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歌[山行]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 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

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相关文章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 ...

  • [白云生处有人家]谁不说俺家乡好?
  •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骨子里是农耕民族,每个人与土地.与故乡的感情,是其他民族很难理解的.所谓"故土难离".欧美人搬家,一点都不会拖泥带水--他们也不大购房置业,常常是走到哪租 ...

  • 寄扬州韩绰判官.无题导学案
  • <寄扬州韩绰判官>导学案 [学习目标] 姓名 班级 组别 1. 了解杜牧的诗歌,背诵其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初步体会杜牧的诗歌风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 搜集有关杜牧的资料,知人论世. 2. 熟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 二.自学提问 把你鉴赏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 ...

  • 唐诗三百首有"花"的语句
  • 唐诗三百首 1.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王维<青溪>)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 4.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5.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白&l ...

  • 沁园春长沙说课
  • 导语 我 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文学艺术也起源于诗歌.一个人文学素养,文学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如何.综观新高考以来的诗歌鉴赏提的 误答原因有:轻读诗,重做题,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阅读激情,语感弱,对诗的感受浅薄.著名文艺美学家,理论家朱光潜也说,一般青年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 ...

  • 小学古诗词
  • 一.古诗复习选择题 1.贺知章,唐朝诗人,少时以诗文闻名,与吴越人包融.张旭等以诗文齐名,世称 "吴中四杰".其中还有一人是( A ). A (张若虚 ) 王勃 骆宾王 2.不是写柳的诗句是(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夜曲中闻 ...

  • 小学语文要:守护诗心,绽放童真
  • [摘 要]基于儿童本位基础上的语文教育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其在绽放童真的过程中产生如同诗儿一般的美丽与天真.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真情朗读诗歌.摹写诗歌和自编自演诗歌,定能使得语文更有情趣而楚楚动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儿童:表达 诗歌在语文课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产生朗朗上口的美感 ...

  • 三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山行1教案苏教版
  • 山行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 ...

  • 三上3古诗山行1(0)
  •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进 一. 入秋景 4 古诗两首 课时数 2 第 1 课时 总课时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