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社会]书评:我们则更多是在自由的独居生活和带来保障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的人

花花  日期 : 2016-04-01  来源 : 阅读时间

恋爱总比婚姻更令人愉快,恰似小说总比历史更令人愉快。

很多人认为“若婚姻质量下降,就没必要结婚”,这个观点看似挺合理,但仔细想想,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题。持有这个观点的女性居多,因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是男性负责家庭开支大头,结婚后势必要更多倾斜于家庭,“生活质量降低”是必然的。单身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人所得可以灵活支配,因此不存在很多限制。如果和父母同住,便不用支付物业水电燃气费,挣的工资只用自己花便可,这种自由感将会加倍。

但结了婚之后呢,面临着必然要到来的义务,做的事情要依托两个人的共识,有些东西不能由着性子来,难免会限制部分自由。单身时每周可以和朋友聚会,结婚时每周要去看双方父母,这其中的矛盾怎么协调?单身时工资可以买几千块钱,结婚后难免就要紧缩成几百块,这其中的落差如何弥补?

要保留婚前基本的经济水平,只有三个条件可以满足:要么自己挣得足够,要么父母继续补贴,要么老公出钱养着。总之,要么努力,要么继续要钱。否则,就要在自己所挣范围之内,花费自己所能承担的钱,如果所挣之钱达不到婚前的预期标准,肯定是要下降的。

再说,“下降”的具体含义为何?我想,可以先区分出“物质上”和“心理上”两个标准。物质方面,下降指的是消费水平的下滑,心理上,指的是私生活的受限。比如和朋友聚会,就同时满足这两条。单身时每周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结婚后每周得看望对方父母,朋友只能每个月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和朋友的联络减少了,每次花费也要受限制了,这就属于“下降”。这只是夫妻之间,更不用说对双方父母,以后的孩子,两个人都要承担起养育责任,还要筹划合理理财、大额消费、刚需消费、享受消费、流动资金等等钱财的规划,就更是需要系统规划了,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难免受到限制。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从这个角度,结婚的质量是必然下降的。说得极端点,哪怕物质上能够保证婚前的水平,但对方突然多了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要面对,有些人情往来要沟通,除了伴侣,整个家庭都是陌生的,要如何适应并融入,都是需要时间来调适的,因此势必要将自己的时间腾出来一部分,和自己熟悉的小圈子暂时离开一会儿,去适应一个新家庭的生活方式。

因此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说,越发达地区单身率越高。

克里南伯格讲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他也在追问:“在如今人人都发现传统家庭常常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独居生活的兴起是否将形成全新的‘城市部落’以取代传统的家庭形式?”

据克里南伯格和他的团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在美国,成年人口中有七分之一选择独居生活,独居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过核心家庭所占比重。而独居人口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在这些国家中,几乎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

当然这也和这些社会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以及文化传统有关。北欧人性格普遍独立内敛,对于人情之间的接触比较淡漠,最近网上流行的“如何与芬兰人相处”就是例子。短时期内,中国紧密的人情社会肯定不可能过渡到这个程度。更多的人会在自由而又艰辛的独居生活和可能会带来保障并驱走孤独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婚姻肯定会导致“下降”,这是必然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下降”的含义。

如果你将下降定义为“自己某些必然该有东西的缺失”就会觉得婚姻是单身自由的损失。

但换个角度,如果将下降定义为“对自身责任感的训练”,那么婚姻也是很不错,甚至是最好的机会。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自由状态下,大家都享有更多权利,拥有选择的权利大于必须要行使的义务,因为有人已经替你完成了它们。单身时候,如果和父母同住,生活开支不必自己操心。家庭的熟悉和安逸,也是处于婚姻中的父母建设的,他们也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从陌生走入对彼此家庭的熟悉。父亲和母亲双方的亲戚,且不说极品不极品,至少对单身的自己都是天然熟悉的,都是熟悉了二十多年的。也就是说,父母在自己出生时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搭建。

进入婚姻后,要完成搭建的成为了自己,要负担家庭开支的变成了自己,自己要独立面对一个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生活方式,要适应两个人的磨合与习惯差异,要学会沟通和共融,这可比工作难度大,但如果经营得好,也绝对比工作更锻炼人。

工作关系是一种相对单纯的关系,只需要了解一个方面就可以,而在婚姻中,面对的是伴侣的各方各面,包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到最高级的思想状态,都需要理解和适应。再加上平衡工作和家庭,夫妻、父母、公婆、亲子等诸方面关系,宛如抛小球,每一个都需要动态平衡。

所以,如果抱着“不降低质量”的想法就拒绝走入婚姻,本质上终究还是无解的。但是女性是感性动物啊,如果真的三观契合,情感充实,那么合理规划婚后开支,融入对方家庭,就不是被迫,而是出于责任感的自觉行为了。关键就是,能否找到这么一个人。

话说回来,我也很理解女性们“不将就”的选择,因为当我看到那些相亲男的照片时,就会在心里默默想:与其这样,还是继续单身吧!因此关键不是“婚姻让生活质量降低”,而在于“是否有一个人,能够真的达到这样的要求”。

因此本质上,不是谁挑谁,或者谁眼光高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做到最好,然后在冥冥之中寻找彼此的缘分。(《单身社会》书评/鹿鸣之什)


相关文章

  • 关于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思考
  •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九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 外学术科技作品 关于我国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思考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the elderly remarried 成员姓名: 艾心 隋金轩 刘 ...

  • 单身人口近2亿 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袭
  • 深圳晚报讯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为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正随着中国第四次单身潮的到来而日益显现. 有媒体报道 ...

  • 头发甩甩,一个人过得精彩
  • 现代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特别爱撮合的阶段.各种社交网络的红火就不用说了,几乎把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都更新到了五度甚至四度的地步:技术进步让组个局这种事儿也变成了举手之劳.而城市里年轻的男男女女,活到25岁如果还没被催婚逼育的恐怕都已算幸运儿. 但讽刺的是,人与人之间却并没有因为联系更方便而变得更亲密,时 ...

  • 男人心里话
  • 此文不能被女生看到~~~千万不能啊~~[很多男生的基本思想] 来源: 孙鹏程Leslie的日志 (一)很多男生的基本思想 1.我为什么要一遍遍地告诉你"我爱你"?我已经说过了. 2.我会为性做任何事.即使我和你已经缘订终身. 3.我讨厌和你争吵.我更想双方妥协. 4.我喜欢长头发 ...

  • 近距离看美国书评
  •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 在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选择了第一部来看,这本书是由林达给友人的回信组成,但作者给此书取名为"历史深处的忧虑",这忧虑到底是什么?我带着问题看下去,发现作者以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的第一到第十修正案(下称"权利法案")为 ...

  • 独居老人社区关怀个案分析8月
  • 独居老人社区关怀案例分析 一. 案例分析 长虹社区阳光逸城位于杭州市城北丁桥镇,是市政府推进民生建设,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背景下新建成的廉租房公租房集中社区.本小区共有廉租房及公租房800套,目前入住率约为70%.因本小区是杭州市保障性住房最集中的社区之一,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困难,促进他们自我发展和 ...

  •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空巢”家庭问题, ...

  • 三下乡调研报告
  • 目 录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关键词界定 1."空巢"家庭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

  • 养宠物的利与弊
  • 宠物带来的烦恼 很多父母决定放弃养宠物的原因是觉得宠物身上带有太多的细菌.因为医学研究表明,动物身上带有许多致病菌,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对人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威胁.家庭中养的宠物一般多是小狗和小猫.许多孩子喜欢小狗,如果小狗携带有狂犬病毒,它还总喜欢摇着尾巴亲昵地在小主人身上舔来舔去,碰到破损的皮肤,病毒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