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设计思路:从生活走入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去探索未知世界,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正确的思维模式,贯彻归纳和演绎的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复习进行甲烷分子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确定气态烃分子式的计算方法。利用气态氢化物性质特点的讨论和实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更深刻

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了解甲烷应用。

能力培养:观察总结、逻辑推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气态烃分子式的确定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计算过程的严谨,培养有序、认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参与意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教学重点:1.烷烃的组成、分子结构和通式;

2.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烷烃结构和通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

【引言】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系列结构和性质与甲烷很相似的物质。 课题:§5-2 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和同系物

【探究过程】

教师引入→学生讨论→学生总结

⑴由教师给出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部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请同学们完成结构简式

⑵让学生分析表中的各种分子结构。 【总结】以下特点:

①碳原子间以碳碳非极性共价键—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小结:以上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分子间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分子间不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

小结: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如烷烃中的甲烷、乙烷、十七烷等,它们互为同系物。

⑶通过烷烃之间相差“CH2”原子团,得出烷烃的通式:CnH2n+2 二、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由上表总结:

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总的趋势(递变性)是①气→液→固;②熔点升高;③沸点升高;④密度增大。

另外,与甲烷相似,烷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由甲烷的性质得出烷烃的化学性质。 ⑴烷烃的氧化反应 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

CnH2n+2+(3n+1)O22+(n+1)H2O

通常情况下,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⑵烷烃的取代反应

其它烷烃与甲烷一样,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因为可以被取代的氢原子多,所以发生取代反应,其它烷烃比甲烷复杂。

⑶烷烃的受热分解

由于其它烷烃的碳原子多,所以其它烷烃分解比甲烷复杂。一般甲烷高温分解、长链烷烃高温裂解、裂化。

三、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结论】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 区别同分异构体与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熔沸点、相对密度有何变化规律? 结论:烷烃分子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相对密度越小 例如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CH3CH2CH2CH2CH3 沸点: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异戊烷: CH3CH2CH(CH3)2 新戊烷: CH3CH(CH3)3 四、烃基

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一般用“—R”表示。 如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烷基,“—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CH2CH2CH3”叫丙基,“—CH(CH3)2”叫甲异丙基。

烷烃可以带支链,其中支链可以看作烷基取代了氢原子而形成的。从烷烃的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中可看出,不带支链的饱和链烃(烷烃),它的碳链也不是直线形的,而是锯齿形的。同理其它烷烃,无论有无支链,分子里的碳链也是锯齿形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经科学实验证明,正丁烷和异丁烷结构不同。如表格: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乙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2. 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

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2.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

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辨证认识。 3. 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重点和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情境创设】

为什么刚刚摘取不久的青香蕉和较熟的黄香蕉保存在一起就都变黄了呢? 【引入新课】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 水平。乙烯在工业上都具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呢?

既然乙烯在工业上有如此大的用途,那么工业上怎样得到乙烯呢?

1.【科学探究】乙烯的工业来源

2.乙烯的结构

乙烯在分子组成上与乙烯相差两个H原子,其分子式为C2H4,根据乙烯的分子式和C原子的成键特点,对比乙烷的分子结构,请同学们推断乙烯的分子结构,写出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3.概念

不饱和烃:

烯烃:

4. 化学性质 ⑴ 氧化反应 ① 燃烧

② 通入KMnO4溶液

现象:

鉴别烷烃与烯烃的方法:

⑵加成反应

乙烯与溴的反应:

加成反应的概念:

【思考】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乙烯与溴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练习】写出乙烯与氢气(催化剂、加热)、氯气、氯化氢(催化剂、加热、加压)以及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

3. 加聚反应

*5.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苯的分子结构; 2. 了解苯的来源和物理性质;

3. 了解苯的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等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 【学习过程】

活动一:观察“碳的重氢化合物”燃烧现象,与甲烷、乙烯燃烧现象比较。

甲烷

乙烯

“氢的重碳化合物”

燃烧现象

活动二:根据所给信息,推断苯的分子式。 〖信息1〗法拉第测出苯的密度是H2密度的39倍。

〖信息2〗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苯完全燃烧产生H2O和CO2的质量比为9:44。 〖思考〗根据信息1和信息2,可以得出苯的分子式为 。

活动三:根据凯库勒提出的苯的结构,预测反应现象,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并研究苯的物理性质。

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毒性

实验操作

取约2mL苯于试管中,再加入1mL溴水,

预测现象

实验现象

解释

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取约2mL苯于试管中,再加入1mL高锰

酸钾溶液,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四: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 Br2 + HO-NO2 + HO-SO3H

活动五:归纳苯的化学性质: 。 活动六:体会苯的结构特点

活动八:比较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甲烷 颜色 状态 燃烧 KMnO4 溴水 H2

乙烯

液溴

【课堂练习】

1.(04年上海)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2.(09南京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可溶于水 B.苯分子很稳定,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 掌握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基本概念

2. 明确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官能团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3. 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和酯化反应的有关问题 【学习探究】

一、乙醇

1.阅读教材P68第二自然段,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 色,有 味的液体。俗称 ,密度比水 ,沸点比水 , 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 。

思考: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灯帽?

2.乙醇化学性质

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观察[实验3-2]中的现象,并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思考:①乙醇分子中氢原子与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是否完全相同?

②根据C、H、O元素在有机物中的价键特征,试写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式。

小结:

①乙醇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或 。乙醇可看作乙烷分子中 被 取代后的产物。

②烃的衍生物是

指 。以前提及的 等就属于烃的衍生物。

③写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见乙醇具有与乙烷不同的化学特性,这是因为 。

④官能团是指 。常见的官能团有 。

⑤由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 ,说明 。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 燃烧

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为什么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② 催化氧化

观察[实验3-3],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直接氧化

阅读课本P69 “资料卡片”

乙醇还可以与 或 反应,被直接氧化为 。 小结:

练习:

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生石灰 (B)金属钠 (C)浓硫酸 (D)无水硫酸铜

2.下列有机物哪些是烃的衍生物?并指出其中的官能团。

3.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

与金属钠反应, 断裂;

在Ag或Cu催化作用下和O2反应, 断裂; 乙醇完全燃烧时 断裂。

4.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5.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 )

A、1.4g B、2.2g C、4.4g D、在2.2g和4.4g之间

第2课时

乙酸

1. 分子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叫做 。 2. 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 ,有 气味的 色液体。沸点 ,熔点 。当温度低于其熔点时,乙酸能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 ,乙酸易溶于 ,普通食醋中含有 的乙酸。 3.化学性质 ⑴酸性

①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产生氢离子,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能与活泼金属、碱等物质反应。 ②根据课本P70“科学探究”,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⑵酯化反应 观察[实验3-4]

① 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酯化反应是指:

思考:

①如何配制反应混合物?

②实验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

③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怎样解释“酒是陈的香”这句古语?

④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⑤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⑥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小结] HHCOC

OH

酸性

酯化反应 练习:

1.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试推断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从难到易的顺序)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3.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烹饪鱼,可除去鱼的腥味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

18

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O的物质有(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种 B 、2种 C、3 种 D 、4种

视野拓宽

酒与化学 酿酒技术是我国古代化学成就之一。我国早在公元前2200年就能造酒。人类饮酒的历史也随着酒的产生一直延续到现在,酒与化学是密切相关的,下面介绍一下酒与化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1.酒的度数是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

酒是乙醇的水溶液,各种饮用酒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人们通常所说的酒度即酒的度数,是指白酒中含乙醇的浓度,一般指在20℃时,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如:50度白酒是指100 mL白酒中含酒精为50 mL。啤酒商标上标的度数却不是指酒精含量,而是指麦芽汁中含糖的浓度。通常以每公斤麦芽汁中含糖类物质的质量(克)的1/10为标准,例:每千克麦芽汁中若含有120 g糖类物质,该啤酒就是12度。其酒精含量一般为3%—3.5%。

2.酗酒有害健康

各类酒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会对人体产生麻醉和刺激作用。据统计,健康人的体重每千克每次饮用0.6—0.8 mL酒精是适量的。这样。体重60Kg的人,每次饮用酒精可达36—48 mL,相当于50度的白酒72—96mL,也就是一两多不到二两酒。如果每公斤体重摄入酒精量达到l一2 mL时,就有微醉的可能:达到4一5 mL时,就可能昏迷;达到6 mL时。就可能出现急性酒精中毒,并可能引起死亡。许多资抖表明,酒精对肝脏、肾脏、胃肠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都有一定毒性,一些口腔癌、咽癌、喉癌、结肠癌及上呼吸道癌的患者与过量饮酒也有密切关系,因此,酗酒对身体有害。

3.喝醋不能解酒

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乙酸乙酯。这种酯化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进行,但速率很慢,几乎看不出反应,有人错误地认为,乙醇和乙酸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当遇到有人喝醉酒时,就让其喝一些醋,以便发生酯化反应而解酒,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人体器官中。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酯化反应,这样做不但没有达到解酒的目的,反而又增加了胃肠的负担。

4.工业酒精不能饮用

酒精有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等。只有食用酒精才能用来勾兑饮用,而工业酒精中常常含有甲醇, 甲醇有毒,饮用后会使眼睛失明,量多时则使人中毒致死。由于工业酒精要比食用酒精价格低,所以一些不法商贩就用它来制造假酒,牟取暴利、对于这些劣质酒决不能饮用,否则将危害生命。

18

16

固体酒精 在餐馆或野外就餐时常用一种白色凝胶状的方便燃料,它就是固体酒精。但是,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酒精,而是酒精与饱和醋酸钙溶液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凝胶。固体酒精携带方便,点燃后火焰温度高,无有害气体生成。 【自我测评】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 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

3. 下列含有羟基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中性的是 ( )

A.HONO2 B.HOCH3 C.KOH D.CH3COOH

4. 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5.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两液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其原因是 (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乙醇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6.下列选项中能说明乙醇(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剧烈振荡,静置后能够形成均匀溶液的是 ( )

A.乙酸乙酯、水 B.苯、水 C.甲醇、水 D.四氯化碳、碘水

8.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C.提取碘水中的碘:用四氯化碳萃取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9. 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铜

181618

10. CH3COOH分别跟H—O—C2H5和H—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H2O的质量 (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11. 某有机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 ( )

A. C2H4 B. C2H5OH C. CH3CHO D. CH3COOH 12. 允许用一种试剂鉴别溴苯、苯和乙酸,最好选用 ( ) A. NaOH溶液 B.AgNO3 C.蒸馏水 D.乙醇 14. 下列物质中,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还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

A、乙醇 B、苯 C、乙醛 D、乙酸

15. 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2H5OH

B.CH4

C.C2H4O

D.C3H8O2

16.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氢氧化铜浊液中加入乙酸 ; (2)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 ; (3)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迅速插入乙醇中 ; (4)甲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1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 、 。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产生的现象为 。

19.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20.推断题:A是一种来自石油的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E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

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过程中的水或其他物质已省略)

写出A、B、C、D、E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二、新课教学 1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2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

3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2新制Cu(OH)2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银氨溶液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3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浓HNO3

−→变黄色 蛋白质−−−−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催化剂

−→C6H12O6+C6H12O6 C12H22O11+H2O−−−−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

−→nC6H12O6 (C6H10O5)n+nH2O−−−−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

酸 △

高级脂肪酸+甘油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OOHC 2 CNH 2

COOHCNH 2

甘氨酸 丙氨酸

OOH C 6 NH 2

苯丙氨酸

OOH CH C C2 2

NH 2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三、小结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四、布置作业

课本P75 1、2。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糖的特征反应

新制Cu(OH)2

→砖红色沉淀 (1)葡萄糖−−−−−−−

△银氨溶液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浓HNO3

蛋白质−−−−−→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糖类的水解反应

催化剂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

酸 △

+甘油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联系实际流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天我们将接着来研究

这些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有关应用。

二、新课教学

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水果和蔬菜中⎪存在⎨⎩血液中⎪⎪葡萄糖和果糖⎨ ⎧食品加工⎪⎪主要用途⎨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和维生素C等⎪⎩⎩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蔗糖⎨ 主要用途:食用,如白糖、冰糖等⎩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 的种子和块茎中⎪淀粉⎨ ⎧食用主要用途⎨⎪⎩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植物的茎、叶、果皮中⎪存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食用:加强小肠蠕动,有通便功能造纸

⎪⎪主要用途⎨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黏胶纤维等⎪⎩⎩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 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H2−→脂肪 油−−在一定条件下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酶−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水−−→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必需氨基酸(共8种):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补给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共12种):人体可利用N元素合

⎪成,不必由食物供给⎩

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肌肉

皮肤

蛋白动发、毛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酶 蛋纺织业:动物的毛、蚕丝等白质皮革业:动物的皮

医药业:用驴皮制作阿胶

化工业:从牛奶中提取酪素,制造塑料等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

三、小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广泛应用。

四、布置作业

课本P76 6、 7。

五、板书设计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

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

2.脂的主要应用

3.白质的主要应用

归纳与整理

复习目标

1、加深对有机物结构特点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几种有机反应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巩固几种重要的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复习重点

应用有机物结构特点及有机反应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归纳整理]一、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1、成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述] 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呈四价。碳原子既可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可相互成键;既可以形成单键,也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碳碳之间可以形成长的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拓展]我们知道,当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为n时,其中氢原子个数的最大数值为2n+2,这是氢原子个数的上限值。以链状烷烃分子结构和分子组成通式CnH2n+2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在结构中,若增加一个C=C或C=O双键,就少2个H;在结构中若出现一个C≡C就少4个H;在结构中若出现一个环状结构也少2个H;所以,烯烃和环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都为CnH2n;炔烃和二烯烃的分子组成通式都为CnH2n-2;苯和苯的同系物,结构中有苯环结构,苯环可以看成是具有3个C=C双键和一个环状结构,氢原子个数应在烷烃的基础上减去4×2=8个,故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分子组成通式为:CnH(2n+2-4×2)即CnH2n-6 (n≥6)。

[归纳整理] 2、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 理解:

(1)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与连接方式相同,分子组成通式相同。

(2)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即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3)同系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

[例1]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D )

A.CH4和C2H4 B.烷烃和环烷烃;

C.C2H4和C4H8 D.C5H12 和C2H6

[讲解] 对于同系物而言,必须同时满足①“结构相似”②“分子组成上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这两个条件。在判断“结构相似”时关键是分析在结构上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和相似的碳链结构。在判断组成关系时,是以分子式分析,而不是从结构上看去是否差“CH2”原子团。同时,在书写可能的结构时要注意碳原子满足4个价键,氢原子满足1个价键,氧原子满足2个价键,氮原子满足3个价键,卤原子满足1个价键„„。

A.CH4和C2H4结构不相似,C2H4中一定有碳碳双键结构:CH2=CH2,况且其组成上也不是和CH4相差“CH2”原子团的倍数。

B.烷烃和环烷烃,虽然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但碳原子的骨架结构不同,烷烃完全是开链的而环烷烃一定在结构中出现闭合环状结构。况且从分子式上相差的也不是CH2原子团的倍数。

C.C2H4与C4H8组成上虽然相差2个CH2原子团,但在结构上C2H4一定有碳碳双键结构,而C4H8还可以有 结构,它与C2H4结构上不能称之为相似。

D.C5H12与C2H6一定是同系物,结构相似——均由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结合,CnH2n+2系列不可能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或环状结构,分子组成上也相差3个CH2原子团。

[归纳整理]3、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凡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也不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可以属于同一类物质,也可以属于不同类物质。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

中学阶段涉及的同分异构体常见的有三类:

(1)碳链异构 (2)位置(官能团位置)异构 (3)类别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

[例2] 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B )

①CuSO4·3H2O和CuSO4·5H2O ②NH4CNO和CO(NH2)2

③C2H5NO2和NH2CH2COOH ④[Pu(H2O)4]Cl3和[Pu(H2O)2Cl2]·2H2O·Cl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讲解]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CuSO4·3H2O和CuSO4·5H2O组成就不同,肯定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NH4CNO和CO(NH2)2分子式相同,但前者是盐,而后者是尿素,是有机物,结构肯定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2H5NO2和NH2CH2COOH,一个是硝基化合物,一个是氨基酸,分子式又相同,互为异类异构;[Pu(H2O)4]Cl3和[Pu(H2O)2Cl2]·2H2O·Cl后者中有两分子的水为结晶水而前者没有,所以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归纳整理]二、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

1.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例3] 1mol某烷烃可与8 molCl2完全取代,求此烷烃的分子式。

[讲解] 本题考查对取代反应的理解。当烷烃分子中在1mol氢原子被取代时,就需要有1mol氯气参加反应,同时生成1mol氯化氢,因此根据本题中的条件“参加反应的氯气为8mol”可知在该烷烃分子中应有8mol氢原子。再根据烷烃通式CnH2n+2可知2n+2=8,则n=3,所以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3H8。

[归纳整理]2.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被加成的试剂如:H2、X2(X为Cl、Br或I)、H2O、HX、HCN等能离解成一价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通过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时反应物之间的量关系,还可定量判断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不饱和键的情况:是C=C键,还是C≡C键,或是苯环结构,以及它们具有的个数。

[例4]1 mol有机物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后的产物是异戊烷,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结构简式。

[讲解]首先写出异戊烷的结构简式, 3

CH3——CH2—CH3

因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即得烷烃,所以原烃为烯烃。在加成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中,凡C—C上的碳原子都结合有氢原子,由此处原来必为C=C。

答案:① CH3 ② CH3 ③ CH3

CH2=—CH2—CH3 CH3—=CH—CH3 CH3——CH=CH2

[归纳整理]3.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 羧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注意:

①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羧基脱羧羟基(无机含氧酸脱羟基氢),而醇脱羟基氢,即“酸脱羟基醇脱氢”(可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证明)。

②酯化反应是可逆的:羧酸+醇酯+水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可逆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③在酯化反应中使用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

④乙酸乙酯中除乙酸杂质,只能用饱和的Na2CO3浓液,不能用NaOH溶液中和乙酸的方法。因为NaOH溶液碱性强,会促使乙酸乙酯水解,重新变成乙酸和乙醇,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饱和溶液。

[例5]怎样以H2O、H218O、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讲解] 思路:可采用从最终的目标产物倒推原料(或中间产物)的方法。如:

参考答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代表一种以上物质的是: A.C3H8 B.C4H10 C.CH3Cl D.CH2Br2 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O2最少的是:

A.C6H6 B.CH4 C.C2H4 D.C7H8

3.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O2质量最少的是: ( )

A.C6H6 B.CH4 C.C2H4 D.C7H8

4.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

A.己烷 B.异丁烷 C.异戊烷 D.丙烷

5.异戊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可得到一氯取代物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并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参考答案:1.B 2.B 3.A 4.D 5.D 6.D

第2课时

[总结]三、重要有机物结构、性质和用途:

[讲解]10分钟后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讲解。

例题讲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里的碳碳双键的键长是乙烷分子里碳碳单键键长的二分之一

B.乙烯分子里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里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

C.乙烯分子里的碳碳双键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可使其中的一个键断裂

D.苯中碳碳键的键能大于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能

分析: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不等于两个碳碳单键。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能量较高;乙烯分子中的双键键能要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当然键长双键也不是单键的二分之一。苯分子中的碳碳键的键能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答案:C。

例2、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不需要用的试剂是的( )

A.碘水 B.新制Cu(OH)2悬浊液 C.碘化钾溶液 D.NaOH溶液

分析:淀粉部分水解液的成分是葡萄糖和淀粉等。其检验方法:①取少量试液,加入碘水,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有淀粉存在。②另取少量试液,用NaOH溶液中和成碱性,然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到沸腾,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葡萄糖生成了。即淀粉已部分水解。

答案: C。

例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B.所有蛋白质遇到硝酸后加热都会变黄

C.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物理过程,利用该性质可提纯和分离蛋白质

D.肥皂液、淀粉液、蛋白质溶液都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分析: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鸡蛋白的溶液遇浓硝酸,微热,产生黄色,发生颜色反应,但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发生这种颜色变化。B的叙述是错误的。

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过程,是可逆的;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可以用蛋白质的盐析来提纯、分离蛋白质。胶体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肥皂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为B。

例4、 在实验室制取的乙烯,常含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

(1)Ⅰ、Ⅱ、Ⅲ、Ⅳ 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3)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

分析:C2H4和SO2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C2H4不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与品红溶液反应。可根据品红褪色,说明确实有SO2存在,再利用NaOH溶液来除去SO2,并用品红溶液不褪色来检验SO2是否除尽。当SO2除尽后,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来验证乙烯的存在。

答案:(1)A、B、A、D。(2)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余下的SO2气体,以免干扰检验乙烯的实验。

(4)检验SO2是否除尽。

(5)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的饱和链烃的通式为 ( )

A.CnH2n+2 B.CnH2n C.CnH2n-2 D.CnHn

2、苯与乙烯、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 )

A.都易发生取代反应

B.都易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和乙炔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发生加成反应

D.乙烯和乙炔易被氧化剂氧化,苯不易被氧化

3、32g某一元醇跟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可以得到11.2L(标准状况)氢气,该醇是( )

A.CH3OH B.C2H5OH C.C3H7OH D.C4H9OH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油脂是混合物 B.油脂水解制得甘油

C.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某些性质 D.油和脂互为同系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油脂氢化的目的是提高油脂的熔点和稳定性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D.“脂”一定是脂肪

6、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

B.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乙烷则不能

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

稳定

D.乙烯分子为“平面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

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与足量的溴反应

C.点燃 D.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反应

8、在相同状况下,质量相同的乙烯和一氧化碳具有相同的 ( )

A.物质的量 B.原子个数 C.体积和密度 D.燃烧产物

9、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碳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10、下列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不能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丙烷 B.2,2—二甲基丙烷

C.丁烷 D.异戊烷

11、从油脂皂化后的液态混合物中把肥皂分离出来,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蒸馏 B.过滤 C.萃取 D.盐析

二、填空题

12、(1)乙烯的分子式为____,电子式为____,结构式为____。(2)乙烯分子中的____

键的键能并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3)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是____反应,与溴水的反应是____反应。

13、(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羟基____,氢氧根____,乙醇分子____。(2)缓缓加热

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只能得到少量的乙烯,原因是____。(3)将一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表面的颜色____,立即将热的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的表面颜色变为____色,试管内有____气味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油脂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常选择的条件是____;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

择的条件是____;液态油转化为固态脂肪通常在____条件下,用油跟____反应。

15、写出乙酸跟下列物质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镁,(2)生石灰,(3)苛性钠溶液,(4)纯碱溶液,(5)甲醇。

三、实验题

16、实验室用下图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的作用。

(3)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

(4)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___

出现,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___遇水蒸气而形成

的。

(5)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___

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因为___。纯溴苯为___色___体,它比水___(轻或重)。为了获得纯净的溴苯应在上述产物中加入__以除去溴苯中溶解的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烧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乙烯跟氯化氢加成可以生成氯乙烷(C2H5Cl),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理论计算每

吨乙烯能生产多少吨氯乙烷。

18、已知某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4.3%,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

度是 1.25g/L。试求这种烃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参考答案:

1、A 2、CD 3 、A 4、D 5、B 6、C 7、A 8、AC 9、D 10、B 11、B

12~15略

16、(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液溴、铁屑。

(2)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回流冷凝的作用。(或答冷凝管)

(3)导管c的下口不能浸没于液面中,因为反应生成的HBr气体极易溶于水,没入水中会

造成倒吸现象。(4)有白雾出现,是因为反应生成的HBr遇水蒸气而形成的小液滴。(5)

+-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Ag+Br=AgBr↓。

(6)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因为溴苯中溶解了少量溴。纯溴苯为无色液体,

它比水重。为获得纯净的溴苯应在上述产物中加入NaOH溶液以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溴。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Br2+6NaOH=5NaBr+NaBrO3+3H2O,离子方程式3Br2+6OH=5Br

-+BrO3+3H2O。加入10%的NaOH溶液,不仅有洗去Br2的作用,也还有洗去催化剂FeBr3的作用。

(7)

17、每吨乙烯能生产2.3t氯乙烷。 18、C2H4


相关文章

  • 鲁科版化学必修2[塑料.橡胶.纤维]word教案
  • 第四节 塑料 橡胶 纤维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在学生学习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之后, 很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首先介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 然后初浅地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例介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 基本性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 ...

  • 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2课时教案)
  • 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阅读课本71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性和植物性事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 ...

  •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 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元素 细胞膜 基质 化学成分 结构与功能 细胞质 化合物 细胞核 细胞器 细胞 生物膜系统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工程 减数分裂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 (一)走近细胞 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 细胞分泌花.果.种 动:上皮.结缔.肌 ...

  • 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备课组 陈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以规范常规教学为基点,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的研究.实践为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特色发展为突破点,力争使学校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教学重点工作 ( ...

  •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教案
  • 第一节教案 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常伴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例外:碳单质.CO2. 碳酸.碳酸盐等) 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烃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种类型)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一.甲烷的结构 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以C 原子为中心,四个H 原子位于正四 ...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1)_地理_必修1_人教版
  •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 ...

  •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 ...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 ...

  • 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 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 ...

  • 临床教学计划
  • 科教科临床教学计划 近几年来,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各临床.行政.后勤科室的支持下,医院科教工作在教学 管理.制度完善等各方面已超出了各地方同级医院水平,医院为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宿迁 卫校.泗阳卫校实习基地,.今年,医教科将围绕创建三级医院为工作重点,按照江苏省三级 综合医院标准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