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

为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均衡地发展,在总结我省实施“2004~2008年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的方针,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服务急需,均衡发展的原则,以缩小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二元差异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满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二、主要目标

(一)教师全员培训目标: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有效组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为教师培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与人力支持。构建服务全省30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 “三网合一”的培训体系,到2013年,通过远程教育、面对面培训、岗位自修、支教送教等多种方式,使每位教师接受不少于240学时的在职培训,使全省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质、教学及研究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坚持培养和使用并重为原则,精心打造好服务全省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名优、骨干教师队伍。至2013年,省级培训名优教师及骨干教师6200人(含幼儿园1000人),市(州)、县级培训本级骨干教师比例分别达到当地教师的10%、15%。形成以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教师培训目标: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关注18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倾斜农村教师的政策,组织开展农村教师省级培训、短缺与薄弱学科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优质的继续教育;建立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校,形成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教育、大面积城乡协同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教师学历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以东北师范大学等省内师范高校和省教育学院、省广播电视大学等成人高校为依托,鼓励和支持全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学历学位提高。争取到2013年,使全省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9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8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8%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者达到10%以上。

三、任务和要求

(一)抓好师德建设项目,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学习贯彻实施意见》(吉教师字〔2008〕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教师字〔2006〕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显著提高。

——坚持系统的师德培训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把学习《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提升师德素养,树立高尚师德形象的师德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培训内容纳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评估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学校达标考核、评选先进等工作之中。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评职晋级和评优选先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

——组织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探索班主任培训的新形式,突出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导,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5年内通过省、市、县(区)三级培训网,对全省约9万名班主任进行一轮全员集中培训。坚持省、市、县三级集中培训的原则,至2013年完成

4500人的省级集中培训,其中农村班主任3000人,使省级集中培训的比例达到5%,市级集中培训的比例达到15%,县级完成班主任全员集中培训,同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通过校本培训对班主任进行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二)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每位教师5年内要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学习任务。

——进一步推进“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开发建立适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库,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和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三网合一”的培训模式,实现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共享。

——推进“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按照教育部 “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要求,5年内完成全员中小学教师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其中省级完成1000人教育技术培训者培训,市级按不低于教师总数20%的比例组织培训,县级完成全员培训。继续组织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携手助学等信息技术专项培训。

——开展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和民族学校双语教师的培训。5年内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全员省级培训,5年共计培训1300人,每年260人。为全省民族学校省级培训双语教师2000人,每年培训400人。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组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和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培训。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鼓励45岁以下的在职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高一层次学历或学位,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三)实施名优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建设一支具有辐射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强化各级骨干教师的提高性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名优教师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支以百名特级教师为龙头、千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万名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名优教师队伍。

——组织百名中青年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完成全省45周岁以下中青年特级教师的高级研修,使中青年特级教师真正成为学科教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能手和专家。

——组织千名骨干教师省级培训。5年内组织5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每年1000人;完成1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每年200人。 ——建立名师工作室。加快我省优秀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进一步整合全省优质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及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援助项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以城市带农村”的发展策略,组织调动城市优质资源,援助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百所省级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校。以城市优质学校为依托,建立百所省级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5年内组织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接受教师专业化培训。各市(州)、县(市、区)两级可按照不低于5%和10%的比例打造本区域的义务培训基地校,使广大农村教师分别接受义务培训基地的直接指导,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提高。

——开展“百、千、万教师携手助教”活动。从全省范围内精选出百名名师进行重点提升培养,促进他们成为专家型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带教千名农村骨干教师,促进他们专业发展;建立“携手助教”责任制,通过发挥千名骨干教师在18万名农村教师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提升农村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

——组织万名农村教师省级培训。5年内按专任农村教师总数的5%选拔10000名农村教师接受省级高层次培训(其中小学7000人,中学3000人),平均每年组织农村教师省级集中培训2000人。市、县按不低于10%和20%的比例组织本级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

——组织讲学团“送培到县”。5年内,组织名师讲学团,赴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进行巡回讲学,“送培到县”,使5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面对面的培训。市、县按区域学校的覆盖面安排送教工作。

——组织农村薄弱学科教师培训。5年内省级培训短缺和应急学科教师5000人,每年培训1000人。学科主要为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和综合学科。各市、县根据区域短缺和应急学科的总人数安排全员培训。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免费为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送继续教育专题培训教材(文本)和DVD光盘等。

(五)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自我发展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典型引路,按照5%、10%、20%的比例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积极倡导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养成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

——开展“结对帮扶”合作。结合城市教师携手助教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相对薄弱的学校结对,每年派出5%的教师不定期地深入到薄弱学校开展“帮扶”活动,在教育理念、学校规划与管理、科研与实验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六)实施管理者和培训者队伍提高项目,提升管理者和培训者工作能力 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培训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管理者和培训者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管理者和培训者从事管理和培训工作的实际能力。

——组织中小学校长培训。为建设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提高校长实施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组织实施吉林省“十一五”中小学骨干校长专业发展省级研修班。市、县分工完成学校领导干部的全员培训。

——组织千名教研员培训。使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学科教研员接受一轮省级集中培训,5年完成1000名教研员的省级培训,每年200名。市、县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提高。

——组织百名管理者培训。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优秀培训者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培训,5年完成300名管理者的培训,每年60名。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组织和管理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行动计划”的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项任务,列入未来五年教育事业整体规划,作为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好抓实。

省教育厅负责“行动计划”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省教育学院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责任,科学管理、加强统筹安排未来五年的继续教育工作。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要强化职责,明确分工,加强对本地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各中小学校要强化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积极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各地要加强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二)加大投入,为“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政策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力度,保障“行动计划”的实施。要加快实现从注重硬件投入向注重软件投入的转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投入,显著增加教师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各项经费,在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安排本级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逐年增加投入。要加强经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或挪用。

(三)加强基地建设,为“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条件保障

建立省级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基地,保证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依托省教育学院,建设农村教师和校长省级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方面的优势作用,有效提高农村教师和校长的培训质量。

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教师进修院校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和《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标准》的要求,继续组织对教师进修学校的达标验收和评估认定工作,促进其向学习与资源中心发展。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力争政府的支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思路,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使其校区建设、硬件设备和师资配备等方面逐步优于中小学。

鼓励具备条件的高师院校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培训任务,探索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四)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课程保障

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和评价力度,完善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的课程体系,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提高素质提供立体的优质教师教育课程。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按照以选择使用成熟、科学、先进的教材为主,组织力量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教材为辅的原则,根据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通过遴选、开发、审定等方式遴选一批先进的通识性教师教育教材;根据我省教师培训课程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组织力量开发一批实效性较强的学科培训教材;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和地域差异,审定一批质量较高的地方或校本教材。

(五)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益

倡导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强调培训内容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远程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代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格局。按照现代培训新理念,树立质量意识,通过多元、开放、互动的培训方式,实现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要建立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及学员对教学情况的反馈评价,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六)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与教育人事管理改革有机地衔接起来,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完善教师培训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落实和保证相应条件,强化评价机制,将专业发展的努力程度和水平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评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要明确职责,强化年度考核与评价,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合理确定年度目标和任务,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逐级落实到市、县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校。

附件2: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2009-2013)

为贯彻《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2013)》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13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13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

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

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相关文章

  • 山东省教育厅工作要点0
  • 山东省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 [日期:2015-03-1 2]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2015年,省教育厅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 ...

  • 高沙窝镇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高沙窝镇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推动我镇学前教育事业在未来三年科学.协调地发展,特制定高沙窝镇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行动计划背景 (一)学前教育现状 高沙窝镇位于盐池县西部40公里处,全镇土地 ...

  • 学院实施三创六进行动的方案
  • 为扎实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共xx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三创六进"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中共xx大学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推行"一讲二评三公示"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做教书育人排头兵、育又红又专接班人"为主题 ...

  • 20**年奥鹏[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答案
  • 2017奥鹏<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课题论证 答: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也就是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拟突破的难题.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论证. 2.集中量数 答 ...

  •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 第一篇:个人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新的学年,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配合我院今年的评估工作,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本人制定个人教学科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教师法>.& ...

  • 教育20**年工作要点
  •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18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发 ...

  • 20**年小学数学学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市县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数学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常态教学,加大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力度;依托网络 ...

  • 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市县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数学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常态教学,加大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力度;依托网络 ...

  • 打造校本培训特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 打造校本培训特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新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如何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学习,引导教师走上&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