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陈国柱 20160420

【训练目的】

学习针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

一、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 ③自己有话可说。

【典型引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而不是“老鹰”。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牧羊人: 孩子:

“忘了自己叫什么” 它也很可爱”

①盲目模仿 ①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②缺乏自知之明 ②“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③一味好高骛远 ③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 ④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二、审题的方法

1、提炼本质法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

例如: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2、道理升华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

例如:《淮南子》中说:“畋不掩群,不取麕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有同学就事论事谈打猎,有的同学谈要保护小动物,要有恻隐之心;有的同学从效益的角度谈方法。这些都不得要领。也有的同学谈要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把野生动物灭绝,这似乎都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这几种做法有着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再用它去联系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如弃学经商等。

漫画这种形式也常被采用。如1996年的“截错了”就是如此,漫画一般用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多属于隐寓型的,所以也应该揭示画面所蕴涵的那个道理,再放之于现实,加以升华,而不能就画论画。

3、同异互求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

如有这样一组作文材料:

(1)作家丁玲,十年浩劫的折磨,使她留下了难以忍受的腰痛病,不能伏案写作,但她不甘心文学生命的终结,自己做了一块特殊的写作板:一块二尺见方的木板,凿上四个眼,系上两条带子,套在双肩上,在上面写出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2)杨荫榆自“女师大”事件被“打落水”后,先后在苏州女师、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日寇攻陷苏州时骂敌,于1938年被日寇杀害。

(3)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晚年被解职后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处境尴尬,但断然拒绝国民党反动派的利诱。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另外,这种“互求法”还适用于看似矛盾的多元材料。

例如有这样两则作文材料: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经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一个兵,后来转回地方,我也是一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一个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也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马玉祥与拿破仑的话其矛盾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提炼论点时,关键在于分析其统一点。所说的统一点,就是指合理点。“要做一个好兵”有没有合理点?想当元帅是否排斥做一个好兵?“想当元帅”是否有合理的地方?如果前者与后者都合理,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正确地想通了,那么提炼出来的观点就可能符合辩证统一的观点。

4、自由评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是非型材料,这类材料作者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

向,需要我们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一般说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车间主任的人选在大黄和小黄之间难以确定,新厂长想通过下棋测试性格确定一个人,与大黄下,大黄稳扎稳打,出手老练,三局都握手言和,与小黄下,小黄猛打猛杀,咄咄逼人,既有开局三斧头又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两局直杀得厂长无还手之力,第三局宣称一定要赢厂长,不料只下了个平局,小黄不肯罢休,拽住厂长再干,厂长不干了,因为他已物色好车间主任了。

以此材料作文,就须各抒己见。有人主张选小黄,因为他敢闯敢拼,有开拓精神,有必胜信心,当今改革正需要这种人;有人主张选大黄,因为他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务实肯干。只要论证有力,论据充分,哪种观点都能采用。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将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以下这则材料: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

5、反弹琵琶法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三、审题立意思路举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程分析】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过程分析】

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第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敢于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及命题了。

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或者从“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适。前者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后者从逻辑上讲属“推不出”,是没有“吃透材料”。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材料涉及到“老人”“年轻人”“胡杨树”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因此:

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

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四、新材料作文个案(3例)评析

【个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

思考: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圆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己。

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在人生之路上,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作文立意)

但也有少数考生对话题的理解狭隘、肤浅,有的以门写“门”,没有做到化虚为实;有的仅是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而没有写怎样过“小门”;还有的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也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小门,哪怕是头破血流;更有甚者将“小门”错误地理解为“后门”——后门走不得;要区别开过小门的大智大勇与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少数完内容与话题毫无关联全偏离题意。

【例文一】 人生的路上,学会屈服

天空因为容忍了闪电雷鸣一时的猖獗,才有了浩渺空邃;大海因为容忍了惊涛骇浪一时的放肆,才有了宽阔浩翰;森林因为容忍了弱肉强食一时的残酷,才有了绿茵葱葱;泰山容其一粒沙土,方显其高大;江湖容其一丝细流,才铸其辉煌;人生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适时屈服便是大厦的根基。

还记得三闾大夫抛石投江的那一刻,何其豪壮,可他未曾想过,生命不只有那一种选择,适时的屈服也是一种选择,也许屈服之后的生命会更加壮阔。

还记得海明威举起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海子平静地躺在铁轨上的那一刻,在人生路上的小门面前,他们选择了死亡,殊不知,“屈”向这扇小门,人生才能得以延续,得以发展,得以再次辉煌。

可记否,勾践卧薪尝胆那份壮举,他在人生的小门前,选择了“屈”,“苦心人,天不复,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成就了他最终光彩的一生。

相比这下,勾践的“屈”赢得了生命的辉煌。

人生是一杯品不完的香茗,那么适时屈服便是该杯中的茶叶。

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井里,这是一个空井,而且很深,驴子想爬上去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大声吆喝,寻求人类的帮助,周围取信了一些人,他们试图用绳子将驴子弄出来,可驴子到底是驴子,它无法像人类那样顺绳爬上来,人类试了好久,终究没有成功,驴子也绝望,它想向这扇它人生的小门屈服,人类也正想离开,有人建议把这口空井填实了,免得再有动物掉进去,于是大家一起努力,驴子惊奇地发现,借助一点点的泥土,它竟可以缓缓上升,于是最终它又重见了光明。

屈服之后,驴子重新获得了生命,人生路上,屈服有时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屈服是一道铁墙铁壁——固若金汤;

屈服是一杯浓浓香茗——历史飘香;

屈服是一掬山间清泉——清新淡雅。

适时屈服天地宽,人生路上,请有意者,多撷取!

【例文二】 人生的路上,请学会“弯腰”

人生是一条多岔的山路,不尽的崖坎,不尽的艰险,于是便有了坠落深渊的悔恨,迷失方向的悲愁;人生是茫无涯际的海洋,不尽的风浪,不尽的旋涡,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的危险,搁浅沙滩的烦忧。

人生的路上,太多太多的羁绊,太多太多的阻碍,有时,忍耐与低头并不意味着屈服,而是积聚力量准备着下一次的成功。所以,面对人生路上的小门,请学会弯腰。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会合原本心情不佳的你悲哀,但你不需要以在暴雨中伫立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反抗,为何不撑起一把伞,静待雨季的离去;也许突然降临的寒冬会使衣袖单薄的你寒冷彻骨,但你不需要以整个身躯去撞击冬天的大门来表达你内心的不满,为何不裹上厚重的棉被,笑看春天的到来。

人生有许许多多我们始料不及的事情,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要不,怎么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但是,如果你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弯下自己的腰,那你还会咏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凌云,万千豪气。

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在败于刘邦的手下乌江自刎,为后人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哀叹。若是以项羽的才智,天下还有一争,只是他倔强的心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愿苟活于人世,只愿成为海上一缕怨魂。

一个同样失去天下的王者,一个沦为阶下囚的男人,越王勾贱,忍辱偷生,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弗罗伊德说:人生就像一盘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人生的可悲之处,但是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以重新再来,也不可以悔棋。

那么,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我们要怎样做呢?为自己一次次的失败而懊丧吗?我们应该学会弯腰,侧身通过人生的小门。

人生不是风平浪静的大海,你也不是鱼,不要希冀海阔凭鱼跃。

人生不是万里无云的天空,你更不是鸟,不要企盼天高任鸟飞。

人生是严格的老者,不会容忍你的放任不羁。

在人生的路上,请学会“弯腰”。

【个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所囿。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则属于偏离材料,应判离题,内容项在四档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例文】 绝望之处孕育的新生

高档的裙子被一个小小的烟头烧出了一个窟窿,看着完美作品转眼成空的你如何是好呢?或许你会咒骂那承担了千古罪名的烟头毁了你艺术的高峰,或许你会终日想着如何把它复原到起初无瑕的完美而再无新作诞生……可是他却不一样,谁说这窟窿不是上帝仁慈的扶持?复制几个,饰以金边,一条“金边凤尾裙”把这裁缝推上了更高的云端。

世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正如《无望井》一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在最深的绝望中,你会看到最美丽的希望的星空。”绝望与希望本来就只差一线,以勇气挣开绝望的束缚,用心去拓展希望的疆域,一个人总能创造出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奇迹。

敌军的第五次围剿终于冲破了我军战士们死守的防线,人民的军队陷入了最大的危机中,这是令人绝望的黑暗。可是深知历史发展的我们都清楚,正是这次危机促成红军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在陕甘宁地区凭着地形的优势从此站稳了脚跟。更不用说,后来还在那里团结了西北人民强大的力量,成立了敌后根据地,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如此看来,这一危机不也是让党的军队真正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转机吗?

绝望的危机总能激发人最深最尖锐的智慧,而往往正是逼近中压力下迸发的思考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夜空。

我很佩服中国人民“臵诸死地而后生”的见识与睿智,正如小说中虚竹的那一步棋,失了一大片疆土的同时却换得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人是应该有点放手的胸襟,为什么非要保住大手大脚的占地呢?为什么非要死守原来的绝妙呢?死守的结果可能是连原有的高度也不能保证,但敢于尝试新的路向却可能给予你更意想不到的“洞天之所”啊!又想起那孔明闻名于世的“空城计”,原有的势单力薄是绝望,但这智者并没有因此放弃,带着对司马懿的了解与放手一搏的信心,他大开城门,焚香弹琴,以出人意料的计谋赢得了漂亮的胜利。

挣开绝望吧,你就能看到希望的新光!

【简评】本文以“绝望之处孕育的新生”为题,把握住裁缝在坏事出现后摆脱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这一材料重点,审题准确。文中组织多个材料,均扣住人们在绝望处如何通过主观努力,巧妙地化腐朽为神奇这一题意,论述语言自然流畅,语句使用准确到位,思路清晰,内容环环相扣。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后半部分由于时间掌握不好,显得较仓促。

【个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准备东上泰山,作一次壮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3000多年。于是打算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要走3000多年。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寿命,却已经来日无多。于是悲愤交加,郁郁而死,落得一个被蝼蚁之辈耻笑的下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选评作文一】 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读题知文,观点清晰〕

①目标是黑夜中的北极星,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目标是春日清晨的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希望;目标是久旱后的甘霖,为我们输送强大的力量。〔排比开头,写出“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②然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则会适得其反,使你事倍功半。因此,请量力而行,制定真正适合你的、正确的目标。〔转折,提出中心观点——准确、清晰。〕

③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展开一,段首中心句〕古时中州的蜗牛痛感以位的碌碌无为,遂奋然立志。这只蜗牛的出发点是好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但蜗牛的目标却是东上泰山,南下长江、汉水,这对于“绝云气,负青天”的鹏鸟而言似乎没什么,对于如蜗牛一类弱小者,只能说是不切实际。蜗牛如此,人亦犹然。随便立下不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目标,最终只落得望洋兴叹的后果,岂不滑稽?〔“点”“扣”材料,由“虫”及“人”,分析到位〕相反,正确认识自己,量力而行,所制定的目标就可以催人上进,奋发图强,最终实现理想。〔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④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展开二,段首中心句〕谁都知道,实现理想的路途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这就是正确的目标。中州的蜗牛制定非常远大的目标,但这并没有帮助它实现自己的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阻碍了它前进的脚步。对于我们,只有制定正确的目标,我们才会为其奋斗,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去实现自己的电脑梦,不就是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在引导他吗?〔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否则,今天的世界首富从何而来,“微软帝国”从何而来?〔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⑤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展开三,段首中心句〕辉煌是通过努力和积累才形成的,一个个正确的目标能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就自己的价值。当我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⑥正确的目标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力量之源,通过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请制定好正确的目标,未来属于你自己。〔收束全篇,照应开篇,变换措辞,提升观点。可以考虑写成独立段。〕

【选评作文二】 摆正位置〔论点式标题,简洁明了〕

①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碌碌无为,于是准备东游泰山或南下长江、汉水,但最终都未能实现而郁郁死去。是什么让这蜗牛未能实现目标,是它自己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罢了。〔概述材料,反向提出观点〕

②有了志向本该是件好事,但由于对自己缺乏认识,把目标定得过高,最终导致了蜗牛的失败。〔辩证分析,难得〕一只蜗牛如此,难道人就不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把握未来。〔由此及彼,正面提出观点: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③高估自己的人,会将自己推向悬崖边沿。〔展开一,段首中心句。反〕不知你是否对建国之初的“大跃进”有印象。当时中国人是如此的嚣张,曾夸下海口说:“中国不出几年,在经济上便能超过苏联。”于是便集中全国人民大搞经济,结果非但未能实现诺言,反面给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人们苦不堪言。建国初的失败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一切都应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的目标,不要太过高估自己。〔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④低估自己的人,是将自己才能埋没的人。〔展开二,段首中心句。反〕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尽管自己多么努力还是没有,就这样他们的才华被他们愚蠢的想法所埋没。古人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如牛顿、爱迪生……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所以请那些低估自己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心中的才华放飞。〔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⑤摆正位置的人,是通往成功殿堂的人。〔展开三,段首中心句。正〕还记得那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人吗?年少时,疾病夺去了她倾听世界的权力,但她并非因此放弃生命。她把自己定位在艺术的殿堂里,经过努力,她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将会是一个成功者。〔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⑥摆正位置的人,能在沙漠里发现绿洲;摆正位置的人,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摆正位置的人,能挖掘自己的才能;摆正自己位置的人,能……〔收束议论,排比手法〕

⑦如果你不想一生碌碌无为,郁郁而终,那么请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摆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收束全文,照应开篇〕

【写作提纲举例】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起始〕

或许它(蜗牛)应该选择一条自己的道路,量力而行。

〔展开〕

(之一)人生有无数个十字路口,我们要量力而行。„„过高的目标容易使人颓废,过低的目标会使人潦倒一生。人生应有合适的目标。

(之二)有人问,力所能及就是正确的选择了吗?我想不单只如此。„„不义之事不可为。

(之三)我们要敢于去走正确的路。„„给你一条路,你得敢去走,重在过程。

〔作结〕

人生是在选择中度过的,当面对选择时,量力而行才能是个识时务者;衡量是非对错才能是个智者;敢于拼搏才能是个勇者。蜗牛做了次错误的选择,选错了目标,选择了放弃。人生应以此为鉴,选择正确的道路。

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起始〕

世间万事万物都要踏出第一步,才能可能通向成功。

〔展开〕

(之一)踏出第一步,我们可看见成功之门。

(之二)踏出第一步,我们可看见更前的路。

(之三)踏出第一步,我们可以得到更大的信心。

〔作结〕

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不要像蜗牛一样畏惧前方。前方的成功之路正在向你挥手,只要你踏出一步,就可看见成功之门,看清前方的路,得到更大的信心。

做事要正确制定目标

〔起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做事要正确制定目标。

〔展开〕

(之一)正确制定目标,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之二)正确制定目标,是成功的基石。

(之三)正确制定目标,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作结〕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给自己制定正确的、恰当的学习目标,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迈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行动起来

〔起始〕

这只蜗牛立志已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它放弃了成功的另一半——行动。

〔展开〕

(之一)行动是把志向会诸实践的方法。

(之二)行动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方式。

(之三)行动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

〔作结〕

你的志向还没有付诸实践吗?

你还在纸上谈兵来证明自己吗?

你还没有成功吗?

行动起来吧!

高估低就

〔起始〕

因为存在着高估低就的现象,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

〔展开〕

(之一)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准确地定下自己的目标。

(之二)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为已定下的目标而奋斗。

(之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

〔作结〕„„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实战演练】

阅读材料《螃蟹的责备》,作一篇议论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及例文】(以下为教师参考)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指导步骤:

第二步:任选一个角度,把表格的内容写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叙述性句子。学生例句如下:

从青蛙角度写成:青蛙为螃蟹指路,明知螃蟹横着走,却不站在螃蟹的角度为它指路,结果青蛙受到指责,螃蟹也没有找到路。

从螃蟹角度写成:螃蟹向青蛙问路,青蛙明明是指向前方,而螃蟹却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为自己的“左边”便是别人的“前方”,最终仍然找不到路。

第三步:要求在刚才写成的叙述性句子的后面接上“因此,„„”这个句子。告诉学生,这个句子必须是论述性的句子,它不仅是对上面一个句子的总结,而且也应该是整篇文章的论点,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叙述性句子与论述性句子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拟出来的论点往往就不会有偏题的情况出现了。学生例句如下:

从青蛙角度写成:因此,做事如果不能结合实际,一味的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就将一事无成。

从螃蟹角度写成:因此,在套用别人的观点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第二步的叙述性句子与第三步的论述性句子连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新材料议论文的开头段了。这个段落,不仅对题目中的材料有所涉及,并顺理成章的引出论点,而且这样的论点一般不会偏题,至少第一个分数就有保障了。

第五步:段落的基本部分完成后,告诉学生,这样的开头段尽管规范准确,但是文采不足,不能够吸引人,最好润色一下,这样的文章可能分数更高。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配置一个适当的开篇。学生例文如下:

例文一:为什么事情常常无法得到解决?因为人总是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青蛙为螃蟹指路,明知螃蟹横着走,却不站在螃蟹的角度为它指路,结果青蛙受到指责,螃蟹也没有找到路。因此,做事如果不能结合实际,一味的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就将一事无成。

例文二: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不结合自身的实际,就如盲头苍蝇一样胡乱的横冲直撞,即使撞得遍体鳞伤也找不到方向,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就好象青蛙为螃蟹指路,明明是指向前方,却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为自己的“左边”便是别人的“前边”,最终仍然找不到路。因此,在套用别人的观点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经过一番讲解与训练,同学们基本上已经了解一篇新材料作文的开头该如何写得又准又好了。

学会思考,切勿“照搬”

迷路的螃蟹向青蛙问路,青蛙告诉它只要向前走就能找到出路,但是螃蟹没有考虑到自己是横着走的,照搬青蛙的方法,结果无功而回,还责备是青蛙的错。其实,问题出在螃蟹身上,它只会套用别人告诉它的指示,而自己没有认真思考是否符合自己,最终是徒劳无功。

盲目套用别人的而不结合自身特点,不假思索,最终会落的可笑可悲的下场。“东施效蹙”的成语中,美丽的西施按住作痛的心口,显得更加楚楚动人,而丑陋的东施也模仿她的动作,却显得更加丑态百出。邯郸学步的故事中寿陵少年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邯郸人的步姿,最终落得爬回寿陵的可笑下场。这些就告诉我们不要像螃蟹那样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而不假思索,这只会事半功倍,徒劳无功的。

现实中常常也会出现类似学习了别人的好方法,却无法达到自己目的而啼笑皆非的场面。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大部分学生的心愿,聆听高考状元成功经验,不失为一个方法。但状元除了一点运气外,靠的还是自己雄厚的实力,脑筋灵活、基础扎实适他们的资本。我们的资本是否如此齐全呢?有些人没想过,只是盲从,最终却是事倍功半。这些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盲目跟随那些状元的学习方法走,谁知高得无法驾驭,最终因为不适应他们的方法而误了自己的前途。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学习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但最终失败,原因是它没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考虑——当时的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上升发展阶段,没有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理论,只是照搬别人的东西,当然要注定失败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便是一个历史见证。中国的社会制度根据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根据自身的国情,通过了一系列学习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解体,变革的变革之时,中国人能生机勃勃地走着自己的路。究其原因正是她并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而是自主开创,并且根据国情的发展而不断改善,这样才可永立不败。

总之,《螃蟹的责备》告诉我们遇事要学会思考,选择符合自己的实际的方法,而不是像螃蟹那样愚昧地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意见。

【鱼目和智者的对话】

鱼目:智者,我这样教学生写议论文有没有教给学生套路之嫌?

智者:你认为你的想法正确,你就要积极大胆地去尝试,不要畏首畏尾。不去实践怎么能得出真知呢!

鱼目:嗯。

智者:初学写议论文,给点套路未尝不可。首先要将议论文写得像议论文,然后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这就好比习武一样,首先要从最基本的一招一式学起,等基本招式练扎实了,再去练高难度的武艺就有基础了。学写作文不是一个道理?

鱼目:是的。头脑里有清晰的概念、路数了,就不会写偏题,不会把文体写成四不像。

智者: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方法就是钥匙,方法就是路标,方法就是明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任何事情,得其法方能入其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过,我们在寻找方法的时候,不能机械地照搬模仿他人的方式、方法,那样有可能会弄

巧成拙。如:有的学校盲目模仿洋思教师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只讲几分钟,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方法有用,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用,都能用得好啊。

鱼目:对。我们要探索符合自己教情、学情的教法、学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


相关文章

  • 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 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作者:李秀芹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7期 摘要:审题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除了立足实际.找准"题眼"外,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我们还要要求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文章中,要留心各种文章 ...

  • 20**年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 ...

  • 高三作文复习审题立意
  •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作文之审题立意 专题一 掀起你的盖头来--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阅卷探秘 闪亮阅卷老师的法眼 俗话说:"意犹帅也."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思想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 ...

  • 审题与立意讲课
  •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方向定位☆ 新材料作文是指自2006年之后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表现 ...

  • 20**年高考一轮复习导学案:作文基础训练
  •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导学案:作文基础训练 学案一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 学习目标: ①分辨常考高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②学会运用三种方法审题立意. 重点难点:运用三种方法审题立意. 课前预习 一.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 审题,就是深入 ...

  •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
  •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训练,培养学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提高学生应对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执教班级:高三复读班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了高考试题作文的拟制原则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关注 ...

  • 谈中考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 进入初中,语文的学科地位更加重要,在总分 150 分的语文试卷中,作文就占了 55 分,因此有人说作文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也有人说"得作文者得中考",可见作文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中考中都有一批考生的作文得分不高,特别是一些平时作文不错的同学也 ...

  • 运用逆向思维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运用逆向思维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郑锦云 [教学设想] 逆向思维通常情况是指与正向思维完全相反,从对立的思路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作文审题立意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其向而思之,反其意而写之,往往可避开多数学生的常规思维,使文章审题角度更多面 ...

  • 高考语文辅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法
  • 高考语文辅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法(一) [导读]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 然而面对材 ...

  • 20**年高考作文:名言警句.诗歌及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2015年高考作文:名言警句.诗歌及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5年高考作文:名言警句.诗歌及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饶水知音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 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