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

  该文围绕“如何选取最佳新闻角度”这一主题,对新闻角度选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从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把握新闻角度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新闻角度要注重培养“读者意识”等三方面,对这一问题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新闻角度;以小见大;新闻价值  我们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很希望能够遇到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从而写出一些推动当代、影响后世的重大报道。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却都是些“小鼻子小眼”的琐碎的事儿。特别是那些身处基层的记者和通讯员,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事件写不出大文章。但是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小事件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大主题、大智慧,只要角度选的好,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谓新闻的角度,是指作者认识新闻事实和表现新闻价值的着眼点,是揭示新闻本质和彰显新闻主题的突破口。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一篇新闻报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最佳角度的选取。角度选择好了,才能更准确地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更充分地体现新闻价值。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把握最佳角度呢?  1.要不断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闻角度的选择与记者的认识水平和职业敏感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一般地说,水平较高的记者在大多数新闻事实面前,能够较快地选定表现新闻的最佳角度。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美”、展现“美”的过程。许多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只是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契机。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有了善于捕捉新闻的本领,记者才能在纷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敏感地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之后,如何选取适当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使得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更富有内涵,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则是记者更高层次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不断地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增强新闻意识,提升新闻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新闻竞争愈演愈烈,面对相同的信息源,如何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闻?在同题竞争中,记者要想占有独家信息材料,已难上加难;只有打破常规,创新思维,运用独家的观念、独家的视角、独家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比别人更加深入的新闻事实,才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新闻意识,在报道中按新闻规律办事,确切地说,即运用新闻价值标准去衡量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培养记者独具一双“慧眼”,及时识别并挖掘出事实中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2.把握新闻角度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新闻报道作为反映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往往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只能是社会生活的片段记录,总是以不求全的表现方法而赢得无限的表现力。因此,“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就成为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写作常用的基本技法。小的含义,是指新闻中具体的人和事;大的含义,是指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和前进方向。“大”和“小”的关系可能理解为形和神、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大处着眼,就是要求记者有宏观思维、有全局观念。“文章合为时而著。”新闻是时代的先声,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新闻记者是站在时代船头的暸望者,采写的新闻报道要高瞻远瞩地反映时代重大主题,体现鲜明时代特色,代表时代的主流。因此,记者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你所写的人和事,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但许多记者经常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往往只是就事论事,发现不了发生在某一个领域的具体事情在全局中的地位和意义,不懂得对普通事、平凡事进行聚焦,不懂得微言传大义。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时,要善于突破具体事物的局限,把新闻事件放在时代长河中进行考量,从而把握事物的时代意义和它在历史中的作用,透过具体事物看到现象背后蕴含着的本质。  以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消息一等奖作品《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为例,这篇消息报道的是2009年长江隧桥开通给崇明带来了巨大的开发商机,这可以说是上海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记者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其表面,不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而是将其放置在深刻的时代层面去加以揣摩和思辨,从而将其定位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正确把握“好”与“快”辩证关系这一时代重大主题,这样一来便增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凸显了报道的穿透力。  小处着手,就是新闻报道从一个可视点开始,从一个可以触摸到的具体事物说起。因为人们认识事物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记者从小的、近的、某一点的实体出发,就可以把事物的具体形象和现场的情景托到读者面前,以便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然后再告诉读者这种事实产生的背景、发展情况以及更深层的意义。  2009年7月,笔者赴长春市双阳区,采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当时国家刚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重要日程,笔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契合时代的大题材。但从哪里入手,却让记笔者犯了难。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无意间听说:这里有一个村聘任的综治协管员,曾经是连续上访十年的“老信访户”。笔者顿时眼前一亮,着重对这个“老信访”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以“老信访”向“协管员”的人生角色转变为切入点,展现了长春市双阳区由“堵”到“疏”的综治理念之变,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功效。这篇报道《由“老信访”到“协管员”》,也因此荣获了当年的全国法制新闻奖。  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往往碰不上重大题材,能用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这是判断记者有没有本事、真功夫的重要标准。只要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说出别人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认识别人认识不到的事物后面的东西,这就是真功夫。  3.把握新闻角度,要注重培养“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就是从受众心理出发,判断哪些信息是容易引起他们兴趣、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哪些是他们迫切希望了解的,哪些是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并把这些内容以尽可能贴近的角度、新鲜的形式快速、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关注度。  媒体是给受众看的,新闻自然要面向“读者”。新闻如果不面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  以读者为中心,让老百姓自己出来现身说法,从他们身边形象可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说起,这种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方式,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当前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己任,奔走呼吁,了解百姓疾苦,为群众真心实意办事,解难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拍手叫好。他们深入基层“一头汗两腿泥”,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融入群众,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写出来的新闻,自然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1]刘海贵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庹震.怎样当记者.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刘保全.发现是美,用心发掘是金.新闻与写作,2011


相关文章

  • 试论新闻角度
  •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 ...

  • 通讯员新闻写作漫谈
  • 通讯员新闻写作漫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好! 感谢西部公司梁总.李书记提供一个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今天谈不上讲课,是来和大家沟通.交流.学习的.本人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写作技巧与大家分享,但愿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在新闻报道方面,目前来说,华北局各二级单位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压力也很大 ...

  •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作为一名记者团成员,新闻写作是我们日常的工作之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想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写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和大家 分享一些具体写作技巧. 一.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 ...

  • 基础采访与写作能力
  • 基础采访与写作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业务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前提和保证,是新闻工作的主要部分. 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是记者的基本功,是其素质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反映出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反映其新闻发现力.判断力,以及新闻活动能力和知识面.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互相联结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环 ...

  • 高三暑期计划
  •  近50天的假期将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是每位即将步入高三毕业班的学子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假期“未雨绸缪”,高三才能“大显身手”。下面我就语文学科假期复习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多理多思,夯实基础。“多理”即多整理,多梳理。利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归类整理 ...

  • 如何写好新闻稿
  • 如何写好新闻稿 孔 卓 瑶 一.培养新闻敏感,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新闻触角: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 ...

  • 近年中考作文分析
  • 近年中考作文分析 作文题型一直以五种形式呈现: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选题作文.长沙市以前两种为主. 一.2010-2013年中考作文全景扫描 (一)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稳中有变,仍然以全命题作文为主体,半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命题者亲睐. 1.2012年 作文(一):伸出我的手 作文(二 ...

  • 中考阅读写作知识复习指导
  • 现代文阅读部分部分知识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鲜明) 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 浅谈如何撰写党政信息
  •   党政信息,是党政机关设立专门机构或利用机关机构收集、反馈和处理党政机关实施领导行动所需信息的专门性活动,发挥着“耳目”、“智囊”及“资料库”的作用。信息写作,是广大信息工作人员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搞好信息写作,对于充分发挥信息的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意义上讲,发现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