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有误解的不只是西方人

对中国有误解的不只是西方人

包弼德在腾讯课堂的演讲实录精选:

我今天要讲的儒学,为什么我觉得儒学在现在的世界是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中国历史是哈佛通史教育里面重要的一课,我们在哈佛教中国历史有几个目的。第一当然是要让美国学生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其次,也是让他们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是与其历史密切相关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第三,我们也希望用中国历史让哈佛学生知道,怎么历史地思考问题,即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人们选择的结果。我们要了解某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什么样的选择,了解人们的选择结果是如何影响历史变迁。

儒学思想特别重视教育,因为他们知道文化是真实存在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你的意思,可以互相了解,这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观点。

我们希望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授中国历史,不仅是给哈佛的学生看,也希望让全世界的学生、包括中国的学生能看到。那么为什么希望中国的学生也能学习呢?中国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可是我还是希望能让中国学生知道外国是怎么教中国历史的。在哈佛,研究中国的教授很多,教的方法和中国有一点不一样。

我最开始学中国通史的时候,老师们的观点是儒学思想没有用,是一个历史的遗产,可以放在一边,跟现在21世纪的中国是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告诉我,你应该去学社会经济学,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人们所做的选择是跟他们的思想有关系的。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世界、看待时代,跟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有关系的。他们如何回应历史的挑战,也是跟他们的思想有关系的。

如果我们要了解历史的变迁,我们必须得了解人的思想。当我们探讨中国,比如说中国的士大夫,中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儒家还是非常重要。我倾向于用“儒学思想“,是因为我们常常在英文讲confucionsim,直接翻成中文应该说是孔子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孔子主义。在美国用confucionsim,他们的意思常常是指中国传统的文化、社会、政治的体系,而儒学思想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讲儒学或者国学,有些人是说国学跟儒学是一样的,我不完全同意。他们觉得儒学是可以抓住的一个东西,是不变的一件事,可是汉代的儒学、宋代的儒学、清代的儒学、民国时代的儒学都是不一样的,跟孔子的儒学是不一样的。

我在台湾的时候,跟一个老先生学习了几年《四书五经》,当时外国学生只有几个。老先生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必须得了解这个“道”是什么,你要了解这个“道”,必须得看《四书五经》,你的“道”就在《四书五经》里面。这一方面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搞儒学的人在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方面是中流,我想这是其中一个源,可是这个源不一定是主因。

为什么儒学在当代中国变得这么重要的?最近,北大教授汤一介先生在和李中华主编《中国

儒学史》里,在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为什么要编制一部中国儒学史?这是由于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有关系,而儒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具有主流地位,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有历史原因形成的。”


相关文章

  • 西方对中国有许多疑虑和误解
  • 本文是美国I-MCF公司董事会主席艾那・唐根在中国外文局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选题策划会的发言稿.在演讲中,唐根先生略述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并主要以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本杰明,弗兰克林所做的贡献为例,介绍了美国在打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一些方式,认为本杰明,弗兰克林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的形象.通过回顾这 ...

  • 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
  • 2002年5月 第39卷第3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y2002 Vol139No13 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大 ...

  • 沟通品质决定生活品质
  • 任何有效的沟通,都需要相同的知识背景,相同的思维方法,相同的价值理念.否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问题时,很难达到完全沟通的效果. 有一个演讲者,想证明酒精的害处,他在讲台上摆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装白水,另一个是酒精.演讲者抓了一只虫子放到白水里,虫子在里面游来游去,他又把虫子拿出来放到酒精里 ...

  • 被人误解的明朝
  • 说实在的,以前一直觉得明朝实在太腐败了,什么宦官专权.特务专制.皇帝独裁.官僚腐败,军队无能,全在明朝.而满清呢?皇帝大多励精图治于国事,只不过时运不济,恰好在中国的封建停滞期碰上了西方的资本主义上升期.最近几个月思考这个问题,才发现历史似乎并不如同我们原本想象的那样. <明史>是清代官 ...

  • 韬光养晦:世界主流文明的共有观念
  • --朱威烈教授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讲演 日期:2010-08-14 作者:朱威烈 来源:文汇报 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今天,中国外交的各种决策.举措和表态无不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实际上已不可能继续停留在"内部 ...

  • 推手观后感
  • <推手>观后感 看了这样细腻的片子,再看看最近这些年功利的中文电影,真是好笑,这样的一部低成本的电影,要比他们打动得人心多了.因为它的情节设置很另类:一位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媳妇的各种生活冲突.在课上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就很强烈,于是我英语课下就把课上看了一半的电影看完. 影片中的朱老本质上是 ...

  • 中西方科学观
  • 科技观即科学技术观,是科学观与技术观的统称,它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 度.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理论,对科技的看法和态度常常有很大差异.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观的影响.科技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 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 况 ...

  • "我不是知识分子"
  • 新世纪:1月的时候,你把博客关了,希望大家"少上网,多读书",当时为什么开博,怎么又把它给关了? 陈丹青:开博纯属偶然.2005年12月,新浪过去采访过我的一个编辑说,我有张照片忘她那儿了,送来还给我.当时陈逸飞去世不久,我刚刚跟上海一群师友集体画了一次画,重温30年前单纯的乐趣 ...

  •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 作者:吴永军宁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年04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引起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而事关课程改革成败和基本方向的理论基础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鸣.本文试图对国内学者有关理论基础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该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一.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