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对道德自我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伦理转向

黑格尔对道德自我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伦理转向

以笛卡尔我思哲学为起点和标志,自我、自我意识研究构成了欧洲近代哲学的研究主题。与英国经验论、大陆唯理论哲学对自我的认识能力研究相比,德国哲学更加突出道德自我观主题。其中康德以先天综合判断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确认自我和理性在实践中的自由本体能力和道德自我指向,以定言命令为核心,构建实践理性、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和体系。黑格尔肯定康德、费希特道德自我观的主体性意义,但反感于并力求克服康德反思哲学认识论、道德自我观中的二元分裂和矛盾。黑格尔以意识和自我意识、概念与实在的统一为基础,重释理性、自由、精神的社会意蕴,致力于对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伦理转向与思辨重构。

一、康德道德自我形而上学论证的困惑和矛盾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限制自然知识,为提升实践理性中道德自由和道德信仰开辟道路。实践理性对道德自我的形而上学论证一方面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方面以社会契约进行论证。作为实践理性核心命题的定言命令及其主要特征的纯粹义务论,突出理性、应然而隔绝感性与现实。

(一)实践理性的认识论基础以及道德自我的个体性

在近代哲学开创点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识论命题极具标志性和影响力,并影响到哲学中的个体观念论。如罗素所说:笛卡尔的基本确实项‘我思故我在’使认识的基础因人而异,因为对每个人来讲,出发点是他自己的存在,不是其他个人的存在,也不是社会的存在。他强调清晰、判然的观念可靠,通过内省我们才以为发现自己的观念是否清晰、判然。笛卡尔以来的哲学,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一面。康德伦理学的方法和道德自我观深受笛卡尔影响,批判哲学严格区分自然与道德、必然与自由,认为感性、知性以自然感知世界为对象,仅限于认识现象; 理性、实践理性以综合理念为对象,能达到对物自体的认识。但知性与理性所赖以建立的方法论基础相互贯通,都以先天综合判断为逻辑基础:在感性、知性阶段,时空、范畴构成经验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综合保证了判断的普遍性; 在理性、实践理性阶段,自我意识、先验理念及其对象自由构成了对知性活动的先天形式,综合表现为将知性规则统一于原则之下,表现为自由自觉地将自己的准则服从于和形成普遍立法原则。康德的实践理性和道德自我观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伦理学,是坚持实践规范问题的真理性能力的伦理学,它不怀疑理性的意义和必要性,以理性和理智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原则。哈贝马斯也认为,康德没有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混合在一起,而是加以区分,应然命题的道德真理性不应被同化为陈述命题的断言有效性,但康德的伦理学是在与断言命题的真理性的类比中理解规范的正确性的,它所达成的定言命令借助于认知方法中的先天直观和先天综合判断,作为伦理学的主体,是基于认知能力的立法性和普遍性,推知实践理性中自由和意志的自我立法性和普遍性; 认知主义伦理学并非基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和有机群体的要求推导出道德法则,而仅仅是个体和主观的逻辑表达,道德自我论证表现出个人主义特征。在康德看来,基本的道德事实是个体的自我确定性和主观良心; 作为普遍的立法能力和意志自由,它确立了个体的目的地位,如捷克学者s ,卢克斯所认为的,基于认识论论证基础和理性能力的无限自我确信,康德把人是目的宣布为伦理学和道德自我的绝对原则,并确立了个人主义原则:单个的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和内在的价值或尊严。康德仅从个人观点分析道德问题,在他那里,社会问题被看作第二性的,只因首先分析的那些个别的道德主体事后要彼此结合起来,社会问题才会产生和被关注。

(二)自然法和契约论形式研究的原子论特征

支撑近代启蒙哲学和资产阶级法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和社会学方法论的是自然法论证与社会契约主张。康德站在理性启蒙的立场批评传统经验主义自然法中的自然人根本不可能懂得并承担义务,即使进入社会状态而不成熟的人也不能完全承担契约义务,只有充分启蒙了

的人和社会才能担当契约义务。康德通过确立实践理性概念,基于先天综合判断式的定言命令以及普遍立法的确信,为社会契约的道德原则提出了纯粹理性的证据; 基于走出伦理自然状态,走向伦理共同体和普遍公民社会的愿望,康德论证了社会契约的应用性,并且与受他影响的费希特把契约论推向了顶峰。但康德反思式自然法和契约伦理构思的方法论前提依然是相互分立的个体,根本主题乃是理性主体的普遍平等、独立自主和意志自律,彼此分立、超时代的个体构成了康德形而上学道德自我观以及世界公民构想的人性基础。法国学者阿尔都塞认为康德的社会认识来源于卢梭的契约观,然而作为契约论主张的根据以及主旨,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也是以个人主义立论的。黑格尔深明康德的原子主义立场,康德一开始就把个人看作一个社会原子。个人的存在被宣布为基本的和最高的东西。黑格尔把这种考察问题的方式叫做反社会的方式。马克斯·舍勒也发现,在康德那里,平等的道德人格主体由于只对自身负责,像尼采的生命意志人格一样,否认了团结原则,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伦理共同体。以自然法和契约论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原子主义自我观与黑格尔社会使命的自我观是相左的,也是黑格尔道德自我观超越的东西,黑格尔认为个人不是原子,个人的本质在于与伦理共同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内在一致。


相关文章

  • 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王建志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道德哲学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苏格拉底实现哲学转向的原因,与其所处的 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内涵是/认识你自己0和/德性即知识0两 个哲学命题,他认为 ...

  • 1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自动保存的)
  • (写文章:工作世界" 和" 生活世界) 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职业) 从善治到治善:大学德育体系建构与反思(大学德育创新)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道德关怀与大学生德育生活 传播学视角下的思想教育(德育)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职业角色 ...

  • 邓安庆: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专题一:第一哲学与伦理学)
  • [内容提要]本文立论的基础是把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看作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qu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概念. 古希腊的"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笔记
  • 第一讲 1.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概括为三点:他把理论活动看作实践活动:他把利己活动看作实践活动:他把人的生理活动(吃喝呼吸等)看作实践活动. 2.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及局限性 功绩:(1)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类统治的自我异化,即人按照自己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又对 ...

  •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 西方哲学史结课论文 一.课程总结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于西方近代哲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而,单单了解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学说恐怕是不够的.既然是学习哲学史,那么就必须要先站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近代西方哲学为什么会诞生?近代西方哲学的精神是什么?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 ...

  • 中国:第二家乡
  • 作者:让-克劳德·根斯 翻译:金寿铁 金寿铁,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吉林 长春 130033 学术研究 2010年04期 [中图分类号]B51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12 ...

  • 休谟及其后
  • 自由:休谟及其后 首先讨论休谟对于"自由"概念的理解,在第二部分则力图阐释自休谟之后对于自由概念的两种读解方式--将自由理解为意志设定自身或者意识的纯粹自发,最后一部分则想表明,自启蒙运动以降,"必然"不断地蚕食"自由"的领地,但是我们依然 ...

  • 公民间关系慎议政治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 2012年第4期政治思想史总第Vol.312期 No.4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um No.12政治哲学 公民间关系.慎议政治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国家观① 谭安奎 摘 要: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基于对公民间的伦理-政治关系的理解,将自由平等的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