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胃肠疾病动物模型

1、急性胃炎动物模型

(1)酸制剂诱发急性胃炎模型:Wistar 大鼠,雄性,300g ,大鼠禁食24h ,在清醒状态下,用下述试剂或物质灌胃:①水杨酸制剂(如20mmol /L 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溶液)按100mg /kg 体重灌胃;② 2ml 10mmol /L 的醋酸或2ml 不同浓度的盐酸(1、10、100mmol /L );③2ml 同种动物胆汁或2mmol /L 的牛磺胆酸;④2ml15%的乙醇。4h 后处死动物,剖检可见胃内发生急性弥漫性炎症改变。胃粘膜表面有浅表糜烂、出血,粘膜层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碱性肠液倒流入胃,刺激胃粘膜可引起炎症,即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手术后。本法取上部小肠的碱性肠液注入已结扎幽门的同种大鼠胃内,使之对胃粘膜产生持续刺激,形成胃炎。

动物选取雄性Wistar 大鼠,体重180~220g, 制备上部小肠液,向胃内注入小肠液,2 ml/只(正常对照组注入2 ml生理盐水)。缝合腹壁,腹腔注射阿托品5 mg/kg体重,以抑制胃液分泌,利于胃粘膜损伤模型的形成。处死大鼠,开腹,结扎贲门,取出胃,沿胃大弯剪开。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立即称量胃重,以胃湿重/体重之比(胃系数)表示胃水肿程度。肉眼观察并计数整个胃粘膜出血点数,作为损伤指数。

模型组动物胃系数和损伤指数明显增加,肉眼观察模型组胃粘膜

充血、水肿,皱襞减少,颜色暗红,并有大量散在出血点。

2、慢性胃炎动物模型

(1)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

酗酒、用药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是此病的主要病因。组织病理学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最主要指标,主要观察和测量胃粘膜厚度、粘膜肌层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数量、固有层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肠化生发生率等。

综合法一:胆汁(去氧胆酸钠)+热水+主动免疫

综合法二:去氧胆酸钠+热糊+主动免疫

综合法三:去氧胆酸钠+酒精+氨水+吲哚美锌

3、动物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1)X 线胃局部照射诱发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5~8周龄的Wistar 或JCL/SD大鼠。大鼠麻醉后置于X 线光束下,动物体用0.6cm 厚的铅皮加以保护,铅皮中央正对胃区处留有直径1.8cm 的小孔,经此孔进行X 线照射,照射剂量每次5Gy ,每日1次,共6次。

(2)X 线照射和N-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 )联合诱发鼠胃粘膜肠化生模型:5周龄SD 雄性大鼠,先用X 线照射,每次0.5Gy ,每日1次,共6次,8周后投给50ug/ml的MNNG 溶液自由饮用4个月,观察至第15个月时,其肠化生发生率可达100%。

(3)烷基硝基亚硝基胍类诱发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随着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致癌性依次减弱,但诱发肠化生的能力依次增强。其中丙基硝基亚硝基胍(PNNG )是目前诱发动物胃粘膜肠化生较为理想的药

物。实验动物一般选用4~6周龄,体重100~200g 的雄性大鼠,饮水中加药,饮水瓶涂成黑色或以锡箔纸包裹,以免致癌物遇光分解。药物先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配置成浓度为1g/L的储存液,4℃保存,每天用前再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让动物自由饮用。所用剂量为50~83ug/ml,投药时间为16~20周。

(4)PNNG 诱发犬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3周岁,体重11kg 左右的Beagle 犬自由饮用150ug/mlPNNG溶液40周,后改为自来水。第128周左右可出现典型的肠化生,无论胃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均与人类胃粘膜肠化生相类似。

(5)带蒂胃壁瓣肠移植大鼠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体重180~200gWistar 大鼠,常规麻醉后打开腹腔,于大鼠腺胃前壁正中部取一大小约1.5cm*1cm棱形胃壁瓣,保留胃小弯侧血管2~4条,0/7号线缝合胃壁。分别在十二指肠中部、空肠末端及中结肠纵形切开场管,切口长约1.5cm ,0.05%洗必泰沙条清洁伤口、将棱形胃壁瓣粘膜面向着肠腔进行侧侧吻合,0/7号线连续缝合,腹膜腔内放入09%NaCl 溶液5ml ,常规关闭腹腔。术后第3个月时,移植至空肠和结肠的胃壁瓣粘膜即显示有肠化生,术后6个月,移植到肠道各段的胃壁瓣粘膜均可见广泛的肠化生。实验动物的肠化生模型可用于:①研究胃粘膜肠化生发生的原因及组织来源;②探讨胃粘膜肠化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③胃粘膜肠化生逆转治疗药物的筛选和疗效观察。

4、幽门螺旋杆感染动物模型

(1)Hp 感染悉生小猎狗模型:给予106~109cfu 的Hp 菌液经口感染

悉生猎狗,组织学检查胃粘膜可见局灶性或弥散性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并伴有轻至中度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与人的胃炎相似,中性粒细胞是持续存在的,而在悉生小猪则是短暂存在的。人和猪的Hp 感染通常局限在胃内,而在小狗除胃以外,在胃肠道其他部位如咽部、食管、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也检出Hp 。用狗作为模型的优点在于,在无菌条件下可饲养数年,而且容易发生自发性溃疡,而猪在长到40~60d 时,由于体积大,不宜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另外因为易于受到饮食和应激的影响而发生溃疡,因此用于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受到限制。

(2)Hp 感染家猪模型:试验猪在实验前经检查无Hp 存在。经西咪替丁抑酸处理后给予Hp 口服感染,每天3次,每次3ml 共4d ,可在胃窦和胃体检测到Hp ,并可产生与人类组织学相同的慢性活动性胃炎。

(3)Hp 感染小鼠模型:109cfu 的Hp 菌液经口感染无特异病原CD 1小鼠、BALB/c小鼠和普通级CD 1小鼠,1周后及其后的4~8周内,小

鼠体内可查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其胃粘膜的病理变化与人感染Hp 的变化相似,主要表现胃胃腺体消失,上皮细胞脱落,溃疡形成及粘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此模型可用于观察Hp 感染的病理过程及细菌疫苗应用的研究。

5、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

(1)应激性大鼠溃疡模型:大鼠禁食24h ,将动物固定于特制的木板上,垂直浸入水浴中,水深平剑突,24h 后取出,脱颈处死,打开

腹腔,结扎胃门和幽门,胃内注入1%甲醛溶液8ml ,将胃取出浸入甲醛溶液中,30分钟后沿胃大夸剖开,测量每个溃疡长径,计算全胃溃疡长径之和为胃溃疡指数。此模型方法简便,成功率高,可用于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和粘膜保护药物的研究。

(2)组胺性大鼠溃疡模型:大鼠禁食24h ,腹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50mg/kg,2h 后在重复注射依次,3h 后处死动物,按前述方法固定胃和记录溃疡指数。此方法可同时诱发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发生溃疡。可用于溃疡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

(3)水杨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大鼠禁食24h ,灌胃给水杨酸100mg/kg体重,4h 后脱颈处死,按前述方法固定胃,在普通放大镜下记数腺胃出现的溃疡点数目,以出血点个数为观察指标。

(4)利血平性小鼠溃疡模型:小鼠腹部皮下注射利血平5mg/kg体重继续禁食18h ,脱颈处死,解剖取胃,固定标本,用解剖显微镜记数胃溃疡个数。

6、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1)大鼠乙酸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乙酸属有机酸,与肠粘膜接触可直接导致炎症损伤。选用雄性SD 大鼠,体重300~350g ,实验前禁食16h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内8cm ,注入8%乙酸2ml ,20s 后立即注入5ml 生理盐水冲洗。其病理特点为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出现糜烂,严重者可见溃疡形成。但早期仅见单纯急性炎症,病变进展及愈合均迅速。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相似。其优点为制模简便,重复性好,经济实用,但

不能反映人类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学变化。

(2)聚糖硫酸钠诱发小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用无特定病原菌CBA/J(H-2K ) 或BALB/c(H-2d )雄性小鼠,8~9周龄。饮水中给予5%~10%葡聚糖硫酸钠(DSS )饮用8~9d ,即可看到结肠黏膜炎细胞浸润、多发性糜烂、隐窝脓肿等急性炎症表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可先给予5%DDS 饮用7d ,再饮用自来水10d ,如此3~5个循环,结肠粘膜不仅有糜烂、炎性细胞浸润,且有淋巴滤泡形成及粘膜再生改变,部分粘膜出现异型增生,此模型病理改变类似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不仅可用于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的研究,而且适用于与结肠癌相关的研究。

(3)免疫学方法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用Wistar 大鼠,体重120~130g 。取一只健康大鼠的结肠内容物,划线于伊红-美蓝平板,37摄氏培养24h ,取典型菌落扩增并做数值鉴定,确定为大肠杆菌后,冰箱保存备用。免疫前提取菌种扩增,用福尔马林杀死细菌,生理盐水洗两次并调浓度为1.2*108/ml。免疫动物分别于第1,10,17,24d 共接受4次免疫。第一次于后足处注射细菌悬液0.2ml ;第2、3次分别于腹部和背部皮下多点注射0.4ml 和0.6ml ;第4次腹腔内注射1.2ml 。结肠病理改变可见粘膜水肿、炎细胞浸润及血管炎改变。粘膜内可见多处隐窝脓肿及溃疡形成,同时可看到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免疫复合物增加。此模型采用大鼠的正常菌群为抗原,不需引入外源物质,比较接近于正常情况。此方法制模简便,抗原来源方便,便于推广,可用于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

(二)肝、胆疾病动物模型

1、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任何可引起肝损伤的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均可产生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严重时发生肝硬化、肝癌等。基于此原理建立了许多肝纤维化模型、化学性损伤模型、免疫性模型、生物学模型、乙醇性模型和营养性模型。每种方法因致病因素不同,给药途径不同,产生肝硬化的机制、纤维化出现的早晚、稳定性、出现率、重复性及机体自然患病过程相似程度等不尽相同。

(1)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免疫性纤维化产生的机制是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白蛋白和血清的大分子物质,作为异种抗原进入大鼠体内后,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 ),IC 可激活补体,由于抗原的反复、长期刺激,过量的免疫复合物来不及被清除,沉积于肝脏的血管壁内外,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造成肝损伤,形成广泛的进行性慢性炎症病变。如此反复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纤维增生等变化,最后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动物选用雄性Wistar 大鼠,体重130g 左右。取猪血清0.5ml ,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共8次。大鼠于第3周出现较多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第4周增生的胶原纤维形成纤维束,呈侵袭性生长,从中央静脉到门管区之间相互延伸,发生肝纤维化。该模型的特点:①肝纤维化出现的早,出现率高达86.7%;②对动物整体损伤轻微,动

物毛发光泽、生长、发育情况与正常无区别;③肝纤维化组织中大量胶原增生,故Ⅲ、Ⅳ型前胶原的mRNA 增多。

(2)化学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雄性Wistar 大鼠,体重130g 左右,用硫代乙酰胺腹腔内注射,第1次20mg/100g体重,从第二次其起12mg/100g体重,每周注射2次,共8周。硫代乙酰胺腹腔内注射第3周,在肝小叶间中间带出现大片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变性、坏死的细胞数和严重程度明显超过猪血模型。6周后出现增生的纤维束,纤维增生明显晚于和少于猪血清肝纤维化模型。化学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肝细胞变性坏死,比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严重且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在其大鼠肝纤维组织中有Ⅰ型胶原的mRNA 增多,转化因子β1明显增多。

(3)四氯化碳肝硬化动物模型:Wistar 或SD 大鼠,体重180~200g ,皮下注射40%~50%四氯化碳油溶液,每周2次,第2周始,隔日以20%~30%乙醇1ml 灌胃,饲以单纯玉米面,共10周。试验中大鼠成活率60%~80%。四氯化碳所致高胆固醇饮食大鼠肝硬化是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可靠且复制时间短,肝纤维化进展稳定,适合于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

2、胆石症动物模型

(1)食饵法:①选用叙利亚仓鼠,50~60g 左右,基本食饵的特点为高糖,不含不饱和脂肪酸。食饵配制方法:蔗糖74%,酪蛋白21%,食盐4.4%,胆碱0.1%,浓缩鱼肝油0.5%。按每只仓鼠每日5~9g ,分两次喂养,同时每周喂青菜、麦芽1~2次,以补充维生素等,维

持动物生命。14~21d 仓鼠胆囊内形成明显结石,22d 后成石率高达100%。②选用雌性豚鼠,体重250~00g 。成石饲料的配制:在基础食物中加入酪蛋白1%,蔗糖1.5%,猪油1%,纤维素1%,胆酸0.02%,胆固醇0.05%。2个月后在90%的豚鼠胆囊中可可产生以胆色素为主的结石,其成分和结构与人类的胆色素结石相似。③选用成年家犬,成石饲料成分:50%蔗糖、10%酪蛋白、20%玉米淀粉、5%动物油、1%胆固醇,辅以矿物质和维生素,特点为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其中胆固醇为关键成分。12周后结石成石率达100%,结石为胆色素结石。

(2)感染成石法:健康成年家兔,大鼠或家犬,采用无菌条件下剖腹术,显露十二指肠,从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入一塑料管进入胆囊,从中注入蛔虫卵。7个月后胆囊呈慢性炎症,囊内结石形成。此模型除用于防治疗研究外,还可进行有关胆系感染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分析与观察研究。

(3)狭窄成石法:可选用健康的成年家兔、家犬或猴,其中家兔的诱变率高。

胆囊结扎法:健康成年家兔,无菌条件下剖腹手术,分清胆管与肝管,用银夹适当的夹住胆囊颈部以产生部分梗阻。6个月后胆囊中有明显的结石形成。

胆总管结扎法:家兔剖腹后显露胆总管,在十二指肠上缘处预先经双鲸蜡基-26烷磷酸钠浸渍外敷纤维素黏胶的细带松松结扎一道。4个月后出现胆总管狭窄或完全梗阻,70%~80%出现胆囊结石,这

种结石质软,色深,有的属于纯胆色素结石,但大多为含胆色素与胆固醇的混合结石,此实验模型可用于进行胆色素混合结石的发病学与防治研究。


相关文章

  • 实验动物学思考题
  • 一.医学实验动物学20160913 1. laboratory animal ,LA :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和健康状态进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 animals for research:实验用动 ...

  •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 第一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 ...

  •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一. 药理学研究中的选择 1. 临床药物代谢动物学研究:首选动物及性别,应尽量与药效量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 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最好使用犬.猴子等大动物,可在同一动物上多次采样. 药物分布实验:大.小鼠较方便.药物排泄试验:一般首选大鼠,胆汁采集可在乙醚麻醉,胆管 ...

  •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
  • 一.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育种学 实验动物医学 比较医学 实验动物生态学 实验动物技术 近交系动物 亚系 支系同类系 同源导入近交系 异单基因近交系 突变系动物 封闭群动物 近交衰退 无菌动物 悉生动物 SPF 动物 隔离系统 屏障系统 实验动物设施 半屏障系统 开放系统 感染性实验动物设施 ...

  • 神经修复:神经退行性病变治疗新希望
  • 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神经系统的一大类疾病,也是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该病的特征是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或凋亡,老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PD )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他还包括运动神经元病.额颞叶退行性病变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

  • 活体成像在药物研发研究领域的应用
  • PerkinElmer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已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临床前医学研究及 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药物研发是科研机构和医药公司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活体光学成像实验中,常用于药物研发的方法包括:1. 使用构建好的生物发光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应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观测给药后疾病信号的改 ...

  • 干细胞在眼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 干细胞在眼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前景 干细胞(stem cells )是指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胚胎组织来源,可以分化为三个胚层的各种细胞,如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 :另一 ...

  • 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
  • ・177・ 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 李大鹏 吴复元刘文清王永清张鸿雁李乃义 为不断提高实验动物工作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本文介绍开发的一种功能先进.使用 [摘要][关键词] 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主要功能.系统操作方法等. 实验动物:信息管理 Researc ...

  •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_
  •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生物医学科研专业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 一.相似性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