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怀古感悟

近期再读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春之怀古》,还是在学生的辅助读本《早读课本》里。虽然已经教了几年,读过几十遍,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写一些话的冲动,只因为《早读课本》里的“揣摩感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甚至我怀疑编者读懂了吗。(附“揣摩感悟”:把春和怀古的话题结合起来,可谓别具一格。全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春天的到来是必然的,它是那样娇,那样敏感,那样虔诚,那样坚持,那样美丽。作者对“春”命名的推理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写鸟、写花更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读完本文,你寻到春天的步履了吗?)    从文题“春之怀古”来看,本文近似于怀古讽今,而且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实际上就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有三次在文段的开头,重复“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文章串联起来,使之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而其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必然”、“曾经”两个词,这两个词又将作者的怀古伤今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一段从“云端”、“山麓”、“荒村”到“篱落”,自然、流畅而又干净利落,一如一丝不苟的 “工笔画”,而到了“小鸭的黄蹼”再到“溶溶的春泥”则忽然变成了“泼墨画”一样,浓浓的春意瞬间流淌于纸上,一下子将温软、柔和的春如潮水一样淋漓尽致的推到了我们的眼前。作者从“春”的翘舌发音联想到了“口哨声”,而由此展开了人们初造此字时的情景,让读者感到十分的新奇和恰如其分。至于“鸟儿”、“蝴蝶”、“蜜蜂”、“风铃”在春天里的各自忙碌,更是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奇思妙想。然而这充满灵性的春天,都是一个个“必然的曾经”,“黑森林”才是无奈的现实。

张晓风在前几小节洋洋洒洒写起春天,最后才别开生面地点出--“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张晓风回首眺望了半天的“古”,原来却都是为了反衬“今”,作者正是深受现代环境污染之苦,所以才缅怀一去不复返了的古代的春天--那纯净的仪态万千的春天。可以说“黑森林”这一物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开始反思现实生活。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自觉保护它,“曾经”便不再“曾经”,“必然”将永远“必然”。全文如诗似画,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


相关文章

  •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孟凡军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词中景物壮写,让学生体会其阔大的意境. 2.体会苏轼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乐观的情怀. 3.以此诗为例,掌握怀古诗的一般鉴赏思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写景.咏史.抒 ...

  • 诵读指导课教案
  • 诵读指导课教案 [日期:2012-04-19] 来源:溱潼二中 作者:王萍 [字体:大 中 小] 诵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掌握语调的基本类型,并能自觉运用到朗读中去. [教学重点]语调的四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曲调 [教学内容] 一. 什么是语调? 二.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 ...

  • 念奴娇说课稿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解说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 ...

  • 赤壁怀古读后感
  • 赤壁怀古读后感(一) 前几天看<赤壁>,那江流澎湃,波澜壮阔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那一系列熟悉的人物,那许多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战争故事,我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向了那个英雄倍出的遥远年代,而苏轼的这首千古绝句更是令我心灵震撼,久久无法释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

  •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如何开展的一点看法
  •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如何开展的一点看法 莱芜市第五中学 刘增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展的相关话题,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如何开展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选修课程 1.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 ...

  • 念奴娇_赤壁怀古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

  • 从张养浩两首[山坡羊]看其心忧黎元情怀
  • 内容摘要:初中古诗词曲编选马致远两首小令,足见编者对其重视.而这两首又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对苍生苦难的担忧.张养浩年已60仍赴陕赈灾,抛家别业,只为百姓,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当然是济世泽民思想充溢其间.<潼关怀古><骊山怀古>不仅是元曲中的精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 ...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背诵能默写. 2理解诗歌大致内涵,学会运用名句. 教学重点 1名句理解: 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教学难点 理解李白由曲折变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导语 你知李白多少?引入学生对李白的介绍.进而 ...

  • 中考诗词赏析考点
  • 1.划分节奏 节奏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的话,一般五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三个节奏,七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四个节奏。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而按意义划分则有所不同,同样以这两句为例,则可划分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