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值得怀念吗?

近期,电视剧《知青》在央视热播,重新掀起了“知青热”。这部电视剧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生活有较冷静的描写,引起较大关注。编剧梁晓声说,《知青》想给观众看到真正的知青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被浪漫化、被规避掉“生活”。事实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很多影视文学作品在谈及知青时都会使用“青春无悔”“血色浪漫”这样的词。真实的知青历史是什么样的呢?【随手转发专题至:

】【我来说两句】

  12

与中国船只对峙的菲主力战舰

4月10日,在我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军舰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菲方欲抓扣我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海监84、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和静钧:南海争端只能武力解决吗

海权中的力量格局从来是以“相对实力”决定,只要中国保持海军装备的“相对优势”,那么,武力“统统收回”就不是问题。[详细]

宋忠平:击沉菲律宾最大军舰后果如何

第二炮兵退役教官宋忠平认为假设菲律宾的军舰被击沉,菲律宾不过三种反应。[详细]

相关背景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国际上称为斯卡伯勒浅滩。是中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上山下乡始于垦荒

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动员27万城市青年开展大规模垦荒运动,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第二年,共青团中央陆续动员部分城市未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和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工作。北京、天津、上海、渐江、广东陆续有大批青年学生赴黑龙江、江西、新疆、海南等偏远地区垦荒。毛主席在一个人民日报关于农村合作社的报道中写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泽东最早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指示。【详细】

中央为了降伏红卫兵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是在文革期间。那时,红卫兵运动已经持续两年多。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3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很多年青人觉得红卫兵被困在死胡同里,他们大打派仗,甚至武斗,流血。红卫兵组织妨碍了秩序的恢复,也失去了政治利用价值。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详细】

解决严重的城市就业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通过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吸收就业的渠道被堵死,城镇青年就业门路越来越窄。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有883万人,到1978年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5万人,政府几乎找不到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对劳动力的统包统配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依赖,大量人员失业。文革爆发后,各地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不招工。这三年积压的初高中毕业生(“老三届”)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知青上山下乡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详细】

上山下乡的兴起并非偶然,它的背后是当时深刻和社会改造。刚刚取得政权的共产党人立志在全国范围内消灭私有制和他们所认为的旧制度残余。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成为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正确。

上山下乡的兴起:被抛弃的贱民

“大跃进”运动失败,城市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就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官方从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凡不能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都下乡务农,长期安家落户。

凡不能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都下乡务农,长期安家落户。为鼓动城市青年到农村去,官方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树立“先进知青典型”,由毛泽东亲自接见。这些被下放到农村去的青年,大部分却是所谓出身“不好”的青年(指地、富、反、坏、右及资本家子女)。最早的下乡知青,绝大多数是当时中国社会中的“贱民”,他们作为城市“垃圾”被抛到农村去的。而这些知青对自己的出身很多都抱有自卑情结,希望通过积极“锻炼”赎罪。【详细】

文革时期达到高潮: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勃然兴起,打断了上山下乡活动的正常进程。在此后将近一年里,动乱波及全国,各级党政机构几近瘫痪,无法着手知青下乡的动员和组织。

“造反派”夺权任务后,“文革”领导者开始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控制下的新秩序。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桀骜不驯的红卫兵陆续回到学校。当时大专院校已停止了招生,中学毕业生的升学道路已完全堵塞。大动乱造成的生产衰退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大量的“造反派”在亢奋的革命热情下,听从毛泽东的号召,接受农民“再教育”。许多地方的青年则是被强迫下乡,完全无奈的选择。“文革”10年,一共有1400万以上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意味着,十分之一以上的城镇人口被送往乡村和边疆,几乎涉及城市每一个家庭。【详细】

运动落潮:被抵制放弃的上山下乡

1976年底,持续10年之久,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此后三年,下乡知青逐年锐减。尽管如此,还是100多万知青并不情愿地搭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与此同时,多达700万以上在农村的知识青年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途径回到城市。无论是知青还是农民,都在开始陆续抵制这场运动。很多地方的知青发生了罢工、绝食和请愿运动,要求返回城市生活。

1978年12月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还强调: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道路,继续动员城市应届中学生到农村边疆上山下乡。仅仅过了三个月,全国各地抵制上山下乡运动的消息促使中央改变决策,开始安排知青回城工作。1980年,新的国家领导人明确指示停止让城市青年下乡种地的办法。这个事关千万青年命运的狂飙运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尽头。【详细】

  

时间知青大事记

1968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报道甘肃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同日《人民日报》报道兰州和武汉数万中学毕业生到农村落户情况。知青下乡从此形成高潮。

1969年5月

全国各级上山下乡办事机构成立。

1970年6月27日

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1971年2月

中央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知青可作为招工对象。

1972年7月8日

在船寮区石盖公社坪山大队上坪山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项达雄在上坪山村自杀身亡。

1973年4月25日

毛泽东阅读福建李庆霖信后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在给毛泽东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的困难。

1973年7月19日

《人民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发表了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对招生考试提出质疑。

1975年

共有236万城镇知青下乡,为“四五”期间最多。

1976年2月

毛泽东在一封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

1976年5月

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

1977年

全国高考恢复。

1978年10月

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召开,总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1978年12月

中央连发两个文件,提出对城市中学生的安排,实行“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

1981年11月

中共中央决定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解决上山下乡运动的遗留问题。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结束。

北京知青在北大荒

从1963年到1976年,共有54万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青加入北大荒人的行列。这是北大荒开发以来诸多队伍中数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大的一支队伍。至今北大荒仍有数万遗留知青。【详细】

奔赴内蒙古的知青

1967年秋和1968年夏,先后有大约4000名北京知青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插队。从1970年代后期知青大返城开始到1990年代初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陆续回到北京或奔赴国内外各地。作家张承志、乔雪竹、老鬼、姜戎都出自这个知青群体。【详细】

在新疆的上海知青

上世纪60年代,10万上海知青奔赴新疆,其中5万人落户阿克苏,至今不少阿克苏人能听懂“阿拉”乡音。 上海知青文化水平高,懂政策,他们在文革后发动一系列返城请愿事件,推动了上山下乡运的解体。【详细】

那些遗留在陕北的知青

1969年,北京的一批批知青响应伟大领袖“到农村去”的号召,陆续到陕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随着文革结束“返城”的开始,一大批知青陆续返回北京。但因各种原因,少数一部分知青至今仍留在陕北。【详细】

橡胶林下的海南知青

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10万广东知识青年到海南农垦支边垦荒,郁郁葱葱的橡胶林里,洒下无数知青的泪水和热血。文革后,这些知青多数返城,有些移居海外。现在香港还有知青注册的“香港海南农垦知青联谊会”。【详细】

奋起反抗的云南知青

1978年底云南知青大返城前,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昆明5个城市的知青总数达到162万余人,其中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约有10万知青。王小波、钟阿城、陈凯歌、邓贤著名知青都属于这个群体。由云南知青发韧的大返城浪潮,最后终结了知青运动。【详细】

“在荒漠的原野上/你们播种希望的种子/金色的秋天/如金黄的梦/阳光在漫步/秋天在撼动/是第五个金秋了/你们要开垦的荒漠的田园/让绿草的苗儿/打破枯草的荒滩”。这是文革时描写知青生活的一首诗歌,看起来充满理想主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知青生活是怎样的呢?

艰苦而单调的生活无异于劳改

农村生活贫苦,这是人所公知的,城市青年下乡后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不适也可想而知。他们中断学业,长期务农,造成知识人才严重匮乏,学术后继乏人。上山下乡运动声称令中国城市青年能接触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但是这种以强迫封锁的方式,使得他们了解深入知识只限于课本文字和政府宣传。在一些农村地区,知识青年受到当地干部的管制和欺压。他们很难谈得上有人身自由,有些青年为了返城不得不行贿乃至献身。因此有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详细】

无数家庭骨肉离散

上山下乡运动让无数家庭陷入苦难的深渊。亿万家庭承受着骨肉分离,妻离子散,自愿或者强迫走上天南海北的道路,终年不能相见。很多知青为了返城探亲想方设法,装病,行贿,出卖肉体。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的北京知青蔡连和,下乡三年后的第一次探亲就要结束时,其母亲脸上不时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在近乎恳求的挽留不成之后,埋头为他收拾行装时,突然倒在床上,顿时神智不清,送到医院紧急抢救,但已无回天之力。三年的苦熬苦盼,结局却是这样的凄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大声疾呼:天哪!世道对我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母亲可以给我一切,我却给了母亲了什么呢?蔡连和的眼泪哭干、心都碎了。【详细】

返城知青已被时代抛弃

尽管有些知青因为非凡机遇或者个儿奋斗而有所成就,绝大多数知青都被时代抛弃了。他们很多人婚姻都不美满,并且把自己成长经历中的苦闷和挫折倾泄在孩子身上。“恨铁不成钢”在知青一代表现尤为明显。他们青年时代受到欺骗利用,理想破灭,导致很多返城之后道德失序,缺乏信仰。当80年代开始注重文凭和学历时,他们始料未及。大批国企下岗时,这些人又因为年龄偏大文凭过低而首当其冲下岗失业。其实他们的命运多蹇早在文革时期下乡之时已经注定。他们是第一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害者,拥有子女很少,收入不宽裕,医疗保障,养老方式,经济支持都令他们困惑和担忧。【详细】

相关专题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更多 >>最新消息

更多 >>最新消息

相关专题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知青生活并不浪漫

下放到农村的知青并没有脱开政治的束缚。农村环境的闭塞,无孔不入的政治宣传使得知青知识接触十分狭窄。历史宣传册上所描绘的知青生动活泼、开朗健康的那一面只是粉饰。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知青爆发返城请愿抗议。如果农村生活真的那么美好,为何他们却毅然想走呢?

知青珍贵合影集锦

那些年轻的女知青

那些曾经是知青的名人们

珍贵的彩色知青宣传画

全国要求回家的知青们

相当一部分知青提到这段历史会说“青春无悔”,他们用“逆境更容易成才”、“吃得苦中,方为人上人”这些话安慰自己的往昔。大量知青“怀旧”作品对往事魂牵梦萦、无限怀念。这种鼓吹苦难的论调构成了现代知青文学的基调。他们将部分事业有成的知青当成了主体,鼓吹“苦难创造财富”,忽视了大量那些上山下乡运动的死难者和后来奔波劳碌的普通知青。他们的青春耽误和苦难承受。

将上山下乡运动美化,鼓吹苦难,甚至说“为国家扛着苦难”,无疑是遮掩了政权作恶的本质。所谓的“青春无悔”,应该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而不是对往昔苦难的向往。否则,罪恶无法曝光,暴政得不到批判,经验得不到吸取,剩下的只是苍白追忆和虚假的美好。【详细】


相关文章

  • 在知青联谊会上的发言稿
  •   知青朋友们:   今天,我们江西省乐安县南村公社的上海知青久别重逢,相聚一堂,隆重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四十年前,正值我们学文化、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年时期,一场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风暴,使我们别无选择,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城市,离开了亲人,奔赴江西农村,开始了坎坷、漫长的知青历程。繁重 ...

  • 知青聚会主持词
  • 知青聚会主持词 三十八年重聚 ----在知青聚会结束时的讲话 今天,我们二十几位当年的知青,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相聚在绵阳,一起重温往日的峥嵘岁月,再叙知青情谊. 38年前,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我们告别父母,亲人,分别到安宁公社一村一队,芦 ...

  • 我的"知青"岁月
  • 《实习报告》姓 名:韦 愿 毕业学校:吉林大学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所在部门:狮子山铜矿党群工作部实习目标:熟悉选矿厂生产流程;加强与工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一、实习情况明细表:实习时间:xx年7月12日-xx年10月16日实习地点: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狮子山铜矿选厂实习车间:综合车间 、磨浮车间岗 ...

  • 当代文学史重点
  • - 当代文学必备重点你要是不背就输了 新时期的文学史的开端是以"四人帮"的粉碎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标志的.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 ...

  • 政治局五委员的知青生活给当代村官的启示
  • 作者:保虎 发布时间:2014-05-22 22:08:12 来源:北京知青网 字体: 大  |  中  |  小 大型电视剧<知青>一经播出,就引发几代人关于"知青"的时代记忆.最令人关注的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李源潮.张德江等都曾经历过的令人难 ...

  • 在知青下乡四十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 今天我们迎来又一个9月24日这个特殊地日子,这个在别人眼里是个很平常日子,而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战友却是个极为特殊而又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今天下午三点整,尚未成年的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屯垦戍边,告别了天津,告别了海河,泣别亲人义无反顾登上火车来到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畔的引龙河农场第七分场。用我们稚润 ...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主任 **** "知青",一个时代的非常印记,已经被深深镶入到历史的长河之中,它的精神不曾磨灭,它的记忆不会淡去.作为一名70后的基层干部,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那段岁月,然而当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却久 ...

  • 新年联欢晚会节目表及主持词
  • 晚会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来宾[男]各位知青朋友和网友们[合]大家好! [女]《XXXX联欢晚会》[合]正式开始! [女]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季,秋季和我们的年龄相似,春天象不甘寂寞的你。 [男]你那爽朗的笑声,是春天的玫瑰,我那疲惫的眼光,就象秋日的光辉。 [女]如果我退后一步,你跨前一步, ...

  • "相聚金秋"节目表及主持词
  • 总说明: 1.关于各大网站和协会的介绍,请尽量简短,以两分钟为限.临时启用的串联词也应尽量简短. 2.如碰到技术和网络等问题造成节目无法表演,将自动跳过2个节目后安排,如果还不行,则临时取消节目或者放到该节目板块的最后进行,需要表演节目的人员及时和主持人联络. 3.张雪珍负责全部上海方面的节目串词,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