 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烧杯 2 个(各装 20 mL 水)、玻璃棒 1 根、5 g NaCl(预先称好)、 5 g KNO3 4 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 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难点

教 学

法 法

教具学具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 备了一碗汤

,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 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 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氯化钠不能无限制溶解。氯化钠能无限制溶解。)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 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 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活动与探究(一)熟悉物质探究 1、 提出假设。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 阅读 P33,确定方案,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分钟)

3、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4、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5、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氯化钠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 6、增补方案,实验发现。 在 20 毫升水中加入 5 克氯化钠,再加入 5 克氯化钠,观察现象。然后再向其 中加入 5 毫升水,观察。 7、观察记录,体会“一定量” 活动与探究(二)陌生物质探究 1、 按如上方案小组探究。 2、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硝酸钾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3、 升高温度硝酸钾能否继续溶解?小组加热,观察现象。 4、 再设疑问,趣味探究。 此温度下再加 5 克硝酸钾,能否继续溶解? 5、 回归原温,静观其变 6、 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1 1 组(口述) 2 2 组(口述) 评价小组 2组 1组 2组 2组 1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5、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6、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7、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8、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3 1 组(口述) 2 组(口述)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物质的溶解能力除受溶剂量的多少的影响; 还受温度的影响。

二、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

转化的。 四、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多少的影响。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 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就需要定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 、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 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 对于本节的学习, 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十三)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 才可以。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十四) 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 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 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A.饱和溶液就是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B.饱和溶液是指很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比较稀得溶液 C.饱和溶液不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会变成饱和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往 20g 水中放入一些蔗糖, 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蔗糖剩余, 这 时的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 水 ⑥蒸发水。能用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①③⑥ (三)全课总结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在室温下,一杯饱和的糖水,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 和溶液?

课题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二要素: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增加溶质 板书 设计 NaCl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KNO3 不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KNO3 饱和溶液 NaCl 饱和溶液

课 题

溶解度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单元课时

4

教学 目标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 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 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 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 法 学 法 教具 学具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 水。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剧烈运动后,衣服会出现什么现象?风一吹衣服会变干,变干 的衣服会出现什么?这是为什么?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什么是物质的溶解度?哪些物质有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与哪 些因素有关?)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 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分钟)

1、什么是固体溶解度?什么是气体溶解度? 2、影响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有那些?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有那些? 活动探究(一)固体溶解度 1、前面已经做过氯化钠和硝酸钾溶于水的实验,它们谁的溶解性强呢? 如何证明? 2、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蔗糖或食盐,会有什么区别? 3、溶液有无达到饱和状态? 4、试着归纳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5、在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 36g”其含义是什么? 6、进一步分析,此句话还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活动探究(二)固体溶解度曲线 1、学生观察表 9-1 NaCl、KCl、KNO3 的溶解度曲线,讨论问题 ①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 ②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 25 ℃、85 ℃时 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 ③从图 9-12 中,你能比较出 45 ℃时 KCl、KNO3 的溶解度大小吗? ④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小结归 纳) ⑤影响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有那些? ⑥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活动探究(三)气体溶解度 1、 生活中有哪些气体溶于水的实例?(鱼能在水中生活;烧开水时,水未沸 腾时也冒气泡;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 2、 分析上面的例子,说说为什么? 3、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有那些? 4、与固体溶解度对比,说说什么是气体溶解度?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题目 展示小组 自探(

一)1 1 组(口述) 2 1 组(口述) 3 1 组(口述) 4 2 组(口述) 5 2 组(口述) 6 2 组(口述) 自探(二)1 1 组(口述) 2 1 组(口述) 3 1 组(口述) 4 2 组(口述) 5 2 组(口述) 6 2 组(口述) 自探(三)1 1 组(口述) 2 3 4 1 组(口述) 2 组(口述) 2 组(口述) 评价小组 2组 2组 2 1 1 1 2组 2组 2组 1组 1 1 2 2 1 1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 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 出重点,语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重 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 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 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补 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 范性、 正确性及方法总结的 合理性上对展示同学打分, 满分 10 分。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解中的溶解能力需满足: 1、在同一温度下 2、溶剂应为相等量 3、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二、溶解度概念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 溶剂;(人为规定) 状态:达到饱和; 单位:克。 三、通过溶解度曲线获取的信息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 3、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十五)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十六)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

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 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 通过你对定义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 克 A 物质溶解在 100 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A 的溶解度是 20 克。 (2)20℃时,10 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 度是 10 克. (3) 20℃时,10 克氯化钠可溶解在 100 克水里,20℃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 1 0 克。 (4)20℃时, 100 克水最多可溶解 36 克氯化钠, 则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2、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 20℃时,100g 溶液中含 31.6g 硝酸钾 C. 31.6g 硝酸钾溶解在 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 硝酸钾溶解在 100g 水中恰好达到饱

和状态 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的是( A.①② ) B.③④ C.②③④ D.只有① )

4、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0.9g,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25g,70℃时氯 化铵的溶解度是 60g,则(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 C.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 B. 食盐的溶解度的最大 D. 无法比较溶解的的大小

1、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 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 100g 水。 ②t2℃时,25g 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g. 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 a、b、c、d 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正确的是____(选填下列编号). Ⅰ.c>d= b >a Ⅱ.c=d >a= b Ⅲ.c>a>b= d Ⅳ.c>a= b>d

板 书 一、固体溶解度:

课题 2

溶解度

设 计

1、定义

,某物质在 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剂(水)里 2、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把物质分为: 二、气体溶解度 1、定义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课 题 教学 目标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元课时

5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能进行溶质质 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 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法 学 法 教具 学具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硫酸铜固体,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夏天喜欢游泳吗?在游泳时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这样一 种海,人在里面游泳不会淹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是什么?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 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2、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一) 1.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

入 10 mL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 0.5 g、1.0 g、1.5 g 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 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分钟)

编号

1 2 3

溶液颜色 清水量

硫酸铜的质量

溶液质量

2、 3、

分别求出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二)将刚才配好的硫酸铜溶液,取一支溶液倒入 2 支空试管中往, 其中一支加入水,振荡,观察颜色。 1、实验现象:颜色明显变浅。 2、实验结论:影响溶液浓度的因素还有溶剂的质量。 三 溶液的计算 1、 小组讨论分析例 1、例 2 2、 各小组选派代表板演,其他小组评价。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1 1 组(口述) 2 2 组(口述) 3 2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活动三 1 2 1 组(口述) 1、2 1、2 组(板演)

评价小组 2组 1组 1 2组 2组 1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会影响溶液的浓度。 三、溶液计算 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升高 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降低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4、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5、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 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 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 400 克甘油 溶解在 100 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多少? 2.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

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

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 mL 内含:12.5 克葡萄 糖 5%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用 A、B 两个烧杯各取 9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溶液,再 A 向 烧杯中加入 10g 硝酸钾,向 B 烧杯中加入 10g 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 解。求: (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 10g 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 10g 水后,溶液中溶 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 书 设 计

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单位是“1”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体积 × 溶液密度 课 题 教学 目标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单元课时 6

1、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 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 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教 法 学 法 教具 学具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 质量分数 40% 55% 5%

过氧乙酸 水 双氧水 问。1.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2 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如何配置 40%的过氧乙酸溶液?)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 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活动与探究(一) 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2.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 50 克 16%的溶液。 (1)计算要配制 50 克 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 (2)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装瓶,贴签。注意:

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活动与探究(二) 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 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用 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 100 克 16%的选种液 1、 2、 3、 4、 小组讨论完成自己的配置方案。 小组展示配置方案,其他组评价方案。 按照方案配制溶液 液体的量在生活中多用体积表示该怎么办? 分钟)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1 1 组(口述) 2 3 2 组(口述) 2 评价小组 2组 1组 1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3 4 1 组(口述) 2 组(口述) 2 组(口述)

2组 2组 1组 1组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贴签

二、溶液稀释的原理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6、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7、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 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 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 化学实验室现有 98%的浓硫酸,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 50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 少克水? 2、100g 某硫酸溶液恰好与 13g 锌完全反应。

3、 某工厂化验室配制 5000g 20%的盐酸, 38%的盐酸多少毫升 需 (密度为 1. 19g·mL—1)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

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把 200g 20%食盐水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3、把 30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g 此溶液中氢氧化 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 板 书 设 计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贴签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

常见的酸和碱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单元课时

1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 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教 材 分 析

点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身边的物质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难 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身边的物质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教 法 学 法 教具 学具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各种植物的花的浸出液,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酸和碱,请你说出它们的名称。那么我们怎样用简单的方法 证明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呢?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什么是酸?什么是碱?)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 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活动探究(一) 通过学习回忆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 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 分钟)

并完成探究报告。 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① 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 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 颜色? ③ 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 ④ 猜想式探究报告: 假 设 或 猜 验 证 方 法 及 操 实 验 结论及其原因 想 作过程 现象 新的发现或疑问

2.将各组猜想及验证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 (1) 、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 、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活动探究(二) 通过大家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发现: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 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1、用自制指示剂实验在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五种溶液 中的颜色变化。 (如下表所示) :

酒精中 酚酞试液 大红花 紫罗兰 万寿菊 皱菊 无色 粉红色 紫色 黄色 无色 酸溶液中 无色 橙色 红色 黄色 无色 碱溶液中 红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黄色

2、讨论与交流:比较实验结果,哪些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中变色效果较好? 你认为这些指示剂有什么作用? 3、联想与应用: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你谈谈,为什么会出 现“万紫千红的花”?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4 1 组(板演) 4 2 组(板演)

评价小组 2组 1组 1 2组 2组 1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3 1 组(口述) 2 组(口述)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 ,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 种指示作用, 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1、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2、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 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出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组的猜想进行验证。 猜想(假 操作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 分析及结论

设)

现象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遇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_,

使酚酞溶液变_____ _。 3.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_, 在紫色石蕊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变______。 4.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 在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显_____。 5.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的(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酒精中 大红花 紫罗兰 万寿菊 粉红色 紫色 黄色 酸溶液中 橙色 红色 黄色 碱溶液中 绿色 蓝色 黄色

⑴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 ,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碱红酸不变色) ,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

常见的酸和碱 1、 知道稀硫酸和稀盐酸的主要用途。 2、 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典型的物理性质。

单元课时

2

3、通过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 材 分 析 点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难 点 浓硫酸的稀释

教 法 学 法 教具 学具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浓硫酸,浓盐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酸?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盐酸、硫酸它们有哪些物理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怎么样 呢?)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 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活动探究(一) 1、学生根据盐酸、硫酸进行观察分析。 2、小组讨论、归纳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二) 分钟)

教师演示实验 1、学生探讨分析填写表格 2、从上述实验中你能归纳出浓硫酸还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浓硫酸在纸上 用 木 棒 蘸 浓 硫 将浓硫酸滴到布上 写字 酸

一段时间 纸张的笔画部 木 棒 上 蘸 有 浓 滴到酸的布由黄变黑, 后的现象 分变黑 硫 酸 的 部 分 变 容易破损。 黑 结论或原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 因 启发 水而腐蚀。 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

活动探究(三) 请大家阅读教材 P52 页后看我演示,小心进行实验。 1、 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 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 2、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

用玻璃棒搅拌? 3、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 理? 引导实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逐滴滴入 5%的碳酸氢钠溶 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题目 展示小组 活动(一)1 1 组(口述) 2 2 组(口述) 评价小组 2组 1组 2组 2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 言简练 2、 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重点点评优缺 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 有疑问或见解

活动(二)1 1 组(口述) 2 1 组(口述)

活动(三)1 2 组(口述) 2 3 1组 2组

1组 2组 1组

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4、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 正确 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 学打分,满分 10 分。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 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 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 硫酸做干燥剂。 二、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 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三、质疑再探:(3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 分钟) 3、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4、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 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烧杯,乙烧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 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 色 A.浓硫酸 C.浓盐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D.氨水 )

2、 如上图所示. 密闭容器中盛有甲、 乙两烧杯, 乙烧杯中盛有无色酚酞试液,

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 色 ( ) ( D.浓盐酸 )

4、下列物质敞口

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5、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a.氧化性 c.可燃性 d.毒性 e.吸水性 f.溶解性 g.酸碱性 b.还原性 ) B.稀硫酸 C.浓盐酸 D.石灰水

h.腐蚀性

请你选择合理的序号(a--h)填写下列空格: ⑴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___; ⑵氢气可用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____; ⑶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 现出_____; ⑷用 CO 冶炼铁,是利用它的_____; ⑸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_____; 皮肤有____。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 ⑹H2SO4 和 HCl 等对人的

一、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板 书 设 计 无色粘稠液体,有酸味,有挥发性 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脱水性,吸水性。


相关文章

  •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微格课教案 化学教学中导入技能的基本类型 <化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90143102 课程性质: 教师教育类必修课 教学对象: 化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34学时 2学分 编写单位: 化学系 编 写 人: 霍爱新 审 定 人: 刘欣 编写时间: 2006 年11 ...

  • 高中化学必修一 胶体_教案
  • 胶体教案设计 [**************] 张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启始章,本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 ...

  • 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教案
  • 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来表示: 2.理解出化学式的含义: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初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出化学式的含义: 2. 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 ...

  • 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必修2>化学反应的应用中提到了原电池以及上一节<电解>中学习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知识背景下,进一步学习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有关知识.第1课时的任务是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同时又是 ...

  • 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测试高中化学教案设计
  • 教学能力之高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苯的分子结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研究和掌握苯的组成.结构.性质. 3.结合化学史,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 ...

  • 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l         提问:一般来说,空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有: l         引言:为什么空气中一般不含有氢气呢?因为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 l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 l         提问:我们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这说明了氢 ...

  • 氯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设计---<氯气> 一.[教材分析] 1.氯气的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中包括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氯气和铁.非金属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与水的反应 ...

  •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要求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 ...

  • [萃取和分液]优质教案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三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萃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萃取的原理,掌握"萃取-分液"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合作的技巧和责任.提高观察.类比.探究.思考.概 ...

  •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 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3.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