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激励对员工行为安全的作用
杜邦公司曾有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伤害和事故是由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举例来说,员工甲不慎将油洒到地板上,但是没将它擦干净,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过了一会,员工乙走过油渍地区因而滑倒,造成手腕脱臼。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员工甲的不安全行为。虽然不安全的状况也会造成伤害,如溅洒的碱液、没防护罩的机器、带毛刺的工具等,但就本质来说,大部分不安全的状况造成的伤害,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
一个不安全行为可能会造成员工收到伤害,而一个安全的行为能避免将员工置于可能受伤的风险之中。如何才能做到行为安全呢? 在各自训练的保龄球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后,第一个教练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第二个教练则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在之后的比赛中,第一队的成绩超越第二队并不断上升,由此可见,正向激励效果远大于负面,这就是著名的“保龄球效应”。遵守安全规章是每名员工应该做到的,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因而受到惩罚,这个道理不能说错。但如果只是单一地进行处罚,就会造成员工是被动接受管理,缺少主动性,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效果,如少做少错、逃避处罚等。在生产现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员工看到检查人员立即戴上安全帽,但检查人员离开后员工是否戴安全帽不得而知了。同时保龄球效应还反映出另外一个道理: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十个瓶子,一个球砸倒九个瓶子看起来和砸倒十个瓶子似乎差异
不大。但如果你每次都是砸倒九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是90分;而你每次都砸倒10 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将是300分!过程中差一点,结果相差数倍。
集团近期决定投入几千万元对员工行为安全进行奖励,这是对员工正向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我们可以考虑还有哪些措施,例如在员工遵章操作时的赞许、对员工发现事故隐患的整改、评选行为安全先进等等。总部生产管理部要求值日人员每周吸一次地毯,然后拍照发给其他同事,这样值日人员的劳动会得到其它人的肯定和感谢,也有效避免了忘记吸地毯这类情况。通过正向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放大员工的安全行为,当安全行为越来越多的时候,不安全行为自然越来越少,正向激励同长期、反复的培训和演练相结合,必然会大幅提高员工行为安全和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