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国古代科技文艺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师卷)

15.中国古代科技文艺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必修3第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满分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与题干信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不符,故①错误;从题干中“耗亦不多”的信息可知还魂纸降低了生产成本,故②正确;③与题干中“全省从前煮浸之力”的信息不符,故③错误;从题干中“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的信息可知还魂纸扩大了原料来源,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C

【解析】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答案】C

【解析】考查四大发明(火药)。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神话小说中关于火药武器的描写。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故A项错误;火器的使用是在唐末宋初,故B项错误;明代神话小说中关于火药武器的描写,说明当时火药已用于军事,故C项正确;神话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故D项错误。

4.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 )

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 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

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 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

【答案】A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农学。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意义。题干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故A项正确;地域差异、耕作技术与沤肥技术在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故B、C、D项错误。

5.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

A.钟繇 B.怀素 C.欧阳询 D.苏轼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汉字与书画。由题目中的信息“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可知此应为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草书,故B项正确;钟繇和欧阳询均擅长结构形体严整的楷书,与题目中的信息“随手万变”不符,故A、C项错误;苏轼擅长工整清晰的行书,与题目中的信息“随手万变”不符,故D项错误。

6.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

之相似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是文人画的典型特征,而文人画的创始人就是王维,故B项正确;A项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仕女图,故排除;C项不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排除;D项为典型的花鸟画,同样不能体现材料所言特点,故排除。

7.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答案】B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书法艺术。“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选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项;《兰亭集序帖》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书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与题目时间宋朝不符合,故排除D项。

8.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答案】D

【解析】《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与题干“幻想境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老子》和《庄子》与题干“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的信息不符,故B、C项错误;《离骚》属于楚辞,是屈原的作品,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故D项正确。

9.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B

【解析】司马迁、司马相如均为西汉人,其生前西汉未败亡,且材料并未指明相如赋所述主题为王朝败亡,故A项错误;据材料司马相如赋“其要归引之节俭”,且“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即在这个方面与《诗经》相同,联系《诗经》中对社会黑暗腐败的批判,可推知他们都提倡节俭,反对奢靡,故B项正确;从创作形式上看,赋形式铺排华丽,散文韵文并用,而《诗经》以四言为主,较为平实,故C项错误;据材料“相如虽多虚辞滥说”可知司马相如未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故D项错误。

10.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

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文人生活腐朽化 B.文学作品世俗化 C.文学作品商品化 D.市民阶层扩大化

【答案】C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柳永的词“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文学作品变成了商品,体现出商品化的现象,故C项正确;柳永“暇日遍游妓馆”,受到个人性情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并不能体现文人生活腐朽化,故A项错误;无法推测柳永的词是否反映市井社会生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市民阶层规模的扩大,故D项错误。

11.南朝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

《风》、《骚》对应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风》是指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骚》是指《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望庐山瀑布》是唐朝李白的作品,李白诗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安娜·卡列尼娜》属于现实主义,《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红楼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②④与《风》风格一类,①③符合《骚》的风格,选择D项符合题意。

12.明朝后期的 “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

的有50多篇。“两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答案】D

【解析】考查明清小说。材料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中故事大多发生在运河城市,而运河城市商业功能突出,上述二者指向了商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指无法说明存在雇佣关系等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故A项错误;“三言”中的故事虽反应商人为主,但并未点明仅局限某些区域,故B项错误;材料所涉仅与商人有关,但并未具体涉及商人地位问题,故C项错误。

13.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

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 B.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

C.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D.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

【答案】C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故A项错误,C项正确;思想解放运动,题干根本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同理,经济中心南移题干也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4.“一只船桨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

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

A.小说的浪漫风格 B.戏曲艺术的虚拟化 C.说书人的随性夸张 D.绘画的意象化

【答案】B

【解析】考查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小说的浪漫风格属于个人情感夸张,与题干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信息“舞台”可知与戏曲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舞台剧的特点,“说书人的随性夸张 ”不符合题意,

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出绘画的特点,故D项错误。

15. “在牛顿诞生后的数百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大都是基于牛顿的理论和

发现”。下列关于牛顿“理论和发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C.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D.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

【答案】A 【解析】考查经典力学。A项是16世纪科学家伽利略开创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题中考查的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这一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力,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时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经典力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欧洲,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

明此变化的是(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牛顿与经典力学。抓住题干中的时间要求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故①正确;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故②正确;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绘画产生,强调光与色的结合,故③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和飞机才先后问世,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19世纪中后期,西方宗教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下列哪本著作的出版(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论——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彻底否定了“神创论”,使得西方宗教信仰面临空前的危机,故B项正确;《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发表于1687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故A项错误;相对论和量子论均提出于20世纪初,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故C、D项错误。

18.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哥白尼日心说主要探究宇宙,与人无关,故A项错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时候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哥白尼日心说反对了之前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正确;“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是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

19.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

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该理论( )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D

【解析】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加强对人类微观世界的研究是X射线的发现,并非相对论,故A项错误;人们利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发现了海王星,故B项错误;相对论冲击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

题可能是( )

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瓦特与万能蒸汽机

【答案】A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阐述了新的时空观,是对近代物理学框架的重大突破,故A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论是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的革命性进步,与时空观无关,故B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阐述的是生物的进化和演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1.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

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关于“这一发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揭示了时空的属性,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B.它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它解决了热辐射理论的疑点,有助于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D.它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答案】A

【解析】考查现代科学技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可知“这一发现”是指量子理论,依据所学不难判断A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特征,这与题意不符,B C D三项是对量子论的特征的正确解读,所以答案选A项。

22.《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

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相对论。自由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学说,提出物体下落时间与质量无关,故①正确;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关于上帝造人的说法,认为物种是进化而来,故②正确;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电磁感应理论研究微观电子运动,不存在后者否定前者,故③错误;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3.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人类文明的引擎”一目,这一目主要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汽车和飞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引擎”中“引擎”是指动力,符合动力的应 是C项。

24.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

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

A.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C.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

【答案】A

【解析】考查现代信息技术。因特网给“部族”带来了挑战,有利于结束“部族”孤立的状态,加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推动全球化进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符合题意;“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说明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政府管控,故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5.《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本题以文明史观立意,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分析。选项中,A、

C、D选项表达有误,而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总分50分)

26.(17分)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

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三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四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及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市坊合一;出现了夜市);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纸币流通。

(6分)

原因:宋代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手工业、农业发展;人口增加)(2分)

(2)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任答一点,共1分)

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1分)

(3)因素: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1分)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

善。(1分)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1分)

(4)原因: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

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6分,答对3点给6分)

27.(15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

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

材料二

材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手。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思想:道教(玄学)、佛教盛行。(2分)

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2分)

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2分,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

画兴起等都可酌情给分)

(2)现象: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2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2分)

(3)特点: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3分)

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分,任答1点即可)

28.(18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 材料二

1439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1570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5分)

(2)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

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4分)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

类发展的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异同?(5分)

【参考答案】

(1)观点:肯定生命价值;热爱世俗生活。(1分)

背景:基督教会及其神学的统治;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

文主义思潮的发展。(4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2)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1分)

影响: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3

分)

(3)法则: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1分)

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分)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

(4)同: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贯穿着新旧之争。(2分,任答两点即可)

异:西欧是自发的主动探索过程(内生型),近代中国是在外来压力下被动走向世界的过程(外源型);近

代中国认识世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背景下,与救亡图存相伴随;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以人文思想、自然科学发展来推动政治变革,中国近代探索经历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西方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重视理论总结,中国侧重于实用性。(3分,任答3点即可,其它回答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品德会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 ...

  •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课程设计
  •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2.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 ...

  •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
  • 世界古代史 1.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 (65)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地理条件.三次改革.特征.评价] (66)罗马法[发展过程:<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背景.评价)] 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背景.人文主 ...

  • 新课标_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 ...

  • 虹口区20**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 虹口区2014学年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2015.5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 ...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概述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第一.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 ...

  •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及其经典例题
  •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各种史观:所谓史观,就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总看法. 全球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近(现)代化史观: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文明史观: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 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 ...

  •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 材料题
  •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材料题 1.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 从古到今,桥梁与人们和活动紧密相依,有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建筑艺术之美,而且承载了国家和民族或辉煌灿烂或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 [民族自豪] (1)依据资料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

  • 古中国科学与文学
  • [***********][***********]1111111111 [***********][***********]1111111 高考知识点之古中国科学与文学 考点归纳: 从历年高考命题方向看,多为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影响或评价古代科技特点,近代落后的原因.具体考查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